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白晝之夜萬人齊聚 士林化身不夜城
生活
影音
第1767期
白晝之夜萬人齊聚 士林化身不夜城
2022-10-06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江昇、何予台北採訪報導】隨著DJ播放的熱鬧音樂,上千位民眾在街頭上跳起搖擺舞,一同參與這場城市裡的藝術同樂會。隨著疫情趨緩,一年一度的白晝之夜回歸實體舉辦,於1日展開。強調「接地氣」的白晝之夜,今年不只邀請了許多新生代的年輕創作者團體,著名Podcast節目主持人也帶來現場講座。從傍晚六點到隔天凌晨六點,各式藝文活動在士林周邊的四大活動園區輪番上演。其中,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下稱北藝大舞蹈所)和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合作帶來的「超!虛!真!—科技乩童展示現場」,以台灣傳統民間信仰為主題,結合舞蹈與科技技術,穿梭在圍觀人群中,帶來吸睛的創作演出。北藝大舞蹈所學生、科技乩童舞者陳群翰表示,因應白晝之夜戶外場地的特性,原先的演出內容,必須在場面調度上作出調整,「會變成用表演去帶動觀眾的視線。」但他也認為,相對於在學院裡面對態度較嚴肅的觀眾,白晝之夜的這場演出比較「ㄎㄧㄤ 」,可以與讓大眾一起同樂。除了今年八月剛開幕的北藝中心外,白晝之夜的活動範圍橫跨了科教館、天文館、兒童新樂園 和士林官邸等四個園區,吸引了40多萬人湧進士林。不過,過量的人潮也造成展場擁擠,士林夜市所在的文林路更是擠得水泄不通,也引起民眾對於動線規劃不良的批評。參觀民眾吳志維指出,展場的道路較為狹窄,當兩、三個活動同時在士林夜市大馬路進行時,就會造成人潮堵塞。另一位參觀民眾李祐緯也坦言:「其實(演出活動)都看不太到,因為人有點太多了。」白晝之夜活動結束後,雖有民眾反映動線規劃標示不明,導致觀賞體驗不如預期。但新奇有趣的作品展演,為士林的夜晚炒熱了氣氛,也吸引許多民眾到訪,在習以為常的街道上,感受藝術的魅力。
《木各 市》喻科技變遷 鋸齒網格吞噬像素街景
藝文
第1708期
《木各 市》喻科技變遷 鋸齒網格吞噬像素街景
2019-10-09
【記者劉書妤綜合報導】在體驗者手上的平板裡,有著台北市的美麗華大樓與摩天輪,漸漸地螢幕中的景色被一格格紫紅色的小格子吞噬,整座城市最終變成鋸齒網格的樣貌。這是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學士班的楊子逸與其團隊,共同製作的作品《木各 市》,此作品於5日、6日在「2019台北白晝之夜」展出。 城市街景和摩天輪被網格狀的像素吞噬,紫紅色的畫面看起來既科幻又詭譎。 圖/劉書妤 攝作品以像素藝術(Pixel Art)的風格呈現,將像素作為單位 ,一個一個點去繪製圖像 ,也稱為點畫法或像素圖像。其特色是畫面由眾多小網格組成,因此,楊子逸將作品命名為《木各 市》,「木各」從「格」字拆解而來,而「市」則代表城市的意思。 像素藝術最早應用於電腦圖像與70年代中期起紅極一時的8位元(8-bit)電子遊戲,並在80年代被廣泛運用,雖然像素藝術隨著科技發展而式微,但近年來也有逐漸興起的趨勢。 作品透過平板、以360度影片的方式表現,平板裡網格狀的摩天輪,對照現實中的美麗華摩天輪,體驗者也可旋轉平板,同步觀賞不同角度的景色變化,民眾彷彿與平板的影片內容即時互動。而即時互動一般被認為是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的主要特徵,但此件作品其實並非使用即時性的AR技術,而是事先將製作好的影片轉為360度影片後,匯入平板上播放,並藉由觀者邊觀看邊轉動螢幕,創造出即時互動的錯覺。 跳出的視窗畫面蓋掉網格狀的像素,象徵新舊科技的衝突和舊科技的逝去。 圖/劉書妤 攝至影片後半,會跳出一個個代表新科技的視窗,逐漸吞噬象徵舊科技的像素,以傳達新舊科技衝突的概念。楊子逸說:「現在的步調太快,我不知道未來如果一直這樣子,人類會不會被自己創造的科技打敗。」他認為,人類發展科技的最初目的是追求便利,但也該思考科技會不會危害人類的權益。楊子逸以宇宙裡的塵埃作為影片結尾,他說明,科技發展到最後人類可能走向滅亡,如宇宙大爆炸後的塵埃。 創作者楊子逸將像素藝術融合街景,讓人反思科技帶來的問題。 圖/劉書妤 攝參觀民眾、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徐靖淳提到,或許由於色彩強烈,初看此作品時有種迷幻、末日狂歡的感覺。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在影片後半,一個個視窗遮蓋像素也暗示在科技變遷下,很多東西逐漸被時代淘汰,只能成為過去的記憶。參觀民眾、政大地政學系鄭雅云則提到,像素藝術在懷舊中帶著革新,「帶領我們回到那個坐在電視機前玩遊戲機的年代。」
《文藝反動》挑戰展出權 邀民眾一同創作
藝文
第1683期
《文藝反動》挑戰展出權 邀民眾一同創作
2018-10-10
