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校園
第1787期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2023-11-30
日本偶像圈的盛事TOKYO IDOL FESTIVAL,近十年來每年都有過百個大小偶像團體參加。近日,台灣亦有舉辦大型偶像音樂祭—《T-KI 無限∞偶像祭》。原本備受期待其能成為第一個大型的本土偶像音樂祭,卻在活動前一個多星期臨時以票房不佳為由取消,讓粉絲不免感嘆台灣的偶像市場還是太小。但歸根到底是喜歡偶像的人太少,還是喜歡「台灣偶像」的人太少?實際上,在台灣喜歡偶像的人絕對不少,今年3月韓國女團BLACKPINK在高雄國家體育場開唱,該場地座位最多可達55000席,他們亦是首個疫情後在此演出的海外偶像團體。今年五月天在同樣場地開唱,最高票價為台幣3880元,而BLACKPINK的卻是要價台幣8800元。即便如此,兩日共計9萬張門票從一開賣就秒殺,即使黃牛票炒高三至四倍的價格,仍是供不應求。由此可見,在台灣瘋偶像的人並不少,海外偶像也看準台灣市場,不少KPOP偶像亞洲巡演都會選擇來台。偶像作為各國文化輸出的重要一環,跨越國家和語言地追星,早已成Z世代年輕人的日常。他們正在看的,是有受過專業訓練包裝的KPOP偶像,是多元強調個人特色的JPOP偶像,或是語言相通的中國偶像,但彷彿台灣偶像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選項。台灣偶像曾經有一段漫長的空白期,不過隨著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爆紅,話題不斷,讓台灣迎來一波偶像熱。當時碰上疫情,加上中國、韓國選秀節目空白期,《原子少年》成為亞洲的男團選秀「獨苗」,順利吸引不少原本海外偶像粉絲的關注。抱著同樣的期望,今年同樣推出《未來少女》,希望再帶起女團的風潮。然而根據統計,缺少像前作一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未來少女》,網絡聲量還不及《原子少年》的一半,讓人不禁懷疑這波偶像熱是否只是曇花一現。再回來看《T-KI 無限∞偶像祭》票房不佳而取消活動的事件,彷彿驗證了此想法,本土偶像客群不足以支撐舉辦大型音樂祭。這是因為台灣偶像不夠優秀,留不住粉絲所造成的嗎?那要先了解一個偶像怎樣誕生。以席捲全球的KPOP偶像為例,有為人熟知的練習生制度,除了基本的唱歌和舞蹈訓練,也包括饒舌、詞曲創作、樂器等訓練,而且為了進軍海外市場,還會要求上各種外語課。甚至細微到時尚品味、體態、禮儀等都一一受過訓練,連性格是否適合團隊合作都會被列入考量。由練習生到出道,短則一至兩年,長則達十年。我們所看到在台上閃閃發亮的偶像,其實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當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已經發展了快30年,而在台灣則在近幾年才開始跟進,像是華研國際舉辦的ZZ世代選拔已經進行三年,當中亦有練習生參加《未來少女》組團出道,他們推出的〈Hellokittybalahcurrihellokitty美味しい〉曾達KKBOX即時榜第4名,並在抖音上短時間內累積超過8000萬的觀看次數。除了傳統的娛樂公司,也有今年才成立,完全套用韓國製作模式的天空娛樂,而他們推出的女團--幻藍小熊,在《未來少女》中屬人氣前段班。可見,引入專業全面的訓練模式後,台灣偶像也得開始擺脫曾經過時俗氣的印象。只是台灣偶像再優秀,但關注度都只能停留在選秀節目播出期間,結束後就缺乏舞台讓他們發光發熱,彷彿注定他們只能如曇花一現,走不進大眾視線中。偶像不同於普通歌手,對歌手而言,一把吉他就能讓其在路邊完好傳達作品的魅力。但偶像大多以唱跳為主,換言之,還需要燈光、伴舞、舞台設計配合,才算完整的表演。在韓國一星期有六天都有音樂節目放送,偶像可以透過打歌節目宣傳作品,而經紀公司更特別設計舞台佈置、燈光等,配上電視台專業的攝影,並且在結束後在網絡上傳花絮、直拍等影片,能讓粉絲輕輕鬆鬆就能全面感受偶像的魅力。但當台灣偶像的粉絲就沒那麼幸福了,台灣沒有像韓國的打歌節目讓偶像的作品曝光,偶像就只能以線下活動為主。以《原子少年》、《未來少女》為例,節目中的團體出道後,大部分只能是一些商演、校唱、廟會表演以維持曝光度,但難免犧牲了舞台設計、伴舞等元素,讓偶像魅力大打折扣,亦不利於網絡傳播。試問這樣的舞台,如何吸引早已習慣華麗偶像的Z世代呢?原本這次音樂祭的執行單位--必應創造,是承辦了很多大型演唱會的演唱會製作公司,讓粉絲不禁期待偶像能否帶來更精彩的表演效果。而且,這次舞台是很多團體第一次登上的大型舞台,甚至準備了表演新曲,可惜最後活動無法舉辦,讓偶像和粉絲空歡喜一場。從大舞台走小舞台,我們總不能讓粉絲無條件包容和等待。所以台灣偶像該如何走出這個困局?在發展成熟的KPOP也許有例子參考,小公司女團FIFTY FIFTY靠著投入大量資源在海外TikTok宣傳而獲得成功,更能紅回韓國。最近,《未來少女》出身的女團HUR+進行亞洲出道計劃,打著「讓世界知道台灣,也能做出跨越文化、直擊人心的舞台」的口號,藉著節目剛結束的熱度,向粉絲進行募資計劃,希望讓團體到韓國打歌,或許改變台灣偶像在本土缺舞台的狀況,說不定還真能實現「反攻」本地市場。政府注意到偶像產業的潛力和影響性,去年去年文策院為支持台灣演藝人才國際競爭力,與時尚娛樂經紀公司凱渥合作,成立「TDI台灣夢幻學院」投入資金共新台幣2.16億元,希望建立台灣的練習生制度。