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濟大超市迫食堂泡麵漲價  學生盼改善校園消費環境
國際
第1804期
濟大超市迫食堂泡麵漲價  學生盼改善校園消費環境
2024-12-20
【記者吳恒儀報導】山東濟南大學(以下簡稱濟大)校內第六食堂內一攤位販售的泡麵僅售3.5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6元),代煮泡麵僅收0.5元(約新台幣2元),攤商價格實惠又親切的服務成為學生口中的「泡麵大叔」,並深受學生喜愛。然而,近期第六食堂旁的濟大超市也推出泡麵業務,售價卻高出泡麵大叔攤位的一倍以上。據《極目新聞》的報導,濟大超市老闆聯合校方要求泡麵大叔漲價,與濟大超市的售價保持一致。然而,大叔拒絕妥協,因此被迫退出食堂。8日,大叔的攤位正式結束營業,此事引發學生對超市壟斷物價的強烈不滿。濟大超市老闆對此並沒有正面回應,反而是在顧客群組轉移話題,表示自己的兒子是「清華研究生」所以「清者自清」。避重就輕的態度讓學生難以接受,此事也引發校內外熱議。 濟大超市的煮泡麵價格遠高於泡麵大叔的攤位,「濟大超市單煮泡麵44台幣,加菜9台幣,泡麵大叔檔口選擇某種類再加蛋,也只要22台幣,(這樣的價差)是誰都要生氣的。」濟大舜耕校區學生奶龍(化名)不滿地說道。他說明,泡麵大叔撤出食堂當天,不少同學自發排隊,將泡麵大叔攤位上的存貨一掃而空,並以「不購買商品」的方式抵制濟大超市。「我是絕對不會在裡面買任何東西的,我寧可美團(中國外送平台)送到學校,和室友拼團(合購)在網上買文具。」濟大舜耕校區學生小魚(化名)說道。 泡麵大叔被迫撤離後,濟大超市的價格問題也成為學生討論的焦點,學生認為濟大超市漲價不停且標價不清。「比起食物,日用品更貴。比外面要貴10%到20%。」濟大學生小王(化名)說道。他指出,超市定價皆由老闆自己決定,結帳價格也與定價不一致,且從不提供發票。即使曾經歷學生申訴,但濟大超市老闆仍未改善高定價的問題。 面對輿論壓力,濟大校方於網路申訴平台「接訴即辦」(註)上表示,濟大後勤處未來會與濟南市市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同改善超市的問題,包含下架全部的熱食、嚴格監管商品明碼與標價等。不過,校方還未實現整改承諾,便直接關閉濟大超市,造成學生減少購買日常用品與食物的通路,帶給學生生活上的困擾。對於泡麵大叔的撤離,校方僅於聲明中提到是「個人原因」,但學生仍質疑校方說辭,認為校方未能妥善維持商戶之間的平等競爭。 註:濟南大學微信小程序上的「接訴即辦」為處理學生投訴問題的平台。 濟大超市哄抬物價導致雙輸局面,更對學生的生活環境造成衝擊。學生希望校方能夠引入價格合理、服務公正的商家,減少超市獨大、價格壟斷的情形再度發生。濟大學生ra表示,學生不只期盼著泡麵大叔回來第六食堂,亦認為濟大超市應徹底改善經營方式,以公正、合理、穩定的價格和服務面對學生和其餘校內攤商,共同打造一個友善的消費環境。
拍照測甜度 圖像辨識助選購蘋果
新知
第1714期
拍照測甜度 圖像辨識助選購蘋果
焦點
2019-11-20
【記者徐品蓁綜合報導】超市內可見民眾站在蔬果區精心挑選,希望購買到鮮甜多汁的水果。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學生周治辰、王宏軒以及校友王晨維,研發出僅使用手機相機掃描蘋果外觀,便可檢測甜度的APP,盼提升民眾購買水果的便利性,同時廠商也可降低水果的耗損量,並於6日在「2019AI智慧應用新世代人才培育計畫(AI New Gener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IGO)」的解題競賽中獲獎。 民眾在挑選蘋果時可依靠應用程式透過外觀判斷蘋果甜度與購買與否。 圖/徐品蓁攝此APP由朝陽科大團隊與台灣楓康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楓康超市於研究過程中提供當季蘋果給研究團隊。