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新知
第1796期
紅外光裝置偵測血氧濃度 連結手機利遠端就診
2024-10-18
【記者黃詠欣報導】根據我國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超過84.7%老人患有一項以上的慢性病,而慢性病患者多為慢性傷口所擾,若未處理完善,導致反覆發炎嚴重恐截肢或死亡。然而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主觀經驗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適化療程。因此,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林志隆帶領團隊研發「基於多光譜光源血氧影像偵測之微型化遠端醫療傷口癒合階段辨識系統」,首創以彩色血氧影像客觀分析慢性傷口,量化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並榮獲「2024未來科技獎」。17日至19日,2024未來科技館將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 (簡稱台北世貿一館)展出本成品。 目前臨床主要依賴醫師視診,僅能看到傷口表面狀況,無法提供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常被使用的市售醫療儀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是一種桌上型裝置,約斥資200多萬,卻只能偵測血氧濃度,因重量緣故也不好攜帶。團隊成員、成大顯示電路及生醫創意系統應用實驗室博士生呂宥憲表示:「目前醫療在用的儀器沒有這麼方便、多功能。」 為了改良現有儀器,團隊研發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重量僅180公克。此裝置使用多光譜光源上的LED燈打紅光與紅外光照射傷口,取得皮膚反射光影像後,計算傷口及周邊肌膚血氧濃度,量化肉眼不可見的皮下組織血液循環狀況。「關鍵是我們開發去除環境光的演算法。」呂宥憲說明,團隊為還原紅光及紅外光拍出的影像,把環境光視為雜訊取出,耗時兩、三個月訓練人工智慧模型。此裝置除了可以自動分析傷口影像,更突破現有技術,評估傷口癒合階段,加速判斷患者是否需回診清除傷口。 同時團隊為了實現遠距醫療,讓醫師能線上追蹤傷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裝置,能方便傷患居家使用,即時拍攝傷口上傳雲端平台儲存,醫生則可透過平台了解傷口狀況,提供最適合的敷料與療程,線上提供醫囑,有效降低傷患就診頻率與負擔。 本系統已獲得台灣專利,也進入成大醫院測試,並收集臨床數據與護理人員的反饋進行調整。對於是否繼續優化研究成果,林志隆表示想改良兩個層面,一個是增加新功能,讓系統也能判別燒燙傷情況,另一個則繼續減輕裝置重量,使其更方便。新華醫院內科醫生黃旭加認為,可攜式血氧偵測裝置在臨床訓練下會愈來愈進步,未來有望替代人員去分析、觀察傷口。
AI監測尿量變化 自動檢測急性腎衰竭風險
新知
第1784期
AI監測尿量變化 自動檢測急性腎衰竭風險
焦點
2023-11-01
【記者邱昭華綜合報導】急性腎衰竭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若沒有及早處理,患者可能需長期洗腎或死亡。「一之謂腎-基於CNN-LSTM的AI預測系統,可用於AKI的預防和早期干預」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團隊研發,利用深度學習模型分析患者尿量,並預測急性腎衰竭的風險。此作品亦在「萬潤2023創新創意競賽」拿下最佳潛力獎。 此圖為系統的硬體裝置,包括尿袋、電子秤、HX711重量感測晶片以及單晶片電腦等等。 圖/陳亮甫提供急性腎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簡稱AKI)是一種突發性的腎臟功能損傷,當腎臟無法製造足夠尿液、有效排除體內的廢物和液體,血液中的毒物和電解質會不斷累積, 進而對其他器官和造成嚴重影響。目前需依靠人力觀察病患的臨床症狀以判斷AKI發生的可能,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的顏宗海醫師解釋道:「需要看病人有沒有出現尿液變少、水腫、呼吸困難等狀況。」欣成診所院長陳彥成醫師則表示,很多因素都會誘發AKI,「例如心血管疾病或化療藥物過量等。」因此越早診斷出病因並對症下藥,病人康復的機率就越高。 團隊將系統設置於病床旁,讓醫院只需要一台電腦就能操作所有病床的系統。 圖/陳亮甫提供該系統藉由電子拉力秤上的尿袋來收集病人的尿液後,將每個小時的重量回傳至裝置中,並收集並儲存資料後,針對最近30個小時的尿量變化進行分析。團隊特意採用深度學習訓練系統,讓模型抓取數值差異變化和分析後,開始推測接下來六小時內發生AKI的風險,若尿少狀況持續超過12小時,系統會透過Line通知住院醫師及護理師,讓醫護人員儘早治療。 此圖為AKI緊急通報結果。預測出AKI情形發生,系統會自動傳訊息到醫院的群組通知醫護人員。 圖/陳亮甫提供深度學習是人工智慧的一種方法,可指導電腦處理資料,包括識別圖片、文字、聲音和其他資料的複雜模式,藉此產生更精準的洞察和預測。而此系統也運用深度學習模型,分別是以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簡稱CNN)用作分析並抓取數值特徵,以及讓長短期記憶網絡(Long short-term memory,簡稱LSTM)負責推測未來的數值變化。雲科大電子工程系學生陳亮甫説:「雖然LSTM也能做到分析和預測,但是結合CNN可以更有效、更精確。」他表示,團隊訓練出來的模型準確率達到99%。雖然這套系統可以檢測急性腎衰竭的風險,但陳亮甫認為現在以尿液重量為標準的模型還不夠精準,「如果能獲取每小時的肌酸酐數值,可以讓模型的預測更加準確。」肌酸酐是由肌肉代謝產生的廢物,只能透過抽血檢測,若肌酸酐偏高,也代表腎臟功能衰退,因此團隊希望未來能朝向此方向改善。陳彥成建議:「這套系統可讓第一線醫療人員作為治療的參考,有望減少人力成本。」若要居家照顧及安養機構使用,則較適合應用在高風險的病人。 圖為這套系統的實作流程圖,系統從前30小時的數值推測後六小時發生AKI的風險。 圖/陳亮甫提供