又與民間公司共同投資開始的踢帕娛樂,以年輕世代為市場定位,目標製作出精緻、具國際競爭力的娛樂影音作品,也簽下兩團《原子少年》出身的男團,並在今年製作了《未來少女》。接下來,文化部推出四年100億元、2024年30億元的「黑潮計畫」,以台灣文化內容為核心,涵括影視音文化國際台流、文化外交國家軟實力等文化藝術等6大面向,目前以台劇先行,至於偶像產業能否分一杯羹,從中獲益,仍有待觀察。目前投入的資源仍集中在表演人才的培訓,而韓國政府早已向全球招募故事創作、科技技術等幕後人才,並在2019年時的文化產業預算已達1800億台幣。經濟規模較韓國小的台灣,更應精準分配資金,惟現時黑潮計劃的面向廣泛,恐有僧多粥少的問題。之前歌手陶晶瑩在受訪時提及政府讓企業補助音樂活動時全額免稅,音樂節、音樂祭才能邁向國際舞台,也有望可為偶像提供更多持續的表演機會,讓台灣偶像被世界看見。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生活
第1787期
台東音樂創作坊成果展 數位科技融原民回憶
2023-11-29
【記者吳玟錡綜合報導】台東縣政府首度舉辦「金曲聚落音樂會」,結合2023台東原住民音樂人特展(以下簡稱原民音樂特展)和三門音樂創作坊課程成果展示,於26日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熱鬧登場,讓民眾在觀展同時能聽到不同形式的原住民音樂現場演出。 13個影像播放機,佇立在台東地圖形狀的底部,影片沒有華麗的運鏡和剪輯手法,以定格在部落道路、海邊的日常畫面呈現。 圖/吳玟錡攝現場空間分為室內外,戶外廣場先展示三門課程的成果影片,呈現學生體驗原住民音樂,重新分解傳統樂器音色,和師長討論數位技術改編樂曲的過程。室內則分為兩層樓的展間,原民音樂特展策展人Andy(本名林盈禕)說明:「音樂本身就是沒有侷限的,展覽的初衷希望透過不同音樂媒介推廣原住民文化。」 鄭又銓提到「大家都知道原住民在音樂上的成就,但從來沒有人去盤點。」他很開心有個活動,能匯集展出不同年代的原住民金曲。 圖/吳玟錡攝二樓則是互動黑膠館,完整保留從過往到現代近千首的原住民歌曲,讓民眾體驗購買黑膠唱片的時「挑選」的過程,結合互動裝置,可以生成線上數位歌單帶回家聽。這個活動能接觸到不同年代的原住民歌曲,民眾鄭又銓說:「原住民跟漢人的文化界線在現代越來越模糊,所以我想藉由音樂了解過去部落的歷史脈絡。」擔任黑膠館的青年導覽員洪培斌描述:「許多居民在展間聽到家鄉部落民謠勾起生活回憶,忍不住手舞足蹈。」如同Andy提到的策展理念,「台東原住民音樂很重要的特點之一是這片土地。」原住民以前沒有文字,但以傳唱保留文化,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如同血液,連結與身體、土地的情感。 謝宗翰描述課堂中年紀較大的長輩,雖然對數位科技、電腦操作不熟悉,仍很認真努力的學習,創作出特色歌曲。 圖/吳玟錡攝活動的其中一門音樂課程——原住民傳統樂器採集創作坊,其成果展演是用數位音樂取樣結合阿美族傳統樂器「竹鐘」的音色。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副教授謝宗翰舉例:「有位學生使用筆電不小心按到錄音,他就把錄到的話一直反覆播放,搭配竹鐘敲打聲響的細微變化。」兩者形成一種簡潔特殊的音樂節奏感。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的王晟維是布農族,這次擔任創作坊助教,他補充,「原住民音樂的元素分為語言和樂器。」而他是都市原住民,比較少接觸到族語,「許多部落的歌曲是老一輩口耳相傳,沒有特別被記錄或記載。」但他認為透過原住民流行歌能更快速學習族語。 民眾表達最喜歡的展區是黑膠互動館,讓年輕人體驗沒經歷過的黑膠唱片時代,用現代的科技方法重新去連結。 圖/吳玟錡攝王晟維表示自己參加後深受啟發,未來想透過系上所學的專業電腦軟體技術,將部落歌曲數位化,重新編曲創作。金曲聚落音樂會讓更多人認識台東的原住民音樂故事,也讓離開家鄉的原住民後代了解部落的文化底蘊,新舊更迭為部落譜出新的樂章。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生活
第1785期
穿越60年追尋剝皮寮故事 北市大生打造解謎App
2023-11-15
【記者丁盈瑄台北報導】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音樂學系、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以下簡稱都經系)攜手打造一款歷史解謎App,並於11日在第五屆「城西生活節」中亮相。北市大是首間為剝皮寮設計遊戲App的大學,都經系教授劉松達表示,他希望App能讓每位民眾緩下腳步,深入挖掘剝皮寮豐富的歷史故事。雙主修北市大都經系與視覺藝術學系的活動負責人周芳伃說明,App裡的劇情是由都經系編寫,主要是講述一位在剝皮寮長大的藝術家,向記者娓娓道來他的童年回憶。民眾需用App聆聽故事,除了跟隨劇情裡的對白外,也要觀察剝皮寮街區的舞蹈學系學生演出,並在數個展覽空間裡一步、一步地找出遊戲解答。 民眾必須戴著耳機,跟著App的指示進行。除了沉浸在音樂系帶來的聽覺饗宴,也能觀賞舞蹈系的精采演出。 圖/丁盈瑄攝北市大舞蹈學系翁妤婷說:「我好像遊戲裡的NPC(註)!」