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日本青年選舉參與度低 大學生組織望提升投票意願
國際
第1798期
日本青年選舉參與度低 大學生組織望提升投票意願
2024-11-08
【記者周元曦報導】日本於10月27日舉行眾議院大選,共1344人登記參選,角逐465個席次。為了提高長期低迷的青年投票率,致力改善青年低投票率的非政府組織「Mielka」10月26日於名古屋矢場公園舉辦投票節,吸引平時不熱衷於政治的年輕人前來參與。現任「Mielka」理事,來自東京外國語大學(東京外国語大学)的學生森田馨(Kaoru Morita)在受訪時說:「青年投票率低不是感覺,而是統計出的事實。」 由日本大學生組成的「Mielka」,認為年輕人的低投票率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持續推動各種教育活動來協助與輔導學生認識政治,促使學生去投票。「剛開放18歲投票時我很開心,因為能夠體驗『投票』這個行為。」就讀國立政治大學的日籍學生石倉理紗(Risa Ishikura)說道。日本自2016年始將選舉年齡下修至18歲,新政策推出幾年後,年輕人卻對投票不再有新鮮感,青年投票次數下降。據日本總務省統計,近次選舉的青年投票率都維持在40%以下,尤其2014年的日本眾議院選舉時降到最低,僅32.58%。 就讀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研究所(京都工芸繊維大学大学院)學生K(化名)說道:「日本年輕人依靠父母撫養,對生活並無不滿,也對政治無感。」他解釋,就算少部分年輕人對社會現況感到不公,但真正願意去參與政治的人不多。剛畢業於千葉商科大學(千葉商科大学)的鮫島瀨名(Sena Samejima)更直接表示他不會去投票,他說:「日本社會高齡化,年長者佔大多數選票,年輕人總數太小,我們就算去投票也沒有意義。」他解釋,政治人物了解日本人口組成,獲得老年人的選票才是關鍵,只推出受老年人歡迎但不顧及年輕選民的政見,導致年輕人更不想投票。「上次東京知事選舉中,有一位候選人很受年輕人歡迎,但他還是沒有選上。」鮫島瀨名說道。 森田馨坦言教育也是造成年輕人不投票的主因,學校老師在課堂中避免提及政治,導致學生對政治缺乏認識與興趣。他補充,「Mielka」因此在選舉前,推出「Japan Choice」網站,集結各黨派資訊,提供選民「輿情圖」、「選舉導航」等功能分析各政黨政見與篩選出符合使用者期待的候選人。「我們希望讓年輕人認為選舉是有趣的,且容易理解的,以此激發他們去投票的意願。」森田馨說道。 「就算成效甚微,我們未來還是會持續教育更多年輕選民。」森田馨介紹「Mielka」的願景時表示。他表示,「Mielka」將繼續以講座、活動與網站等諸多形式,讓年輕選民意識到政治關乎自身權益,年輕選民會因此付諸行動,用投票來為現代年輕人創造社會影響力。
【大選企畫】港局勢牽動亡國感 提升青年投票意願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港局勢牽動亡國感 提升青年投票意願
2019-12-19
【記者楊瑞盈綜合報導】香港自6月開始反送中運動,至今已屆半年。不少台灣人民看見香港的狀況後,發起聲援行動,甚至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部分青年也因反送中事件而出現「亡國感」,呼籲大眾參與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以下簡稱總統大選)投票,藉此選出主張捍衛台灣主權的總統,保護台灣民主。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任蔡佳泓認為,亡國感在本次總統大選催票期間被反覆強調,是因「民眾擔心會選出向『一國兩制』方向前進的總統」,進而限制台灣的民主自由。蔡佳泓指出,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不明確,難以釐清與中國的關係,所以台灣人民對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十分敏感。擁有「亡國感」的青年不在少數。根據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註)顯示,其中有80.2%受訪大學生認為,香港反送中情勢令他們擔憂台灣的自由民主將消失。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學生楊順宇表示,他了解反送中運動後,相當憂慮台灣未來會落入「一國兩制」的狀況。