【記者倪旻勤台北報導】站在畫框前,民眾並不是在欣賞展覽的畫作,而是拿著手機對準畫框,以指尖在螢幕上塗抹著。目前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的張文瀚,於6日下午到7日上午響應《2018臺北白晝之夜》,在台北捷運行政大樓爵士廣場展出個人作品展《文藝反動》,邀請民眾與他利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創作的作品互動。 許多民眾聚集在《文藝反動》前,拿著手機體驗在虛擬畫布上作畫,成為展覽創作者的一員。 圖/倪旻勤攝不同於一般畫展,張文瀚掛在展區的畫框並非展覽的主體,而是進入作品的出發點。觀眾必須拿起手機進入瀏覽器,將手機鏡頭對準畫框中的圖樣,結合擴增實境的虛擬畫布便會出現在螢幕上。觀眾可以在虛擬畫布上作畫,畫出的圖像會同步顯示在一旁的電視上。 只要以手機鏡頭對準牆上的「畫」,民眾就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在虛擬畫布上作畫。 圖/倪旻勤攝「我只是很好奇『藝術』這件事是怎麼被認可的,怎樣的作品才能在一個藝術展覽中展出?」非科班出身的張文瀚創作《文藝反動》的靈感源自對「展出權力」的質疑,他想知道是不是只有創作技巧純熟、有人脈的人才能展出藝術作品,「要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展出作品,那會發生什麼事?」在張文瀚的互動作品中,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所有筆畫和顏色皆會被記錄。張文瀚說:「我想要賦予大家完全的創作權力、讓每個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他說明,就算前一個人畫了再厲害的東西,大家都能再用新的筆跡蓋過它。觀展民眾楊筠表示,在畫圖時有許多人在同一塊畫布上作畫,對他來說非常有趣,「可以看到影像會動,漸漸變成了一個什麼東西。」 民眾在《文藝反動》展區使用手機作畫,所有人都可以觀察畫作在電視螢幕上的變化。 圖/倪旻勤攝「它是藝術嗎?我想激起這些疑問。」張文瀚表示,他想藉由《文藝反動》的形式引發大眾對藝術的討論。觀展學生、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蔡億諠認為,藝術只有形式的美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涵或是對自我的反省。觀展學生、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的黃馨誼則贊同《文藝反動》的藝術性,「大家一起創作的過程就是藝術。」
公館不夜城 白晝之夜打造公共藝術空間
藝文
影音
第1660期
公館不夜城 白晝之夜打造公共藝術空間
2017-10-12
【記者徐湘芸、羅文妤台北採訪報導】五彩絢爛的光雕秀如萬花筒般,映射在圖書館外牆,現場民眾紛紛舉起手機拍攝。2017台北白晝之夜,7日晚間盛大開幕。白晝之夜源自巴黎,台灣去年受邀成為亞洲第二座舉辦的國家,主張以藝文活動照亮城市的夜晚,邀請民眾一起「不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黃揚傑表示,白天大家都是醒著去看世界,但是在夜晚的時候也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令他覺得十分新奇戴上虛擬實境眼鏡,民眾拿著感應槍,射擊眼前的黃色小馬。這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創作的互動VR(Virtual Reality )裝置,讓大朋友小朋友都玩得好開心。北藝大的蔡岱臻表示,虛擬實境是從螢幕或軟體進入到另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像VR本身的媒材設計也是進入到另外一層的真實今年的另一個亮點,是首度邀請大學參與籌備。由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策劃「禁錮的自由」,作品主體以「拒馬」呈現,於陳文成紀念廣場展出,與地點的文化背景相互呼應,促使民眾反思,讓白晝之夜不只有娛樂功能。台大學生會活動部長何智凡解釋,「禁錮的自由」是一個冷酷、恐懼型的展品,透過這樣的展品,希望能喚醒民眾對於四六事件或陳文成事件的反思,並期望可以達成白晝之夜活動的在地性。今年主辦單位擴大活動規模,希望能吸引更多民眾參與,不過規劃的參觀動線,卻引來不少民眾抱怨。觀展民眾劉季華指出,各個展品的距離太遠、參觀動向不佳,會減少觀展興致。白晝之夜順利落幕,卻引發後續的廣大討論。有些人認為城南的在地文化和議題並沒有被彰顯,如何讓白晝之夜更加在地化,引起民眾共鳴,是未來主辦方必須克服的問題。https://youtu.be/_pbeY23ojBM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