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以老人的語言寫老人的事 陳柏宇盼喚醒台灣文化記憶
藝文
第1768期
以老人的語言寫老人的事 陳柏宇盼喚醒台灣文化記憶
2022-10-19
【記者戴婧雯綜合報導】「在拋離學術後,台語對於我而言又是什麼?是阿媽說的語言,是我的語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以台語文學作品《失咒》和《閬縫》,分別入選2020和2021年文化部的青年創作獎勵計劃,並在15日的成果發表會暨媒合會上,分享自己的創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在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上為來賓說明,如何用漢字呈現台語。 圖/戴婧雯攝短篇小說集取名《失咒》,是「施咒」的諧音,靈感源自於陳柏宇父親叨念台語禱文的行為。《失咒》同時也可看作「失去的咒語」,象徵禱文這種口耳相傳的文學,因台語和祭祀文化式微而逐漸面臨聽不懂、不會說、沒人用的情況。陳柏宇以大台北地區和自己的家族史為藍圖,建立出一個獨立的時空,《失咒》便是以此時空為主軸述寫,不僅運用小說的奇幻空間感,也保留了自己經歷的文化記憶。對於《失咒》,陳柏宇坦言,故事本身並不特殊,也有很多人用台語創作,但他更想做的是語言實驗,因此本書透過穿插使用漢字、羅馬字表達台語的形式,試圖創造不同的閱讀體驗。如《失咒》的第四則故事,他特別設計用純羅馬字台語的段落,來詮釋阿媽的視角,「就好像精靈語,看得懂會覺得很有趣,看不懂也無妨,少了那段不會影響整個故事。」資深編輯、作家,同時是媒合會主持人的李金蓮肯定陳柏宇在文學上的表現,「柏宇在《失咒》裡運用了台語腔調的獨特性,我覺得這個腔調很美。」秉持想讓讀者接受不同形式台語的理念,陳柏宇推出台語繪本暨有聲書集《閬縫》。他解釋,閬縫的台語念作Làng-phāng,是裂縫的意思,在繪本集裡則是指老人。陳柏宇發現,鮮少會有文字作品去關心長者,「就好像電影裡穿越時空裂縫的感覺,台語和老人好像都掉進都市裡面的裂縫,成為大家的盲點。」於是他使用台語,去記錄自己家鄉老人的故事。繪本集《閬縫》預計會收錄六至七則故事,目前已有〈無掛手錶的阿財伯〉和〈阿滿嬸無去矣〉,所有故事都將以台語漢字和羅馬字表音的方式書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和搭檔鄭羽琪亦將印刷版的繪本集《閬縫》帶到青年創作出版媒合會供來賓參考。 圖/戴婧雯攝而《閬縫》的製作,陳柏宇邀請自己的大學同學鄭羽琪負責繪本設計。鄭羽琪說:「我和柏宇一樣,都是和阿媽一起長大的。老人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很遙遠的族群。」所以,儘管鄭羽琪並非專業出身,自身對台語的認識也有限,但因感受到故事裡的寓意,最終還是接下這個挑戰。鄭羽琪非常喜歡用繪本學習台語的概念,「繪本是給小孩子看的,但我們之於台語,我們就是小孩子。」兩人都認為,大部分現代人只具備聽和說的台語能力,就如牙牙學語的小孩,因此《閬縫》採取繪本暨有聲書的形式,希望吸引更多人閱讀台語文學。《失咒》和《閬縫》裡的台語用詞都是依教育部推出的《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為準,而羅馬字的部分則是陳柏宇根據自己的腔調來翻譯的,他笑說,「有些用詞或句子可能只有我家是這樣講的。」而提及台灣文學的現狀,陳柏宇則希望未來可以有所突破,「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會受限於中文,不會在中文的陰影之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陳柏宇和搭檔鄭羽琪在青年創作計劃的成果媒合會上為來賓展示繪本的部分內頁。 圖/戴婧雯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