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08期
陳羽希追求自我 以甲蟲為心靈依托
2019-10-09
【記者張珮慈台北報導】鋼鐵打造而成的甲蟲外殼,其上帶有一道道刮痕,象徵陳羽希傷痕累累的身軀,而空心的殼裡包裹著柔軟的棉花,代表他脆弱的心。目前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陳羽希,2日起在郭木生文教基金會舉辦個展《超人變體計畫:從寫實出走之後》,以甲蟲作為釋放負面回憶的出口,進而自我超越,成長為心中的超人。 陳羽希正在向觀者介紹他的創作理念,昆蟲對他來說是如同偶像般的存在。 圖/張珮慈攝自小父母離異,父親離開家庭,而母親又常忙於工作不在家,陳羽希童年時的寵物甲蟲就像爸爸的角色般庇佑他。「因為從小受到家族的欺凌與瞧不起,沒有爸爸的我就只能依靠甲蟲獲得慰藉。」陳羽希說,因此他將自己投射至甲蟲身上,彷彿一直以來皆以甲蟲的身分生活。在歷經不受喜愛的童年後,陳羽希產生自我變強的意念,並與昆蟲為求生存的本能連結,「變體」便是他逐漸獨立的過程。 一走進展場,即看到由鋼鐵、棉花與羽毛打造而成,且中間空心的甲蟲裝置〈蟲棺〉。陳羽希提到,由於童年時害怕外界的人事物,而將自我由裡到外包覆,便將作品尺寸設計成與自己的身形相符,而鋼鐵外殼上的一道道刻痕,則代表著他一次次受過的傷。策展人謝子凡認為,陳羽希選擇用鋼鐵作為媒材,可能意味著男孩在轉變成為男人的階段時,給予自己的負重,以及證明自己有想保護的事物。 〈蟲棺〉以創作者陳羽希的身形打造,擁有堅硬的鋼鐵外殼與棉花般柔軟的心,如同另一個陳羽希。 圖/張珮慈攝接著再向內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是右方白牆上的作品〈意識日記17〉,這是陳羽希的自畫像,他以甲蟲的圖像,直接覆蓋於本該出現臉的地方。陳羽希說明,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畫自畫像,但無法畫出自己的臉,由於只要一照鏡子,便會想起被爸爸拋棄的回憶,於是他索性先用顏色疊在臉部的範圍,再畫上甲蟲的圖像,對他來說,甲蟲是另一個自我,更是他欲求轉生成為的物種。 陳羽希將自己投射在甲蟲身上,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甲蟲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圖/張珮慈攝《意識日記》系列作品中,隨筆勾勒、扭曲的線條,隱約看得出甲蟲的形狀,這是陳羽希在修圖軟體上,將自己臉部的輪廓以線條簡化後,再結合甲蟲的形象以繪畫呈現,記錄自己過往記憶中的憤怒或悲傷等各種情緒。對於陳羽希在展覽中毫不避諱揭開自己的瘡疤,觀展者、台北收藏交易中心經理徐翊文說:「從作品裡我可以看到他把自己放到創作中,並且坦然的面對曾帶給他傷痛的回憶。」 陳羽希將自己的臉線條化,融合甲蟲的符號並依當下情緒描繪,最終創作出《意識日記》系列。 圖/張珮慈攝陳羽希平時習慣將自己打扮得體,穿著襯衫、西裝與皮鞋等正式的衣著,「我打扮筆挺的原因是自卑感。」他解釋,不希望如小時候一樣交不到朋友,更不希望再被人瞧不起。然而,他並不喜歡西裝帶來的束縛感,因此在作品〈超人變體9號〉中,他以黑色皮鞋為主體,並以細長的鐵絲代替鞋帶向外刺出,代表他厭煩為了隱藏自卑,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外表,也象徵對這個社會規則的反抗。 在作品〈超人變體12號〉中,陳羽希則是以標本、壓克力與複合媒材組成的創作,一隻體型雄偉的公甲蟲正欺負弱小的母甲蟲,白、紅與金色的顏料交融,代表著精液與血液。他認為,在性行為時男性是相對較勇猛的角色,而在興奮的狀態下,他認為自己便是那隻大甲蟲,得以拋開平時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