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87期
【專欄】成瑋盛創逆風劇團 扭轉非行少年人生
2018-11-08
【記者吳佩容台北報導】遠遠看到目前就讀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逆風劇團的團長成瑋盛,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無法想像他之前曾是打架、製毒的非行少年。2015年他高三時,與兩個朋友共同創立逆風劇團,一個專門給高關懷少年們休息的地方。對許多少年來說,這不只是一個轉捩點,更是一個家。註:高關懷少年是指有中輟之虞、嚴重行為問題、成癮行為、情緒困擾、學習適應困擾、人際關係困擾、高風險家庭、保護性個案等的少年。 小小的房間內,佈滿許多團長成瑋盛參與過的活動紀念品,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掛在窗戶前,大大的「逆風劇團」。 圖/吳佩容攝逆風劇團由三個曾經的高關懷少年創立,今年九月份在兩廳院演出由逆風劇團少年們的人生故事改編的《青春日記簿I》,獲得許多好評。劇團團員多為高關懷青少年,核心團隊從原先的三人,至今已有十人,團員總數約有近30人,成員的年齡廣佈13至23歲。前一批的團員亦會有人回到劇團,轉換為老師,繼續幫助更多青年。「以前的我是奔向懸崖的少年,那時候有社工和戲劇將我接住,現在的我,有責任跟義務,接住所有奔向懸崖的少年。」成瑋盛說。他曾經放火、打架、混黑道,在看到昔日好友有的從少年犯管教所轉至安置機構,最後到了成人監獄、有的打人致死後在獄中自殺,成瑋盛告訴自己必須改變,否則人生結局不是坐牢便是死於非命。成瑋盛說,他以前叛逆,不敢談夢想,但卻在高中時加入戲劇社,戲劇是他第一次努力跟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他在高二時參加了當時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發起的《風箏計畫》,到安置機構帶青少年學習表演藝術。進到安置機構後,他才發現那些高關懷少年並不是社會中的少數,「大家會覺得他們是敗類,但我反而覺得他們全部都是人才。」透過這次計畫,他看到青少年從在台下聽講,到能夠站在台上靠戲劇帶給別人感動,從被別人貼標籤到能夠正向影響他人,因此成瑋盛認為,這樣的事不該只侷限在那次的計畫。他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劇團,讓青少年們共同在戲劇裡面找到自己的興趣,做好一場場演出。除了演戲外,逆風劇團還安排青少年到獨居老人中心,分享自己的夢想,長輩們則述說自己年輕時的志向,或當下對未來的期望,最後他們共同將其寫成劇本。成瑋盛說,透過這個活動,逆風劇團的孩子找到方向、學會付出跟回饋,長輩們則對藝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想放棄是因為這群孩子,但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群孩子」逆風劇團透過不斷地投各項基金會、政府和企業的補助,以有限的資金,作最大的努力,當然過程中也並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買帳。曾經,有少年利用劇團對他的信任一次次地偷錢,或是最後選擇做出偏離社會期待的行為。但縱使經歷一次次的心碎,成瑋盛卻仍然堅持下去,只因為自己走過那條路,明白改變的不易,所以更不願意放棄所有少年。走進逆風劇團平時上課的教室,寬敞的空間、幾張沙發、一大面鏡牆,屏幕上播的是《暗戀桃花源》,而創辦人們和少年一起坐在地上、沙發。少年們對於劇團的感受除了學習外,「就像家一樣。」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少年老虎(化名)柔和地說,「這裡的人背景都相似,彼此理解,不會互相排擠,可以自在談心。」 前面屏幕正放映著此次課堂主題《暗戀桃花源》,少年和創辦人們共同欣賞影片。 圖/吳佩容攝另一位少年東東(化名)目前從高職休學了兩年,今年開始接觸逆風,在進劇團前,對未來並沒有明確目標,進了劇團後,逐漸發覺自己的興趣,創建了樂團,也打算明年繼續回學校就讀。和東東一樣,17歲的謝冠宇說:「以前不知道要幹麻,當時雖然對戲劇有興趣,但仍然不確定,進了劇團以後有了目標,堅定了我想要朝戲劇走的想法,未來要朝戲劇系邁進。」。「放心啦!我一定會說你的壞話的!」受訪前,少年們大聲跟成瑋盛保證,但下一秒卻轉過頭,小聲卻神情認真地補充,「團長是個滿好的人,無話不談,有事的時候都可以放心去找他。」「身邊還是需要一個傻子來跟我們做朋友,才會有那個傻氣做這些事。」劇團共同創辦人邱奕醇說,成瑋盛是他國中的學弟,當時同為高關懷少年的兩人,會帶著兩杯飲料在公園談心,「我們在很陰暗的身份認識 但卻聊著很正向跟光明的未來。」縱使身旁的人會質疑他們現在做的事是否有前途,但邱奕醇說,逆風劇團這個地方不是事業,也不是興趣,而是家。 現在的逆風劇團給青少年上課的地方,正是當時團長成瑋盛被社工輔導的場地。 圖/吳佩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