舞蹈學系的學生們在茶室前化身成遊戲角色,慢動作扮演昔日的萬華居民,呈現品茶、嗑瓜子、拿起竹扇等。同樣是舞者的樓庭榛化身茶室婦女,搭配收音機放出的音樂,在戲院前的廣場展現曼妙舞姿,他說:「沒想到我可以在古蹟裡演出。」這是他第一次踏入剝皮寮,先前為準備這場活動而去田野調查,讓他更認識以前婦女們的生活型態。註: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 NPC)在虛擬遊戲的世界中,通常指的是由遊戲程式控制而不是由玩家操作的角色。這些角色通常用來提供故事情節、任務、或是與玩家互動。 舞蹈系學生扮演遊戲裡的角色,在過去剝皮寮上的秀英茶室前,特別放慢速度呈現品茶的動作。 圖/丁盈瑄攝另一個展間是歷史悠久的日祥旅社,App會先顯示日祥旅社的老舊照片,參與者便按照提示尋找這棟建築的所在位址。走進空間,民眾能見到舞蹈學系同學扮演的旅客或服務人員,而他們需進入旅社的每個房間,了解過去旅客在日祥旅社下榻的生活模樣,並尋找陳設道具上的通關密語,像是草蓆、茶几櫃、麵粉袋等。民眾蘇敬堯分享,他在解謎時花了很多心力在找通關密語,甚至一開始找不到日祥旅社在哪裡。 民眾在臨近萬華車站的日祥旅社的狹窄房間裡,按照App的提示,填上用藍色蠟筆畫出的通關密語。 圖/丁盈瑄攝「有民眾好奇地問我,為什麼剝皮寮的紅磚牆上會有塗鴉呢?」周芳伃回應,參與者能透過這款遊戲發現建築上的細節,更認識剝皮寮的歷史。這次的沉浸式遊戲融合音樂、舞蹈、戲劇、行銷、設計的力量,試圖觸及更多年輕人。前來參觀的蘇敬堯看完學生在紅磚牆前扮演主角童年嬉戲的樣子後,他笑笑地說:「我自己就很想下去跟那些角色們玩1、2、3木頭人。」 塗鴉在剝皮寮被歸為歷史建築前就存在,因此不能擅自抹去紅磚牆上的事物,而舞蹈系學生在紅磚牆前飾演主角的童年。 圖/丁盈瑄攝「這次與北市大合作的沉浸式解謎遊戲比官網的語音導覽更有記憶點。」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營運副理葉劉宏文指出,由於剝皮寮的展覽空間不得從事營利行為,因此尋找高品質且願意長期合作的合作夥伴相對困難。周芳伃則希望剝皮寮能成為台北市的藝文瑰寶,也期望都經系未來可以在博愛或天母校區附近的社區中繼續發揮專長,留下更多的城市故事。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生活
第1783期
在地樂團齊聚九降風音樂節 以創作敘寫風城特色
焦點
2023-10-25
【記者吳玟錡新竹報導】新竹市文化局首度舉辦的「九降風音樂節」於21、22日登場,在風livehouse熱鬧開展,除了邀請獨立樂團、歌手演出,本次更結合「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挖掘具特色的在地樂團。音樂節提供表演平台給跨世代在地樂團,期盼提升「風城」的音樂能量。 比賽結果宣布後,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參賽者和表演樂團開心的和評審一起在舞台上合影。 圖/吳玟錡攝參與演出的「海岸乾杯」主唱阿寬(本名何振寬)出生於新竹,家中從事新竹重要的玻璃產業。他將從小做玻璃裝潢的工地回憶寫進歌裡。阿寬也很喜歡假日時到新竹南寮漁港創作,他說:「〈欲來出海〉是我在工作期間的感想,把自己比喻成船,想像自己順著九降風航行出海。」海岸乾杯是他們在新竹唸大學時成立,即將邁向第十年,團員們感性地回憶起這幾年各自忙於工作,音樂節讓他們重聚,回到一切開始的地方——新竹。入選前十強的參賽樂團「工一計畫Plana」則是由四位國立清華大學學生組成,以學校工程一館簡稱命名。此次參賽作品〈原廠設定〉描述機器壞掉,按鍵回復原廠設定,「大學曾經有段時間狀態不好,需要重新歸零、重新出發。」團員將在學校宿舍的經驗、理工背景、科技、工程等元素融入歌曲,加上特殊的後搖滾風格,是評審認為兼具創意、新竹特色的新時代學生樂團。 工一計畫樂團成員提及成團之初也經歷爭吵磨合時期,每個人的壓力來源不太一樣,經過溝通後,凝聚共同目標。 圖/九降風音樂節主辦方提供風神榜原創音樂大賽也吸引各地優秀創作者,第一名樂團Tickle Tickle來自中部,「未來想把新竹貢丸湯結合創作!」他們提到對新竹美食印象深刻,期待藉由音樂和美食串起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團員也形容自己樂團特色如同九降風,很「風」狂,以強烈舞台風格和能量獲得評審青睞。 第一名的Tickle Tickle樂團獲得新台幣30000元加獎盃一座及浮現音樂祭秋季場11/18(六)演出機會。 圖/吳玟錡攝風神榜參賽者大多是剛成立不久的樂團,不過他們仍創造了一場讓觀眾極為沉浸的表演。比賽尾聲,有的人聚集在舞台前以鐵欄杆為界,隨著音樂曲風轉變,拿起手機拍攝,舉起手跟著旋律盡情擺動身體;有些則在台下角落貼著牆壁坐著,靜靜注視舞台表演,透過音樂和歌詞,建構各自的小宇宙。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大三的學生蔡聿謙提到:「之前參加的都是戶外音樂節居多,在室內舉辦的感受很特別。」音樂節的「新竹」樂團多數是和在地有地緣關係,但觀眾和評審也意識到音樂創作和在地連結的難度,「新竹是客家重鎮,我其實很希望能聽見客語樂團,這次比較遺憾沒有。」觀眾陳羿綺表達他對「在地」音樂節的期待。多數民眾表示新竹的音樂活動很少,而表演樂團也提及鮮少收到來自新竹的表演邀約,希望未來政府能策劃更多相關活動,提高音樂節宣傳預算,讓更多新竹音樂團體有機會被看到。 九降風音樂節參與民眾多數為年輕人,在現場專注欣賞表演,拿起手機記錄下感動氛圍。 圖/吳玟錡攝比賽初衷鼓勵參賽者結合「新竹」和「風」,但九降風音樂節策展人兼比賽評審島楎(本名劉鈞輝)從評選過程中發現,很難拿捏樂團音樂技術和創作結合在地的關聯性,導致評比困難。他補充,「要培養出具在地特色且有音樂技術水準的樂團,其實考驗創作者的軟實力,而這是需要長期深耕的文化素養。」最後他建議,養成音樂人才的管道除了結合高中、大學社團培訓,新竹應有更多屬於音樂創作者的舞台。
