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鄒佳哲藉繪畫表現情感 《身體・場域》揭社會扭曲
藝文
第1757期
鄒佳哲藉繪畫表現情感 《身體・場域》揭社會扭曲
2021-11-17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船上的愚人們緊盯薄餅、互不相讓,而四周的槍口對準他們並給予壓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生鄒佳哲舉辦個展《身體・場域》,透過粉彩與油畫作品,傳達他從生活中觀察得出的感悟。展覽於6日起在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展出。 《身體・場域 》分為三大主題,為「靈魂」、「宇宙」、「他者」,創作者鄒佳哲認為身為藝術家的價值,就是將語言無法述說的情感表現出來,和哲學一樣,追求存在的真理。 圖 / 鄒佳哲提供船隻外圍的人全身赤裸排列成圈,槍口指著船上的人們,他們渴望地看向薄餅,其餘的人則在水中載浮載沉。鄒佳哲說明,〈愚人船〉這幅畫受中世紀畫家耶羅尼米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啟發,他取材自聖經的故事,比喻現代人為追求社會規範而否定自我、隨波逐流,如同古代愚人困在制度的框架中。他說明,畫中人物形象源於自己的長相,藉此將自己投射進作品中,他說 :「這些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自己。」觀展民眾張瑋珊說 :「這幅畫讓我想到塔羅牌裡的愚人,盲目跟從社會。」 〈愚人船〉起源於聖經的故事,古代沒有精神病院,因此擁有瘋狂思想的人會被送往船上,推向大海,隨波漂流,而這些人也不曉得未來的命運會是如何。圖 / 鄒佳哲提供一滴眼淚從孩童眼睛流出,停留在他充滿笑意的臉龐。作品〈VISAGE〉靈感源於敘利亞難民的黑白照片,鄒佳哲說 :「我感受到他的靈魂在召喚我,我像是天選之人,透過畫筆說出他的故事。」觀展民眾林珏說 :「小孩的笑容很純真,可是眼睛透露了悲傷。」,而張瑋珊也說 :「這幅畫黑白之中帶有彩色的感覺,尤其是他的眼睛,代表他的眼中還是有一點希望的。」 創作者鄒佳哲看見敘利亞難民的臉龐時,內心受到強烈震撼,他認為他看見的不僅是眼睛和鼻子,而是受苦的臉龐背後隱含的意義,因此畫下〈VISAGE〉此作品。 圖 / 鄒佳哲提供鄒佳哲使用粉彩創作,即使粉彩為乾性顏料,但他希望能用粉彩呈現水彩的流動性,因此他自行研磨礦石粉末,再使用酒精溶解,增加滴流感,他說 :「流動性具有詩意的美感。」他也顛覆傳統粉彩單純的作畫方式,他先鋪上對比色,藉由顏色堆疊產生厚度,再利用刮板、滴流的痕跡做出立體感,他說 :「多層基底能表現立碑式的臉龐,每個人都能拓印它,再深深地落在心裡。」鄒佳哲補充,藝術家繪畫不是情感在表現,而是表現情感,相較於畫下美麗的一面,他更希望作品能將內在情緒與畫面結合,讓觀眾直接用身體感受,再和自己的經歷融合,他說 :「我希望能在真實世界之外,用知覺體認人存在的意義,回應荒謬多變的社會價值,再以身體呼應,也意味著回歸藝術本源。」
人權或主權?德國良心的「難」題
國際
專題
第1629期
人權或主權?德國良心的「難」題
2016-06-25
【專題記者吳盈蓉、謝佳穎德國採訪報導】4月8日,德國內政部長德邁齊埃(Thomas de Maiziere)對媒體表示,今年第一季收到多達18萬1千名難民庇護申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2%。但同時他也說明,今年驅逐無證難民的人數和去年相比翻了一倍,光是1月和2月就有近4500人被驅逐出境。難民如何才可以通過申請,開始在德的新生活?他們拿到這些資格容易嗎?從媒體上看著難民持續湧入德國的新聞,我們對這些問題感到十分好奇。今年2月,我們利用沈錡青年大使獎學金實際拜訪德國當地的慈善組織和難民營,探討究竟是那些障礙,在難民與庇護生活之間形成一道難以跨越的高牆。等一個未來 在德難民的現實困境你對難民營的印象是什麼?危險、髒亂抑或是失序?進入由德國公共衛生及民政事務單位「LaGeSo 」管理的庇護所(Berlin New Asylum),7、8個白色大帳蓬搭在社區中央的小廣場上,中東面孔的人們單獨或是成群地遊蕩在帳蓬外,抽著菸、小聲聊天,一旁的志工則忙著看名單叫號,請難民依序進入大樓申請庇護。