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影音
中藥產業人才缺 衛福部修法引爭議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03期
夾處農民與小販間的無奈 行口的生存之道
焦點
2019-05-29
【專題記者倪旻勤、王昱翔、邱于瑄、李昕芸、陳韻如綜合報導】傳統市場、超市、蔬果商行……,你平時都去哪裡買蔬果呢?在台灣,農民收成作物後,並不直接將農貨輸入消費者熟知的通路,而多透過中盤商「行口」,再轉手進入零售市場。近年,網路通路、農夫市集日漸發達,越來越多農民尋覓新管道自產自銷。隨著農民與市場距離逐漸拉近,作為兩者交易橋梁的行口將如何發展?農民又為何渴望另尋出路?<b>行口日常 走入午夜喧騰的蔬果批發場 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從深夜便揭開序幕,直至天明都還有許多小販走動。 圖/王昱翔攝深夜十一點,明華水果行的行口沈秋錦正起床、收拾出門,身兼家庭主婦的他,總習慣安頓好晚餐後,抓緊一、兩小時的短暫睡眠,為半夜一點即將開始的「大夜班」做好準備。「我們(行口)都要很早來上班啊,一點半到兩點就來了,因為要去看一下市場。」沈秋錦說。行口是農民與零售商的中間人, 會向合作農民批發農貨至果菜市場,再依品質尋找合適的通路販售,並從中抽取一成左右的利潤。曾任行口的鄭永進坦言:「做這行要跟產地有關係、有認識,你才可以去做批發市場呀!」他說明,若沒有與產地農民建立信任關係,農民多半不敢隨意委託代賣。從前一天下午至當天半夜,來自各地的貨車會陸續運載農貨,進入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沈秋錦抵達市場的第一件工作,便是確認農貨有無順利運達、當天市場的總貨量多寡。貨到後,沈秋錦會依當天貨量,評估是否需要額外買貨,他解釋:「所以早上要很早來,知道說今天的到貨量是不是(符合)我個人所需求。」在農貨送至水果行後,沈秋錦會檢查當天農貨的品質,進一步訂定價格。他說明,農貨會在產地依照外觀、大小、甜度分裝,區分為不同等級,各有不同的價格和客群。沈秋錦解釋說:「要慢慢去認識各個顧客和他們的需求,你要他來買,就要找適合賣他的東西。」在確認並整理農貨後,約莫兩點到四點,沈秋錦開始迎接第一波客人,他表示:「比較頂級的客人這時會來買頂級的貨。」例如忠孝東路、中山市場附近,專賣精緻禮盒的水果店,多半會於此時前來批貨。但若發現這段時間鮮少人光顧,代表當天價格可能必須再降低,甚至可能賠本,「很漂亮的東西,沒有在那個時間點賣掉,後面的客人其實(購買的)單價都不會很高。」沈秋錦說明,繼專買高價位農貨的客人後,湧入批發市場的則轉為偏好中等價位的小販,相較前者,小販能負擔的價格也較低。 沈秋錦(左)將農貨整理好後,便開始接待不同需求的客人。 圖/王昱翔攝「清明常常下大雨、寒流冷得要死,小販就不願意買水果回去,價錢一定大崩盤呀!」鄭永進說。天氣的好壞,有時也影響生意的興旺與否,若提前得知氣候不佳,他會趕緊通知果農減少出貨量。但若當天已進貨,又發現貨量過多難以售出,鄭永進則會想盡辦法將農貨轉交其他行口或超市,任其低價售出,他感嘆:「結果通常都會賠錢。」若遇上生產旺季,行口也會面臨無法完銷的日子,沈秋錦無奈地說:「就必須壓低價錢、賠錢啊。」他舉例,有時賣上一兩天的芒果外皮會出油,小販多半不願收購,所以儘管是以一箱五百元購入的農貨,最後也可能以三、四百元的賠本價售出,沈秋錦說:「很多做加工的、冰店會收,但是收的單價就不是很高,做生意不是百分之百賺錢。」直到十點半左右,若有尚未賣完的水果,沈秋錦會先收攤、隔日再賣。一天連續工作逾十個小時的他,收拾完後還需處理匯款等事務,下午兩點才能享受短暫的睡眠,沈秋錦有些無奈地說:「我們習慣了啦。」<b>行口交易不透明 農民擔憂遭剝削日夜顛倒、工時長,是行口的日常,此外,作為生產者和零售商的中間人,能屈能伸、能言善道是他們必備的生存條件,然而這樣的形象卻使他們被媒體冠上剝削的罵名,也讓農民對行口充滿不信任。行口這條通路對田匠物產負責人廖偉順來說,不僅風險高,也容易賠錢。「我們貨給他(行口)這麼多,大部分都是沒有先談價格,等賣一賣再給我們錢,中間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利潤在哪裡。」