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推校園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50期
佳餚誕生背後的任勞任怨 廚師勞動環境待改善
2021-05-27
【專題記者石學儒、吳嘉倪、楊人熹、鍾晨沅綜合報導】「開蒸籠的時候被燙到,二度灼傷,一個月左右才痊癒。」任職於海鮮餐廳的31歲廚師啊一(化名)說起剛入行時受傷的經驗,他表示,在廚房工作,燒燙傷與刀傷司空見慣,傷疤幾乎是所有廚師都擁有的「印記」。台灣美食雲集,每一道佳餚背後,都是廚師們辛勞的成果。廚師除了忍耐廚房的高溫與不時受傷,為配合餐廳的營業時間,往往超時工作,然這些問題,對任勞任怨的廚師而言,僅僅是平凡生活的一部份。餐廳規模由小至大,種類更是五花八門,當廚師在一間餐廳升遷受阻時,通常會選擇尋找下一間願意給予更好待遇的東家。目前在泰式餐廳擔任主廚的張家銘說:「廚師換工作大概有三種理由,一是薪水,二是覺得這個廚房沒什麼好學了,再來可能就是倦怠,每天做差不多的菜,會想要換個環境啊!」廚師對薪資的不滿以及相似類型料理的倦怠,讓他們常在短期內離職並更換工作。然餐飲業作為員工高流動率的代表產業,容易造成雇主留才不易,若非規模較大的餐廳,很難給予完整的福利。不論工時長還是職業傷害,在廚師忙碌生活中,似乎都成了他們避而不談的問題。當廚師將刻苦耐勞視為理所當然,相關勞工權益的推動可能變得窒礙難行。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民國105年發表的資料,高達93%的國人已養成外食習慣,在餐飲需求漸高的現代社會,默默付出的廚師們該如何面對與反轉工作時遇到的困境? 隨著台灣經濟型態的改變,外食成為現代台灣人的主流飲食習慣,從熟悉的小吃攤到高端的米其林餐廳,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餐廳的身影。圖為示意圖。圖/鍾晨沅攝「空班」不得休息 廚師超時工作成常態打開餐廳大門,掛上「準備中」的招牌,廚師啊一走進廚房,一邊開啟爐子上的大火,一邊拿著刀子,俐落地切起食材,這是他的日常,也是他一天繁忙的開始。到了營業時間,備妥的食材下鍋,經由啊一純熟的料理手法,隨後便是一盤盤好菜呈現在客人面前。忙碌的生活日復一日,尤其碰上節日,啊一總是從早忙到晚。身為廚師的他無法於當日休假,更遑論與親朋好友一起過節。 一道工序複雜的料理,需要廚師提前至廚房準備,才能在用餐時間端出美味佳餚至顧客面前。圖為示意圖。圖/鍾晨沅攝現行《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規範,一天最長工作時間為八小時,月休八天,若超時則雇主須給予員工加班費。然而,廚師平時上班時間包括事前準備,如備料、熱油等,再加上關店後的清理,經常遠超過表定八小時的時間。在百貨公司餐廳工作的凱(化名)表示,營業前準備食材為廚師的基本工作,以平日來說,他若表定早上10點上班,則需於九點半到場,碰上假日人潮,甚至會提前一至二小時上班。他提到,雇主通常不會將準備材料的時間算進工時,表定工作時間雖為八小時,實際工時卻超過10小時,而且沒有任何加班費,就法規來看,確實違法。此外,現今廚師排班,大致上都有空班時間,以凱為例,他於早上10點工作至下午兩點半,可從兩點半休息至下午五點,再從下午五點上到晚上八點半,中間的休息時間稱作空班。表定上班時段雖同為八小時,廚師卻仍無法於空班時間獲得充分的休息,反倒被雇主要求於休息時間幫忙其他廚師備料或炒菜,空班形同虛設。「這是很糟糕的。」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專任教授劉梅君說道,他認為離峰時段,雇主要求廚師的情形較不嚴重,但一碰上尖峰時段,廚師被迫於空班時間工作,甚至拿不到任何薪水。