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43期
戲台冷暖誰人知 失去觀眾後的酬神戲
焦點
2021-03-18
彰化縣溪州鄉,每年正月17日前後可見整排布袋戲棚演出,這些布袋戲都是信眾聘請來還願,或是祈願神明能協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圖/邱海鳴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三台畫押斑斕宮廷的戲棚,搭建在廟口前閃耀七色光彩,聲聲唸白中,人、仙、妖、獸爭豔鬥法。然而,戲偶眼中卻望不見觀眾,錄製的南、北管音樂盼不來掌聲喝采,手中的刀槍劍戟也似因劃不開夜色,無力地比劃著。「時代進步,大家都看電視、手機,哪有人要看布袋戲?」布袋戲團操偶師鍾育玲在六尺見方的後台獨自演出。布袋戲轟動大街的景象已不復見,曾需要七、八人分工才能演出,也因考量市場萎縮後的成本,錄音機取代樂隊,而操偶師人數不足,也讓本應在掌上大顯神通的戲偶,只能被隨意架在台上湊數。失去觀眾的野台戲,除了神明,沒人知道它曾經開場,又何時謝幕。 放置於後台繩索上的布袋戲偶,在沒有喧鬧與掌聲的環境下略顯孤寂。酬神戲的榮景不再,雖仍有劇團演出,但面對台下空蕩的光景,演出只剩象徵意義。 圖/邱海鳴攝<b>酬神方式增加 戲約少劇團受衝擊台灣的戲曲都跟宗教信仰有關,戲班演戲目的不為復興中華文化,是要酬謝神恩。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解釋,凡是神明誕辰和開宮紀念日等重大慶典,或是神明遶境、進香等重要宗教儀式,都會在廟裡做戲以示慎重,「所以我們一般來說,跟神明有關的,都稱為酬神戲。」台灣較常見的酬神戲班,分別為歌仔戲與布袋戲。而不論酬神戲種,演出正戲前都須以「扮仙戲」開場,扮仙分為三類:三仙戲、八仙戲及天官戲。戲台上,演員配戴鬍鬚、拄著拐杖演繹李鐵拐、呂洞賓等八仙,神明依序出場、相繼對拜,齊聚戲台後大開宴席,並向台下潑灑米酒、喜糖,詮釋神明賜福人類的過程。 歌仔戲演員的妝扮皆獨立完成。先用粉膏打底,再用粉餅按上厚厚底妝,勾勒黑色眼眶後,再畫上鮮明色彩的眼影,並抹上腮紅凸顯角色特徵,酬神前每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圖/邱海鳴攝廟方主動聘請酬神戲之外,信徒願望達成後,也會請戲班演戲還願、酬謝神恩。「從下午演到晚上謝謝神明保佑,也祈求全家身體健康。」90歲信徒莊朝宗分享,他每年都會請戲班慶祝佛祖生日。於坪林崑山慈瑤宮擔任住持的詹文璋認為,過去信徒比較尊敬神明,許願時承諾會以歌仔戲這類大戲酬謝,再窮都會想辦法請戲班演出,「現在信徒的心態是,我為什麼要花大錢請歌仔戲?放電影就好了,反正一樣是酬神。」今昔對比,信徒酬謝神明的心意依舊,但是還願方式隨時間改變。操偶師鍾育玲無奈道出,與過去相比,酬神戲演出數量大約少三成。隨時代改變,廟宇活動從群體逐漸轉為個人參與,民眾合力出錢聘戲的情況也減少。士林神農宮總幹事簡有慶解釋,人們酬神心態改變,現在多變為簡便地捐香油錢、拜牲禮,不再堅持請戲班。酬神選擇性變多、人們心態轉移的情況,讓戲班大受打擊。<b>台下無「人」 酬神戲淪為形式「戲都沒有人在看。」新乾坤布袋戲團的操偶師陳怡貞感嘆說道。從聲音喧鬧的布袋戲棚內向外看,棚前不見觀眾,只有焚燒金紙時的裊裊炊煙相伴。現年60歲的陳怡貞接下家業已40餘年,他回想剛入行時的盛況,對比如今雖多數廟宇和信徒仍會在慶典、還願時請戲班演出,劇團卻面臨觀眾流失的窘境。 布袋戲台突兀地搭在產業道路上,而台下卻空無一人,只剩操偶師獨自擺弄著布袋戲偶。 圖/邱海鳴攝身為宜蘭人的林茂賢有感而發:「我那時候沒有遊樂場、電腦和電視,很多孩子跟我一樣,就是在廟口長大。」