團隊檢測來自紐西蘭、智利等產地,共130顆富士蘋果,拍攝蘋果淺色面、深色面、頂部、底部等八個不同角度,再使用侵入式儀器(侵入式儀器為需破壞水果本體的情況下進行檢測,非侵入式則反之)檢測實際甜度以蒐集更完備資訊。「我們切開100多顆蘋果一一做甜度測試後,將蘋果外觀及甜度的數據連結,最後再訓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測試。」朝陽科大研究團隊指導老師李朱慧表示,完成一系列研究後,將最終系統寫入APP中,大眾便可使用此技術。現今檢測水果甜度的非侵入式儀器是以紅外線照射水果,周治辰說:「非侵入式的儀器通常非常昂貴,機體也不算小台,使用起來不是非常方便。」他表示若民眾使用團隊所研發的技術,便能直接以手機擷取蘋果外觀後,得知其甜度,使用者無須額外攜帶任何儀器。 朝陽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由左至右為王晨維、周治辰、李朱慧、王宏軒)研發出「AI自動辨識水果甜度」於6日在2019 AIGO 競賽中獲獎。 圖/李朱慧提供楓康超市於2019AIGO 競賽提出水果身為生鮮區重點商品,幾乎都以未包裝的裸賣方式,陳列於出入口供顧客挑選,而顧客在挑選過程中常使水果產生碰撞損傷,導致其難以賣出、耗損量高。於是,由研究團隊研發出利用AI圖像辨識功能與物件偵測技術,便可偵測出水果甜度的APP,雖然目前僅可使用於蘋果甜度的檢測,但周治辰表示,只要是有汁液的水果,並具外觀差異,便仍有辨識甜度的發展空間。周治辰表示,依照團隊實際檢測,目前的準確度已高達八至九成。在APP中,團隊根據美國最大蘋果外銷商Stemilt Growers的官網標準,以白利糖度(註)測出的甜度值15作為標準,15以上為「甜」,15以下則歸類為「不甜」。而當系統感應到手機所擷取的水果外觀後,便會將對應結果甜或不甜顯現於螢幕上,對此,李朱慧也回應,將甜度的程度細分為更多項是可以作改進的部分。註:白利糖度(Degrees Brix,符號°Bx)為測量糖度的單位,代表在攝氏20度情況下,每100克水溶液中溶解的蔗糖克數。(參考自維基百科) 在楓康超市的應用程式中,只要點選「水果偵測」(紅色方格所示),便可使用朝陽科技大學所研發之技術檢測蘋果甜度。 圖/徐品蓁攝目前此研發已於安卓版楓康超市APP中開始使用,對於使用成效楓康超市電腦處處長劉桔松表示:「目前此研發在APP上使用約1500人次,民眾也對於APP還可以有這樣的功能感到不錯。」他希望未來能陸續增加水果種類的甜度辨識,讓顧客的體驗更加多元。研究團隊也預計精進APP介面及甜度數值的精準度,減少民眾在挑選水果時的困擾。
市場超市大不同 新鮮魚貨哪裡買?
專題
第1697期
市場超市大不同 新鮮魚貨哪裡買?
2019-03-27
【專題記者倪旻勤、邱于瑄、王昱翔、陳韻如、李昕芸綜合報導】「足青欸!五隻算你一千啦!」市場的魚販中氣十足地叫賣,很快就有顧客上門選購。身穿圍裙、腳踩雨鞋的老闆動作俐落地刮去魚鱗、處理內臟,簡單包好後遞給客人。許多民眾習慣去傳統市場挑選魚貨,認為比較新鮮、便宜,即便現在生鮮超市、大賣場推出進口海鮮、講求資訊透明的包裝海鮮產品,不少消費者仍抵擋不住傳統市場的魅力。<b>摸得到的新鮮 看得到的市場人情味走進早市,各家攤販大聲招呼顧客,漁攤上堆滿大量的冰塊與海鮮。傳統市場除了擁有新鮮、便宜的魚貨,長年於南門市場賣魚的盧世洲認為,市場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客製化與人情味。「客人來,他可能這條魚要怎樣切,或是他要買一小段,那我們就特別為他量身訂做。」盧世洲解釋,每個客人的需求不同,有些是為嬰兒做副食品、有些是為長輩做飯,魚販們會照客人的需求提供不同意見,包括魚種和料理方法。相對於超市員工鮮少與消費者互動,盧世洲認為這是傳統市場吸引消費者的原因。「傳統市場你看得到、摸得到魚的新鮮度呀!」六十三歲的曹英華是傳統市場的常客,每週都會買魚的她表示,市場的魚不僅新鮮、便宜,且選擇不少。