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7期
地面再現下水道空間 《沿河》連結人河關係
2019-10-03
【記者黃雪瀅台南報導】走入展場是幽暗的隧道,再靠後的無明處則見錄像裝置及污水,更往內走,便置身水庫底部。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的劉紀彤,於台南市的「絕對空間 Absolute Space for the Arts」,舉辦《沿河》個展至6日,回顧自身與水相關的記憶,將空間化為下水道,探討河流循環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穿越幽深的隧道,播放受訪者親入下水道的錄像,地下擺放的黑水散發難聞的氣味。 圖/劉紀彤提供穿越展場內狹長的漆黑隧道,彷彿身處下水道,除了聽到微弱的流水聲,劉紀彤也將漢人文化的元素加入聲音裝置,如敲鑼打鼓、擲筊落地及主祀大禹的水仙宮附近市場的聲音。再靠後的空間,地板上流淌煙蒂、咖啡渣、枯葉和鞭炮屑等殘餘物的黑水,帶著刺鼻的臭味撲面而來。劉紀彤補充,黑水的材料皆取自生活,「原想要從下水道帶出污水,但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從我們日常生活掉入河道的。」 創作者將展覽的結構以及聲音裝置暴露出來,並寫著「河有名字」,希望民眾看到結構外的展覽。 圖/劉紀彤提供即使河流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然而,劉紀彤指出,河流的源頭已無法在現代化的城市規劃中找到,河流連結排水管,也為了接民生用水被不斷擴建。他開始思考,河流究竟仍是河流,還是已被視為水溝去使用。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簡義明也說明,為了配合城市利用與聚落發展的進程,人類不再依河而居,而是直接將建築物覆蓋在河流上方。 劉紀彤坦言,現代人離不開既定的生活模式,環境中所使用的水需要排開,污水也照樣發臭,「但有沒有可能身處於環境內,了解環境長什麼樣子」。而當他獲知地下水也是河流的一部分,便通過古地圖開始尋找河流。他發現,台灣的城市規劃將河流放入排水道的架構裡,已成為生活污水的排放處。他也說:「Google Map只會標出河流尾端的名字,但中間的部分僅取名為第幾號排水。」 走入水道,沈澱的殘餘物隨著走動而與水混濁起來,即使裝備完善,腳下依然很滑。 圖/黃雪瀅攝為了讓觀展者對下水道深入了解,劉紀彤舉辦兩場行走活動——「琥珀川在哪?」,帶領觀展者親自進入下水道體驗。「第一次進入下水道後,恐懼使空間感與時間感變得複雜。」劉紀彤回憶,在黑暗的空間,無法用身體去測量實際所處的位置。在陸地上僅需要15分鐘的路程,在下水道卻來回耗費兩小時。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學生曾聖翔與勞泓理表示,進入下水道後,他們也看到散亂打結的電纜線、生鏽的鋼筋與脫落的水泥塊等展覽無法呈現的東西,讓他們警覺地面下難以看見,卻一直在逐漸崩壞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