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傾聽樹木的聲音 兼顧生態友善與工作安全的攀樹師
專題
第1745期
傾聽樹木的聲音 兼顧生態友善與工作安全的攀樹師
焦點
2021-04-08
【專題記者張華真、陳品融、李加祈、廖澄妤綜合報導】攀樹師全副武裝,戴著頭盔及護目鏡、腰間緊繫各式繩索與工具,垂掛在九公尺高的半空中修剪樹木。木屑如雪花般在陽光中飄落,枝幹漸漸被鋸開,發出嗶嗶剝剝的清脆聲響。地面上,幾位攀樹師仰頭觀察樹上情形,其中,吳秉軒看準時機發號施令:「一、二、三,一起拉!」事先繫妥繩子的枝幹應聲斷裂,被緩緩拉至地面。https://youtu.be/XhdVKSQRBuM這天,吳秉軒帶領團隊來到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中庭修樹。這棟博物館屬於直轄市定古蹟,再加上吊車無法進入中庭,成為攀樹師一展長才的絕佳場所。他們活用繩索遊走在樹冠層間,不僅機動性高,更講求安全與精工細活。以這次案子為例,吳秉軒說:「為避免撞到旁邊建築物,我們不像森林伐木時一整棵伐倒,而是小心地、一截一截切下來。」 攀樹師在鋸樹幹時,會先用鏈鋸切下一片扇形,稱為「倒口」,用來確認樹木的重心,防止樹幹直接墜落傷及樹下工作人員與民眾。 圖/陳品融攝。攀樹師運用靈活、安全且生態友善的方式修樹,還能完成樹冠層調查、救援卡在樹上的空拍機,以及協助電影拍攝等多樣工作。少了他們,許多高空樹木作業便難以順利完成。然而,大眾普遍不熟悉這項新興專業,或者將攀樹師與危險畫上等號,或者認為他們要價太高,吳秉軒感嘆道:「台灣的市場其實很大,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有我們在。」<b>靈活穿梭樹冠層間 攀樹師為樹木量身修剪攀樹可分為休閒與工作兩種。前者屬於戶外活動,一般民眾也能體驗,藉此親近大自然;後者則指利用繩索攀爬上樹,在樹冠層間移動,以進行各項專業工作。目前台灣人若想成為領有證照的攀樹師,需經過國際樹藝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boriculture, ISA)的筆試及術科考試(註一)方能獲得認證。註一:目前台灣的認證攀樹師考試由國際樹藝協會委託社團法人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舉辦,應考者需具備至少18個月在樹藝方面的攀樹經驗、有效期限內之心肺復甦術(CPR)及急救訓練合格證明,且在一年內接受過空中拯救訓練。在工作攀樹的領域中,修樹的案子最常見。擔任大樓管理委員會主委的洪宗志,曾經請吳秉軒修過高達九層樓的樟樹。這棵樟樹已壓迫到大樓外牆,但梯子搆不著,又位在三棟建築物之間,吊車難以駛入,「我們一直沒辦法處理。」直到洪宗志諮詢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才找到攀樹師,終於首次修剪了這棵大樹。「沒辦法用吊車來處理的,業主通常有兩個方法,一是不做或隨便亂做,如果想好好處理,一定得找到我們。」另一位攀樹師杜裕昌說道。國立政治大學總務處環保組技術師林姿君去年也請來攀樹師修圖書館中庭的樹木。林姿君表示,中庭無法讓大型機具駛入,而且地板高低不平,梯子不易固定。若不透過攀樹技術,「就只能開窗戶勉勉強強伸出去鋸,(成效)畢竟有限。」在機動性低的情況下,工人難從適合的角度鋸除枝條,更可能在樹上留下傷口。吊車能及之處,有時也會看見攀樹師的身影。當樹木周圍有不可毀損的建物或設施,攀樹師可運用繩索控制枝條被鋸斷後的位置與方向,避免枝條直接掉落地面。