這群人來到異鄉,忍住了跋涉的勞累,面對新環境的焦慮,沒有人爭吵或不耐,他們只是安靜地待著,等待領取新生活的入場券——庇護資格。德國不像匈牙利使用強烈的驅逐手段,收容所乾淨有秩序,只要取得庇護資格,就能上課和工作,更可以享有臨時住所、醫療保險和領取零用金,可說是難民心目中最佳目的地之一。然而,大量難民湧入德國,資源供不應求,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核可率僅有41.6%。敘利亞人穆罕默德‧庫德斯(Mahmoud Alkuodsi)和一群人聚在帳蓬外的角落小聲聊天,他說:「我來柏林8個月了,兩周前終於等到庇護資格。」但他的朋友仍在等待。沒有人敢輕易離開庇護所,畢竟好不容易逃離戰火,誰也不想錯過展開新生活的機會。穆罕默德一行人神態疲憊,透露出等待下的迷茫與無奈。目前,德國政府批准庇護資格的一大準則是難民國籍。來自阿爾巴尼亞的Robert(化名)抵達德國超過一年,至今尚未拿到資格。他說:「我會6種語言、替美軍工作過,但我竟然沒辦法找工作,真是難以置信。」Robert的理想抱負被困在漫長的等待中,他甚至無法想像自己的未來。敘利亞籍的莫哈末‧克拉霍(Mohamad Klaho)就幸運多了,他不到一年就拿到資格,目前正在學習德文。以國籍判斷難民資格的方式引發不少爭議,網路平台「歡迎難民(flüchtlinge willkommen)」的成員辛圖詹‧瓦拉薩拉賈(Sinthujan Varatharajah)表示,只要某國有一個城市是安全的,德國政府就把它列為安全國家。「不論是戰爭或經濟因素,人權不該有優先順序。」辛圖詹認為,難民要經過重重關卡,「被選擇」後才能逃離戰爭或貧窮,實在相當弔詭。&nbsp; 各國庇護申請者在德國公共衛生及民政事務所外等待辦理難民資格。<br /> 圖/吳盈蓉攝庇護所的一位難民薩達姆‧吉爾(Saddam Gill)說:「再繼續等下去,我們遲早會被逼瘋。」大部分的人只求繼續學業和工作,但新生活的挑戰比想像中更多。他表示,除了取得資格外,想找工作還要克服語言問題,況且德國政府根本沒準備好要給難民什麼工作。大量的難民使政府措手不及,民間力量的支援不可或缺。&nbsp;成立逾25年的KuB是一家長期幫助難民的非政府組織,他們透過定期舉辦聚會活動和德文課程,幫助難民調適心理壓力和適應新生活。KuB的成員史蒂芬‧蘇力瑪(Stephen Sulimma)說:「政府需要我們,但他們不會明講,因為不想花錢。」官方的曖昧態度,讓KuB陷入難以取得政府補助和人力不足的窘境。即使如此,他們並沒有放棄幫助難民。&nbsp;問及對難民的定義,史蒂芬認為,任何被迫離開原本生活、親朋好友,並且拋棄所有身分的人,都是難民。「不只是政治難民,歐洲也該為經濟侵略出現的經濟難民負責。」史蒂芬補充。同時他提到,歐洲有責任也有空間可以容納這些受侵害的人,所以歐洲政府必須伸出援手。&nbsp;科隆的集體性騷擾事件後,難民在德國漸漸變成人人避談的話題,甚至出現抗議團體,例如「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Patriotische Europäer gegen die Islamisierung des Abendlande, PEGIDA)」。史蒂芬說:「政客聽到PEGIDA的聲音,然後為了選票訂出相應政策。」恐攻和暴力事件帶來的恐懼,使民眾要求難民離開,但多數難民從未傷過人。去年7月,敘利亞難民潮爆發前,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曾經在電視節目上告訴一位尋求庇護的巴勒斯坦女孩:「政治有時候很困難,德國無法收容全部的人,有些人必須離開。」近來,德國政府難以應付不斷湧進的人潮,再加上排外聲浪高漲,使得難民處境更加艱難。此外,也有人禁不住漫長的審核過程。敘利亞籍的Yasean等待太久、盤纏用罄,而必須回到戰火不斷的家鄉。數以萬計的難民仍滿懷希望地走在前往歐洲的路上,但現實情況真的能給他們安定的未來嗎?迎接他們的可能是更多的未知數。權或主權 德國良心的掙扎2015年9月,沙灘上艾倫的小小身軀讓世人開始關注難民危機。3月30日,聯合國(UN)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於日內瓦會議中呼籲:「我認為國與國間必須團結,以落實人權為名,承諾通過新的法律途徑,容納更多敘利亞難民。」