聽見詩中日常 《綿綿》詩曲共譜生命感受
藝文
第1782期
聽見詩中日常 《綿綿》詩曲共譜生命感受
2023-10-19
【記者黎昕俞綜合報導】牆上掛著印有詩詞作品的透明壓克力板,一旁桌子則放著耳機,輪流播放著以詩詞作品延伸而成的音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在學生李宸佑、畢業生張倚瑄7日至28日在cafe BOMBOM舉辦《綿綿 詩與音樂展》。兩人使用各自擅長的創作媒材,展出七件融合詩詞與音樂的作品。展覽透過李宸佑的詩詞創作,再由張倚瑄產出相對應的歌曲,圍繞主題「綿綿細雨」中連續不斷、難以察覺的意象,呈現兩人在生活中體會到的情緒。 《綿綿—詩與音樂展》在cafe BOMBOM展出至28日,由策展人李宸佑和張倚瑄、視覺設計蔡宗霖以及空間設計紀柔安共同製作。圖/黎昕俞攝面對即將畢業而伴隨的焦慮,李宸佑表示自己正對於學習七年的戲劇感到迷惘,「不太確定所有年華耗在同件事身上是不是正確的。」因此,本次展覽以他的第二愛好——詩作為主角,讓他能暫時抽離戲劇創作。而他們決定以詩詞結合音樂創作的靈感,則源於李宸佑先前所導的舞台劇中,張倚瑄為其所配樂的〈古掰買樂(Goodbye, My Love)〉一曲。兩人在聊天時,偶然發現此首曲子與李宸佑的詩詞作品〈都去哪啦?〉不謀而合。張倚瑄表示,此次創作有別於過去進行劇場配樂時,能以畫面想像音樂的旋律,「必須先理解李宸佑的文字內涵,才能透過音樂去表達感受,所以也比較有挑戰性。」 展場旁桌子放著張倚瑄的音樂專輯與李宸佑的詩集,觀眾可以戴上耳機,在閱讀詩集的同時一邊感受音樂。圖/黎昕俞攝作品〈它們〉為兩人決定展覽主題後,李宸佑的第一首詩詞創作,描繪出他對孤單情緒的想法。他將房內物品擬人化,並試著與它們對話,「我覺得我房間裡的東西都在幫助維持我的生活。」李宸佑也認為孤單的感受隨時都在發生,如同細雨般連綿不斷。而詩詞所搭配的歌曲作品〈ROOM〉,則是張倚瑄回應李宸佑的詩詞概念,他補充這首歌像是夏季的午後雷陣雨,加入了雷聲及咳嗽聲,試圖描繪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專心獨處的意象。 此次展覽現場擺放了由張倚瑄製作的歌曲CD,以及收錄李宸佑35首詩詞的詩集,供民眾觀賞或購買。圖/黎昕俞攝詩詞與歌曲同名的作品〈人生清單〉,兩人各自回應對世俗既定印象的人生公式。李宸佑以頭尾循環的寫法,列出社會期待下的人生清單,「但我覺得好像最糟糕的人生就是這樣走。」張倚瑄則將外婆對自己叮嚀的口白納入歌曲中,藉由未能受教育的外婆說出自己理想的人生清單,希望讓觀眾明白不需在乎外界框架,只需看見事物根本的道理。張倚瑄補充,相比起李宸佑詩詞中的冰冷和暴力,這樣的歌曲編排反而讓聽者有很柔軟的感受。 展區內以壓克力板印製李宸佑的七首詩詞作品,燈光穿過投射在木頭背景,會呈現一種模糊的感受,以呼應主題。圖/黎昕俞攝提及兩人對綿綿細雨的感受,張倚瑄說:「其實我是討厭下雨的,因為容易讓我產生負面情緒。」但李宸佑卻認為下雨或許是另種起點,如同焦慮帶給他的感受,「即使當下的過程很痛苦,但其實它也是推進我往前的動力。」兩人雖對主題有著不同的理解,也體現在各自的作品上,但是想法卻相輔相成。李宸佑補充:「我們從一開始就很接受彼此的不同。」就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的李先生(化名)認為李宸佑明確地把社會賦予的期望,寫入詩詞〈人生清單〉之中,加上張倚瑄外婆在歌曲裡所建議的人生目標,讓他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否有相似的人生經歷。觀眾栗子(化名)則認為以詩結合音樂的展覽很親民,會讓更多人願意去了解其中內涵。談及未來發展,李宸佑則表示若有機會,會想繼續朝舞台劇延伸,或是將此次展覽擴大至更完整的規模。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米克生活節廣邀東南亞樂團 展現移工移民娛樂文化
2022-12-21
【記者陳孟樺高雄報導】剛下班的移工逐漸湧入演唱會現場,無數炙熱目光望向舞台,引頸期盼屬於他們的時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高流)於17日舉行「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這是台灣少見為移工移民所舉辦的演唱會,多組東南亞樂團越洋來台演出,在台印尼移工樂團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也一同炒熱港灣氣氛。 首屆米克生活-東南熱浪篇17日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舉行,「米克」指的是M.I.K,Migrants in Kaohsiung。 圖/陳孟樺攝演出當天,平日晴朗炎熱的高雄下了一場大雨,南部鬧事團擔任開場嘉賓,大風一刮,雨水與乾冰一起吹向觀眾,主唱A Bu突破濛霧,跳下舞台與為數不多的聽眾互動。