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創廢棄物低溫成碳 朝陽科大推低汙環境
新知
第1665期
創廢棄物低溫成碳 朝陽科大推低汙環境
2017-11-15
【記者薛惟中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全球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寶特瓶;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則指出,去年全球消耗的寶特瓶不到一半被回收。盼降低廢棄寶特瓶帶來的汙染,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團隊研發「廢棄物低溫成碳技術」,減少焚燒過程產生的戴奧辛,也創造廢棄寶特瓶的再利用價值。團隊成員、朝陽科大應化系學生陳佩瑱表示,團隊利用寶特瓶不耐酸鹼的特性,以磷酸化合物做初步分解,將產生的羧基與醇基,與農業廢棄物,例如植物性纖維進一步結合。如此可在攝氏200度下脫去水分子並在30分鐘內達到碳化,一次減少二種廢棄物回收量。團隊成員、朝陽科大應化系教授石燕鳳指出,傳統焚燒的溫度必須到達攝氏500度以上,且容易產生黑煙、焚燒不完全、戴奧辛及重金屬殘留等問題。而「廢棄物低溫成碳技術」的碳化過程則無需擔心汙染。然而因廢棄寶特瓶過大,不易混煉;加上瓶內經常殘留液體,易影響碳化結果。石燕鳳補充,先沖洗寶特瓶再削碎瓶身,可以加強成碳效果。石燕鳳表示,此技術極具潛力,不僅成本低、耗費能源小,燃燒完得到的碳材還能再加工,製成活性碳、導電、導熱材等多種用途,達到廢棄物循環利用。目前已申請專利,並與相關廠商洽談合作事宜。團隊研發成果也獲國外專家青睞,於5日榮獲2017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銀牌及特別獎。陳佩瑱表示,國外評審對此技術展現高度關注,皆有深入了解意願。然而,在台灣參賽時評審僅聽完作品介紹,並未進一步詢問,他感嘆:「國外比國內還更重視環保議題!」 朝陽科大應化系師生團隊在2017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榮獲銀牌及特別獎。 圖/朝陽科大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