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合成家族影像 盧明威追尋族群認同
藝文
第1719期
合成家族影像 盧明威追尋族群認同
焦點
2019-12-25
【記者黃雪瀅台北報導】郵票中的女性,分別身穿不同種族的傳統服裝,營造出多元族群文化。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的盧明威首次舉辦個展《群島家族映像》,15日起在「谷居」展出。透過合成影像的方式,重新梳理家族史,從中尋找自身的族群認同。 《群島家族映像》為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班的盧明威,從家族影像中尋找自我認同過程的創作。 圖/黃雪瀅攝1998年印尼排華事件迫使盧明威全家搬遷至馬來西亞檳城,尋求當地華人庇護。但由於印尼政府多年來施行華裔「印尼化」政策,導致他們全家只熟悉印尼語,並不諳華語,遭檳城華人揶揄,讓他們始終覺得格格不入。盧明威回憶說:「原以為來到華人地區會受到更多的包容與認同,但也沒有。」之後他來台升學,因在台華人以國家為認同對象,他仍未能獲得認同,導致他始終與在台華人之間存有一道鴻溝。盧明威從自身經驗無法得到華人族群認同,加上長輩相繼離世讓他開始翻閱相簿,發現家族成員的多元身份,使他改為追溯長輩的身份背景,從家族影像中尋找自我認同。他以家族留存的影像為媒材,經電腦後製合成,呈現家族背景所涵括的各種族群樣貌,產生有別於其他華裔族群的身份認同。他也認為,經過人為拼湊的虛假影像,反而更能陳述故事複雜的內涵。 盧明威以家族影像為創作媒材,重新梳理家族史,以尋找自身認同。圖為盧明威(右一)正在向觀展者解釋作品背景及理念。 圖/黃雪瀅攝印尼曾經歷荷蘭殖民時期,盧明威的外祖父曾是荷蘭人的養子,他母親也受荷蘭文化薰陶。作品〈吳家全家福〉中,包含穿著印尼傳統服裝的盧明威與他哥哥,以及身穿荷蘭禮服的母親,彰顯盧明威一家錯綜的族群關係。盧明威好友王伊寧則表示,透過這張合成照片更讓他了解盧明威的家族背景。到了60年代,印尼在軍人蘇哈托掌權下,全面打壓華裔,盧明威的父母便是第一批生來不能說中文的華裔。如作品〈偉大印度尼西亞〉,畫面中的三張郵票上,盧明威的母親分別身穿荷蘭、中國和印尼傳統服飾,刻畫各地海外華裔的文化互相融合。盧明威向祖國提問說:「穿著荷蘭、中國衣服的母親對荷蘭、中國文化產生認同的話,還可以是印尼人嗎?而接受同化教育的母親穿著印尼服飾時,他真的完全是印尼人嗎?」 郵票經常將國家標誌作為列印素材,盧明威試圖以〈偉大的印度尼西亞〉提問國家是否接受族群的多元性。 圖/黃雪瀅攝不同於盧明威的母親具多元族群身份,他的父親雖在印尼出生,卻成長於保留濃厚中華文化的家庭,在自我認同上也以華裔為傲。但在作品〈永遠的觀光客〉,盧明威將父親到台灣旅遊的擺拍姿勢,張貼到印尼的旅遊景點。他解釋說:「擁有亞洲華人臉孔的父親,當時到台灣旅遊會被誤認為華人,但父親實際上無法用中文對話。」而同時父親也因華人臉孔在印尼族群顯得相當突兀,無論到何處,父親都像觀光客。 以「永遠的觀光客」命名作品,盧明威點出父親雖擁有華人臉孔卻不諳中文,也因長相在印尼族群顯得格格不入。 圖/黃雪瀅攝回歸創作初心,盧明威坦言,原先為了尋找自我認同開啟這趟創作旅程,經過此次創作,他說:「我反而覺得不可能找到。」他表示,合成影像的過程中,他開始觀察海外華裔在各族群間的流動狀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學生吳禎明分析,海外華裔雖能融入當地文化,但由於當地的差別待遇或同化政策,以及對血液歸根的追尋,導致華裔的自我認同無法找到歸屬。
探討身份認同 都市原住民《烙》出家鄉記憶
藝文
第1669期
探討身份認同 都市原住民《烙》出家鄉記憶
2017-12-13
【記者薛惟中台北報導】照片中的原住民青年走進都市常見的學生社團辦公室,對投影在牆上的全家福微笑。由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的詹陳嘉蔚(Badalaq Djubelang)與原住民族青年陣線──Lau藝術小組發起的《烙出一條回家的路。》攝影展9日於台北特有種商行開幕,探討都市原住民的認同問題。 「外人都覺得原住民應該都住在山裡,這是一個很荒謬的誤解。」詹陳嘉蔚表示,有不少原住民生活在都市,而非刻板印象中的「部落」。詹陳嘉蔚亦對「家鄉」的概念提出反思,他說:「故鄉、原鄉到底是什麼?原住民的家鄉?還是原本居住的地方?」因此他藉著被攝者與投影的對話,詮釋被攝者對自身文化的想像。 