遊行抗議地獄職場 醫事人員上街爭勞權
校園
影音
第1783期
遊行抗議地獄職場 醫事人員上街爭勞權
2023-10-26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黎昕俞、王華琳、李雨羲台北採訪報導】民眾變裝成不同角色走上街頭,高喊心中的不滿。眾多醫療人員於22日集結於立法院前,舉辦醫療勞權大遊行。活動結合萬聖節,將高壓的工作環境比喻為地獄,控訴現今的醫療亂象,爭取勞工權益。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副理事長郭蕢瑩表示:「如果是像一般的遊行方式,我們覺得有些人他是不敢出來的,所以希望用比較輕鬆、有趣的方式,鼓勵大家一起站出來。」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等第一線醫事人員,於此次遊行提出四大訴求。希望政府正視醫療人員過勞的問題,明定三班護病比與制定合理工作量,同時期望確保職場安全,改革輪班與跨科支援亂象。更呼籲政府重視醫療專業,提供執業保障與合理薪資待遇,最後要求公部門依法履行健保制度,並在會議中納入醫療勞工代表。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周佳欣說:「《職能治療師法》已經10幾年沒有修法了,但是修法沒有成功,我們很多事情不能做。其實我們要服務很多的民眾和個案,可是卻會變成是違法的行為,這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權益。」自疫情以後,醫療體系因過勞、低薪等問題未能改善,加上成效不佳的改革政策,使職場環境持續惡化,讓基層人員離職率再創高峰。臺大企業工會理事長楊心慧補充:「護理人員的薪水幾乎是沒有長進的,近30年來甚至是持平的狀況。而我們也會遇到很多職場霸凌,或是醫療環境上跟病人有一些醫療糾紛。那其實整體來說實習生都看的出來,我們的工作CP值真的很低,並不是新進人員會想要選擇的行業。」低薪、工時長的職場現況,除了造成醫護人才大量流失,更間接影響學生就讀相關科系的意願。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生劉柏均提到:「現在對醫護有興趣的人,反而不敢去做,因為看到這麼慘的待遇跟工作環境,反而就卻步了。」醫療前線人員惡劣的職場環境,政府若無法改善,留不住舊人,新人也不願進入職場,惡性循環之下,危害的依舊是廣大民眾的健康。
AI分析傷口恢復狀況 助患者居家照護
新知
第1781期
AI分析傷口恢復狀況 助患者居家照護
2023-09-28
【記者李雨羲綜合報導】在新冠疫情爆發所導致的居家隔離之下,人們在就醫上的困難提高,因此醫療體系便開始積極開發遠端醫療的可能性。亞東紀念醫院整型美容外科專任主治醫師張惇皓與元智大學資管系副教授詹前隆帶領的學生團隊,共同合作研發了一款人工智慧輔助遠距傷口照護平台,提供醫療遠端監測,改善居家照護的困境。 亞東醫院外科醫師張惇皓實際演示平台操作方法,展示如何以照護者指甲作為參照比例尺,拍攝傷處上傳雲端。 圖/元智大學提供台灣近年來高齡人口不斷攀升,因行動不便,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的慢性傷口病患逐年增加。為此,團隊開發的遠端照護平台透過拍攝傷處,讓AI分析復原及惡化的狀況,協助醫生與病患溝通、就診,提升護理療程的效率。團隊學生阮德慶說:「醫生可以透過專屬的病人資料庫,以訊息告知病患是否需要前往醫院回診。」此模式不僅減少了病患外出就診的麻煩,也替醫生省去了繁瑣的前置流程。 資料庫透過顏色區分患者狀況。紅色告知此病患上傳了新照片或訊息,藍色代表醫生已回覆,而綠色則是已痊癒。 圖/阮德慶提供「病患在拍照時必須以正面的角度拍攝,並且以照護者的指甲放置在傷口旁作為參考比例尺,系統會參考指甲片大小,自動換算傷口面積。」阮德慶表示,如果使用錢幣等其他參照物作為比例尺,物品表面的細菌可能會感染傷口。而照護者在協助患者處理傷口時,往往會更加注重手部清潔,因此最終才選擇了大小及衛生性最適中的照護者指甲。 AI透過分析傷口照片,自動換算惡化及復原部位佔據總面積的百分比,最終產出分析報告提供醫生檢閱。 圖/阮德慶提供亞東醫院外科醫師張惇皓表示,平台距離正式上線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實際運用時需考量更多的資安問題,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源解決。」因此,張惇皓會先以自身的病患開始營運,配合此AI進行診療,減少誤判的可能性。同時,他也考慮嘗試加入語音輸入的功能,讓不擅長打字的高齡人口使用聊天室時更加方便。「因為很多慢性傷口的感染是在內部的,在診斷的時候我們都會用鑷子去撥開表皮,深入組織去觀察狀況。」天主教耕莘醫院一般外科暨乳症科主治醫師陳俊煌表示,如果只以AI及醫生遠距判斷的話,很容易因表層痊癒而忽略了內部感染,所以在實際應用上存在限制;另外,因目前聊天室只有文字交流功能,可能會導致病患誤會醫師的指令,所以他希望平台可以再增加視訊、圖片等媒體功能,讓醫生可以搭配示意圖、示範影片指導病患,減少理解錯誤的可能性。
被忽視的急救英雄:緊急救護技術員的正名之路
專題
第1778期
被忽視的急救英雄:緊急救護技術員的正名之路
2023-04-05
