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藝文
第1739期
與透明樹脂交融 顏料成繪畫主體
焦點
2020-12-09
【記者陳嘉怡桃園報導】壓克力顏料不倚靠畫布與畫框,安然地平躺於地面。甫從日本京都藝術大學(Kyoto University of the Art, KUA)藝術研究科博士班畢業的黃冠鈞,於5日起在「2Gather藝起吧」舉辦個展《色物》,掙脫平面繪畫僅能存在畫布的束縛,將顏料形塑成如同塑膠膜般的軟材質,剖析顏料與物質之間的關係。此次展名「色物」,在日文的原意為帶有色彩的布料或紙張,黃冠鈞表示,這個名詞充分體現他長期進行的創作實驗。繪畫一般透過顏料將符號繪於畫布上,使畫布成為支撐顏料的載體。然而他揚棄平面繪畫的既定框架,在他的作品中,壓克力顏料脫離畫布,並與凡尼斯(註1)交融或流淌於其中。他提及,如此一來,顏料不再只純粹負責色彩的功能,而是透過藝術形式上的某種「力」,將顏料從畫面剝離出來,使其昇華為創作主體的探討。註1:凡尼斯為一種透明樹脂。主要用途為畫作的保護層,隔絕空氣對畫面的影響。 個展《色物》呈現出黃冠鈞對於「色」與「物」所涉及的繪畫、物本質與當代藝術方法進行探索。圖左為黃冠鈞,圖右為藝評人陳晞。 圖/陳嘉怡攝過去,凡尼斯不被藝術界視為一種繪畫媒材,而黃冠鈞卻將它視為主要的創作素材。他說:「透明色也是一種顏色。」他利用透明的凡尼斯,將其與單一色彩的壓克力顏料,堆疊成類似塑膠薄膜或布料的柔軟質地。他認為,光線通過凡尼斯後,會映照出特別的光影與色彩變化。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便利用水性壓克力顏料的流動性及凡尼斯的透明質地,在光線照射下,呈現樹影婆娑的狀態。觀展民眾鄧欣榮表示,顏料像布一樣垂掛於牆面上,彷彿顏料也是一個佔有空間與質量的物件。 作品《不曾被看見的光》因水性凡尼斯的透光性,得以使陽光穿透顏料,照映出過去隱藏在繪畫底下,不曾被看見的光。 圖/陳嘉怡攝不同於以往平面繪畫的作畫方式,黃冠鈞的創作手法使作品更直接地與空間產生對話。細觀他的作品,會發現每件畫作的展出方式皆不盡相同,平放、懸掛,甚至是折成紙船,以更多元的立體形象展示。黃冠鈞說:「我希望色彩不再侷限於平面繪畫上,而是可以用單獨、立體的方式來演繹色彩。」藝評人陳晞說明,可塑性是黃冠鈞得以打破繪畫作為單一平面的手法,從有限的二維平面,透過壓克力顏料作為軟雕塑,畫作產生三維的立體效果。 紙船造型正好展現壓克力顏料在層疊的透明凡尼斯中,多變且自由的形象。 圖/陳嘉怡攝在創作實驗過程中,黃冠鈞發現台灣美術教育的侷限性。在作品《黃金比例》中,他使用日本顏料廠商的113色製成色票,而每個色票的大小尺寸皆是依照西方美學「黃金比例標準」(註2)製作。他也將其版型標準展示在牆上,標明整件作品依循的規律。台灣的美術教育鮮少讓學生從材料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顏料與基底材,學生往往透過美術社購買畫布與顏料,或從國外訂製特殊尺幅的畫布。黃冠鈞指出,台灣的繪畫發展因此產生限制,「我們的繪畫品味會受限於進口顏料及美術用品的貿易商。」註2:黃金比例被西方建築和藝術視為最理想的比例,長寬比值約為 0.618:1。黃冠鈞在本作品則採用矩形的黃金比例標準,其比值約為1.618:1。 作品《黃金比例》使用日本好賓顏料113色製成色票,其尺寸皆是按照西方的黃金比例標準製作,以表達黃冠鈞對於完美的質疑。 圖/陳嘉怡攝觀展民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副教授江衍疇認為,黃冠鈞的作品近似在反抗當代平面繪畫的運作機制,然事實上無論作品的造型如何變化,他都沒有背離繪畫本身。黃冠鈞也說:「其實我所用的技法,都是平面繪畫上最基礎的方式。」透過多次解構與重組的實驗,呈現繪畫的另一種可能性。
