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藝文
第1804期
《要不要開展燈》弱化視覺感知 引觀眾感受灰暗空間
2024-12-20
【記者林芷彤高雄報導】步入展場,光線瞬間被抽離,取而代之的是包裹全身的黑暗。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的蘇睿豪與葉姵萱,14日起在寶德旺藝廊舉辦展覽《要不要開展燈》。透過窗簾阻隔光線,兩人刻意弱化視覺感知,讓觀眾自行選擇如何感受作品。 「要不要開展燈是一個問題,既是對我們也是對觀眾。」葉姵萱說明他們將展場設置為一個黑暗的環境,增加觀看難度,藉此引導觀眾透過身體其他感官,探索作品與空間的氛圍。蘇睿豪補充,這次展覽將觀看的主導權交給觀眾,讓每個人自由選擇方式體驗作品,而不同的觀看方式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與解讀。 「滴——滴——」聲音迴盪於空間之中,蘇睿豪的裝置作品〈Boardcast〉結合廢棄的電子板和印刷刀模,透過電路板的導電特性,使類比訊號隨機流動並生成聲音。蘇睿豪分享,作品靈感源自他在印刷廠的成長經驗,他指出,喪失功能的廢棄物件往往激發他各式情感,如惋惜或失落,這使他對汰換物件感到著迷。此外,他也試圖探討不可量化的感知是否能以聲音的形式被「建檔」保存。蘇睿豪認為聲音具有喚起記憶的特質,他舉例,觀眾在展場中聆聽到的聲音,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再次響起時,可觸發觀眾對此展覽感受的回憶。 葉姵萱的〈在橋下〉靈感取自通勤行經的高架橋底部空間。在某日行經的途中他無意間發現橋下擺放著一張沙發,「我不禁開始思考,這張沙發是怎麼被擺進去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又是如何使用它?」在遠觀與想像的過程中,他創作出結合錄像與小說的作品。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重構他對橋下生活的想像;錄像則以無聲的方式呈現他實地進入橋下後的觀察。葉姵萱表示,起初他認為橋下的生活方式接近原始,與自己的日常形成強烈對比,但實地觀察後,他發現對方同樣生活在現代。對於彼此來說,雙方的生活可能都帶著某種不真實感,進一步促使他質疑自己是否也在依循某種模板生存。 光線是兩位藝術家創作中的重要元素,兩位藝術家皆認為,在黑暗的展場中,微弱的光線從縫隙中滲透,模糊了黑與白的界限,為空間增添了一層未知與模糊的「灰」。蘇睿豪與葉姵萱透過創作回應此現象,不管是轉譯行為中必然丟失的訊息,又或是高架橋下的社會邊陲地帶,皆在展現平日不易被察覺的空間或物件。 觀眾楊佳恩分享,因為展場中光線被刻意抽離,需近距離觀看作品才能看清細節,因而使他更為專注。此外他提到,〈在橋下〉的影像中聲音被抽離,但與〈Boardcast〉的背景聲響結合後,畫面帶給他一種日復一日的枯燥感受。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裕融表示,空間中光線透過縫隙微微滲入的設計,讓他聯想到導演蔡明亮的電影《臉》中的一幕:主角用黑色膠布封閉窗戶,直到光線僅剩一條條細縫,直到一切被吞沒於黑暗之中。他認為黑暗此時賦予光線一種造型性,原先用來打亮空間的光,化為可見線條充斥於環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