【專題記者林婕宇、邱楷淇、陳世軒、梁家柔、張倩怡綜合報導】「我好像是孤兒,明明就在從事醫療行為,但是我沒有被認證為醫事人員。」這是擔任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Paramedic, EMT-P)的陳茂軒,在過去疫情下執勤、救護過程中的最大感觸。在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中央下令醫事人員優先享有醫療資源及防疫補助。民眾對此大多樂見其成,認為醫事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診治患者,理應擁有醫療資源優先使用權。然而,多數人卻忽視了EMT-P在醫療體系中扮演的角色。駕駛救護車在疫區衝鋒陷陣、第一線接觸並救護高風險患者的他們,無論是疫苗施打優先順序還是防疫獎金的分配,待遇皆不如醫事人員。「遇到這類情況,我都會覺得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回想EMT-P在醫療體系中的不明身分,陳茂軒表示,雖然他們為患者執行許多醫療行為,但在法律上,他們的定位卻是救護人員,甚至在部分民眾眼裡他們只是技術人員。 EMT-P是救護的第一線人員,在患者到院前負責緊急搶救。即使他們暴露在高風險的環境搏命工作,但因身份非醫事人員,不僅有些權益缺乏保障,有時也會被民眾質疑,專業性不被重視。 圖/林婕宇攝衝鋒緊急救護第一線 EMT-P為急救中堅力量「他們就是在你我意外發生時,幫你跟死神拔河的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主任秘書林伊慧說道。緊急救護技術員(以下簡稱EMT)主要負責患者到醫院前的各種緊急救護處理,讓病患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提高存活率。台灣的EMT體系依受訓時數長短分為三級:初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1)、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 -2)及EMT-P,三者可執行的救護項目不同。其中,EMT體系中最高級的EMT-P不僅能執行如傷口包紮、心肺復甦、緊急接產等初級救護工作,也能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心臟電擊等更具風險的侵入性醫療行為。台灣多數EMT-P為消防人員結訓後,再考取證照後擔任。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2021年4月9日,台灣的EMT-P組成就有約八成為消防人員。對此,陳茂軒說明,由於消防單位會開設救護相關訓練課程,且負擔隊員培訓所需之費用,一般民眾雖可自行至醫療院所參加EMT-P課程,但必須先擁有前兩等級的執照,還得自費約30萬元學費,取得資格的門檻相當高。此外,EMT-P是接觸患者的第一線救護人員。從患者角度,EMT-P能給予他們到院前最迫切需要的救護處理;對醫生來說,EMT-P則能提供患者到院前的第一手病況資訊。「他們是醫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江文莒指出,EMT-P是傷者從事發到送醫前的照顧者,他們的救援處理及病況掌握,會提高醫生對病徵判斷的準確性與醫療效率,讓病患得到更好的幫助。EMT-P到達救援現場後,需要在第一時間判斷病患的生命體徵、病況等,接著要在相對簡陋的醫療環境下盡可能做出最好的急救措施。以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件為例,EMT-P一旦確認病患OHCA後,需要馬上開始進行CPR(心肺復甦術)並將病患送上救護車前往醫院。若救護效果仍有限,他們則會與醫師聯絡後使用電擊器,待救護車到達醫院後,再由醫生接手,進行院內治療。對偏鄉地區而言,EMT-P在當地的醫療急救體系中更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相較於醫院密度高的城市,偏鄉就醫較不便,患者抵達醫院的車程動輒一小時起跳。此時作為第一線應對者,EMT-P的評估與處置就非常關鍵。「我經常比喻我們偏鄉EMT-P是移動的急診室,」陳茂軒說道:「並不是只要將病患快速送至醫院,還必須以深厚的經驗與臨床技巧照顧病人,不致病情惡化。」 各協會依據地方規定舉辦救護員課程,請來許多急診室醫師與救護員教學,除消防人員外,一般民眾若想學習救護技術並考取執照,也能來參加課程。 圖/邱政龍提供<b>EMT-P人手吃緊陷惡性循環 醫療救護制度藏隱憂EMT-P對醫療體系來說不可或缺,當他們面對危急情況如心跳已停止的患者或是嚴重受創的傷者,能進行侵入性治療,或是打針給藥,這是其他等級EMT無法施行的救護技術。不過,台灣EMT-P佔整體EMT的比例卻極低。根據衛福部2021年4月統計,台灣的EMT-P人數共有2003位,僅佔整體EMT人數約2%,許多消防員只有EMT-2等級。「就看個人興趣,我是沒什麼興趣的。」目前為EMT-2的消防員賴智勇坦言自己沒有意願考取EMT-P。同樣沒意願考EMT-P的消防員何浚華解釋,每個人成為消防員的動機本來就不太一樣,有人對救護較有熱忱,有人則是救災。加上EMT-P考試內容不簡單,訓練時數得滿1280小時,實際上會花上短則五個月,長至一年的時間受訓與實習,因此並非所有消防員都願意付出時間與心力。此外,擁有EMT-P執照的消防員得負責更多消防工作,像是擔任教官工作訓練EMT-2、參加會議、確保救護任務的品質,還得持續進修維持執照,「對他們(EMT-P)而言,就是多了一張證照,要多做一件工作。」在民間擔任EMT-P的何憲欽解釋,雖然EMT-P被賦予研究、發展的功能定位,可惜目前制度並無法多給他們相對的福利,而正因為成為EMT-P後伴隨的工作量增加,消防員成為EMT-P的意願大多低落。「我們考取這張證照,薪水是沒有任何增加,所以這些會來考取的人,大部分就真的是熱忱。」木柵分隊EMT-P黃名揚分享道。消防人員本身的數量不足,導致EMT-P的人力更加吃緊。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截至2022年12月底,台灣各地方消防機關編制員額為20,419人,然而實際員額僅有16,305人,距離理想編制整整不足兩成。除了消防員人手不足,導致每位EMT工作量增加,台灣的救護車免費制,也是造成EMT出勤量大的原因之一。「七、八年前上海急救中心主任來我們單位參觀,他說上海1200萬人口一天的救護量,跟我們台北市240萬人口是一樣多的。」EMT-P邱政龍表示,他們勤一休一、單月執勤超過300小時,這樣的工時與工作量,和現階段的待遇相比實在不平衡。而在實際救護的過程中,雖然EMT-P受訓的時數比前兩等級已大幅增加,但他們能執行的救護項目仍受到限制。當EMT-P要對患者做出較進階的處置,如心臟電擊、注射給藥時,須透過預立醫囑(註),或是醫生線上給予即時性醫療指導,方能執行。