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新知
完全雲端醫院模擬臨床診療 提高醫學生訓練效益
2024-11-08
新知
清大開發AI警務平台 助基層警察提升辦案效率
2024-11-08
藝文
徐暄涵跳脫傳統水墨框架 負面情緒成電繪創作養分
2024-11-08
新知
AI模型預測肺癌進展 助病患精準治療
2024-11-08
新知
台大創生成式資料庫模型 優化中小企業數據管理
2024-11-08
校園
【社論】如何避免轉型正義教育流於形式?
2024-11-08
國際
紐大學生要求擴大反歧視法 推動多元族群自主權
2024-11-08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788期
游婷雯展現內心矛盾感「售」 農作材料構築土地命運
焦點
2023-12-06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我希望大家可以多親近土地,不要只在意識或語言上定義土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生游婷雯,11月25日至12月20日在羅東文化工場天空藝廊,舉辦創作個展《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透過作品傳達自身對土地利用的省思。此作品亦榮獲2023年宜蘭美術獎首獎以及宜蘭意象獎。 游婷雯以《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榮獲2023年宜蘭美術獎首獎以及宜蘭意象獎,圖為其展間入口。 圖/邱昭華攝身為宜蘭人的游婷雯,看著家鄉農地漸漸被民宿或餐廳取代,使他厭惡矗立在田地間的售字招牌,並開始研究私人財產權、土地劃界等資料。但在研究過程中他發現,自身對於農地的想像如同出售看板背後的商業考量,對土地的詮釋都只有一種,「我想要土地回歸綠油油的農田,而土地販賣招牌想將它商業化,其實我跟這些招牌一樣自私。」他在道德省思中,無法確定如何看待土地與自己的關係,進而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矛盾感,觸發創作的動機。「農業用途的農作材料和商業用途的售字相結合,形成視覺上的矛盾。」游婷雯說明,為了展現內心的矛盾,他選用農作材料常見的遮陽網、防蟲網和防草塑膠布,來呈現販賣土地的廣告樣式。塑膠製的遮陽網是以縱橫交錯的平織法製成,而游婷雯使用抽針方式,抽出網面上橫行的針線,形成「售」的字樣。此外,他將三張防蟲網摺出想要的透明度後,再把它們縫合起來,並疊加上去,讓觀者從正面角度觀看出售看板。在防草塑膠布上,游婷雯則以三角形破洞連成「售」字,除了能降低風阻,也是模仿廣告看板設計。 《耕作一塊可以賣的地》的作品包含三個售字招牌與三段影像,此圖前方為防蟲網製成的招牌。 圖/游婷雯提供除了三個招牌,游婷雯也創作三段影像並投影在展場,分別呈現他在農田搭建三個招牌的過程。在影像中,因為竹竿過軟且石頭摩擦力不夠,再加上游婷雯本身對立體結構較不熟悉,因此招牌一直搭建失敗。然而,對他而言,這反而是有趣的畫面,形成一種出乎意料的效果,「比起成功,我覺得失敗好像更可以貼近內心的矛盾,還有自己看待土地不堅定的立場。」他在影像中,皆刻意保留環境音,像是防草塑膠布的摩擦聲、雨鞋踩踏水窪的聲音,讓觀者更有臨場感。 在搭建遮陽網「售」字的影像裡,游婷雯因為竹竿太軟、石頭摩擦力不夠等因素,在招牌搭建過程中一直失敗。 圖/邱昭華攝觀眾王柏翔說:「雖然游婷雯選用簡陋的材料,但他卻很細緻地處理它們。」此外,他也從影像中感受到,游婷雯是以輕鬆的方式在探討與土地的關係。另一位觀眾蔡晉德則透過影像,對生活日常進行反思:「我在台北看見土地販賣的行為,竟然已經變成理所當然的事。」他表示,下次看到看板時會引發更深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