即使台下觀眾零星,團隊成員仍走向大家,唱出移工心聲。而他們演唱的第二首歌曲〈This World Going Crazy〉由鼓手阿凱創作,以貧富差距為主題,「有錢的人可以為所欲為,沒有錢的人卻什麼都不行。」「No, no. It’s no way.」從印尼來台唸書工作的瑪麗莎(Marissa)和崔麗芙(Tri Riv)直呼,他們認為在台灣聽到現場的印尼音樂演出非常困難,很高興能有米克生活節,活動更聚集許多原本彼此不認識的移民移工,壯大族群連結。南部鬧事團也希望透過演出,激勵同樣在台灣的移工們,「唱歌告訴他們大家是一起的,他們不是孤單的。」 南部鬧事團(SOUTHERN RIOT)為開場嘉賓,過去較常參與勞動權益相關活動,歌曲也以勞工人權為主軸。 圖/陳孟樺攝主辦方還邀請印尼民謠美聲 Soegi Bornean、泰國迷幻搖滾 LEPYUTIN、硬式搖滾天團 Retrospect,以及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草民大樂隊是唯一使用多種傳統樂器演出的樂團,宏亮歌聲搭配民俗編曲,格外動人,他們甚至到台下帶觀眾一圈一圈地繞著廣場跑,所有人一起大聲唱歌,將寒氣趕出體外。 長期為菲律賓原住民權益發聲的草民大樂隊(Talahib People's Music)成員在演出時,到台下帶領民眾一起唱歌跑步炒熱氣氛。 圖/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提供台灣移工已多達71萬人,為他們舉辦的演唱會卻少之又少,南部鬧事團坦言,「增加演出機會,我們才能邀請更多朋友來聽歌、唱歌。」高流首次舉辦米克生活節,獲得許多移工朋友青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公共關係部副理吳涵婷表示,「我們要接下社會局、勞工局已經部署對移工移民的關懷,用關懷他們娛樂生活的角度接棒。」未來高流也計畫將米克生活節提升為年度性活動,以期能讓更多新住民一起形塑城市文化。 台灣較少舉辦給新住民的音樂活動,17日當天吸引許多移工移民前來參與。 圖/陳孟樺攝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藝文
第1772期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2022-11-23
【記者戴婧雯台中報導】「2022科技劇場」系列活動於19日及20日在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推出最後一場表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聯合呈現《鏡境》音樂科技互動實驗劇場,結合科技與音樂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饗宴。 由於作品的畫面光線較強烈,因此開場前也有為觀眾做簡單的提醒。 圖/戴婧雯攝觀眾進入劇場,首先會被序奏〈預鏡〉吸引目光與聽覺。柔和的聲音搭配著不斷變動的影像畫面,帶領觀眾一步步進入虛實莫測的氛圍,也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展演中。下一章節則是由陽明交大師生一同演出的〈偽日記〉,四人分別演繹療癒、厭食、魔術和錢包四個主題,表演過程中會敲擊各自角色持有的物品,或是與觀眾互動,並搭配不同的動作即興演出,帶來一場劇場式的音樂表演。演出進入下半場,〈空牆〉以賽博格(註一)表演者和團隊自製的聲響裝置「闁」為表演主體。表演者手貼電療貼片,呈現出被電療的模樣。與此同時,「闁」除了會發出原先設定好的聲音,也會吸收當下表演者身周的細微聲響,即時後製並釋放,完成〈空牆〉的整個表演。〈Scape〉則是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作品,由機器學習產生的3D動畫,搭配著人工智能語音組成一部影音作品。此作的邏輯和劇本皆由人工智慧演算得成,團隊希望藉由這樣的創作手法探討人類和人工智能的世界是否可以相互理解。註一:賽博格(Cyborg Art)為表演者透過控制植入體內的裝置來增強感官能力,從而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作品〈偽日記〉裡,賴河泰將自己的專長運用到演出當中,飾演身心療愈師。 圖/戴婧雯攝此次跨校合作的音樂科技互動實驗表演《鏡境》,以時下流行的元宇宙的多重身份(註二)為主要概念。指導老師董昭明表示,鏡子中的世界猶如平行世界,當人面對鏡子時現實裡會有真實的個體,而鏡子裡也會有虛假的分身。他說:「因為鏡子是一個反射的狀態,他看得到也很實際,但是卻完全摸不到。」所以構思了「鏡中之境」的概念來詮釋團隊對元宇宙的想法,企圖向觀眾傳達虛實共存的狀態。註二:元宇宙的其中一個要素為多重身份。元宇宙的使用者擁有多個同時存在的數字身份,每個身份都可基於不同的使用者體驗而存在。 作品〈Scape〉使用了3D動畫與Disco Diffusion的機器學習所生成的影像,結合人工智能的聲音,向觀眾呈現人類、人工智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圖/戴婧雯攝團隊希望與觀眾進一步探討科技與人類之間的平衡。表演者洪世霖提出疑問,「我們如何去面對這麼龐大的、高速的科技發展?如何不要讓人類成為科技的附庸?」他認為,人在長期習慣使用科技的情況下容易變得麻痺,團隊期許表演可以引導觀眾反思科技對人心的影響,也期望大眾可以意識到人類才應該是主導科技的角色。觀眾李思韻認為,雖然表演使用的視覺元素較抽象,若無相關背景可能會較難吸收,但其立意非常好,可讓民眾透過演出接觸到元宇宙的概念。兩校指導老師董昭明和蔡子瑋則期望這種跳脫傳統的演出,可以帶領觀眾一起脫離社會框架,期許未來更多人可以支持音樂科技的演出。
