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不願只是曇花一現——籃球專才的茫茫未來路
專題
第1704期
不願只是曇花一現——籃球專才的茫茫未來路
2019-06-13
【專題記者李冠杰、張庭瑀、高海葳、洪靖淳、蔡明衡綜合報導】「能仁家商後衛高錦瑋一個空中拉竿躲過對手撲防,澆熄南山高中的反撲氣焰,幫助能仁高中拿下隊史第三座HBL冠軍。」近年高級中等學校籃球聯賽(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 HBL)(以下簡稱HBL)風潮盛行,轉播單位FOX體育台表示,今年度HBL直播的點閱人數相較去年,成長幅度超過500%。然而精彩賽事背後,卻犧牲大量球員的上課時間,曾是新北市私立能仁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以下簡稱能仁家商)籃球隊成員之一的王詠誠分享,高中很少到教室上課,一天的練球時間更超過六小時,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其他科目。他笑道:「常常練球練到張眼閉眼都是練球。」 近年HBL風潮盛行,於台北小巨蛋舉辦的總冠軍賽每年更吸引上萬名球迷到場觀賽,場面十分轟動。 圖/蔡明衡攝<b>球員訓練時間長 學科術科難兼顧HBL居高不下的關注度,讓各高中對於籃球代表隊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在聯賽中打出好成績,因而各校都有自己的訓練方式。以新北市私立南山高中為例,平時每天男子籃球代表隊的練球時間分為早上及下午,整天練球時數約四個半小時,倘若正值盃賽期間,訓練時數將會增加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能仁家商則是在非賽季時段,籃球隊球員每天早上要到學校上三節課,而賽季時,球員則不會進教室上課。各高中代表隊練球時間雖不同,但主要皆遵守教育部規定。事實上,教育部針對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之課程規範分為一般學科課程與體育專業課程,其中體育專業課程包括體育專業學科及專項術科,每週以12小時為原則,若體育專業課程時數不足,可由晨間、課後或假日時間補齊。目前效力於南山高中籃球代表隊的學生球員陳力生坦言,雖然學科部分只學國、英、數,但由於上課前需晨訓兩小時,導致球員上課時常感到疲累,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台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體育班學生李毓辰亦分享,球隊現行訓練以基本動作和團隊訓練為主,一天二練,分別為早上七點至十點,及下午四點半至八點半,共約七小時。他表示,長時間的訓練確實有效提升球員的球技,但對於希望培養第二專長的學生而言,訓練時間過長可能影響球員上課品質,甚至缺乏時間吸收新知。針對各校體育班的大量訓練,教育部建議一天練習時數不應超過三小時。對此,新竹市私立光復高級中學籃球代表隊教練陳定杰表示,可以理解教育部希望球員均衡球技與課業發展的美意,但他也質疑,在現行教育部以體育專長成績為升學標準的體制下,一日僅練球三小時,球員恐無法獲得好的成績。為了學生的升學機會,陳定杰在訓練籃球專業和均衡課業發展上陷入兩難,「一方面你要球員有好的競賽成績才能獲得更好的升學機會,一方面你又要學生在籃球專業科目上不要花這麼多的時間,那不是很衝突的事嗎?」「高中生還是要有高中生的樣子,該有的學習還是要有。」大專校院籃球運動聯賽(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 UBA)(以下簡稱UBA)公開一級球員王詠誠一語道破台灣體育班學生面臨的困境。學生的時間幾乎被籃球佔盡,讀書的時間寥寥無幾,他也坦言,「剛進入大學一開始就感受到落差,會覺得和人家差很多,為什麼他們很快就讀完文本,我卻要花更多的時間。