不過,在實際面對患者的緊急情況下,EMT-P的判斷跟醫師可能會產生歧異,陳茂軒回憶,自己曾經想對一位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然而醫師判斷這樣也許會導致腦壓更高,因此在電話中駁回陳茂軒的請求。當時他雖然覺得自己的做法沒有問題,但礙於法規也只能聽從醫生的判斷。註:預立醫囑為醫生在事發前,判斷該EMT有能力執行特定醫療行為,因此預先為他背書。若之後事發,該EMT便能直接對患者實施醫療行為,不需再取得醫師同意。<b>提升緊急救援品質  專家籲救護學位化台灣的EMT走在救護第一線,每天近距離接觸大量病患,但正因未納入醫事人員,讓他們一直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之中。EMT在急救過程中,就曾因為非醫事人員身份,而未被告知患者有愛滋病情,因此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接觸到患者的血液,引發風險。對此,陳茂軒說:「我不像在醫院裡可以插健保卡去查詢,如果我幫他做一些侵入性的醫療行為的話,我可能會疏於防備,但如果我提早知道,我就有更多增加防護措施。」而這個問題,在多年後的今日仍未解決。 緊急救護技術員負責駕駛救護車至第一現場,每日都在接觸患者的他們,受到的權益保障卻不同於醫事人員。五年前一位花蓮的EMT,在救護的過程中接觸到愛滋患者的血液,但因非醫事人員,患者無告知病情的義務,此事引發爭議。 圖/張倩怡攝若要被列為醫事人員,根據台灣現行法律規定,需要從相關學系畢業且通過國家考試方能符合資格。惟目前台灣大專院校皆未設立救護相關的科系,讓EMT無從被列為醫事人員。針對這點,關注醫療政策的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台灣的救護量遠比救火的多,其實更需要救護的人才,「假如今天想要把他們醫事人員化,其實最根本問題是要先設救護系才比較好訓練人才出來。」江文莒認為以現時EMT的訓練來說,只有EMT-P適合列入醫事人員,「取得EMT-1執照的時間僅需一個禮拜,相對於其他醫事人員多年的訓練,如此短的培訓就能獲得資格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真的能夠納入的大概是EMT-P等級。」但他也擔憂EMT-P的訓練系統與醫事人員相差甚遠,在有限時間內他們可能僅熟悉急救技術操作,較難以深入理解每個醫療背後的生理與病理邏輯。台灣醫療救護學會秘書長張育通也認為,即使是最高級的EMT-P也可能訓練不足,「1200多個小時,其實一半的時間在實習,另外一半的時間在上課,上課訓練時間其實很短,只能學技術,相對其他醫療人員,他們對醫療跟臨床判斷還是比較不足。」張育通以自己在澳洲攻讀緊急救護學士的經驗為例,他花了三年專心學習專業知識,被視為專業人員訓練,以此確保EMT-P有足夠作為醫療人員的專業能力。對此,救護醫療學位化成為國際趨勢,除了訓練更紮實,也確保EMT-P有足夠專業能力醫事人員化。目前不少國家的高級救護員需有相關學位或文憑,除了前面提及的澳洲,還有英國、新加坡等地。而在澳洲和英國,高級救護員更被視為醫事人員。張育通分享之前在澳洲實習的經驗,紮實的訓練換得民眾對其專業的尊重,「專業訓練下的醫療品質讓民眾會願意聽救護的,民眾會信賴他們。」以台灣現況而言,全面學位化仍是困難重重,而日本的雙軌制可作為參考對象。除了消防單位訓練,日本還有設有相關的專門學校,最後再以統一的國家考試確保救護員的水準。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肯定台灣學位化的可行性,「如果是警專去辦二技,或是醫護相關學校和技術學院來辦理,學位化後教材也會比較穩定。」而張育通也提出,即使沒有直接的學位,也可以學程或必修學分,作為台灣較可行的替代方案。<b>關乎全民生命安全 政府應正視救護系統改革在大專院校設立緊急救護相關科系,可望成為推動醫事人員化的第一步。針對EMT-P學位化,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急診醫學科副教授陳維恭雖表示支持,卻也點出施行困難度,「如果要學位化,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就業。」他解釋,學校設立科系時,須考量學生畢業後的出路,但台灣目前的EMT-P都是在消防機關服務為主,缺額相當有限,學校設立科系的意願自然不高。「不只是學位化的問題而已,整個救護系統都要跟著改變。」陳維恭指出,如果讓院前救護的工作不只公家的消防機關,同時也在民間救護車內執行,也許能有效增加救護相關學系畢業生的就業機會,達成「院前救護多元化」的願景。 針對消防專業,培育出許多消防員的警察專科學校僅設有消防安全科,該科主任邱晨瑋認為,雖然將救護「學位化」對急救品質而言有所加分,然而依台灣目前消防和救護合一的體系,兩系所會有衝突。 圖/林婕宇攝目前台灣的EMT-P多為消防人員考照後擔任,而專門培育消防人員的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消防安全科」,也將緊急救護納入課程,並規定學生畢業前須擁有初級緊急救護證照。警專消防安全科主任邱晨瑋認為,若是台灣未來走向消防、救護分離,學位化對於強化緊急救護體系具正面效益。但談及警專設立緊急救護相關科系,他卻直言相當困難,原因在於台灣的消防與救護尚未分立,絕大部分的縣市無專責救護單位,EMT也須進入火場執行火災搶救勤務,「消防人力已嚴重不足,若學生在學期間只學習救護相關知識,畢業後將不具備火災與其他災害的搶救能力。」「中央衛福部是否願意重視、執行是最大問題。」邱晨瑋義正辭嚴地說。他認為,若要達成EMT-P學位化,政府必須補足消防人力,並推動消防、救護專業化,讓人員能夠專才專用。而最重要的則是各地消防人員編制應相同,畢業人員分發至各縣市才可安心執行相關業務,否則若救護系學生未經火災搶救等相關訓練,分發至無專責救護之縣市,將會衍生出其他問題。在2022年提出《醫療法第十條條文修正草案》的立委溫玉霞,也認同最大的問題即是政府的不重視,「就是衛福部和消防署在互相推諉責任。」「市政府可能願意編一億的預算去做煙火秀,但每年卻只願意編兩千萬的預算給消防局。」陳茂軒以此比喻消防單位長年遭地方政府忽視的無奈。消防預算不足影響了EMT-P的培訓資源,也讓學位化與醫事人員化之路遙遙無期。改善第一線救護人員的困境,就是為全台灣人的生命安全著想,而政府何時才能看見這群衝鋒陷陣、與死神拼搏的醫療急先鋒?
