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663期
12萬人破紀錄 彩虹旗飄揚凱道
2017-11-01
【記者劉穎為台北報導】第15屆台灣同志大遊行10月28日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本屆為同婚釋憲後首次遊行,吸引20多國共襄盛舉,並有大專院校、民間團體等150多支隊伍報名參與,總人數超過12萬人打破歷年紀錄。本次主題「澀澀性平打開開,多元教慾跟上來」,主張性別平等教育應推行至社會大眾,促進不同個體間相互理解、尊重。 遊行開幕式以彩虹旗圍繞台灣島的意象,傳達希望台灣社會能走向多元尊重。 圖/劉穎為攝遊行總召小白表示,相較同婚法一刀劃下制度上的保障,性平教育更能深入影響社會大眾對性少數族群的理解。他認為,性平教育會隨著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後,成為大眾的價值觀,因此性平教育才是塑造社會對性少數族群態度的根本。 17個性別友善學生社團組成「北台灣學生性別社團聯盟」。 圖/劉穎為攝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李承浩表示支持性平教育列入課綱,讓任何性別氣質的人都能被溫柔地對待,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面對以保護孩子為由而反對性平教育的人,台大女性研究社社長、歷史學系學生陳奕豪表示,這種作法犧牲了不符合性別模板的孩子的權益,使他們在為自己性別認同或性傾向困惑徬徨時,得不到適當的教育與幫助。他認為:「性平教育不是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教孩子懂得尊重差異。」陳奕豪也表示,有些教授或老師常不自覺做出帶有性別歧視或性別刻板印象的言論,希望性別平等的意識能不論師生地進駐到所有課堂上。 學生舉著對性平教育的訴求參加遊行。 圖/劉穎為攝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學生陳思頻舉著一張畫有女性裸體的看板參加遊行,傳達人人需要正視情慾需求,鼓勵大眾不必因為教育體制避談「性」而壓抑自己的慾望。對於目前課綱缺少性教育的問題,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學生朱芩希認為學校性教育只侷限於生理層面,欠缺情愛關係、性慾處理的正確知識,導致許多因為無知而產生的有色眼光與歧視。陳奕豪則表示避談情慾話題反而會放任孩子去吸收網路上流傳的色情資訊,更容易得到錯誤觀念,希望能有具性平意識的老師授予知識,讓孩子用多元的眼光看待情感與慾望。「性解放」也是本屆遊行焦點之一,長久以來性解放被冠以色情的汙名,然而其原意是指「對抗與性和情慾相關議題的壓迫,並去除標籤的行為」。政大陸仁賈同志文化研究社社長、地政學系學生謝家宇以因蓄髮而被懲處的警員為例,認為「國家不能因為性別刻板印象限制個人留長髮的權力。」他提到,多數人對性解放的印象是充滿色慾與荒唐的,但他表示性解放是將對性別不平等的規定與習俗剔除,解放被壓迫的個體使每個人真正擁有自由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