高中三年都在打球,人家都在唸書,落差自然會出現。」學校重視學生體育專長,固然是件好事,但忽略球員課業學習狀況卻成為制度下的缺失,而同樣重視體育教育的美國,對於高中體育專長學生則有嚴格的成績要求。以美國高中籃球隊制度為例,球員高中階段需完成16門核心課程,並達到規定的GPA成績(註1)與SAT(註2)成績。進入大學階段,學生球員在大二前必須完成畢業要求全部課程的40%,大三完成60%,大四完成80%。(註1):成績平均績點(英文:Grade Point Average,縮寫:GPA),是大多數大學及高等教育院校所採用的一種評估學生成績的制度,同時也有少量中學採用這種制度。計算方法為把學科所得到的評級,換算成為一個績點,再按照各學科所佔學分比例加權所得的數字。具體算法因國家、地區及學校的不同,形成不同差異。&nbsp;(註2):SAT測驗,台灣稱「學術水準測驗考試」,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定期舉辦的測驗,和ACT一起並作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 相較美國高中對於籃球隊學科成績的要求,目前教育部對於高中籃球代表隊學生的學科成績要求並無訂定統一標準,而是讓各校自行規範。對此,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科長蘇錦雀解釋,各校運動項目繁多,不限於籃球,再加上學校的資源不盡相同,若訂定統一標準恐造成校方麻煩。「很多球員沒有了籃球,他什麼都不是,怎麼辦?」知名球評李亦伸點出籃球專才恐遭遇的困境。他認為目前教育部制度對提升體育班學生體能、天賦和技術有益,但也導致各高中過於重視體育成績,以制式化、職業化的管理方式教導學生,而忽略學生應受的品德、課業教學。 能仁家商高三球員高錦瑋於冠軍賽第四節連拿10分,成功率隊將比分擴大,幫助球隊最終拿下隊史第三座HBL總冠軍。 圖/HBL高中聯賽臉書粉專提供&nbsp;<b>高中籃球過早職業化 球員未來發展恐受限有鑒於台灣現行升學制度依舊以課業成績為重,若學生過度專注籃球,仍有可能限縮未來發展。許多高中體育班為讓球隊於比賽中得名而採職業化的訓練方式,一天練習時間大幅超過學習時間,因而影響球員學業,造成其專長限縮於籃球,減少他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李毓辰自國中便就讀體育班,對籃球抱持極大熱忱的他表示,目前對未來的規劃仍以籃球為重,但若未來無法順利升上UBA重點大學,會考慮轉換跑道。縱然現行制度能訓練出良好的體能與技術,並掀起高中籃球熱潮,但他認為,並非所有球員皆欲以籃球作為志向,因此期許校方能夠重視體育班的課業學習,避免過度偏重籃球。針對目前「HBL過早職業化」的現象,李亦伸認為,現行高中體育班職業化的訓練幫助學生提升專科項目的成績,但也因為方式過於制度化,使學生缺乏自我啟發、理解的機會。接連下來,不僅課業遭到忽視,更可能讓學生忽略生涯規劃,甚至缺乏自主學習能力。他舉例,高中時期有教練盯著學生練習,但到了大學自由時間增加,球員卻因缺乏自主管理能力,態度懈怠,甚至降低自我要求。「一天練習六到八小時,課業多少會被長期練球影響。」不同於同校其他球員就讀資料處理科,光復高中籃球隊的球員李皓暐當初因為國中學業成績優秀而選擇普通科就讀。他進一步指出,雖然自己就讀普通班,但由於參加籃球代表隊,須跟著練球,所以常請公假。他也認為,高中體育班不應太早職業化,否則不僅會消磨學生對籃球的熱情,也會影響球員課業學習。「那些體育成績未到頂尖的學生,如果去掉術科後,學科也不行,那麼他們未來該怎麼辦?」蘇錦雀表示,早期體育班的訓練方式都是土法煉鋼,棄學科補術科,追求傲人成績,但過早、過大的訓練量也間接縮短選手的職業生涯。而教育部近年正積極與各高中、體育教練溝通,傳達「訓練重質不重量」的觀念,透過適當調配學生訓練與課業學習時間,讓學生得以兼顧二者,在保持頂尖體育班學生競爭力的同時,也幫助體育班學生具備基本學科素養,以利未來轉換跑道。「教練對於新觀念的接受會需要一段時間,但我們會繼續與各校溝通,宣導這樣的理念。」