曹英華認為,傳統市場販售的魚貨多半是當天凌晨捕撈,經由魚販現宰,消費者可以立刻回家烹煮,不用擔心其新鮮度,「反而是超級市場那種冷凍的,感覺沒有那麼新鮮。」同是消費者的王雅萍也表同感,她無法確定超市的魚經過加工包裝後是否仍然新鮮,因此選擇在傳統市場選購。 由於傳統市場的漁貨看得到也摸得到,消費者多偏好至傳統市場選購。 圖/陳韻如攝<b>冷凍水產真的不新鮮嗎? 學者:可保鮮一年以上拿起冰櫃中的白蝦,用手機掃描包裝上的產銷履歷條碼,赫然發現捕撈日期是西元2018年8月31日,已是包裝日的六個月前,且保存期限更長達近三年。相較傳統市場的魚貨當天或隔天賣出,超市的冷凍水產品從撈魚、包裝到販賣,可能橫跨數月甚至一年以上,也因此被部分消費者認為不新鮮,然而,冷凍時間較長就等於不新鮮嗎?「(標準製程)冷凍水產品可維持良好的品質達一年以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名譽教授蕭泉源說明,一般冷凍水產品會將新鮮的原料初步加工,隨後進行攝氏-40度的急速冷凍並密封包裝,以確保其新鮮度。之後冷凍水產品的運送、販賣、貯存,皆維持在攝氏-18度的低溫,避免溫度浮動導致水分或鮮度流失。部分講究品質的廠商甚至會以攝氏-60度將原料進行超低溫冷藏,使其肉質也更細緻、口感更佳。加工廠盛洋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職員蘇君說:「我們的品質跟急速冷凍技術,讓客戶覺得我們家的貨跟活鮮的一模一樣。」盛洋的通路以餐廳、飯店居多,其次是超市。他認為,比起傳統市場沾滿血水黏液的魚貨,冷凍水產保存方便、處理乾淨,且可保鮮長達兩年,品質不比生鮮差,廚師多偏好使用冷凍水產。蘇君解釋,為確保魚貨能在活體狀態下宰殺及加工,石斑魚從養殖場捕撈後,會以氧氣車載運至緊鄰產銷班的加工廠暫存池。石斑魚經初期加工去鱗、去肚、去鰓後,會再以攝氏-45度急速冷凍保持鮮度。 冷凍水產品經加工處理和急速冷凍後,可長時間保存。 圖/王昱翔攝<b>超市標示清楚 食安出包可溯源超市商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規定,品名、內容物、添加物等細項皆須標示清楚,重量標示更要求包冰產品標明毛重與淨重。海大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暨檢驗中心主任冉繁華,對超市商品的標示現狀非常有自信,他說:「我們查核幾個主要通路,發現目前為止標示上都是正確的,所有比較大的通路都是OK的。」冉繁華說明,食品標示除了提供產品資訊,當消費者遇到問題,也能作為自保工具,「可以自行去進行舉證,把標籤不實的部分拍下來。」而傳統市場多以無包裝的方式販賣漁貨,因此眼看、鼻嗅、手摸,是常見的挑魚方法,然而缺乏詳細標示的水產,對消費者較無保障。「你在做產品交易的時候,重量應該是不包括冰衣的重量,對消費者來說有價值上的差異。」湧升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承堉細數有心商人的賺錢手法,如以包冰增重計價,或以形體相似的低價魚冒充高價魚,也可能以化學藥劑保持水產新鮮度。由於產品上缺少能證實不實買賣的標籤,消費者遇上不肖商人時,僅能啞巴吃黃蓮。 超市的商品標示較傳統市場清楚,可供消費者在購買時參考。 圖/王昱翔攝不肖商人混充物種、竄改產地、過度包冰等行為,不僅傷及消費者荷包,也可能傷身。然而傳統通路在上、中、下游的運輸過程中皆不開發票,讓消費者幾乎無從查找產品相關資訊,徐承堉認為,不開發票是造成業者、消費者資訊不對等的根本原因,「沒有發票、沒有記載,它(產品資訊)就沒有延續紀錄的必要性。」「在傳統市場抽驗魚攤發現不合格時,問魚販誰是販運商,魚販可能也搞不清楚。」冉繁華提及,當市場抽檢結果有異時,因無商品流向記錄,政府難以向上追查問題源頭。即便幸運找到販運商,也可能因無證據記錄廠商行為,使追查結果落空。而上游商品流入市場後,若被驗出問題,也同樣難以追回。