參展青年、阿美族的張舲(Micko Sawmah)表示,自己母親雖為台東阿美族人,但他就讀幼稚園後便在台北生活。儘管知道自己的原住民身分,但他直至大學參與原住民社團,才種下尋根的念頭。因此他選擇社團辦公室為拍攝地點,與投影至牆上的全家福合照,藉此表達社團讓她重新認識「家」的過程。「社團是啟發我『再回家』的地方。」他補充,如今若提到家鄉,他會回答台東,而非生活已久的台北。  張舲選擇大學社團作為拍攝地點,並微笑看著投影至牆上的全家福,以表達社團是他重新認識「家」的起點。 圖/薛惟中攝「我們都市原住民沒有部落經驗,沒辦法跟原鄉連結。」就讀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班、父親為賽德克族的阮原閩(Siyat Moses)國中後便定居台中,並未在部落成長。他表示,自己無法融入有部落成長經驗的都市原住民,也不易尋得成長歷程相近的同伴,因此他希望藉由參加攝影計畫,尋找相似生命經驗的人。有感於此,阮原閩將自己的影像投影至版畫上,拍攝投影與版畫的互動。照片中他雖穿著族服,卻只能與版畫一側落單的原住民望著另一側圍圈跳舞的族人而無法參與。  阮原閩將自身投影至版畫上,透過投影與版畫人物的對話,傳達自己對融入原住民群體的渴望。 圖/薛惟中攝觀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生李采容認為,雖原住民經常出現於社會議題,但多僅是教科書上的冰冷文字,導致大眾仍對原住民族群相當疏離,經由此次展覽,讓她更了解原住民如何看待自身文化。觀眾吳祈得表示,對於表達都市原住民無法融入山地原住民的照片印象深刻,也藉此次展覽體認到原住民與漢人是生活在同一社會的群體。 張舲表示,希望透過展覽激起觀眾認識自己文化的動機,亦希望原住民能透過展覽找尋自身定位。阮原閩則呼籲沒有部落經驗的都市原住民應反思文化流失的問題,並肯定展覽針對原住民文化認同所拋出的議題。詹陳嘉蔚補充,相關的創作計畫尚未結束,未來將推出人物誌及網路平台,讓大眾更了解都市原住民的族群文化。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專題
第1599期
【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二】具多重文化背景 身份認同難建構
2015-05-28
【副刊記者/余聰傑 黃鈞浩 劉翊怜】「老闆一袋波羅蜜多少?」陳彩雲熟悉地穿梭於桃園市後火車站延平路附近,那一帶坐落著許多東南亞商店與餐廳,儼然是個小型東南亞社會。她操著一口流利泰文,笑著跟商店老闆討價還價。政大中國文學系學生陳彩雲來自泰國北部,是泰籍華裔學生。她出生在泰緬邊境城鎮美塞,從小在華人家庭中成長,國中時則在緬甸唸書,寄住在緬甸親戚家中。陳彩雲既是土生土長的泰國人,也屬於當地少數華人族群,她曾暫居緬甸,如今則來到台灣求學。集多重文化於一身的她,卻對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到迷惘,她曾形容這些地方「曾經是我的家,卻也不是我的家。」高中時她深受台灣籍老師影響,產生來台留學的憧憬,期望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歸屬。然初到台灣的她,卻難以適應當地生活、融入台灣學生。尤其提到課業,她吐露出處於不同文化中無助的心情。陳彩雲說:「在泰國時我對自己的華文能力自信滿滿,想說應該是沒問題。沒想到卻不知道教授講的中文那麼快,一知半解下只好回去翻泰文字典,但在複習時唸的課本卻是英文書。」陳彩雲回憶,某次上課時,教授形容他們這些旅台華裔學生在當地是華人,而不是真正的泰國人,來台後儘管講一樣的中文,在別人眼中仍然與台灣人有所區別,根本「裡外不是人」。「那段時間開始很迷惘、懷疑自己。難道就像老師講的那樣,我不屬於泰國也不屬於台灣,那我到底屬於哪裡?」陳彩雲一個沒有答案的提問,道出華裔學生的心情。課業上沉重的壓力,伴隨著難以融入台灣文化的問題,重重地打擊陳彩雲。她在大一因水土不服引起身體不適,生了一場大病。直到大二從會計系轉到中文系,她的病情才逐漸轉好。即使身在異地,但陳彩雲仍心繫遠方的家鄉,她期盼有朝一日能回到泰國偏鄉教書,幫助師資缺乏的故鄉。上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一】求學環境排華 青年負笈台灣下一篇:【東南亞華裔生旅台 盼所學回饋故鄉三】汲取台民主經驗 生跨海為國抗爭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