創作連結社會 學生籲破除玫瑰色想像
藝文
第1597期
創作連結社會 學生籲破除玫瑰色想像
2015-05-14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張哲瑋〈渴望那快樂的活著〉以肢解芭比受細線纏繞,象徵人長大面臨的束縛。圖/高中屏攝 【記者陳君宜、高中屏台北報導】「第21屆台大藝術季」11日於學生第一活動中心舉辦「《lunettes roses》觀念藝術聯展」。「lunettes roses」中譯為「玫瑰色的眼鏡」,策展人、台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系學生陳星穎表示,人們常理想化周遭的人事物,但現實生活並不如玫瑰色天真無邪,因此,希望藉作品點出社會議題,呼籲觀眾拿下眼鏡,察覺殘酷的現實。 台大政治系學生張哲瑋創作〈渴望那快樂的活著〉,他用紅色、金色布料圍起一座孤立的「島」,以毛線纏成巨大沙漏,佇立在島中央,再肢解芭比娃娃,代替沙子填充沙漏。張哲瑋解釋,沙漏象徵社會,而娃娃是人的自我,他以此暗指隨著時間流逝,人在社會中也逐漸失去自我。他表示,面對外界的眼光,人們傾向切割自己,重組成符合社會期待的形象,「就像是被肢解的芭比,不再是原本的模樣。」 作品主要以紅色物件組成,張哲瑋解釋,紅色是血的顏色,象徵人失去自我、受傷的模樣。他表示,人就像芭比娃娃一樣,是被把玩的玩具,面對社會現實只能不斷妥協,重複切割真實的自己,「受傷之後我們還是繼續受傷。」張哲瑋也感嘆,人們不斷縮小自我,活在舒適圈中,就像在孤島上自得其樂。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生陳禾華創作〈純粹天使〉,以木架搭出立體空間,再披上粉紅色布幕,懸吊以布與棉花填塞的布偶、月亮與星星。布偶輕盈飛起,看似溫馨和諧,但是身上卻釘著相驗屍體證明書,暗示這些布偶其實是受社會迫害死亡的人。陳禾華寫下同性戀、性侵受害者、被霸凌者不被社會認同,自殺或意外身亡的悲慘故事,釘在布偶上,呈現不同於美好表象的黑暗面。 陳禾華批評,社會大眾有「檢討受害者」的惡習,常以負面眼光看待受害者,但他們其實與普通人無異。因此,陳禾華想以作品還給受害者公道,她創造出粉紅色天堂,認為受害者不該與黑暗畫上等號,「他們到天堂一樣是善良純淨的天使。」 台大政治系學生許庭瑋創作〈再生〉,堆疊損壞的腳踏車、冰箱和電視,並漆上厚重的黑色油漆,凸顯廢棄物的破敗。他在死氣沉沉的廢家電中植下玫瑰,凸出兩者的不同,許庭瑋解釋:「玫瑰是活的,代表更多精神層面的追求。」但人類物質慾望不斷擴大,透過購買得到滿足,失去心靈修養,和商品並無不同,「產品壞了再買就有,但生命不該如此虛無。」 觀眾、台大外文系學生黃淇銘對〈再生〉印象深刻,從廢棄物聯想到環境議題。他表示,工業發展製造污染,反而喚醒人們對生態的重視,有利也有弊。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