劉梅君表示,部分雇主為了節省人力成本,不願尋求更多人手,反倒利用廚師的空班時間來壓榨他們。廚師周正泉也提到,因為空班可能還需上工的緣故,自己基本上就是從早工作到晚,鮮少能自由安排時間。高工時與空班不得休息的情形已是廚師業界的常態,多數廚師為求生計選擇咬牙撐過去,對此,凱苦笑表示,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型態,「為了工作跟精進自身廚藝,還是會選擇忍耐。」職業病認定困難 廚師若遇職災恐求助無門自行開業逾二十載的左撇子(化名)左手抄起鍋鏟,快速地翻炒著鍋中的食材,為顧客獻上一份份道地的台式料理。店裡所有現點現炒的餐點,都是經左撇子之手。但對他而言,看似相當熟稔的翻炒動作,時時刻刻觸發著手部的疼痛。左撇子賣的炒飯,是令許多老顧客垂涎的好味道,顧客陳艾潼說:「老闆超強的翻鍋讓整個炒飯多了一股氣勢,和外面其他炒飯吃起來很不一樣!」左撇子也說:「炒飯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一道料理。」他分享,自己過去每日都能賣出至少40人份的炒飯,是店裡的招牌。然而,炒飯時廚師必須不停翻炒,好讓每一粒米飯都能被均勻調味。此外,為了盡速將餐點送至顧客桌前,廚師必須與時間賽跑,往往對廚師的手部造成相當大的負荷。去年三月,在手腕、手臂都有傷勢的情況下,左撇子決定忍痛停賣炒飯,老顧客哀鴻遍野,紛紛對再也無法品嚐左撇子的炒飯感到惋惜。 左撇子的左手大拇指下的大魚際肌,因為腕隧道症候群,造成肌肉萎縮,視覺上呈現凹陷狀態。圖/吳嘉倪攝「其實這個真的很痛,每次炒都在痛,有時候痛到連鍋鏟都拿不起來,都要靠手臂去頂。」左撇子指著左手的手腕說道。「腕隧道症候群」(註一)嚴重困擾著他,「這裡的肉不見了,因為拿鍋鏟,肉長不出來。」細看左撇子的左手掌,大拇指下的肌肉已因過度使用而萎縮,不僅如此,他還提到,手部的刺痛與麻木感始終形影不離,「連睡覺的時候都痛。」手臂韌帶的舊傷,再加上「扳機指」(註二)和「肌腱炎」(註三)夾擊,也讓左撇子不得不求助醫療。為了減緩腕隧道症候群造成的疼痛,左撇子兩週就會到醫院自費注射葡萄糖一次,更每週到中醫診所報到,他自嘲自己幾乎沒有休假時間,因為都去看醫生了。「打葡萄糖自費一次就要一千多塊,復健跟針灸雖然有健保,但推拿沒有,算起來費用也是很嚇人。」左撇子認為,自己看病的頻率實在太高,就算有政府提供的職業災害保險,也不能每次看病都申請理賠,「除非我有新的症狀出來才能再去用,否則保險不能太常用。」在台灣,面對職業災害,廣大勞工族群申請「職業傷害」保險領取給付相對容易,勞工權益較能獲得保障,反觀「職業病」的認定門檻較高,勞工欲取得相關保險似乎遙不可及。曾任勞動部職業病鑑定委員的劉梅君表示,中式料理廚師的手腕受傷,以及吸入過多油煙所導致的肺部問題是很常被受理的職業疾病案件。不過,他坦言台灣目前對職業疾病的認定相比其他國家更加嚴格,他回憶起從事鑑定委員多年,只有一起廚師罹患肺腺癌的案例最終被認定為職業疾病。劉梅君分析,國內缺乏本土流行病學相關研究,所以沒有可佐證職業疾病的資料,「通常只能引用國外數據,但東西方料理的方式根本就不同。」而這也是台灣廚師難以被認定有職業疾病的原因。若職業疾病認定不成立,勞工不僅需自行吸收醫療費用,治療期間無法工作時,也不能依法向雇主請求支薪的「公傷病假」,對勞工而言是極大損失。註一:手部正中神經與九條肌腱一起經過手腕附近的小小通道就稱為「腕隧道」。若手腕時常反覆出力、活動,可能導致腕隧道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進而引發痠麻不適,甚至肌肉萎縮。註二:肌腱炎的一種。手指肌腱與鞘膜因長時間摩擦而發炎,導致鞘膜腫脹,而讓肌腱在滑動時鞘膜卡在手指關節處,進而發生握拳後攤開掌心手指無法伸直的現象。患者在彎曲手指時會發出「喀喀聲」,想伸直又無法伸直,若強行將手指扳直則會產生劇烈疼痛。