2018年時,就曾發生中國戴奧辛大閘蟹流入台灣市場,然而因無明確的流向記錄,導致逾9000公斤的毒蟹售出後難以回收,消費者恐已吃下肚。養殖業者吳素雯直言,商品經層層關卡,就連生產者也不確定自己的產品流向,「送去傳統市場我們也比較難跟攤販接觸到,它各方面的管銷其實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相較於傳統市場,超市中的水產品不僅標示完善,許多養殖戶、廠商更為提升自身產品價值、讓消費者安心,另外申請產銷履歷驗證,「這個制度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率的方法告訴消費者如何避免傷害。」冉繁華解釋,產銷履歷制度為2007年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建立,消費者只要輕輕一掃產品的二維條碼,從產地、生產者、餵養過程到加工販售,產銷過程無一不記,讓消費者清楚了解餐桌上的食物從何而來。 產銷履歷可供消費者查詢商品的養殖過程與加工過程。 圖/王昱翔攝<b>市場保鮮方法不一 品質仰賴魚販把關傳統市場並不像超市有完整標示,因此魚貨交易多半建立在老闆和客人間的交流與信任上。「老闆!這魚哪裡來的啊?」老闆回應:「加拿大來的啦!」面對客人們的提問,市場老闆都一一回答。從魚貨是何時何地進貨、該如何保存到如何料理,消費者都能向老闆詢問。盧世洲經驗老道地說:「(傳統市場)競爭性很高,像在打肉搏戰,所以東西一定都是比新鮮、比便宜。」每兩天的凌晨十二點都會去基隆崁仔頂漁市批貨的他,兩點回到南門市場處理魚貨,接著早上七點開賣。期間的運輸都會使用保麗龍箱和冰塊保持魚的新鮮度,在一整天叫賣的過程中,也都會將魚擺至冰塊上,確保魚的品質。盧世洲說:「雖然魚貨是兩天進一次,但賣不完的魚只要過了兩天就一定會處理掉。」走進盧世洲的魚攤,店面寬敞、明亮,且有多台冰箱冷凍處理好的魚貨,攤位前的開放式冰櫃陳列各式各樣真空包裝的魚片、蝦子,在攤上的魚一隻隻整齊排列,也有以繩子綁著的魚,刻意露出鰓讓其呼吸。 傳統市場魚攤為延長魚貨存活時間,會以繩子繫住魚嘴和魚尾,保持魚鰓張開,使其呼吸。 圖/王昱翔攝然而,多數傳統市場魚攤僅將魚放置於大量冰塊上保鮮,並沒有包裝或冷凍。對此,蕭泉源表示,傳統市場將魚存放在約攝氏0到4度的冰塊、冰水裡保鮮,最多可保存一星期。但部分攤販所用冰塊、冰水常有不足,必然會影響新鮮度,貯存期限也會縮短。他也解釋,魚經反覆結凍、解凍的過程,容易使魚肉脫水、營養成分流失等,故蕭泉源強調地說:「魚貨撈捕後,若能立刻加以清潔處理並儘速冷卻、包裝保護,即能有效防止魚貨鮮度品質的下降。」海大食品安全與風險管理研究所所長張祐維也提到,魚因水分含量高,其體內和周遭環境又有很多的細菌,加上魚的生理變化,導致其容易腐敗。因此,張祐維建議,將魚真空包裝可避免品質劣化,若是一般家庭可將魚套上兩、三層塑膠袋,或先將魚以保鮮膜包覆,再套上塑膠袋冷凍保存。 多數市場魚攤保鮮用的冰塊、冰水不足,必然影響魚貨新鮮度。 圖/陳韻如攝<b>市場與超市互相學習 消費者各取所需多數客人較偏好活魚,消費者王雅萍笑說:「市場可以看到活跳跳的魚,而且是現宰現殺。」因此超市為滿足消費者喜好,也學習傳統市場在生鮮區販賣新鮮活魚,並且設立專員協助消費者處理魚貨。除了提供去鱗與去鰓等基本服務,也可依據消費者需求,將整尾魚切塊或切片。同時,超市仍保有仔細的水產標示與產銷履歷,讓消費者能有追溯管道,了解魚貨的來歷。傳統市場也結合超市優點,例如盧世洲的魚攤設置開放式冷凍櫃、真空包裝機,以超市化經營販售魚貨,除了保有傳統市場的特色,也學習超市冷凍分裝販售。盧世洲的魚攤擺脫以往傳統市場較不衛生的印象,以傳統市場的人情味與新鮮包裝,讓客人一再回流。消費者依自身喜好與消費習慣,選擇前往傳統市場或是超市購買魚貨。兩者除了擁有各自的優點,也彼此學習,提供民眾更優質的消費經驗,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