如果樹木長得大且密,吊車與攀樹師則會相輔相成,前者能夠迅速修出樹木外型,後者能夠深入樹體內部修剪。 攀樹師運用繩索攀爬至山麻黃頂部,高度約九公尺,準備砍伐枝條。圖/陳品融攝。<b>調查神木、採種樣樣行 攀樹技術應用多元化因應高空作業風險,攀樹師嚴格講究安全性,上樹前會進行風險評估,確認周圍環境與樹木健康狀況,避開蜂窩、電纜、易傾倒的朽木等危險因子。國際上也有針對攀樹裝備的專門規範,例如繩索的斷裂荷重應超過5400磅(註二),鉤環具備自動上鎖功能,且須經三個動作才能打開,避免摔落意外。註二:繩索至少要能負荷5400磅的重量,約為2450公斤。對攀樹師而言,繩索使用技巧、安全守則與樹藝知識缺一不可。近年隨著政府及學界看見工作攀樹的專業性,這項技術也從常見的修剪、伐除樹木逐步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採種公司沐群行負責人黃群洲,近十年協助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採集種子作為育苗之用。他說,過去自己常拿尼龍繩綁住身子,靠手臂使力上樹採種,但因安全性差,又難以攀上五公尺以上的巨木。後來在林務局朋友的介紹下,黃群洲才知道攀樹技術,「像台灣杉、台灣烏心石都有八米至十米,甚至20米,我們就要請攀樹師幫忙。」考量安全,黃群洲也於三、四年前開始正式學習攀樹。在運用攀樹技術採種之前,林務局多會找原住民將「ㄇ字釘」釘在樹幹上,再一階階爬上樹,「ㄇ字釘對樹會有傷害,也比較危險,聽老一輩的人在講,就是會有從樹上掉下來的意外。」黃群洲表示。喬自然有限公司樹藝部經理許博勛則說,過去的器材和設備有限,只能鋸斷較大的枝條來獲取種子,如今攀樹師能深入樹叢中,避免過度危害樹木生態,也能符合林務局「砍下枝條直徑不得超過五公分」的規範。黃群洲更提及,近年因林務局縮編,採種工作產生斷層,「種子乾燥過後可以放20年以上,據我所知已經2、30年沒有採到台灣杉的種子了,種子庫的種子也用得差不多。」如今攀樹技術為採種與育苗工作帶來曙光,儘管攀樹成本較高,黃群洲仍說:「我們還是願意(找攀樹師)啦!」此外,攀樹師也能協助學界調查神木的健康狀況。民國108年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都市林研究室承接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案子,替阿里山神木進行健康安全檢查。「我們調查完後,完全沒有樹上資料,才想說請攀樹師頭上戴運動型攝影機,爬上去看樹的情形。」研究室助理李昆祐說道。研究室於是找上杜裕昌,由他輔助過往調查不足之處。李昆祐說明,透過攀樹技術,才能確認樹木間的潛在危險,「有些枝條已經腐朽了,可能會無預警掉落,危害步道上民眾的安全,我們的檢查目的就是要預防。」杜裕昌也分享,因台灣過去未有技術進行神木研究,有些樹枯死,甚至倒塌,學界都不知道致死原因,「在爬的過程中,樹木會用肢體語言告訴我們它面臨什麼狀況,比如葉子不夠翠綠,我們才知道這棵樹不健康了。」相比只檢查樹根和樹幹,或目視樹葉狀況,攀樹師實際上樹,更能明確指出問題所在。類似的調查也應用在昆蟲研究上。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以下簡稱森保系)副教授謝佳宏長年致力於昆蟲調查,他提及,過往未有攀樹技術時,研究常受人類身高限制,「我們頂多加個捕蟲網,去撈撈看樹上有什麼昆蟲,但他們在樹上做什麼,也只能用猜的。」謝佳宏舉例,自己便曾請攀樹師上樹架設人工蜂巢,以觀察「獨居蜂」的種類與密度。對謝佳宏而言,攀樹技術讓調查棲地較高的昆蟲不再難以企及。