註三:肌腱因使力不當、長期反覆使用或外傷等原因造成發炎。急性發炎時,患處會疼痛,按壓患處或肌腱用力時疼痛會加劇,外觀甚至會有紅、腫、熱的現象。時常發生於手指、手腕、手肘、肩膀等處。 力求升遷、精進廚藝 廚師跳槽為普遍現象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有半數廚師會在入職後一年三個月內離職。上好味海鮮樓老闆郭秋明解釋,即便廚師的技術可以擔起更重要的職位,但通常人員配置固定,舉西餐為例,從主廚、二廚、助理廚師、冷台,各司其職,因此待在同一家餐廳裡也不一定有升職的機會,若想要更好的待遇,通常會選擇跳槽。廚師張家銘補充說:「因為待在同一間公司可能很難升職,但你可以帶著手藝去另一間公司試試看,說不定能升上去。」對廚師而言,升遷是一大挑戰,也導致高流動率現象。 大型廚房通常會有各種職位的廚師,各司其職,並由大廚指示其他廚師工作。圖為示意圖。圖/鍾晨沅攝「我這家店開了25年,開店之前,我最少做過10間餐廳。」現年70歲的郭秋明說道,他曾擔任過數家粵菜餐廳的主廚,就業足跡可說是遍佈全台,例如台中來來百貨、台中北屋百貨、台南的國華飯店以及台北的珍寶酒樓等。郭秋明說:「我算是第一批學習正宗粵菜的台灣小孩,在當時,是市場上十分炙手可熱的人才,很多人要挖角我。」跳槽到其他餐廳後,薪水等福利也會隨著調漲,可以解決在原公司待遇停滯不前的窘境。當廚師將自己崗位的工作操作至爐火純青時,便無法學到新的廚藝技巧,若想要繼續挑戰自我或升遷,更換環境是最快的途徑。從事廚師工作30多年的吳淑靜也提到,不持續進修,很容易遭到淘汰,更難獲得較好福利。跳槽除了是升職的手段,對於想精進廚藝的廚師來說也是學習的機會。然跳槽並不是解決升職問題的萬靈丹。吳淑靜回憶,自己過去曾為了學習不同技術,轉戰其他餐廳,但依然被安排到與前東家相似的工作,他無奈地說:「他們想說女生嘛!就會把你釘在切水果這種比較輕鬆的崗位,想去學點東西,結果犧牲了八年的年資,也只能認命。」《職災保險法》將上路 立委盼工會團結爭廚師權益近年,伴隨《勞基法》與《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以下簡稱《職災保險法》)的出現,廚師的工作權益已有逐漸改善的趨勢。以今年四月底公布的《職災保險法》為例,該法出現之前,勞工若因職災請假,公傷病假的薪資給付是由政府與雇主分攤,但許多雇主不了解自身的義務因此拒絕給付,常導致勞資糾紛。台灣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說道:「所以許多勞工必須面對向上申訴,或者與雇主發生爭執的麻煩局面。」而《職災保險法》未來上路後,政府至少會在勞工職災傷病期間前兩個月全額給付勞工薪資,也能減少勞資糾紛。此外,還有額外的復健津貼可供勞工申請,讓遭受職災的勞工多一層生活保障。即便現行法律及制度都朝向對廚師有利的方向發展,有些廚師的困境依然難解。劉梅君說:「在台灣廚師權益的問題,我覺得好難解決。」他進一步解釋,經營者不願與員工分享利潤的觀念也是問題。賴香伶也表示,政府雖有提供誘因,讓雇主改善廚師工作環境,但政府無法強制規定雇主雇用員工的條件,相關勞動權益的推進仍有賴工會力量,「需透過工會這種團結的社會氛圍,才有籌碼向雇主爭取權益。」賴香伶說。在籌組工會時,工會成員須有一定程度的勞權意識,才能發現自身權益問題並積極爭取,否則工會將可能成為專辦勞健保及職業教育的業務單位。劉梅君說:「台灣的學齡教育鮮少提到勞權的概念,甚至是勞基法,導致勞工意識低下。」追根究底,若想解決勞權意識缺乏,還需從教育面著手,勞工社運出身的賴香伶曾提出,在學校教育中放入勞權專章,讓學生認識勞基法以及自己能主張的權益,他補充說道:「這兩年,地方政府也有努力在推行相關教育。」從外食文化盛行到外送產業興起,廚師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即便工作須面對受傷等風險,還是不斷為大眾供應美味的佳餚,廚師啊一說:「喜歡這份工作,才會忍受這一切。」