<b>球員畢業出路窄 盼CBL提供新舞台雖有部分高中體育班學生不以籃球作為未來目標,但欲打進UBA以進入職籃或出國發展的的學生仍佔大多數。學生若順利進入UBA名校並打出好成績,畢業後除出國發展外,便是前往SBL挑戰自我。對此,李亦伸表示,HBL確實帶起籃球熱潮,且UBA人氣近年也慢慢升高,「但到了SBL由於經營不善、推廣不好,這個舞台的票房、人氣等都不斷下滑,整體高中大學缺乏未來願景」,因此需要一個更好的平台讓球員願意留在台灣。然而近日卻傳出多隊SBL球團不願加入預計在今年11月開打的台灣職業籃球聯盟——中華職籃大聯盟(Chinese Basketball League, CBL)(以下簡稱CBL)(註3),讓高中、大學球員出路增添不確定性。(註3):有鑒於其原先半職業化的超級籃球聯賽(SBL)16季票房、關注度不佳,加上大量球迷流失,前立委高志鵬發起CBL職籃籌備小組,希望藉此吸引球迷。聯盟成立同時,也希望原先SBL所屬的8支球隊加入CBL行列,共同為台灣職籃創立更好環境。目前已加盟的球隊只有台啤、台銀二隊,其餘球團仍在考慮階段,達欣虎隊則宣布不朝職業化邁進。前SBL達欣虎隊球星、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籃球校隊教練王志群指出,CBL成立的動機雖是為取代票房和關注度皆不佳的SBL、重新提供好的舞台給球員,立意良善,但其制度尚未明朗,某些制度與SBL無太大差異,讓球團不願投入資源。如前三年沒有規劃主客場制,洋將的薪資上限也還是3萬美元(約94萬元台幣),「職業化就是要視覺享受,像之前職棒來了一個MLB洋將,觀眾都搶著進場看球,但只有3萬請得到哪個球星?」不過,王志群也提到,由於目前CBL處於草創時期,仍需要給點時間讓聯盟改進。 王志群認為,SBL球團不是不願意將資源投入CBL,而是目前CBL的架構還不完善,讓球團感受不到CBL與SBL的差異在哪。 圖/李冠杰攝「目前SBL的市場一直在萎縮,有超過八、九成的高中大學球員畢業就沒有平台去。」李亦伸直言,如果籃球能順利職業化,將會帶動整個產業,未來高中、大學、一線、二線甚至三線的球員就會有一個更好的舞台。王詠誠分享,當初高中畢業後選擇就讀政大,學習到許多新知,讓他生活不再只有籃球,也得以留下一條後路。但他補充,目前仍以籃球作為生涯目標,不管屆時的籃球聯賽是CBL或SBL都會努力爭取,也不排斥出國發展。他坦言一路走來,總有隊友因對未來不確定,或對籃球失去熱情,漸漸不再以籃球為志業,「不論是因球技不突出還是失去興趣,多數人都會思考是否需要轉換跑道,這也是所有體育專才學生會面臨的問題。」雖然高中和大學的籃球專才畢業後出路狹窄,但近四年來,許多高中職仍廣設體育班,就讀體育班的人數及班級數也逐年上升。從103學年度的9507人,上升到106學年度的1萬526人。對此,蘇錦雀解釋,設立體育班的門檻較低,招生也較普通班容易。相較於普通班需要35人才能成班,體育班僅需15人即可成立。另外,設立體育班也能夠舒緩學校人力吃緊的問題,依據《高級中等學校組織設置及員額編制標準》規定,普通科每班可以設置教師兩人,每達四個班級可以增設教師一人。但每一個體育班可設置的師資上限為三人。因此成立體育班,可能是學校爭取人力資源的一種策略。體育班蓬勃發展對於校方爭取更好資源、師資看似有利,但廣設體育班的背後,其實有不少負面影響。「有些體育班我們去看,我覺得其實經營得很辛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在定期的體育班訪視和輔導中,蘇錦雀看到了某些學校的體育班在匱乏的資源中求生,導致學生發展受阻,他也察覺廣設體育班的隱憂。而教育部面對這樣的情形多採溝通方式,先給予校方建議及協助,若尚無成效則輔導校方轉型,確保學生最佳利益。雖大部分體育班學生將體育產業做為未來志向,但仍有部分學生因興趣或術科成績不佳,轉往其他領域發展。「基本的學歷還是要keep住。」蘇錦雀認為,如何讓體育專才學生擁有一定程度的基本學識是未來教育待努力之處,唯有如此才能使這些學生的未來發展有更好的保障。&nbs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