當音樂不只耳朵能體驗 虛擬元宇宙共創感官饗宴
專題
第1765期
當音樂不只耳朵能體驗 虛擬元宇宙共創感官饗宴
2022-04-28
【專題記者劉亭妤、張博涵、羅子恆、吳凱西綜合報導】行走在各色燈光堆砌而成的道路上,腳步伴隨滑鼠聲噠噠,朝著演唱會場前進,倏地,在服飾店前停下,線上付款購買歌手聯名款服飾並一鍵換上,唯有身著這件衣服才有擠進搖滾區的資格,粉絲身影之間凝結出屬於彼此的認同感。此時,門鈴聲一響,才驚覺原來剛剛所經歷的,是虛擬角色帶領自己享受的一場線上演唱會,而手上剛送來的包裹中裝著沉甸甸的衣裳,和方才虛擬世界中所著一模一樣,享受音樂的快樂也因此得以延續到現實。幾坪大的否極泰來音樂股份有限公司裡,執行長李漢群在採訪進行中丟出他的大膽想法,那是他對音樂元宇宙的想像:設定虛擬角色,在參與虛擬演唱會的過程中體驗「現實」與「非現實」交織而成的嶄新體驗,「我們會去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從裡面去開發一些商機。」李漢群深信流行音樂產業能引領社會,相信創新想法就像他所熱愛的音樂,只要彈奏出第一個音符,所有的想像都可能接連發「聲」。不只開發商機,也創造專屬虛擬世界的音樂體驗,觀眾能隨意走向鼓手,或者靠近吉他手,玩轉音源、體驗不同樂器的音量組合,「所以在音樂的設計上面,可以做各式各樣的玩法,它就已經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的音樂。」背對窗戶的辦公桌前,如此的想像已經不知道在他的腦中上演了幾回,若時序流轉回十年前,這樣的天馬行空猶如癡望夜間點點星光,如今,隨著新虛擬科技日新月異,畢書盡於民國109年出道十年之際嘗試運用VR技術舉辦演唱會;隔年A-Lin在360度投影空間創造沉浸式展演;同年Julia吳卓源與婁峻碩SHOU共演《在田星球-翻玩音樂趴》XR音樂節目;今年,五月天舉辦突破三維空間、以元宇宙為概念的《陪你跨年線上演唱會》...,音樂人紛紛嘗試虛擬形式展演,漸次走上音樂元宇宙的實踐之路,創新的想法得以像真切可觸的燈火,被捧在手心感受。 A-Lin去年攜手音訊品牌「Soundcore聲闊」演出《Soundcore聲音夢境:A-Lin線上音樂會》,創造出兼具視覺、聽覺的沉浸式體驗。 圖/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提供疫步藝腳印:疫情成虛擬展演推手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即使疫情控制不斷被各種變種病毒打回原點,在一切看似沒有明顯地好轉的低迷時局,虛擬科技產業卻得到蓬勃發展的空間。「隨著科技本來就會線上化,但因為疫情,加速了這個產業的發展。」李漢群回憶,在民國109年疫情爆發之初,表演邀約陸續取消或延期,原先預估半年能有10場表演,突然之間只剩下一、兩場,表演模式也改成線上展演,「2020年疫情剛開始,就是在嘗試替代實體表演形式,那是一個轉型的情況。」旗下藝人YELLOW黃宣不只接觸LINE線上演出,也多了BEATDAY虛擬展演的合作機會,從單純的實體表演線上化,轉變成一種結合全息攝影、VR、AR、XR等新科技技術的表演與互動形式,透過立體建模、特殊的攝影方式,在觀賞體驗上創造更多種可能。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的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也期待虛擬音樂展演的未來發展,「我曾經有這麼想過,這(虛擬音樂展演)就只是因為疫情關係的替代品,但沒想到疫情到第三年還沒有結束,然後這樣的產品看起來好像在發展中。」樂樂欲視 藝人融新科技創出多元演唱會實際走到表演前線,我們看見藝人運用不同媒介、場域,展演的各種虛擬演唱會。金曲音樂人阿爆就曾在「双融域 AMBI SPACE ONE」舉辦《聲.森不息》虛擬演唱會,視覺上用虛擬影像360度呈現壯闊的自然場景,阿爆則在其中擔任領航者,帶領現場觀眾一邊漫步在海面、森林、山谷中,一邊聆聽著歌手嘹亮的嗓音。阿爆認為虛擬技術再現了他對自身作品的視覺想像,「視覺設計的根基都是從我的音樂去發想、延伸,再被其他人重新轉譯,那也會有他們自己的靈魂在裡面,我覺得是很特別的一件事。」相對於《聲.森不息》用實體空間展演的方式,饒舌歌手蛋頭則和我們分享截然不同的演出經驗。他去年曾與虛擬實境音樂平台BEATDAY合作,出演《大嘻哈時代》全息投影演唱會。BEATDAY將演出場景打造成末日西門町,觀眾能在家使用電腦,以遊戲角色的身分在此元宇宙中穿梭、飛行,獲得360度的觀看體驗,還能更換角色服裝和髮型,而演出者則是以3D全息投影(註二)的方式在場中央饒唱。初次接觸虛擬表演的蛋頭興奮地說:「我覺得蠻新奇的,最後看到成品也覺得很帥!」註二:3D全息投影又稱為全像投影、全像3D,利用光線原理紀錄與呈現真實立體影像,使用者無需配戴任何眼鏡或頭盔等特殊設備,僅用肉眼就可看到立體虛擬人物或物件,此技術可用在展覽、商演、娛樂、交通工具展示等場合。