慈科大改良輸液管 預防氣體栓塞降低醫療風險
新知
第1772期
慈科大改良輸液管 預防氣體栓塞降低醫療風險
2022-11-23
【記者張倩怡綜合報導】當住院病人打點滴而輸液管被血液污染時,需要重新更換針頭,不論對病人或護理師都會產生困擾。對此,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團隊改良輸液管結構,避免氣體栓塞意外及血液回流污染輸液管,保障病人安全同時減輕護理師的工作負擔。此發明亦榮獲第74屆德國紐倫堡發明展(iENA)金牌。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團隊改良輸液管結構,榮獲第74屆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金牌。 圖/研究團隊提供病人在打點滴時,藥物及營養液是透過輸液管上的加藥閥加入後注射至靜脈中。而傳統的輸液管,需要護理師時刻監看藥品的加藥速度,且在使用加藥閥時內部容易儲存氣體,需以徒手敲打排氣。團隊成員張雯婷表示,這是可致命的問題,「如果有空氣沒有排乾淨的話,進入到病人體內,就有可能造成氣體栓塞。」此外,當病人舉起手也會因壓力導致血液回流,若輸液管阻塞則需整套更換。 慈濟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於德國紐倫堡發明展中向評審說明發明的結構和操作方式。 圖/研究團隊提供團隊成員林書瑜說明,該輸液管上裝設有兩個輪軸,能讓護理師快速調整加藥速度,「傳統的都是單向的控制法,我們改良成雙向就能更精準控制滴速。」團隊更將輸液管和加藥閥改成180度的直立裝置,讓加藥閥內部形成一個密閉空間,「我們空針加下去時,就會像有一個閘門打開,藥物透過細管就會進入輸液管。」張雯婷補充說明,當空針拔出時,閘門會隨即關閉以隔絕空氣。 慈濟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針對現有輸液管改良三部分,分別為雙叉止逆裝置(左)、加藥閥(中)及調整流速裝置(右)。 圖/研究團隊提供為避免因血液阻塞而棄置整套輸液管,造成醫材浪費,團隊也在輸液管的前端加上Y型雙叉的止逆裝置。張雯婷形容,「就像雨傘擋雨,血液在兩旁流下而不會回流身體。」另外,他也補充,若靜脈留置針(註)不在血管上,會造成紅腫和發炎,因此裝置除有阻止血液回流的功能外,更可以檢查靜脈留置針的位置,以此保障病患的安全。註:靜脈留置針為在打點滴時使用的針具,治療期間可以留置在患者靜脈內,而避免短時間內反覆穿刺血管造成的損傷。亞東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張祐寧則認為,雖然加藥閥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並不多,但經常發生血液逆流,除會增加感染風險和更換新管路的醫療成本負擔外,更會造成病人不適,「尤其如果在兒科,處理起來會更棘手,變得要讓兒童重複上針,會更抗拒。」因此他也相當認同止逆裝置的實用性。不過,他也提出,輸液管長度可再進行改善,減少病人因管線太長而拉扯致血液回流的問題。
智能醫療床供即時數值 建國科大盼助照護品質提升
新知
第1761期
智能醫療床供即時數值 建國科大盼助照護品質提升
2021-12-22
【記者顏婕儒綜合報導】現今社會正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問題,使長期照護出現量能不足的狀況。建國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系暨機電光系統研究所教授王俊傑帶領團隊研發「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能夠即時顯示病人身體數值,望能提升照護效率及品質。 建國科技大學團隊研發「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榮獲2021第8屆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金牌。 圖/研究團隊提供嘉義市私立新仁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負責人陳郁雯說明,目前長照中心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比例約為1:8,缺乏人力的問題相當嚴重。照服員需協助病人翻身、換尿布、餵飯等等瑣事,工作繁忙,因此通常他們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去確認病人狀況,並沒有辦法即時發現問題,「病人的床都被從尿布滲出來的尿浸濕了,然後醫護人員去看的時候才知道。」王俊傑舉例說明。為此,團隊將醫療床結合手機APP與醫護站的電腦螢幕,讓照服員能時刻監控病人的姿態、體重以及尿濕等情形。 現今社會人口高齡化嚴重,長期照護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圖為示意圖。 圖/嘉義市私立新仁友老人長期照顧中心提供團隊利用單晶片控制器作為主機,搭配姿態感測器、溫濕度感測器以及壓力感測器三種元件,組成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狀況之醫療床。將偵測到的資料整合後,再以藍牙連接把數據傳送至顯示器上,「藍牙的傳遞速度快,相對起來比較沒有那麼耗電。」團隊成員姚穎源補充。不過他也提及,未來如有遠端監測的需求,則可以改成Wi-Fi傳輸。設備中的姿態感測器可用於偵測病人是否維持相同姿勢過久,因長時間臥床可能會導致褥瘡(註)。另外,該功能也可長期紀錄病人的姿態,檢視復健及藥物的使用對病情有無幫助;溫濕度感測器則是放置於尿墊下方,感測被照護者的下半身溫度及濕度,方便確認是否有排泄物;而壓力感測器則可以檢視被照護者的體重是否有出現嚴重落差,「驟減或驟增可以提供給醫生判斷,這個病人目前狀況是不是有什麼緊急的變化。」王俊傑表示。註:褥瘡是指骨頭突出、脂肪較少的皮膚處,由於長期壓迫導致血流阻礙,而造成的潰瘍或壞死。 可偵測病人姿態與生理現況之醫療床只需將感測元件置放在對的位置,即可時刻觀測病人狀況。 圖/研究團隊提供不過,陳郁雯表示,目前市售品質較好的尿布能夠有效防止尿液溢出,避免皮膚起疹,因此只要沒有排遺就無需更換,他說:「長輩如果需要你幫他換尿布翻身的人,表示他冷跟熱已經不會講了。」因此他建議,溫濕度感測可以偵測全身的體溫,以及是否有出汗的情況,讓照護者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病人的感受,對照護會更有幫助。團隊下一步規劃將裝置模組化、輕量化,讓沒有機電相關背景的照護者也可以方便地組裝與使用。此外,王俊傑也透露,未來將提升原有感測元件的穩定度和靈敏度,增加偵測精確性,以利商品化,並持續與醫療院所以及長期照護相關機構搭配合作,「聽聽看他們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增加的功能,那我們再把它加進去。」
