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自主保持社交距離 染病蝙蝠本能減群體互動
新知
第1735期
自主保持社交距離 染病蝙蝠本能減群體互動
焦點
2020-11-04
【記者蕭淳云綜合報導】「社交距離」因疫情席捲全球而成為時下熱門口號,大眾遵守隔離規範、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降低新冠肺炎傳染風險。然人類並非唯一採取社交距離的生物,染病蝙蝠也有「無意識社交距離」的本能行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於最新一期《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發表一項研究,指出野生蝙蝠的生病表徵,會降低牠們與群體接觸互動的頻率。 團隊表示,雌性蝙蝠的社交行為比雄性蝙蝠更穩定,通常會定居於同一棲地,因此較適合作為實驗樣本。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根據實驗數據顯示,生病蝙蝠與同伴的平均接觸數量比健康蝙蝠少四隻。與同伴接觸機率也從原本的49%下降至35%。研究團隊學生塞巴斯蒂安.斯托克邁爾(Sebastian Stockmaier)解釋,此行為屬於「無意識的自我隔離」,為一種本能行為。有別於人類社會的隔離規範,人類是為了群體利益而避開同伴,蝙蝠則是由於生病造成的身體保護機制,驅使牠們遠離群體,可能的原因包括:活動力降低、避免群體互動的混亂、遠離群體避免體溫過高。為了觀察野生蝙蝠的社交互動模式,研究團隊先在馬雅遺址附近捕捉100隻吸血蝙蝠,再篩選出34隻社交行為較穩定的無懷孕母蝙蝠進行分類。隨後,對半數蝙蝠注射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溶液,讓其產生假象生病反應,另外半數蝙蝠則注射生理食鹽水。最後,團隊逐隻將其編碼標記,並裝設鄰近感測器,接著野放回棲地進行追蹤觀察,以分析蝙蝠的社交狀況。研究團隊發現,生病蝙蝠會明顯減少與群體的互動,而此現象會隨著脂多醣作用消失而漸減。 研究團隊在野外棲地捕捉100隻吸血蝙蝠進行實驗,有別於過去的實驗室研究,更能貼近蝙蝠的真實狀態。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團隊成員西蒙.裏佩爾吉(Simon Ripperger)和杰拉爾德.卡特(Gerald Carter)不約而同地表示,捕捉和照料樣本蝙蝠十分辛苦,為了盡可能減少野生蝙蝠受影響的時間,團隊不眠不休地接續進行捕捉、注射及安裝感測器。斯托克邁爾則提到處理實驗數據的困難,他強調:「感測器每兩秒偵測一次社交網絡分布所帶來的資料量非常龐雜。」 研究團隊將鄰近感測器安裝在吸血蝙蝠的背部,以近距離追蹤他們在樹洞內的社交行為。 圖/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態演化暨有機生物學系團隊提供針對團隊使用追蹤器觀察野生蝙蝠,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認為,此為較創新的方法,不僅可減少人為擾動,也能避免在實驗室操作造成的誤差。他也補充,大部分的蝙蝠具有親密的社交關係,而此研究觀察的吸血蝙蝠更會「互相補給」,他說明:「同一棲所的(吸血)蝙蝠會在同伴飢餓虛弱的時候吐血餵食,然這對餵食的蝙蝠本身也是一種犧牲,可見牠們的社交行為更為複雜。」此外,研究團隊解釋,此次研究透過脂多醣引發蝙蝠體內的免疫反應,製造「生病」的假象,並不會對蝙蝠造成健康傷害。不過,蝙蝠的社交行為可能因不同致病來源,而產生殊異的行為表現,卡特透露,未來團隊會持續研究吸血蝙蝠感染其他病毒的社交行為變化。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