而上述的線上虛擬演唱會常採用「多視角」進行場景設計,除了舞台正前方的視角外,還有主唱、導演、側邊或後台等視角供觀眾探索。李漢群更透露,在黃宣未來虛擬演唱會的DEMO中,觀眾能透過手指或滑鼠調整觀賞角度,「我就直接轉到樂手的臉前面去,還可以看黃宣的光頭後面到底是怎樣,這個就會很有趣。」然而面對新型態的演出方式,歌手及音樂產業工作者們都仍在摸索、學習。阿爆分享,歌手在虛擬演唱會須注意許多有別於傳統演唱會的細節,例如在綠幕前與鏡頭互動時的距離掌控,也要讓肢體習慣面對鏡頭。蛋頭也提及在綠幕攝影棚中演出時,因自己的造型不適合後期製作,須當下臨時更改,「它細節要求蠻多的,我原本蠻喜歡我的造型,但我的頭髮比較不好掃描,所以我後來改戴黑色的頭巾,也因為身上有一些衣服顏色比較接近綠色,會被綠幕吃掉。」 《大嘻哈時代》全息投影演唱會團隊前期在360度綠幕攝影棚中拍攝歌手表演,後期再將歌手製作成虛擬替身並融合遊戲引擎,打造音樂元宇宙。 圖/饒舌歌手蛋頭提供雖有許多細節待適應,演出者對新型態展演多保持正面態度。阿爆表示更多樣的展演方式是必然趨勢,蛋頭也說:「希望自己的表演方式愈來愈豐富,有新的、有趣的元素都會讓我想嘗試。」音樂製作人李漢群也積極看待變化,「藝人有一個使命感:他必須要帶領所有群眾和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方向走,所以科技走到哪邊藝人就要走到哪邊,甚至藝人要去帶領科技去走向我們想要的地方。」他認為藝人必須跟著時代趨勢轉型、嘗試,才能讓自己成為流行性的代表。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虛擬展演硬體、資金處處碰壁​​但當焦點轉回螢光幕後,卻能看見更多虛擬音樂展演的困難之處。以觀賞體驗來說,網速經常扮演關鍵因素,曾製作虛擬線上演唱會的馮建彰直言:「一慢的話什麼事都做不了,所以平台、硬體建置的網路要快是基本。」然而即使製作方的網速理想,接收方的網路頻寬不足,製作方的努力仍可能是徒勞,李漢群透露,「以個人化的手機來講,5G還是很弱,其實如果用過BEATDAY就知道,他(黃宣)在動作上面是有一點點卡的,有點lag這樣。」表演者阿爆解釋,若聲音、畫面產生延遲,將會導致觀眾無法感受到作品要表達的內容。此外,設備普及化也是難關,馮建彰指出,現在擁有頭戴式VR顯示器的人口比例不高,即使擁有顯示器也鮮少用作體驗音樂表演。在技術困難之外,馮建彰進一步說明製作方的成本考量。事實上,即使籌辦一場虛擬演唱會的花費比實體演唱會高出一些,也非製作方望之卻步的原因,真正的發展困境是成本難以回收:因為VR客群基數過少,且演唱會的受眾仍習慣觀賞現場演出,「這會不會回歸到演唱會是不是原本就該屬於現場的,你會很難去把它移植到虛擬上面。」所以虛擬演唱會是否能複製實體演唱會的模式?成果仍有待檢驗。除此之外,線上演出的付費機制也是成本難以回收的因素之一,華納音樂華語部行銷總監Catherine表示,票價的訂定還需要時間與觀眾共同建立價值概念,「要去小巨蛋或是要去北流開演唱會,你可能知道一張票3000、便宜一點的1600、VIP要4000,這些你是很有感覺的,但是一場線上演唱會,200你要出嗎?2000你要買嗎?」李漢群補充,因為線上演出大多都是免費入場,導致整體演出的收入僅靠廣告與贊助,甚至無法提供表演者該有的酬勞。最終產品的品質也影響民眾參與虛擬演出的興趣,馮建彰坦言,「這些虛擬產品其實是有的,但是拍攝下來的成果很糟糕。」但他將其歸咎於我國當前少有創作者在VR演唱會這項產品上努力耕耘,當未來更多人投入VR創作領域後,便有機會產製優秀作品;Catherine也認同這樣的展望,「以現在的角度來看2、3年前的虛擬音樂展演作品,會覺得有點好笑,這個產業、技術變化地其實真的非常快。」未來,當更快速穩定的5G網路涵蓋率提升、輕便又價格親民的VR眼鏡問世,虛擬世界的世代才會真正到來。夢想動畫企劃陳昶安認為,唯有在人手一副VR眼鏡時,元宇宙等虛擬型態的展演才有可能發生,目前BEATDAY的嘗試,僅是一場試圖提供大眾未來想像的實驗,並直指若是台灣要走到下一步,「技術一定要跑得比民生所能達到的程度還要快。」陳昶安身為虛擬內容產製團隊的一員,強調必須盡快完善場景設計、4D建模(註三)、動態捕捉等技術,台灣才能夠因應未來需求的發展。註三:利用多視角攝影機捕捉真實的人物動作 , 再製作3D人物模型動畫。其攝影棚又分為綠幕攝影棚、LED攝影棚兩種。虛實共存開創展演無限可能 引領音樂產業步入嶄新旅程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實體演唱會與虛擬音樂展演仍是兩種不同的產品,任一方皆無法被取代。Catherine認為,實體和虛擬音樂展演存在著互補的關係,空間場域、互動設計與體驗上的差異,創造兩者並存應用的機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強調,只有將內容做出差異,才能在疫情後持續吸引觀眾欣賞、參與線上虛擬音樂展演,「不建議把實體演唱會原封不動複製。」Catherine則解釋,當華納選擇要舉辦演唱會時,如何在兩者間衡量?即使藝人、唱片公司、音樂圈在疫情時代下仍然重視實體演唱會,「我們注重的還是當下藝人和粉絲的需求或他們最想要的關係。」華納音樂華語部目前也正在接洽虛擬音樂展演的案子。不過虛擬展演尚需與其他媒介結合才能趨近音樂元宇宙的多樣化特質,馮建彰提出兩大可行走向,他認為,在電玩世界裡產出虛擬偶像,或將真實偶像投放到虛擬世界中,都具備高度發展性,「這在國外都發生過,只是台灣還沒有一個電玩的產品能夠讓人進去辦演唱會,但我覺得這是未來的可能性。」