廖偉順認為,託貨給行口販賣,農民並不清楚販賣過程經過哪些環節,只能等待行口報價,然最後價格通常不佳。 農民託貨給行口販售,並非先談好價格,而是在貨品賣出後才知道總體單價。 圖/農民提供務農近三十年的蓮霧農倪榮彬指出,農民難以接觸行口買賣過程,導致行口有許多操作價格的空間,「有時候他(行口)給你漲,他也不會跟你講啊,他就自己賺去。」倪榮彬以過去和大型行口合作的經驗為例,若行口賣出一斤40元的蓮霧,向農民報價38元,每斤就能多賺兩塊錢,「一斤他昧著良心多賺兩塊錢,那一個月多賺多少?」以他合作過最大的行口來說,一天收1000件貨、一件貨品40斤,不計算抽成的傭金,就能多賺八萬元。鄭永進坦言,不肖行口時常透過「話術」將小販和農民玩弄於股掌之間,以得到更多利潤。如告知農民今天下雨,小販少、買氣差,讓農民接受低價;同時和小販說明因為產量不佳,所以價格高。當雙方都相信行口時,行口便可多賺取中間的價差,也可繼續與雙方保持合作關係。鄭永進說:「這個就是要有辦法去套他們(農民、小販)的話,你有辦法,他就聽你的,這就是做生意又騙又拐。」<b>行口扮演協調者 需考量小販和農民的利益然而當行口賣價低於行情太多時,也可能使農民不願繼續合作,行口因而也有倒貼農民的時候。如蓮霧全國平均一斤30元時,某行口因地域、顧客等級、當地天氣等各種因素,最高僅能賣到20元,低於平均十元。此時行口為了使農民繼續供貨,因而不告知農民真實賣價,而是自抬五元為每斤25元。扣掉2.5元的一成傭金後,行口實際匯給農民22.5元,仍多出一斤2.5元的成本。鄭永進表示,因為向農民報價要面對的是全台平均價,「所以市場的賣價跟果農報的價,是不同價。」水噹噹香蕉的行口林筠玫認為,行口就像是中間人,若貨品賣不出去,就必須扮演好中間協調者的身分,替農民拜託熟客收購,「能夠幫農民補貼多少是多少。」不過身在其中,行口也須顧慮到小販的生計,鄭永進說:「有時候我們要站在中間的蹺蹺板,觀察一下他(小販)會不會賺。」若貨品價格太高,小販面對的客戶負擔不起,便要考慮減少農民的利潤,以低於行情的價格賣出。鄭永進解釋:「你不能一直都顧果農,當有一天果農貨很多的時候,你也會需要小販。」「這都是一種環環相扣的東西啦。」沈秋錦表示,行口得在農民期望和小販利益間取得平衡,盡可能讓雙方滿意。鄭永進更坦承地說,要取得平衡,就是得減少自身利益,如補貼農民、降低給小販的價格,「做行口是做兩邊啦,你要把你的利潤縮小一點,做生意要實一點,不要大賺。」不過市場變動難預測,每個市場的狀況也都不同,沈秋錦解釋,因為他僅能以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的行情定價,因此當其他市場的價格較好時,他會建議農民將貨品送至該地,「你那邊可以下多一點(貨品),我不會說你一定要給我。」與行口互動良好的荔枝農倪榮城表示,固定合作的行口會向他解釋市場狀況,也會在出貨前,預測隔天市場的到貨量和價格,進而建議出貨量,以確保價格維持在最好的狀態。今年倪榮城有高達九成的貨品都交由行口販賣,替他省下不少聯絡客戶的時間,「就是相信他(行口),彼此互利,不要猜忌,農民比較不會累。」 倪榮城的荔枝多交由行口販售,並與行口建立良好的關係。 圖/倪旻勤攝<b>行口限制多 農民轉戰自產自銷雖然現今農貨透過行口買賣占多數,但有越來越多農民透過網路與宅配自產自銷,亦有農夫市集可販售農產品,農民也能自行與市場攤販、超市接洽。除了可以省去行口在販賣過程中的抽成,也能有更多議價空間,保障農產品利潤。「(我們可以在)這個市集盡量曝光,吸引一些客戶進來,我們可以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在田裡有腳印市集擺攤的日森有機上將梨果園老闆廖俊欽說。 「以自產自銷來說,我們可以多一點利潤。」家和果園園主林欣瑩表示,二十年前,果園大部分的葡萄都透過行口賣出,然而由於行口販賣價格不透明,也無法議價,利潤缺乏保障,因而走向轉型。家和果園從市場擺攤開始累積客群,在十多年前透過網路與宅配走向自產自銷,去年也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的畢業製作團隊合作,除了共同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外,也經由短片、圖文設計建立新的品牌形象。