邱杰森熔口罩於地球儀 疊出疫情時代環境變動
藝文
第1759期
邱杰森熔口罩於地球儀 疊出疫情時代環境變動
2021-12-08
【記者吳姿芳台北報導】覆蓋在地球儀上的口罩經高溫加熱後熔解,於表面形成藍綠色的色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博士班學生邱杰森舉辦個展《寰宇圖集》,透過系列作品《Terra Covid》,傳達疫情下的環保理念。展覽於4日起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展出。 《Terra Covid》系列名稱起源於拉丁文「Terra」,意義為「大地」,結合現今的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重新思索人如何形塑世界。 圖/吳姿芳攝《Terra Covid》是以地球儀為主題創作的系列作品,其中兩座為藍綠色,另一座為黑色。邱杰森說明,他將不同色的口罩加熱熔解,覆蓋在地球儀上,藉此諷刺人類製造大量醫療與工業廢棄物,不只嚴重污染環境,也改變地球的模樣。觀展民眾劉曉穎說:「黑色以強烈的意象表達,因為人類的製造物,地球已經開始改變原本的樣貌。」 創作者邱杰森在地球儀上玩弄不同顏色的差異性,這些顏色引起觀眾不同的情緒,包含憂傷、沉鬱等感受,如同環境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 圖/吳姿芳攝邱杰森以木頭打造地球儀的基底,再用鋼材作為骨幹支撐起作品,他說明,木頭是大航海時期常用的材料,當時人類對地球還充滿好奇,而鋼骨中的鐵絲網象徵現代的工業社會,他以傳統的木頭材料對比現代的鋼骨,他進一步說 :「作品介於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斷裂地帶,即使現在地圖全開,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恐懼還是存在人的心中。」 地球儀放置於古老的木質檯面上,創作者邱杰森認為科技感的設計並非創作初衷,藉由回溯過去大航海時期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反思現代人與環境的關聯。 圖/吳姿芳攝邱杰森採用「圖式拓撲」的創作手法,他說明,圖示拓撲是一種層層堆積的手法,他先將平面地圖轉換成立體,再把口罩堆疊上去,重新呈現於地球儀上。他補充,在地圖中,空間是一個固定的狀態,人類藉由比例尺計算距離,但若是透過走路、搭交通工具等方式感受空間的變化,就能繪製屬於自己的地圖,他說:「地圖不再是我們認識的地圖,而是藝術家如何詮釋總體的世界觀。」 創作者邱杰森將自己比擬為製圖師,利用口罩堆疊構建「地質層」,如同人類產生的廢棄物累積於地表,對地球產生難以挽救的傷害。 圖/吳姿芳攝受疫情影響,大眾主要以視訊、電話等方式溝通,邱杰森說:「這些是很表層的,只有去摸索、碰觸和觀看,才能了解形塑的過程。」因此他透過立體的地球儀連結環境,並於廢棄物中尋找能代表當代的媒材,應用於創作上。觀展民眾林思辰說:「疫情期間,戴口罩就像穿一件衣服,全世界的人對口罩有共同的話題與記憶。」 創作者邱杰森使用熱熔槍將口罩熔解,「高溫殺菌」與COVID-19疫情交相呼應,也凸顯醫療廢棄物的環保理念,透過創作賦予口罩全新的生命。 圖/吳姿芳攝邱杰森試圖以地質學概念探討人類改變環境的現象,人類製造的醫療與工業廢棄物形成一個地質層,也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邱杰森說:「我希望透過建立藝術家世界觀,關心人類累積的遺留物,重新檢視環境的各種改變。」
本土疫情下被壓抑的聲音 第一線護理師的自白
專題
第1752期
本土疫情下被壓抑的聲音 第一線護理師的自白
2021-06-16
【專題記者林子頊、吳季柔、徐宇昕、王崴漢綜合報導】「其實本土疫情爆發對我們來說不意外,我們去年就預估(今年)年初還會有一波疫情再起,沒想到是五月。」護理師孟孟(化名)說道。孟孟在北部某私立醫院任職,他描述醫療現場吃緊,儘管醫護人員備齊防護裝備,但本土確診數天天新增上百例,死亡率也居高不下,甚至有多數個案在死亡後才確診,醫療量能有限,「每天往生室都是不夠冰的。」身處抗疫第一線的護理師與時間賽跑,他們此次止血的對象,是失控的疫情。穿上厚重的防護衣,護理師維妮(化名)做足準備,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他不得喝水、上廁所,為的是減少與病毒直接接觸的風險,也省下半小時穿脫防護衣的時間。本土疫情爆發後,護理師除了在醫院服務,也被調派前往檢疫所、防疫旅館及快篩站,他們頂著大太陽協助篩檢,不用十分鐘早已汗流浹背。第一線護理師在似地獄的豔陽下完成神聖的護理工作,然而,在這群白衣天使披上制服前,有多少人重視他們的工作權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位於醫院臨時搭建的戶外病房內。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醫療現場混亂失序  醫護人員處於高風險環境防堵疫情擴散的夢,在5月15日被暴增的180例確診數字粉碎, 隨後雙北進入三級警戒,單日確診數也越飆越高。隨著疫情延燒,雙北各大醫院無法應付暴增的醫療需求,口罩、酒精、隔離衣等各種防疫物資因無法重複使用,數量逐漸短缺,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證實,「N95口罩是不足的,兩週才發四個。」