深有同感的政大社會學系學生戴時與說:「因為親眼看到香港被剝奪自由而有此感。」此外,另有78.3%受訪大學生反應,親中媒體是造成他們擔憂的原因。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學生劉靜卉表示,部分媒體的報導常傾向同一陣營,使民眾在不知不覺下受該媒體的觀點薰染,進而影響投票立場。註:本報《總統大選企畫》民調問卷發放日期為109年12月6日至14日,以20歲以上的大專校院學生為調查對象,詢問其關於總統大選時的投票傾向與意願等問題。總有效問卷為1539份,符合目標對象的有效問卷份數為1166份。雖有不少人抱有憂慮,但也有些人不因亡國感而感到困擾。政大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學生黃子瑜分析,亡國感易誤導民眾,以現階段而言,美國與中國仍在相互角力,而台灣的民主意識符合美方利益,因此無論何人當選,美國都不會讓台灣的民主消亡。持相同意見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陳冠頴則認為,即使執政權轉換,台灣的民主制度發生改變也需要一段時間,並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儘管受訪大學生對亡國感想法不盡相同,但亡國感確實會影響選民投票意願。據本報民調指出,具亡國感的受訪大學生中,九成會因此增加投票意願。如戴時與說:「希望以自己的一票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不過蔡佳泓認為,雖因近期香港反送中事件影響,青年投票率可能有所成長,但投票意願仍受眾多因素影響,實際作用不大。
【大選企畫】展現公民權 青年積極返鄉投票
校園
第1718期
【大選企畫】展現公民權 青年積極返鄉投票
2019-12-19
【記者白欣綜合報導】民國109年第15屆總統選舉將至,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以下簡稱青民協)主辦青年民主返鄉列車活動,協助離鄉青年返家投票。據青民協統計,對比上回15天募資到89萬的成果,本次活動自11月24日展開,短短25小時即募得100萬,甚至加開路線,顯現青年族群投票意願上升的現象。 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主辦的青年民主返鄉列車活動於11月24日正式上線,希望透過群眾募資,讓離鄉青年得以返鄉投票。 圖/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提供對此,本報於6日進行《總統大選企畫》民調,共蒐集1166份有效之大專校院學生意見。民調結果顯示,有861位受訪大學生確定將返鄉投票,其中超過160位視投票為履行公民責任、表達自身意見的重要方式。在台北就學、屆時將返高雄投票的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生黃子寧表示,身為首投族的他,除對投票抱持相當程度的期待以外,更認為投票不僅是人民表達意見的方式,也是積極參與民主的體現。然投票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成為部分選民不願前往履行公民權的考量。包括已有工作檔期安排、返鄉不易等因素,以及未有支持的候選人組合,也是造成投票意願低的原因。有四位受訪大學生直言「投不下去」,持這類意見、政大歐洲語文學系學生鐘云蔓表示,因未有支持的總統候選人,而不願投票,「我家人是想選一個不那麼糟的(候選人)投,但我覺得那些都沒有很好。」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分析,影響民眾投票意願的因素之一為「政治效能感」,意即民眾在決定投票與否時,會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參與政治過程、為公共事務發聲,以及政府是否有回應民眾的需求。正著手於政治效能感相關研究的政大政治學系學生劉庭瑜表示,政治效能感較高的人,會認為個人是有能力參與政治,甚至有機會影響政治,也因此更有投票意願。劉庭瑜指出,青年的政治效能感雖偏低(註),但在遇如太陽花學運、香港反送中運動等大事件時,會激起政治領域的效能感,也會更願意投身政治參與,提升個人對政治事務的影響力。註:劉庭瑜以個人研究為例,使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93年到105年的面訪資料,發現97年之前確實存在青年(20至29歲)政治效能感較低的情況,但近年來青年族群有政治效能感成長的現象。「看到反送中事件的異議人士被打壓,我滿擔心台灣未來會有相同情況。」向來關心政治議題的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吳明潔表示,當切身的時事發生時,確實會提升對政治局勢的關注度,他也主動與同儕討論,以增強彼此投票意願。對於青年投票意願有所增長的趨勢,青民協理事長、臺大新聞研究所學生林彥廷說明,一是因同婚議題,公投結果跟青年預期不同,與年長族群的想法也有差距;二是香港反送中事件,青年擔憂自由民主會受到影響,因而更想積極投票,林彥廷直言道:「不站出來的話,聲音真的會被老一輩壓過。」