廚師的勞動權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更多政府部門的努力與專家學者的討論,才能在這群「最熟悉的陌生人」投入熱情於餐飲行業的同時,也能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幫助廚師打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專題
第1747期
勞動保障外的作田人 農民職災誰保庇?
2021-04-28
作為農田中的保護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是否真能夠替農民遮風避雨,又或者只是毫無用處的空傘架呢? 圖/江俊緯攝【專題記者詹和臻、陳卓希、邱海鳴、江俊緯綜合報導】「我受傷是兩年前的5月6號,我永遠記得那一天。」農機操作員洪國華回想起被農耕機壓斷腿的那天,仍然心有餘悸。「爸爸,帶我去蹦蹦!」在洪國華的三歲兒子眼中,爸爸賴以為生的農機只是會發出「蹦蹦」聲的玩具。殊不知,那天應兒子要求去田裡「蹦蹦」的洪國華,差點被失控的農具奪去性命,眼看著金屬製的笨重農機朝自己襲來,他卻來不及反應,應聲被擊倒在地,「短短兩秒鐘之內,你只有一個想法,死啊。」洪國華頂著刺眼的陽光,站在雜草叢生的農地中,重現兩年前被農耕機猛力撞傷右膝蓋的場面,並擺出倒地無助的神情。雖然事發後,洪國華幸運地重建斷裂的十字韌帶,但為了營生,手術後他強忍著劇痛立刻接續工作。他模擬當時用繩子將塑膠椅吊起作為階梯,再以左腳用力蹬上發財車,才能順利上下農機,「(開車時)用左腳踩右側的油門,避開沒力的右腳。」「什麼農民職災攏嘸啊(都沒有),我從來沒聽過,不知道。」洪國華回憶,當時他只慶幸能活下來,醫院和農會從未向他提及理賠事宜,至於治療的開銷,因為他沒有加保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以下簡稱農民職災險),無法申請職災理賠,只能摸摸鼻子認命,繼續工作想辦法賺回來。然而,發生意外兩年至今,他的右腳仍會在行走時隱隱作痛。 屏東縣農機駕駛員洪國華兩年前右腳十字韌帶斷裂,動完微創手術後卻直接工作,沒有養傷及復健,至今仍可看出右腳微跛。 圖/邱海鳴攝洪國華的案例只是冰山小角。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統計,民國109年農業就業人口為55萬餘人,且這些農業就業人口平均年齡高達62歲,如此龐大且高齡化的群體,卻被排除在《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以下簡稱勞工職災險)之外,沒有被視為相同的勞動力,那當前能夠保障農業工作者的權益是什麼?<b>同是勞工卻兩種制度 <b>農民職災險功能薄弱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農保)為保障農民權益的主要法令,希望讓農民享有與一般勞工相同的保障。台灣於107年修正農保部分條例,全面試辦農民職災險,保障從農者的職業安全,補貼農民因職業災害產生的傷害、身心障礙、就醫及喪葬等花費,保費為每月新台幣25元。農民職災險採自願性投保,農民只需月繳保費15元,另由政府補助10元。不過,低廉的保費卻沒換來顯著成效,據108年行政院院會議案公告,全台農民投保率僅有15%,以今年桃竹苗地區為例,農民投保率皆不及三成。農業工作者投保農民職災險須符合兩種身份:一、具有農保資格的實際從農工作者;二、現在有實際從農工作,但已領過勞工保險(以下簡稱勞保)或其他社會保險者,能以健保第三種類人身份申請加保。此外,農委會現在也正增修範圍,希望納入不具農保身份、但有實際務農的實耕者。