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教授謝佳宏請攀樹師架設人工蜂巢,將蜂巢放置在三層樓高的樹上,用以研究獨居蜂。 圖/廖澄妤攝。綜觀攀樹師的業務範圍,大至高山神木,小至庭院枝條,都能由他們一手包辦。正如杜裕昌所言:「我們的技術不是單純爬樹而已,我們希望你(客戶)的需求能被解決,我們的長才也有發揮的地方。」<b>樹找不到人修?攀樹師專業能見度低「最困難的一件事,是很多人不知道有我們這個行業。」杜裕昌說。台灣因樹木繁多,修樹需求大,民眾卻對攀樹很陌生。當業主碰上吊車和機具無法處理的樹,卻不知道有攀樹這個安全的選擇,只能冒險徒手上樹修剪或乾脆擱置修樹。樹木長年失修不只會造成景觀危害,掉落的枝條也可能殃及行人與建築。杜裕昌提起中山北路上光點台北的樹,因巷弄狹窄、柵欄環繞,吊車難以進入,長期無法修剪導致大片落葉與枝條掉落,砸在人潮眾多的街道上,危及行人安全,直到民眾建議政府找攀樹師,問題才得以解決,「你說到不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可以用我們的方法。 」然而,大部分知道有攀樹師的民眾私底下卻很少尋求他們的幫助,因為攀樹師的價格比一般工人貴,園藝公司工人夏良勤指出相同的案子,聘請攀樹師的價格比委託園藝公司高四到五倍,因此很多民眾詢價完就不會再多問,少有人深入了解修樹的「價值」。 園藝景觀公司工人使用吊車進到樹木的中間層,進行校園樹木修剪。 圖/陳品融攝。「只是修樹,樹也都不會死掉,頂多就是修完以後樹會醜一點而已,有什麼關係呢?」攀樹師作業前會仔細評估樹木的生長狀況,但工人通常大刀闊斧直接用電鋸砍下多數枝條,雖效率較高,不當修剪卻可能對樹木造成永久傷害。杜裕昌提到,與業主溝通是最費時費力的過程,他經常遇到想把樹砍半的業主,而砍半的「斷頭」樹因為失去過多葉子,只能長出大量不定芽(註三)以吸收足夠養分。但不定芽會破壞樹木的生長結構,且容易在雨天掉落,所以攀樹師通常不會冒然「砍頭」,而是依據業者需求,找出合適解方。註三:從根、葉子或莖節間等通常不會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統稱為不定芽。<b>攀樹師盼政府規範工作安全 藉檢定認證專業面對坊間非使用安全攀樹技術而造成的意外事件,杜裕昌提到,「有需要攀樹師修剪的地方,就應該讓能做攀樹修剪的人去做。」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立法保障安全的攀樹工作,減少意外事件,才能翻轉民眾「工作攀樹很危險」的既定印象。吳秉軒期待工作攀樹的專業能被凸顯,他認為,推廣休閒攀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既能讓攀樹師這項職業被更多人看見,還能傳遞保育樹木的觀念。他也提到,比起到處宣導攀樹工作的優點與重要性 ,「還不如自己實際體驗後,你覺得好玩,你就會去重視。」謝佳宏補充,有些文大森保系畢業的學生會開樹木工作公司,舉辦推廣休閒攀樹的活動,「我們這些學生都是種子,從事各行各業,只要有用到(攀樹)這個技術,就算推廣出去。」大學森林相關科系近年也逐步增設攀樹課程,如文大森保系自105年開始教授攀樹學,授課教授謝佳宏提到,因應近年逐受重視的都市林經營管理,學生可以運用攀樹技能,在未來從事樹藝、採種、休閒攀樹等多元的樹木工作。 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學生修習攀樹學課程,學習利用繩索攀爬上樹。 圖/陳品融攝。