而服務社區10餘年的新店頂城里里長王明藤感嘆,社區參與人數日益稀少,扮仙戲甚至不到10人觀賞,「大家甘願在家裡看電視,也不要出來看戲。」傳統戲曲市場萎縮,也是導致看戲觀眾減少的因素。文史工作者許泰英便表示,有些廟宇改為播放扮仙影片,以省成本且順應觀眾偏好,「或有的廟是下午請布袋戲,晚上放電影、辦卡拉ok晚會。」詹文璋豪邁地說:「反正酒喝下去,台上在演什麼沒有人知道啦!」「不能說沒有人在看,有神在看啦!」操偶師陳怡貞笑說。他讓掌上戲偶耍出一手好刀的同時,也不忘訴說對布袋戲的堅持。即使無人觀戲,「但戲該做足多久就該做多久。」他也提到,自家布袋戲團皆使用木製戲偶,做工細,一尊要價5、6萬,他更自信地說:「你看隔壁那台,再看我的,你說誰的好。」陳怡貞展露對自家布袋戲的驕傲。<b>廟埕減少 劇團演出空間受壓縮「宮廟不再像以前擔負起多重的社會功能了。」林茂賢說明,早期地區發展多以「廟」為軸心向外延伸,廟宇兼具地方信仰、商業中心功能,也是孩子的娛樂及教育場所。投身研究宮廟文化的簡有慶指出,現代社會轉型後,廟宇只有純宗教信仰的功能。觀察民俗活動已15年的許泰英,以台北市中山區的保儀大夫祭典為例,早期當地只是農村,居民以收繳丁口錢來集資,並由土地公廟、居民中心,或是一般住宅輪流供奉保儀大夫。然而在都市都市發展過後,居民對群落漸漸失去認同感,這項祭祀文化便難以維持,於今年停辦。 媽祖繞境是新北市八里區的一大盛事,居民會齊心協力準備參拜物品、遶境演出等事宜。此節慶可維繫居民感情、凝聚社區認同,可見宗廟文化對八里區具有多種面向的意義。 圖/邱海鳴攝林茂賢指出「都市化」為重要影響因素。歌仔戲和布袋戲等傳統藝術與廟宇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但都市地區寸土寸金,很多廟沒有廟埕(註1),酬神戲就會不見。」註1:廟埕為廟宇前的空地,提供居民舉辦法會、酬神或辦桌等活動。多數劇團對演出空間縮減有感,鳳舞奇觀布袋戲團副團長陳正雄說明,都市中的廟宇較少演戲酬神,「戲台來了,廟就沒位置站人。」他表示,搭建戲台會影響信徒參拜動線,酬神戲觀眾被迫移往路邊或對街等剩餘空間,導致民眾觀看意願降低。<b>削價競爭品質降 部分劇團力求創新陳正雄說明,傳統觀念中,以人主演的歌仔戲是大戲,是多數人酬神的選擇,一天費用高達5至7萬元,因此部分廟宇習慣聘請戲班數量更多、戲酬更低的布袋戲團。但日益增加的新劇團,瓜分諸多老劇團的演出機會,也導致布袋戲團生存的困境。團數增加、劇團接案門檻降低,導致酬勞跟著下滑。「布袋戲只要買了道具就可以去接戲。」陳正雄無奈地說,民國70、80年代的錄音布袋戲,單日戲酬約7000元;直至今日,酬勞僅剩5000元或更少,「現在物資都漲價,但戲班的酬勞卻下滑。」他感嘆地說。 布袋戲排場不再像以往聲勢浩大、受大眾歡迎,現在的演出人員配置,多為一台車上僅一位操偶師,他得負責控制燈光、播放音帶等繁複工作。 圖/邱海鳴攝在削價競爭的市場,諸多劇團轉向投入文化場域。「劇團太大就需要太多成本,沒有企業贊助就沒有辦法。」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說。陳正雄也提出相同看法,雖然政府在民國70年代開始補助劇團演出文化場,「但售票演出其實很難經營,在這個時代,可能也只養得活一、兩團。」多數劇團仍依附於廟會生存。而現在另有劇團品質不一的狀況,陳正雄以錄音布袋戲為例,「如果戲班覺得已經可以騙吃騙喝的話,那就可以接劇團演出。」諸多已經歷三、四代傳承的劇團,無法因應時代變化而結束傳統戲曲生涯。不過,仍有劇團期望跳脫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致力在演出中求新求變,以追上時代的變化。黃月霞表示,因應市場需求,劇團持續新編劇本,增加娛樂性質。他以日戲和夜戲為例,日戲著重扮仙、延續傳統形式,而夜戲則會穿插時下流行元素。 