農民職災險積極廣納多種身份,原因在於,先前的農保,無法落實農民健康給付的功能。「農保本來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雖然叫做農民健康保險法,但實際就是領退休金。」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良榮解釋,現在的農保雖仍具「健康」保障,但因為給付過低,逐漸被84年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條例》(簡稱健保)取代。而現在農民投保農保的首要原因,是為了在退休時,領到相當於勞保老年給付的「老農津貼」。為保障農民工作權益,農委會開始試辦屬於農民的職災險,林良榮認為,農民職災險應比照勞保制度做整合。他以4月23日通過的勞工職災險做比較,此法將原先勞保的「職業災害」項目單獨立法,不僅提高補償給付、完善職災認定機制,更擴大納保範圍,被稱為「勞工節最好的禮物」,但法定勞工範圍卻不包括農民。林良榮分析,勞工職災險單獨立法,能更有系統地保障各領域勞工,「但勞工的給付提高,農民跟一般勞工的給付就會有明顯落差。」他說明,同樣付出勞力工作,但農民和一般勞工卻使用兩套職災保險制度,導致受到的保障不同,對照改善後的勞工職災險,凸顯出農民職災險的功能薄弱。<b>田間傷害難舉證 <b>理賠審理程序亦冗長 農民只有在工作中傷亡,才能獲得農民職災險理賠,但判定上卻存在模糊空間。林良榮說明,農民職災險強調「先傷後病」,即優先辦理職業傷害,而暫緩理賠慢性職業病,因為判定職業傷害遠比隱性疾病容易。除認定職業疾病困難外,相關醫療服務也尚未完善。目前全台只有兩家農民醫院,其中一家是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雲林分院,該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念偉說道:「農民來看診的很少,一年大概十幾個而已。」而且多為明顯外傷,少有農民因為職業病就診。他另提及,慢性的骨科疾病應該為農民職業病大宗,但現在農民職災險並未保障,導致農民就診意願低。疾病發生不像外傷有明確的時間、地點,因此農民難以舉證。「農民說噴農藥導致職業病,說不定是阿伯自己愛抽菸、嚼檳榔。」林良榮解釋,目前台灣沒有專精農業醫學的專家,因此在判定農民職業病時,不免難以鑑定。另外,農業的工作場域自主性高,上班時間和路徑會依據季節、天氣或供水時間等因素改變,通勤時的職業災害沒有統一判斷依據,使得保險理賠條件更難認定。「阿伯從農途中,可以繞一下先去吃個早餐啊!」林良榮舉例,下雨也可能導致農民臨時更改上班路線,而農民職災險並無考量這些不確定因素,反倒全然由農民自行舉證。農業職災的舉證程序涉及法律知識、網路操作,需要農民自行提出資料佐證,常讓理賠對農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屏東縣養豬戶許先生(匿名)憤慨說道:「小傷還可以照相,有的人已經躺在那邊,要怎麼照?」他還提出,多數老人家不會用手機,農民職災的舉證制度,仍有諸多改善空間。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分享,曾有農民在深夜巡田時發生意外,申請理賠時,卻被懷疑是要去朋友家裡喝酒的「假職災」。經由農會協助後,透過行車事故鑑定,證明農民當時穿戴著雨鞋,輔以當地輪番灌溉的時間表、委請專家協助農民製作的路線圖,才成功幫助農民取得職災理賠,舉證過程耗費諸多人力和時間。 屏東縣農民鄧振宗在採收檳榔時,左手拇指不慎被農刀割傷,他表示,為了生計,受傷也無法休息,更無暇顧及傷口有破傷風的可能性。 圖/邱海鳴攝儘管如此,與農民第一線溝通的農會,只能負責幫農民辦理申請程序,最終認定仍交由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以下簡稱勞保局)。