不只藉課程培養專業樹木工作者,謝佳宏更期盼政府增設攀樹技術士認證考試,「就像你要當公務員,要考過高普考才可以進去,那代表你有一定的水準。」目前在紐西蘭執業的樹藝師(註四)酈學文也說明,以紐西蘭為例,除了ISA國際攀樹證照,還有國內的分級資格規範,類似台灣的職業訓練。而酈學文建議,可以統合各縣市舉辦國家考試,或者將ISA國際證照直接轉換成台灣的執照,「這樣會比較多人可以理解,知道這個執照不是什麼工人,而是一個專門技術。」註四:紐西蘭將樹木工作者統稱為Arborist,並沒有區分攀樹師與樹藝師,Arborist需要同時具備樹木知識與攀樹技巧。相較歐美國家,台灣攀樹師的專業還未被看見和重視,但他們仍期望藉相關休閒活動與課程,搭配政府政策,做到「每棵樹都能被好好對待」。烈日下,吳秉軒和團隊成員剛結束半天的工作,一面清理地面上的落葉枝條,一面向業主細細說明方才修剪的過程,並強調生態友善、重視安全的理念,把握讓大眾更認識自己的機會。面對未來,攀樹師們也沒想太多,戴上護具、繫緊繩子,繼續穿梭在樹冠層間,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新挑戰。對吳秉軒而言,儘管專業尚未被大眾認可,仍要保有自己的堅持,「要保持當初出來工作的初心,才能持續做,才不會為了賺錢,去改變對待環境的方式。」&nbsp;
「藥」誰管?台灣中藥調劑權之爭
新知
生活
專題
第1644期
「藥」誰管?台灣中藥調劑權之爭
焦點
2017-03-15
 【記者黃昰熏、張寧心、洪婉恬、葉冠吟、邱麒瑋、陳思慧綜合報導】走進大稻埕迪化街,伴隨濃郁的香氣,兩旁古色古香的中藥行映入眼簾。店內一排木櫃鑲著許多小抽屜,裡頭擺滿茯苓、白芍、川穹等藥材。老闆在櫃台與藥櫃間穿梭,將秤好的藥材包進正方形的紙張,成了一帖帖養生補氣的藥食。而廚房常備的胡椒與芝麻、零食罐裡的仙楂餅與八仙果,更是深植於台灣人嗅覺及味覺的日常裡。這幅出現在大眾兒時記憶的場景,如今卻漸漸消失。 百安堂蔘藥行老闆第三代郭柏鋐細心研磨調味粉。圖/葉冠吟攝 政策紊亂、人才斷層加上藥師不願投入中藥產業,使中藥行營運困難,從民國82年的1萬6千間到今日剩下不到一半。然而,民眾對中藥的需求並未下降。為彌補人力,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於105年底公告,將修正《藥事法》並設立「中藥技術士」一職,若法案通過,中藥商就能通過技術考試取得證照以及「調配」特定丸、散、膏、丹的權力。  政府修法設立中藥技術士、賦予通過考試的中藥商位階較低的「調配」權,企盼兼顧傳統中藥經營、落實專業認證制度並方便民眾取得食補藥材,立意甚美,卻引發中醫師與藥師對用藥安全的疑慮,延燒多年的調劑權之爭再度浮上檯面。 根據衛生署於65年發布的函釋,經「調配」後的中藥材就如四物湯藥帖裡的熟地黃、白芍、當歸及川芎,能以肉眼清楚區分;反之,混合成一帖後無法辨識原來藥材者,即代表經過「調劑」程序,如同民眾常吃的濃縮科學中藥粉。台灣藥師與中藥商長年爭論所在,就是「調劑」中藥的權力。前者認為後者的醫學知識與專業度無法為民眾健康把關,不應被賦予調劑、甚至調配的權力,後者則質疑前者的實務經驗淺薄,把持調劑權並不合理。&nbsp;憂技術士專業度  藥師捍衛調劑權  針對本次修法,藥師持強烈反對立場,認為中藥技術士將侵害其調劑權的執業範圍。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藥師公會)祕書長曾中龍表示,藥師為專業人員,經過完整的「教、考、訓、用」過程,意即需接受國家規定的教育,修習足夠學分畢業後,參加國家考試並取得證書,再接受專業訓練才能被聘用執行業務。     在63年前依規定換領藥商許可執照並登記有案的中藥商,於82年開始能執行中藥販賣與調劑業務。