【大選企劃】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
校園
第1688期
【大選企劃】101元返鄉專車 增青年投票意願
2018-11-15
【記者劉雨婷綜合報導】24日將迎來九合一選舉和十項公投案,為鼓勵青年返鄉參政,由大學生組成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開辦「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計畫,串聯全台47所大學,將於23、24日時開出60班次客運,載送2500位青年返家投票。經《大學報》問卷結果顯示,該計畫確有提升青年返鄉意願。此次「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於3日至10日發放到國立台灣大學、東海大學、國立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東華大學等30所大專院校臉書討論版,共獲得1318份樣本。根據《大學報》「返鄉列車計畫是否提升青年參政意願」問卷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填答者認為低廉票價是該計畫最吸引人的原因。計畫發起人兼協會祕書長張育萌表示,18到35歲的青年投票總人數占國內近四成人口比例。然而,投票所需的經濟成本,對普遍低薪的青年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故此計畫提供每人101元、不限距離的車票,希望能提高返鄉意願。 購票青年為何願意搭乘返鄉專車?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陶怡軒整體而言,近五成填答者認為該計畫確有提升返鄉意願,但也有二成多認為沒有,近三成則表示沒意見。協會公關何蔚慈說明,此次計畫為有效降低車票價格,採用網路平台Flying V做公眾募資,由社會大眾提供贊助,補足車票成本。最終在 12天內達到募資80萬的目標,順利發車。 返鄉專車次否提升青年返鄉意願? 資料整理/劉雨婷 圖表製作/林傑立儘管有77.9%的填答者在得知計畫前便有投票意願,仍有63.5%的人選擇另外購票。除事前不知道計畫已另規劃行程外,專車班次與學生下課時間衝突、只停靠十所大學且部分縣市無站點、遊覽車交通時間偏長等,也是影響青年購票意願的因素。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說明,經濟成本雖是青年考量返鄉的要點,返鄉所需的時間成本,以及交通整體便利性,也左右了青年投票意願。王業立指出,台灣的高投票成本,終歸是未採用「不在籍投票」制度所導致。張育萌也表示,協會粉專在計畫開始後,收到許多討論不在籍投票的意見,因為專車計畫雖能提升青年參政意願,似乎仍治標不治本。他希望藉此矛盾,讓大眾開始關注不在籍投票議題。王業立表示,西元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青年參政意願高漲,因此該年年底的地方選舉青年投票率才逐漸提高。他也指出,近來公投議題在青年同溫層中討論熱烈,各地地方首長候選人選情緊繃,四年後的現在,青年參政意願是否會因學運熱潮退燒而消散,24日方能揭曉。 2018 青年民主返鄉列車,由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串聯47所大學,推行含括全台四大區的青年返鄉專車,為歷來同類型計畫中規模最大一次。 圖/劉雨婷攝 【大選企劃】系列報導:青年參政》青年關注性平議題 提升政治參與意願網路選戰 》政治宣傳多媒體化 轉戰網路提高青年觸及率選務人力 ➀ 》學生選務人員培訓僅半天 專業度恐生疑慮選務人力 ➁ 》外地學生任選務員 恐成返鄉投票阻力【公投】系列:婚姻平權 》盼突破同溫層 學子促婚姻平權東奧正名 》東奧正名公投爭主權 選手關切出賽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