此外,下游小販大多向行口購買較低價的普通農貨,有機、有產銷履歷和精緻等高成本、高價的農產品若想透過行口與其競爭,只能降價求售。廖偉順說:「一般外面的市場、行口好像都不看這種食安的問題,所以他(行口)價格並不會比較好。」老莊有機農場農民莊榮宜解釋,自己投入較多成本種植有機,但過去在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拍賣時,竟與一般農產品價格差不多,「就是一個字慘,入不敷出。」故許多種植高品質農產品的農民考量到利潤,選擇轉戰自產自銷。 莊榮宜(左)假日在田裡有腳印農夫市集擺攤,販賣自產的有機蔬果。 圖/邱于瑄攝廖偉順也舉例,由於自家種植有產銷履歷的南瓜,必須額外負擔農藥、產銷履歷等檢測費用,成本相對較高,故他直接與超市接洽、販售農產,比起行口多了議價空間,「除了(考量)行情價之外,我們也會跟他(超市)說品質的部分。」雖然必須與超市簽約,保證穩定的品質與供量,但若遇上颱風季產量大減或是市場價格波動,都可與超市協商供貨量與價格。蒲公英有機農場的劉芳伶也提及,行口會要求一定數量及重量的農產品,小規模種植的有機農產無法符合要求,故他選擇在市集擺攤、自行販售。且透過市集的販賣,農民能與顧客面對面接觸,可以親自介紹農產品特色外,也讓顧客對於產品的來源更安心。<b>農民銷路多元化 行口仍佔主要通路不少農民藉由網路、農夫市集自行銷售農產品,減少對行口的依賴。但多數的農民認為行口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威木農舍負責人張凱宇表示,生產量較大的農民仍多透過行口販賣,「因為他自己絕對沒有時間去賣。」廖偉順也表認同,他解釋,農民人力有限,在無法兼顧農貨品質和行銷服務的情況下,就會將農貨交由行口,讓其擔任行銷的角色。林筠玫表示,的確有不少農民轉用網路販售,但他不認為會影響到行口的生存。「我們算是批發,你不可能用網路去批發呀,因為一次一箱就15公斤了,不會有人去網路上買15公斤的。」林筠玫解釋,行口是以大量販售為主,跟網路行銷的客群仍有區別。此外,林筠玫也進一步指出使用網路行銷蔬果的困難,他表示,傳統、大眾化的水果如蘋果、香蕉,其實並不適合做網路銷售。「蘋果三粒一百,網路四粒一百,你會去買四粒一百嗎?你不會為了一粒然後多付65元的運費吧?」林筠玫認為,如農民想利用網路平台販售蔬果,應考量自家作物的特色,「像是有機蔬果,就比較會有人買。」林筠玫表示,網路平台仍算小眾市場。 行口以大量販售農貨為主,林筠玫認為不會與網路平台的客群有所衝突。 圖/倪旻勤攝鄭永進則認為網路行銷與宅配的發展,確實有衝擊到行口的利益。「宅配發展起來後,市場上比較漂亮的貨有在減少。」鄭永進說明,農民會透過宅配將品質最好的貨直接賣給客人,剩下品質普通、甚至較差的貨再交給行口賣到市場。「如果客人知道可以用便宜的錢跟產地買到漂亮的貨,他哪會跟小販買?」但鄭永進指出,行口消失的機會不大,「或許傳統市場會不見,但行口是不會啦。」他表示,行口串起了農產品的上下游,產地與銷售方仍須靠行口去牽線、從中協調價格。沈秋錦也認同鄭永進的想法,他認為行口與農民、運輸業、小販皆有密切關係,「所以你說要它(行口)在市場消失,有可能嗎?」不過,沈秋錦也強調:「市場觀念改變,我們就要轉型。」他指著攤位上一箱箱的梨子解釋,從前行口進貨量大,但現在為因應大眾消費習慣的改變,開始走小包裝、小禮盒的精緻路線,也會根據季節調整販賣種類。沈秋錦笑說:「大家要求進步啊,你能適應社會就適者生存嘛,不適者它就會慢慢被淘汰掉。」隨著網購、農夫市集的風氣吹向農產品,自產自銷的農民日益增長,消費者的購買管道也更多元。儘管多少影響了行口的農貨來源,但行口都有自己的應對招數,比如積極與小販牽線、減少收貨量。林筠玫表示,行口是個特殊的工作,要同時面對小販及農民,「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好,不好的時候,我會協助你(農民)把東西推出去。」作為一個農產品推手,行口仍會在凌晨的果菜市場中持續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