然而,勞保局不諳農業事務,導致諸多理所當然的田間耕作常態或傷害,卻需花上冗長的判定時間,以及勞保局、農會及農民之間數次溝通。屏東縣長治鄉農會經辦洪怡芬分享案例,一對夫妻在田裡灑水時,老婆幫忙牽水管,卻不慎絆倒導致膝蓋受傷,農會協助申報後,勞保局竟回函詢問工作時牽水管的原因,「牽管一定需要協助,在田間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洪怡芬無奈地說。前屏東縣政府勞工處處長林德輝也強調,勞保局的審議委員未必了解農耕生態,所以農會需要花更多心力解釋及舉證。面對難以認定的農業職災案例,勞保局也會轉交農民健康保險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監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農監會)協助、提供專業農業知識。被聘為農監會委員的鍾清輝形容道:「像是再一個複審的機會,怕會錯殺農民權益。」此方法雖然提高審核理賠的正確率,但同時也顯示出農保特殊的法律地位,不像勞保原先就由各領域人才進行審查,農業職災卻需要另組織單位判定。<b>農民身分難認定 投保、請領困難重重 「其實一開始是要把勞工、農業、漁業、軍公教,統一包在國民保險(註一)裡的。」前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處長林良懋補充,但各職業的工作內容差異過大,難以統一訂立保險身份及理賠申請,所以最終選擇分開納保。註一:國民保險(簡稱國保)為一種政策概念,主張所有職業都應該享有同等的社會福利,並未實際辦理。然而,各自立法後並沒有妥善分配接管單位,農保仍全權交由勞保局負責管理,使農民職災險缺乏農業領域專家和適用的審核制度,導致職災判定過程曲折,更顯示出農保、勞保條件的不平等,甚至連最基本的農民身份認定,也依舊懸而未解。如何界定納保人身份,定義出農民與其他勞工的差別,為各自納保後的首要難題。研究勞動法領域的林良榮表示,農保在被制定時,斷定農民都是長期務農、藉此營生的人,在這樣片面的思考模式下,認定長期務農者理當擁有自己的農地。因此,農保資格大多以農地為判斷依據。「時代轉變、從事農業的生活型態變得多元,就產生了很多人沒有農地,但實際在從農工作時發生職災。」林良榮補充,現今有諸多投身休閒農業的都市農,或是政府大力推廣的青農,這幾類從農者多半沒有自己的農地,但有務農事實,也可能發生農業職災。同樣可歸類為農民,但農保卻將他們排除於保障之外。農業保護傘外,仍有一群身份沒被界定的農民。雲林縣青年農民聯誼會總會長陳鳳義提出,現在農民職災險存在癥結,因為農民需要有農保資格,才有投保農民職災險的門檻,「很多真正的農民沒有農保,但是很多不是正常的農民有農保。」台灣目前僅劃分出農民與勞工界線,但仍有一大區塊需要被界定的農業工作者。農民被強制與勞工身份畫出區隔,更導致農民職災、職業病難以認定。有在務農的林德輝說道,農業屬於特殊工作,台灣有諸多兼業農,上午耕作完、下午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職災分類變得困難,「像中暑過熱、心血管疾病,怎麼知道農民是因為其他工作,還是從農造成的?」 菜農林春生注重工作場域的安全,要求員工要穿鞋工作,包裹頭部防止中暑,希望將農民受傷的機率降到最低。 圖/邱海鳴攝林德輝補充,勞保配有專門預算和職業醫師,負責預防與認定勞工職災,但農業部分,卻沒有人教導農民安全知識,「應該涵蓋到所有勞動力,不應該只在有勞保身份的勞動力者。」他認為,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簡稱職安署)範圍涵蓋士農工商,農民和其他工作者一樣,都是付出勞動力工作,勞動部應該也要照顧到農民。