時至今日擁有執照者年事已高,中藥行業務通常交由下一代接班。但政府在82年後從未舉辦正式考照制度,接班人雖承襲中藥知識,專業度卻不被認可,製藥和調配方式亦受質疑。曾中龍說:「目前中藥商僅經過內部訓練,資格認定並不透明客觀。」 曾中龍對於修法後新增的中藥技術士感到憂心,他指出,「民眾搞不清楚『師』字輩或技術士有什麼不同。」中藥技術士沒有醫師的診療權和藥師的調劑權,但民眾仍會習慣性向中藥行購買與初步詢問,若其為供民眾便利性協助抓藥,便違反《藥事法》。 不過他也坦承,藥師久未接觸中藥確實會感到生疏,目前規定執業藥師每年必須接受「繼續教育」,近幾年的培訓也持續加強中藥相關知識,而本次修法促使他們更重視藥師的中藥教育。教考內容偏重西醫 中藥商質疑藥師能力 黃長生蔘藥行兩代繼承人於店內替客人準備藥材。圖/葉冠吟攝 中藥商對於藥師的反對意見也提出質疑:一是考試制度——藥師國考當中與中藥相關的考題比例偏低;二,中藥商也指出藥學教育體制的不足。藥學系學生對中藥炮製及藥材辨識經驗少,且僅需修習16學分的中藥相關課程,即可獲得調劑中藥的權利。  針對目前藥師投入中藥產業比例低的現象,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理事長古承蒲指出,現行制度下,通過考試的藥師即被賦予調劑與管理中藥的權力。事實上他們在校僅修習16學分便取得考試資格,但普遍藥學系的畢業門檻卻高達150學分,可見比例懸殊。另外她表示,中藥相關題目在國考中佔不到5%,為保障藥事人員的專業度,政府應設立專門國考,藥師也應在中西藥領域中擇一執業。她說:「不該是一個國考取得兩種藥事人員的資格。」 除了考試制度的問題,現行教育體制亦存在問題。擁有百年歷史的永盛藥行有限公司第三代繼承人戴銘錫說:「現今藥師駐店的制度不合理。」他認為,大部分的藥師連最基本的中藥分辨都有困難,調劑中藥的步驟及程序更是繁雜。黃長生蔘藥行第四代接班人廖庭妍也表示,有些學徒即使到中藥行學習了三、四年,不見得摸得透中藥材的性質,更何況是只修習16學分,通過考試就擁有調劑權的藥師。台北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馬逸才表示,藥師獲得中藥調劑權資格不應該只依靠16學分,「政府應該設立獨立的國考,唯有通過考試才能獲得中藥調劑權。」藥食同源難管理 中藥商定位需釐清 中藥深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舉凡枸杞、紅棗等,既可入藥也可入菜,其「藥食同源」的特性讓立法更加困難——管制太嚴將影響民眾生活,太過鬆散又會疏於保障民眾用藥安全。究竟如何管理?該管到什麼程度?對此,同時擁有中、西醫執照及法學碩士學位、衛福部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主任的陳俞沛強調,從法學原則上來看,所有關鍵都在制度設計者,因此「苛責兩造是沒有道理的。」他更指出,政府在修法前應「搞清楚中藥商的定位」,對人民健康影響越大,就需用越高階的方式管理,執行人的資格認定也應越加嚴格。 中藥商究竟是純粹販售藥材的商人,還是必須為民眾健康把關的專業人員?此次修法授權行政院舉辦的技術士考試,其位階遠低於由考試院舉辦的國家考試,證照的效力自然也有差距。矛盾的是,政府卻賦予中藥技術士獨立製作中藥製劑(如丸、散、膏、丹)的權力。除了可能侵犯憲法保障的藥師執業範圍,也不符合中藥商獨立調劑中藥的訴求。陳俞沛說:「中藥領域人才凋零的問題早已存在。」他強調,立法機關已於87年授權辦理考試,行政機關多年來卻視而不見,從未舉行考試、也不加管理。