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指導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學生。傳統戲曲的市場逐漸式微,仍有諸多年輕人願意投入、延續傳承。 圖/邱海鳴攝黃月霞說明,當初著手寫劇本是因為戲曲皆大同小異,想與眾多劇團做出區隔。「不管什麼戲,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戲。」他認為,比起台下很多觀眾但中途走掉,還不如台下只有一個人但看到最後,這是現在所有經營傳統戲曲的劇團都該追求的目標。 小飛霞歌劇團致力發展廟口歌仔戲(俗稱野台戲),並新編歌仔戲劇本、結合現代元素,演出顛覆傳統型態,因而吸引到一批忠實觀眾。 圖/詹和臻攝<b>人口移入都市 居民認同感降低民國109年12月艋舺青山王遶境,沿途施放鞭炮、煙火,遭居民報案,批評噪音污染,引發社會討論:傳統習俗與現代社會價值如何維持平衡?林茂賢點出,民眾報案顯示對廟會文化不認同,「傳統社會就會認為這是我們村莊最熱鬧的一天。」許泰英則談到,城市高度發展後,人們不再被限於家鄉發展,對土地也難產生連結,早已遠離群落生活的人,自然難以理解廟會文化在連繫聚落情感上的傳統價值。 新北市八里區仍以宗教維繫居民感情,社區會連續多日、從早到晚進行廟會活動,可見宗廟文化在當今仍對部分社區具有重要意義。 圖/邱海鳴攝台中無極慈德宮主持人林金梅便提及,年輕世代對宗廟文化觀感偏負面,「現在年輕人對宮廟的印象,就是噪音呀、辦活動什麼的,太吵了,會引起團體械鬥,讓現在小孩子觀感不好。」自稱無神論者、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生羅絜也認同此想法,他嫌棄地說:「我覺得廟會文化很俗,組成人員都是社會底層。」然而,並非所有年輕世代皆抱持負面想法,平時在木柵忠順廟擔任志工的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生高靖哲,也有感於廟會文化成為社會亂象,但他強調,仍有諸多團體致力於維持傳統文化與價值,「我還是願意相信廟會活動不可取代的存在意義,能夠帶給社會在心靈層面上一定的力量。」宗教信仰是安定社會的重要力量,長輩求神拜佛只為求得信心與希望,林茂賢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不是吃飽太閒,你看這些阿公阿嬤去走九天都是為了別人,為了丈夫、孩子,沒有人是為了減肥。」世代認知差異造成人們對宗廟文化看法不一,「我們廟旁邊有年輕人無所事事,廟有慶典就會檢舉噪音汙染,」台中烏日寶興宮會計張秋香有苦難言,至今仍連連接到投訴,「甚至連掃廁所的水不小心流過去都會被檢舉。」簡有慶提到,演出酬神戲的戲班也受波及,「早期可以演到很晚,但現在有噪音防治的問題,酬神戲九點前就結束了。」林金梅則表示,曾聘請布袋戲班來酬謝神恩,但被投訴噪音汙染後,便不再請戲班酬神,宗廟活動皆改以靜態為主。<b>酬神戲觀眾流逝 戲班入文化場尋傳承都市化也許沒有降低人們的虔誠心,卻打散聚落連結,也產生多元的娛樂方式。當卡啦OK、放電影、辦桌成為酬神新熱門,鮮明眼影、高亢鑼鼓聲與甩動的繽紛衣袖不再是大眾寵兒,不願放棄內涵的劇團勢必要尋出新戲路吸引觀眾,又或是走進劇院、展演廳,純粹追求藝術表現。而酬神戲市場也將隨時間流逝走向凋零,就如操偶師鍾育玲所說:「我們家的孩子不接我的工作,他們覺得沒落啊,等我們老了、不能動了,就沒人接了。」 縱使台下觀眾減少,傳統戲曲演出者仍然敬業演出,如小飛霞歌劇團團長黃月霞所說,只要民間信仰還存在,酬神戲就還有生存空間。 圖/邱海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