本土疫情如無情的海浪席捲而來,這一年多來喊著「超前部屬」口號的台灣,在海浪不斷沖洗下顯露出準備不足的真相,也將護理人員曝露在危險之中。路路(化名)為北部某醫院照顧確診者的專責病房護理師,他提到,政府的防疫政策朝令夕改,首當其衝的便是第一線醫護人員,「開專責病房的流程也才兩三個禮拜就已經改了十遍。」除此之外,醫院的硬體設備及防疫物資也不充足,讓路路不禁提問:「為什麼不事先準備?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存夠手套跟面罩?」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位處前線的醫護人員在醫療量能不足的劣勢下咬緊牙關,但事實上,他們所要承擔的風險不只如此。「我覺得醫院的感控(感染控制)並沒有做得很好。」孟孟無奈道,他指出,醫院為了疏通急診人流,安排病患於採檢結果出來前就入住一般病房,然而,這群病人並非全分流至單人房,會增加病毒感染風險。孟孟委屈地表示,有人曾向院方反應,得到的回應竟是要求醫護將防備裝穿好,「可是隔壁的人(病人或家屬)呢?有可能他是陽性,那大家就死定了。」孟孟任職的醫院在不久後爆發院內感染,其中確診者也包括護理師。 疫情突然爆發,上級政策朝令夕改導致醫療現場混亂、感染控制不佳,使醫護人員措手不及,如待宰羔羊般被送上高風險場域。圖為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醫院)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防護衣下的心力交瘁 護理師心理壓力無處宣洩院內感染是疫情當前醫護人員最大的夢魘,若說每一個確診病患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那醫護人員何嘗又不是他人的心肝寶貝?除了高壓的工作環境,護理師肩上的重擔,也包含對家人的無盡思念,與家庭期盼他們安好的掛念。「吃不好、睡不好,很多護理師都瘦很多。」青姐(化名)擔任北部某公立醫院護理主管,他一語道出護理師的辛酸。除了忙碌高壓的工作,必須擔心自己影響至親的安危更是許多護理師的痛,「不確定過程中有沒有污染到,不敢回家,不想因為我讓別人受影響。」「你想念他們,但你又不想把身上的病毒給他們。」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急診護理師蘇慧容說出無數子女的思念,也笑說最想念媽媽燒的一手好菜。他打電話回家時總是報喜不報憂,「打哈哈、說好笑的事,不會講出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護理師工作的辛勞,不僅僅是體力上的消耗,也包含著內心的折磨。身處在與生死無法切割的工作環境,如何在病患往生時自我調適是每個護理師的課題。然而對護理師來說, 比面對死亡更難的,是無能為力。「醫院的床根本不夠,可能打開門病人已經死掉了。」北部某公立醫院急診護理師小潔(化名)回憶疫情剛爆發,醫療資源難以應付急遽增加的患者需求,許多重症患者甚至無法撐過漫長的等待,還未入院就已離世;而無處收治的確診病患,只能在醫院外等待衛生局指示。他難過地說:「你明明知道病人下一秒狀況會很不好,你可以救他們,但是你沒有辦法。」「當這些東西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你會覺得做醫療人員沒有什麼作用,也幫不了任何人。」小潔吐露護理師最深的無奈。醫療現場各種無形的工作壓力,層層疊加在醫護人員身上,他們卻只能自行承擔。「醫院有社工,但他們現在應該也沒時間處理我們,就連精神科都要被指派來專責(病房)支援了。」路路說道。一名不具名醫護也表示,醫院的確有社工資源,也會辦理情緒相關的工作坊,但這些心輔協助有形無實,使用率低落,和醫護人員中間像是存有一道牆,難以發揮實際作用。「護理端有很多小團體,我們會互相激勵、互相打氣。」蘇慧容分享護理師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維妮也描述急診室的醫療現場:「大家脾氣來得快去得快,上班會互罵都弄得場面很難看,但下班又是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護理師僅能透過彼此扶持、互相揶揄,暫忘高壓的工作現場。然而,許多護理師仍難逃被心理壓力吞噬,最終選擇脱去承受重責、使命的盔甲,離開職場。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穿著防護衣在室外病房待命的護理師。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高離職率背後的真相 護理師長期困境難解護理師離職率高攀不下的問題在疫情風波中逐漸浮出,事實上,離職率高是護理界長期存在的現象,護理師長年被埋沒的各種聲音,才是離職率高的主因。「你有沒有帶腦袋?」、「你是笨蛋嗎,做事不會做快一點嗎?」小潔回憶起過去其他護理師因犯錯受辱。職場霸凌、無來由被針對在護理界是常有的現象,「學姊學妹制很嚴重。」蘇慧容坦言。他提到剛踏入職場的護理師對許多臨床工作不熟練,也因輪調制度需要短時間內熟悉不同單位的工作內容,學姊在高壓情況下很容易針對犯錯的新人,這也使多數護理師剛入職場就有離職的念頭。維妮提到,實際操作護理師的工作跟在訓練時差很多,「平常會對安妮(註一)練習,但面對病人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蘇慧容也分享過去實習都要寫照顧計畫,而現在工作是直接向病人報告內容,會多一份責任感,不再像過去把它當作業看待,所有工作內容都是新的學習,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註一:安妮是全身模擬的病人模型,設計來讓護理人員訓練護理技巧。除了要面對更高壓的職場環境,護理師平時工作繁忙,在疫情下面對朝令夕改的政策及蜂擁而入的病患,也常和病人、家屬出現溝通問題,導致護病關係更加緊張。「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護理師在醫院就是要服務,上層都會說要保持服務品質,不應該跟病人大小聲。」