光是2015年,就有逾100萬人向德國政府申請難民庇護,而德國也在此波難民潮中扮演「歐洲良心」的角色,敞開邊境大門迎接難民。其中成功申請難民資格者以敘利亞籍難民為大宗,其餘多來自阿富汗與伊拉克等戰亂國家。德國負責資格審核的單位「聯邦移民與難民局(Bundesamt für Migration und Flüchtlinge, BAMF)」在發給難民地位時,會先面試申請者,並了解申請者前來的行經路線與受迫害原因,並進行後續調查。若審核通過,政府將給予暫時居留證,享有與德國公民相同的社會保險、育兒津貼、語言課程、補助金等福利。&nbsp; 庇護申請者在帳篷外等待難民資格程序辦理。<br /> 圖/吳盈蓉攝審核的標準與程序為何難以捉摸?同樣為敘利亞籍,穆罕默德‧庫德斯(Mahmond Alkuodsi)在抵德後7個月取得難民資格;艾哈邁德‧納布魯希(Ahmad Al-Nabulsi)來了兩年卻仍在等待。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孫迺翊表示,這樣的情況跟德國各邦政府高度自治有關,故程序辦理速度不一。協助難民與當地人分租住所的非政府組織「歡迎難民(flüchtlinge willkommen)」成員辛圖詹‧瓦拉薩拉賈(Sinthujan Varatharajah)表示,在處理室友媒合時,敘利亞籍的申請者較其他國籍者還要容易找到夥伴(Buddy),同時也曾遇到有人指名要敘利亞籍的室友。他認為,這樣的現象如同難民間有階層高低,申請者因「國籍」差異而有不同待遇,不光是取得難民資格難易有別,社會態度也大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若非政府組織幫助尚未取得難民資格者,不但無法取得政府補助,更會因協助非法移民而吃上官司。另外,因為敘利亞籍者申請較為容易,使得護照偽造更加猖獗。根據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指出,只要以不到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2千元)的價格即可取得敘利亞護照,持假護照者認為在資格申請上更有優勢。現有國際法保留國家在難民定義上有一定的解釋空間,進而使在資格審核時難有標準。根據《難民地位公約(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難民一詞的定義為:「具有正當理由而畏懼會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的成員身分或政治見解的原因,受到迫害,因而居留在其本國之外,並且不能或,由於其畏懼,不願接受其本國保護的任何人。」但公約保留一定空間讓各國政府保有主權調整政策,國家在不同程度上落實與擴大公約精神。辛圖詹提到,去年德國曾遣返來自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等較「安全」地區的難民,政府視其為經濟性移民,不符合政治難民的標準。辛圖詹補充,當德國政府著手執行此決策時,有一位來自阿富汗的難民好不容易找到住所,但在即將入住之際,得知將被遣送回國。國境安全屬於國家主權的一部份,國際社會難以用人道關懷限縮國家主權,因此難民身分核定正是國家主權與人道關懷間的拉鋸。難民議題在未來會是全球需要共理共治的問題,無論是經濟難民抑或是氣候難民,其衍伸議題恐會是現有國際法條與各國政府應變能力無法負荷的。難民議題不再單單存在於歐洲、非洲及西亞,2014年我國移民署曾遣返3名持假護照入境之受迫害庫德族人,當時台灣未有完善法規,故無法有效處理人道問題。目前我國已開始著手草擬難民法,並將《難民地位公約》未函括的戰爭及自然災害納為申請難民認定之條件。可見,難民法確實有必要立法,台灣擬定難民法草案時,也注意到公約在定義上難以囊括現存危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草案未明列難民實質權力保障、認定程序與審核,未來面臨法條實踐上恐會引發不少爭議。
德青年創辦免費難民學校 不需文件輕鬆復學
國際
第1604期
德青年創辦免費難民學校 不需文件輕鬆復學
2015-10-19