政府若在釐清中藥商定位前修法,不僅無法說服任何一方、解決長久以來的爭議,更枉顧民眾用藥安全。 針對各方質疑,衛福部中醫藥司技士賴世珍指出,《藥事法》第28條修正內容中,中藥技術士依民眾自用需求所零售的傳統丸、散、膏、丹及煎藥,都將依照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方劑調配,用藥安全仍有一定保障。此外,中藥技術士並不能處理醫師所開的處方箋,因此並不會侵犯到藥師的業務範圍。她表示,近年來中藥產業逐漸凋零,政府修法的用意,就是希望中藥行新生代能經過訓練與專業認證獲得一定資格,而非以世襲方式繼承中藥行。賴世珍也強調,目前修法仍屬草案階段,之後仍會依據程序召集專家進行補正。&nbsp;完善制度育人才  中藥產業方可永續發展 中藥到底是不是專業,先定義清楚才能制定後續的政策,大學教育系統也才有所依據。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主任郭昭麟表示,希望政府從教育著手,成立獨立的中藥「教、考、訓、用」體系,並配合實習制度,與現有中藥從業人員學習實務技能,使中藥產業永續發展。  郭昭麟努力了幾十年,希望尋求中醫藥人才的教育管道。他也曾建議學生進入藥學系就讀,但課程偏重西醫,中藥課程明顯不足,因此希望中藥能獨立。他說:「十年、二十年也沒關係,沒有開始就永遠不會有成果。」他表示,主張中、西藥雙軌制並非限制藥師選擇,而是保障中藥人才。讀中藥的學生雖有專業卻無證照,因沒有調劑權而處處被打壓。 但藥師卻持不同看法,認為中、西藥不應成雙軌制。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副教授林慧玲表示,臺大醫院每年由藥師擋下的不適當醫師處方箋就有11萬筆,顯示藥師替民眾把關的責任重大,這也是當初醫藥分業的原因。因此,藥師應同時具備中、西醫藥的專業,若進行雙軌制,對任一方的專業知識不足,將會危害民眾健康。 藥師公會理事長古博仁表示,藥師的學校教育重視實證醫學,需要以科學為根據實行嚴謹的基礎教育。學生打好基礎並認識中、西藥的成分,了解交互作用後,自然會提升進入職場後的敏銳度。目前藥學教育已包含辨識藥材等內容,藥師公會也於8號舉辦「中藥學教考訓用與執業發展」聯席會議,邀請各校藥學系討論與合作,研擬增加更多中醫藥方面的課程,讓學習更充實。古博仁也強調,設立完善的實習制度是必要的,檢驗實習單位負責人是否具備足夠專業知識,確保學生的實習品質更是重中之重。 相對於西藥,健保對中藥的給付較少,就業環境艱困,造成藥學系學生鮮少投入中藥領域,進而形成人才斷層。曾中龍表示,全台共有四萬多名西醫師,產生龐大的處方藥需求,因此民眾才會認為藥師偏重西藥領域。在台灣第一線執業的藥師有兩萬多名,持續投入中藥領域的藥師僅佔約15%。他認為,關鍵在於目前調劑一劑中藥只能賺約新台幣20元,但付出的時間及技術成本比西藥高出許多,甚至可能賠錢。另外,健保只給付醫院中藥部調劑的濃縮科學中藥,導致藥師選擇中藥為業的意願相對較低。曾中龍對此呼籲政府不能把責任全部加諸在藥師身上,應該要協助改善藥師的執業環境,並適當調整健保給付制度。 雖然衛福部意識到中藥行消失,希望以類似落日條款的方式提出《藥事法》修法草案,賦予中藥商技術士證照。但藥師質疑中藥商的專業度,認為應由完整教育制度,經過中西合璧的課程,才能勝任調配、調製藥品的工作;中藥商則認為藥師修習中藥相關知識與學分不足,國考考題佔比又少,管理中藥的能力可能不足。中西醫藥是否走向雙軌,各方持有不同意見,但中藥的長遠發展仍需要各方配合,政府也應廣納意見,才得以制定更完善的法律規範。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