直播化也是另一讓觀眾更易於接近虛擬演唱會及表演者的方式。Catherine想像未來或許也能利用區塊鏈技術,形塑演唱會文化,「以前我們去演唱會會到旁邊買周邊,那我們也可以把買NFT當作買周邊,打造一個元宇宙的概念。」 展演製作團隊FREES 自由的設計創意總監馮建彰認為,虛擬與實體演唱會不但不相衝突,還可綑綁銷售,「看完真實演唱會後你會回味無窮,你多希望回到家後你的偶像又在線上跳出來說我們繼續安可一個小時,這是兩種不同的產品,在賣門票的時候就可以一起行銷。」圖為馮建彰工作照。 圖/馮建彰提供相較於台灣,目前國外已在虛擬音樂展演領域累積許多經驗,例如Travis Scott曾與電玩《要塞英雄》合作,化為巨大的虛擬分身在遊戲中開唱;Michael Jackson過世後還在美國告示牌音樂獎頒獎典禮上「出演」。林日璇認為這些跨平台、跨時空的應用便是虛擬音樂展演的迷人之處,「這是實體沒辦法達成的事,觀眾看到就會覺得好酷,真的是未來世界的演唱會。」若要借鑑國外經驗,馮建彰認為台灣音樂生態尚缺乏追逐偶像的氛圍,「台灣現在的走向都在講創作、獨立樂團,沒有追星偶像,很難營造那種去追逐藝人的氣氛,產品就沒辦法太火熱。」並解釋,擁有大量粉絲的藝人才具備足夠的資源去靈活選擇音樂展演形式,粉絲規模太小便難以創造大型產業鏈。也正是產業發展未成熟,所以才使得台灣現階段多由影像產製端邀約藝人進行嘗試,而非藝人主動尋求合作,整體音樂產業在環境影響下,仍然普遍缺乏發展虛擬音樂展演的動機與自主性。對此,馮建彰建議,因華語音樂較著重歌詞的表達,若要擴大台灣音樂市場,或許能從外國華語市場著手。Catherine則認為產業動向終將順從消費者的需求,「不管技術怎麼改,最重要的就是消費者為什麼會想要看演唱會,音樂人、創意人都應該要對觀眾有更多觀察及了解,才能做出更感動人的東西。」當民眾與音樂能猶如耳機的兩端創造共鳴,屆時不論透過何種形式展演,才能都讓專屬於台灣的聲音在人心震盪不絕。
北藝大團隊舞馬崗故事 跨域展演盼為傳統發聲
藝文
第1756期
北藝大團隊舞馬崗故事 跨域展演盼為傳統發聲
2021-11-03
【記者羅子恆綜合報導】表演者踏於岩石之間,時而隨音樂、時而隨富含情感的詩歌翩翩起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暨碩士班、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及傳統音樂學系碩士班學生組成團隊,以馬崗文化(註)為題創作《極東之隅:馬崗故事》,結合舞蹈、文學與音樂,反思生態破壞及沒落的傳統漁村。作品於10月30、31日在北藝大鷺鷥草原上公開演出。註:位於新北市貢寮區最東邊的漁村,以漁業為主要發展產業。 有限的岩石群空間中,舞者賣力展現當地文化特色,同時唸詩朗誦的表演者出現在身後與其進行藝術結合。 圖/羅子恆攝演出由三個劇目組成,透過表演場地變換,呈現馬崗當地不同的風土民情。岩石上頭,一男子輕柔撥弄阮上琴弦,有時彈奏、有時暫停;岩石的另一側,女子透過簡易肢體動作搭配優美的詩詞朗誦,訴說在地文化的特色;一轉眼,岩下舞者賣力翻滾,模擬海浪在礁岩上不斷拍打的樣態。觀眾楊宙大說:「完全表達出在地人的文化以及生活,而且傳達的理念也很清楚。」 舞者扮演海浪與礁岩上的「海女」進行交融,訴說海女職業與海洋密不可分的親密關係。 圖/羅子恆攝北藝大舞蹈表演創作研究所教授張曉雄談及展演的創作歷程表示,三系所學生依靠各自專業梳理馬崗歷史,他們也深入當地與海女、柑仔店老闆等居民相處,並進行訪談,最後,學生們將自我與在地間產生的各種情緒與想法交融,完成這場跨域的演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研究所學生坐在高起石頭上彈奏傳統樂器,另一側舞蹈學系研究所學生以身體作為創作手法,完成這場跨域展演。 圖/羅子恆攝「創作過程中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張曉雄認為,舞蹈是較為意象化的媒材,雖然舞蹈不擅於闡述事件,卻能夠透過身體直覺讓觀眾快速感知。表演者、北藝大舞蹈學系暨碩士班學生楊勝博直言,一開始他不清楚如何將文學融入舞蹈與音樂中,但經過團隊長時間溝通、協調,最後決定讓文學以詩詞及故事的形式,成為支撐文化展演的骨幹,讓舞蹈及音樂得以依循故事,建構整個演出內容。「每個人互相交流感受及想法,並透過肢體之間的磨合感知不同人心中的馬崗,這是他最大的收穫。」他補充。 舞者以身體各種姿態呈現馬崗在地文化,搭配傳統樂器模擬當地聲響,帶領觀眾親身感受及體驗。 圖/羅子恆攝馬崗地區因過去急於發展漁村產業,導致環境遭大肆破壞,傳統文化隨之衰頹。因此團隊決定以馬崗為主題,希望透過這次展演,讓學生藉創作過程體驗當地生活,更深入瞭解漁村發展的困境,也盼望作品能承載豐厚的文化,傳遞給觀眾。楊勝博說:「馬崗這個小社區利用僅有的資源,與即將收購當地的財團勢力相抗衡,使他深有感觸,並希望透過藝術創作來為他們發聲。」「希望將我們對馬崗現場的記憶呈現給觀眾。」楊勝博強調,觀眾應關注舞者在演出當下有感而發的動作差異,因為每次演出都是對馬崗的重新詮釋。而張曉雄也期許觀眾能體會學生的感受,並盼望表演者能透過表演,獲得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及想法,使該作品發揮最大價值。 兩名舞者在懸崖上對峙,利用鷺鷥草原上原有的岩石呈現馬崗在地景致。 圖/羅子恆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