凱隆大學在16日正式開學,圖左為創辦人之一馬庫斯‧凱斯勒。   圖/截自凱隆大學粉絲頁【記者蘇奕菲綜合報導】西元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內戰造成大量難民逃難(註1),德國預計將收容近八萬難民。去年夏天,柏林有五位年輕人合作籌辦網路學校「凱隆大學」(Kiron University),預計於本月底開課。難民不需備妥繁瑣文件,只要能證明自己是難民就能入學,兩年後將能轉入正規大學就讀。校名凱隆(Kiron)取自希臘神話中,以幫助迫切需要者著稱的半人馬「喀戎」(Chiron)。凱隆大學創辦人之一歐戴‧阿‧哈米(Odai Al Hashmir)表示,失學的敘利亞難民缺乏語言能力、法律文件和資源,必須等待多年,才能獲得入學所需官方文件,很難在德國當地復學。團隊企業發展經理璜恩‧大衛‧曼德塔(Juan David Mendieta)表示,他們想幫助難民解決語言、財務及入學問題。凱隆大學的課程以英文為主,不會德文的難民也能上網聽課,學費全免並和正規學校簽約,以保障難民的入學名額。團隊設計出為期三年的線上課程,首年及第二年,學生可以選擇德文、英文或各種通識課程,也可以直接開始修習大學專業課程,包括商業、工程、建築、資科、跨文化研究等五個主修科目。凱隆大學標榜學生只要有電腦和網路就可以接受教育,無論身在何處。第三年,凱隆大學會把學生轉到合作的夥伴大學,如德國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德國倫法那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y of Lüneburg)和德國海爾布隆大學(Heilbronn University)等。夥伴大學會開放限定名額,學生將依照成績高低,選擇自己的志願。這些大學會承認凱隆開設的課程學分,學生可在新學校繼續上課,屆時才須繳交正式的入學文件及學費。凱隆大學課程使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ititue of Technology, MIT)、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OX)等國際頂尖大學原本開設的線上課程,並運用「做筆記科技」加以微調,整合為專業學程。凱隆大學提供除了線上課程外,也有心理諮商和一對一教學等服務,德國圖書館亦將提供學生進出和借閱服務。 凱隆大學團隊。 圖/截自凱隆大學粉絲頁曼德塔表示企業為了說服捐助者,必須有一套商業模式,他說:「我們想提供免費的大學給難民,但是如果是免費的,我們要怎麼有收入?」他指出團隊花費近半年,向潛在投資者提出各種企業模式及收費方式規劃,最終決定利用類似台灣師範大學的學費全免方式,學生必須在畢業五年後給付薪資的5%給凱隆大學。凱隆大學創辦人之一文森‧岑馬(Vincent Zimmer)剛開始的抱負並非針對難民。他懷抱「高等教育革命」的概念,希望運用遠距教學等技術,創造出更適合個人的新型態網路大學,讓大眾可以更容易地接受到高等教育。2014年夏天,在腓特烈·瑙曼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Foundation)所舉辦的難民會議中,從事難民、移民相關工作的馬庫斯‧凱斯勒(Markus Kreßler)遇見岑馬,馬庫斯很欣賞岑馬的想法,並認為難民危機可能會加劇。經過一番討論,二人開始合作尋找線上課程並尋求願意合作的大學。岑馬也邀請好友曼德塔一起加入,建立團隊。許多人志願加入,目前已有行銷、資訊科技、設計及政治關係專員、人權顧問、專案經理等22位夥伴,整個團隊目前有70多位義工。團隊透過「Startnext」網站群眾募資,已經募得14萬6000歐元(約新台幣535萬元),足以支付1000個學生的費用,但已經有大約1萬5000人報名,大部分來自敘利亞。募得的資金將用來支付學生的學雜費、硬體和軟體設備、架設網路系統、行政支出以及其他費用。團隊希望未來也能以法文和阿拉伯文授課。註1:敘利亞戰亂造成民眾流離失所,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估計2011年有約80萬敘利亞難民湧入土耳其、黎巴嫩、喬丹等周邊國家,至2015年則估計有300萬個難民。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