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生活
第1709期
西螺大橋踩街 串古今中外歷史記憶
2019-10-16
【記者傅有萱雲林報導】響亮的鼓聲及鞭炮聲為踩街活動揭開序幕,參與的成員們各個身穿特色服飾,面對鏡頭毫不羞澀,大方地擺出原先排練好的姿勢,並大聲呼喊著:「我愛台灣!我愛西螺!」由雲林縣西螺鎮公所主辦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於12日正式開幕。適逢西螺大橋通車66週年,主辦單位特別加入「國際踩街嘉年華」,並在橋上設計歷史回顧攝影展,希望能喚起在地民眾對西螺大橋的情感,也吸引觀光客一同感受在地文化特色。 繽紛的鞭炮及響亮的鼓聲為活動拉開序幕,此次的開幕典禮有別於以往在舞台上舉行,首次移到西螺大橋前方開場。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將平時專門給車輛通過西螺大橋封住,讓民眾可以走上橋,感受這座已有66年歷史的建設。 圖/葉世賢提供西螺大橋全長1939公尺,橫跨雲林及彰化兩縣,有「遠東第一大橋」的美譽。民國80年初,政府開始推動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並於87年由在地的螺陽文教基金會舉辦首屆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成功吸引不少人前往參加,此後這個節日就成為西螺鎮的年度重大節日。雲林縣西螺鎮立幼兒園園長廖周全就表示,自己從小在西螺長大,學生時期的他,經常在下課的空檔跑到橋下打水漂,「每次看到這座橋就會想到小時候的日子,它就像陪著我長大一樣。」 西螺大橋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讓許多民眾對這座橋有著深厚的情感。 圖/傅有萱攝 主辦單位在西螺大橋擺上此次活動相關的裝置藝術,吸引民眾前往拍照。 圖/傅有萱攝本次踩街嘉年華加入了「國際」元素,有參與隊伍穿上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造型服飾,象徵著西螺大橋建造時的歷史(註)。其中更有來自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交換學生參與踩街遊行,他們揮舞中華民國與自己家鄉的國旗、戴上色彩鮮豔的花圈,與民眾熱情擁抱,現場氣氛十分活絡。參與此次踩街遊行的明道大學泰國交換生宋麗華也提到,自己剛來到西螺的第一天,便被紅色的西螺大橋吸引,「當我走在這座充滿故事文化的大橋上時,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就好像見證了它的歷史一樣。」註:西螺大橋於日治時期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暫停工程,後來由美援協助完成建造。故西螺大橋邊有著美國、日本、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完成。 來自明道大學的各國交換學生們手舉國旗,熱情活潑地向一旁民眾揮手。 圖/傅有萱攝 此次參與踩街的隊伍,除了日本和服及美國牛仔裝扮外,還有來自媽媽們組成的森巴舞團。 圖/傅有萱攝 紅色的西螺大橋十分吸睛,一旁還有插著中華民國、日本及美國的國旗,象徵大橋由三國共同建造。 圖/傅有萱攝除了各式表演活動,現場也設有西螺大橋的歷史回顧攝影展,讓民眾在橋上漫步時,能夠欣賞西螺大橋從過去到現在的風貌。西螺鎮公所民政課里幹事王明正表示,西螺大橋乘載了許多當地居民的情感,是一個令西螺人驕傲的建設,「我們把橋封起來,放上很多它過去的照片,讓民眾可以上去走走看看,就好像在說它的故事一樣,讓它永遠不會被忘記。」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為此地年度重大節日,活動從白天持續到晚上,讓夜晚的西螺鎮熱鬧無比。 圖/王明正提供西螺大橋如今已經陪伴雲林及彰化居民走過一甲子,紅色的大橋成為在地著名的打卡景點,但同時也因為觀光人潮的湧進,讓不少人質疑西螺在地民生會受到影響及破壞。對此王明正表示,政府單位未來將持續投入文化保育行動,希望這裡的文化被更多人看見的同時,不會被外界給干擾、破壞,「提升西螺能見度,同時讓在地特色永續發展,是我們持續在努力抓的平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