孟孟無奈說道。「這是一個社會常態,大家會比較崇拜醫師。」蘇慧容感嘆。維妮也提到常有患者家屬把護理師當作看護對待,翻身、灌食、換尿布等雜事也要護理師一次又一次周到款待。 民眾對護理師工作內容存有錯誤認知,在疫情的壓力下,又使醫療現場的護病關係越趨緊繃。圖中護理師正在轉送病人(圖為示意圖,非當事醫院)。 圖/Annie提供除了長期工作範疇不明確外,護理師的排班、加班問題也不容小覷。護理師常因輪值大夜班產生時差,許多女性也因作息不正常導致月經失調。此外,路路分享:「護理師比較像責任制,在下班打卡前病人狀況變糟,你只能等病人穩定才離開,醫院不會給你加班費。」而加班費的爭取之路也是寸步難行。護理師在遇到職場及權益問題時,通常會事先跟單位護理長反應,然而醫院多以院方利益為重,護理師就算鼓起勇氣申訴也無濟於事,後續回覆常杳無音訊,最多換來淺淺的關心。北部某醫學中心護理師貝蒂(化名)說:「我們單位有事情就算被呈報上去,督導那邊也會擋下來。」他也分享過去離職受阻的經驗:「不知道來來回回跟單位護理長、督導、副主任、主任聊過幾次,他們缺人會想留住你。」他了解醫院長期缺乏護理人力,但也不應影響個人未來規劃。孟孟提到,同事曾在院長至病房關心時順道反應職場問題,隔天遭受護理長責備。蘇慧容則強調:「越級呈報會傷害到你的主管,也會傷害自己。」若是越過護理長向高層主管呈報,可能使護理長感受不佳導致職場關係更加惡化。此外,他認為上級相較不了解工作現場的真實情況,遇到問題應和護理長保持彈性溝通。面對這些被存放已久的問題,護理師們一笑帶過,在繁忙的生活裡,他們不願做無謂的爭取,因為知道這些事難以被改變。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身穿防護衣的醫護人員在快篩站替民眾進行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單日(5月 26日)新增確診病例 304 例,校正回歸331例,死亡病例11例。當前疫情防治仍面臨社區傳播與疫苗供應不足的問題。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我盼的只是醫院的重視」 改善護理師工作環境刻不容緩護理師處在艱困的工作環境,在疫情期間,這些困境顯得更不容忽視。身心俱疲的護理師奮力守住防疫戰線,需要的僅是公開透明的政策和人性化的配套措施,讓他們免於後顧之憂。「很多醫院都有院內感染,卻沒有告知民眾院內感染多嚴重,這對護理人員會是很大的隱憂。」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甚至連護理師對院內感染的情況也毫不知情,若後續的處理不佳,恐有擴大感染的風險,他呼籲醫院應公開告知情況,不應對護理人員有所隱瞞。在一線與確診者接觸的護理師即使做好充足的防護措施,仍擔憂將病毒帶給家人,許多人因此選擇住在醫院宿舍,而陳玉鳳表示,院方除了必須提供住處,還需考量宿舍與醫院的距離,讓護理師在結束繁忙的工作後,能就近有安身之處。對於家中有小孩或長者的醫護人員,陳玉鳳進一步指出,政府必須提供配套措施協助醫護人員,才能讓他們安心上戰場。目前醫院雖有提供防疫照顧假,但在醫療量能吃緊的情況下,護理師們擔憂請假可能加重同事的工作負擔,這樣的壓力往往使防疫照顧假形同虛設,「平常護理人員請假就很困難,疫情爆發後肯定更難,人力沒辦法負荷。」孟孟坦言。而面對險峻的疫情,防疫獎金成為唯一的支持,但醫院延遲發放防疫獎金卻是常態,護理師也沒有申訴管道,只能苦苦等待。孟孟便指出:「我從去年到現在都還沒領完,有時候會突然領到,而且每次獎金數目都不一樣。」此外,疫情期間護理師面對比以往沉重的壓力,更突顯心輔資源的重要性。雖然大部分醫院都設有身心科或安排社工輔導,然而陳玉鳳指出,心輔資源若設在院內,護理師常會擔心身分曝光而不敢求助,陳玉鳳質問:「常常提出問題就會被上級盯上,這樣尋求資源有安全感嗎?」他認為應該要設置獨立諮詢平台,提供安全的抒發管道。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位於台北重災區的醫療院所面臨隔離病房和加護病房(ICU)人力短缺的問題。此外,當前疫情防治仍處於疫苗供應不及,確診病例數逐步攀升的窘境。圖為一位女士戴著口罩坐在醫院外的臨時病房,那裡放置了許多氧氣罐及病床。 圖/Daniel Ceng Shou-Yi提供為患者及家屬提燈的白衣天使 護理師的辛勞由誰體恤?疫情嚴峻,護理師肩負重任,表面看似白淨的制服底下,內心早已滿目瘡痍。即便如此,他們仍願意額外承受醫療現場的人情負擔。「看到很多病人覺得人生快要沒有希望,我們就是給他們支持。」青姐說<b>。在醫療現場,護理師是最長時間照護患者的人,而在疫情期間不開放家屬探病的情況下,護理師更多了陪伴者的角色。他們照顧患者、陪他們康復,甚至陪伴急重症患者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哩路,另外,面對心急如焚的家屬,護理師也成為家屬唯一能與患者接觸的橋樑。「我們請家屬找一隻手機,每次照顧時就會約時間打電話,讓他們跟阿公視訊,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能盡力做的事。」路路說道。若患者不幸離世,為避免傳染風險,遺體必須立即裝入屍袋並火化,對於家屬來說往往難以接受。蘇慧容說:「我們要好好地衛教,我相信家屬都可以接受。」而路路也提到,疫情下面對生命更頻繁地凋零,他們也只能盡可能達到家屬的需求,「家屬覺得逝者沒有穿鞋子離開會走不好,我們就會讓他(逝者)套著(鞋子),就是盡力做到。」護理師是防疫一線的戰士,他們必須堅強;而面對孤獨的患者和無助的家屬,他們成為他人的依靠。但在護理師自顧不暇的同時,醫療環境和政策沒有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誰來成為他們的支柱? 疫情下,醫護人員需曝露在高風險的環境。穿上防護衣後,不論再苦,為了守住防疫戰線,護理師仍咬緊牙關面對每天的防疫抗戰。圖為醫護人員面對疑似確診患者時的防護穿著。(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Annie提供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