「保險是風險管控,跟場域、地點有很大關係。」林良懋提及,現行的勞工職災法,區分出各行業別,計算不同行業的費率,但農民職災險卻沒有分類。實際上,農民在不同環境、從事各類務農,危險程度會有差異。保證責任台灣佳沛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陳育旗談道:「在外面(務農)比較危險,有水會掉下去,保費應該要加高一點。」而在裝置齊全的溫室中耕作,發生職災風險較低,保費應該因應工作安全程度做出區隔。<b>讓預防先行於救濟 與農互信成宣導關鍵 「15塊保險,我一天吃一顆蛋,身體還會比較強壯一點。」陳育旗笑說,他認為農民職災險的保障內容不完善,認定職業傷害的標準也模糊,不如自己另外保意外險,或是與農業工作者共組職業工會,加入勞保,在較健全的職業災害制度下受庇護。農民除了會因環境,導致中暑、熱衰竭等傷害,農機操作也是傷亡的另一主因。根據《聯合報》資料庫「聯合知識庫」過去的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一至兩件、因為農民操作耕耘機不慎,導致壓傷、死亡的案例。「我從國小四年級就開始工作了。」洪國華從手持的小鐵牛(註二)開始學,慢慢到高中才接觸大型農機,「因為我爸是開火黎(註三)的,我不喜歡唸書,就去開農機不讓老爸唸。」洪國華已有近三十年的農機操作經驗,但是他沒有安全防護觀念,即使再熟悉小鐵牛,還是敵不過意外突襲。註二:小鐵牛為手持操作的小型農耕機,因為比傳統耕田牛隻有更好的功能、效率,所以有「鐵牛」之稱。註三:火黎為人工駕駛的大型四輪農耕機。洪國華的經驗絕非個案。相反地,多數農機駕駛都是邊開邊學,沒有人教導才是常態。對此,林良榮指出,政府除了給予職業災害救濟之外,更應從根本做好預防受傷的教育。「沒人想到農業預防,更不可能想到教農民做預防。」林德輝點出棘手的現況。他以日本借鏡說明,日本農民擁有「自主預防」的概念,像在操作機械、割草時,農民會替自己預留一塊安全範圍,作為遠離機械的動線,台灣農民卻習慣極盡使用農地,導致發生事故時無法即時應變。除了建立農民的預防觀念外,陳育旗也談到農機附有安全設備的重要性,「進口的機械設備絕對不會有人死掉。」他描述,進口農機是密閉式車廂,且裝設空調,可防止摔落和中暑。而且,若行進間沒繫上安全帶,進口農機的移動速度會自動大幅降低。 許多農民沒有受過正規農機操作訓練,而農機也沒有安全帶等安全設備,當農機故障時,農民沒有緩衝時間可以逃生。 圖/邱海鳴攝事實上,若農民真的發生職災,現在並沒有能幫助他們重回、適應職場的措施。現行的勞工職災險皆有「職業重建」制度,但是,唯獨農民無法享有相等權利,林良榮感慨說道:「現在的農保這麼薄弱,給付這麼少,農民發生職災後,要如何重回農務工作?」針對單薄的農保制度,高雄市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認為,政府應該利用施行農民職災險近四年的經驗,蒐集農民申報職災的案例,了解每個地區常見、特有的農業職災,再進一步精良相關農用設備、宣導安全觀念等,建立一套適用各地區的農業預防機制。可惜的是,根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全台農民職災險平均投保率僅有二成七。對此,鍾清輝以工作經驗分享,美濃區農會的農民職災險投保率將近四成,「重點在溝通,農會要建立好的信用基礎。」他舉例,因為美濃區有諸多客家族群,所以他會將複雜的農保資訊,轉換為客家話再重新轉述,和當地農民建立良好關係。「我們只有跟農民擁抱在一起,農民才會信任我們。」鍾清輝豪邁地笑說。 早期溫室裡最高溫可能高達攝氏45度,現在多藉由在溫室設置遮陽布,並在適當距離配放插座、風扇,預防農民在烈陽下工作時中暑。 圖/邱海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