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新知
第1706期
【專欄】猛藥不等於有效 醫生破解用藥迷思
2019-09-26
【記者黃雪瀅台北報導】為了使感冒痊癒,通常民眾都會選擇趕緊去看醫生,且總會要求強效藥物以盡快減緩不適,並針對症狀消逝速度來判定醫生的醫術。「藥效強等同於有效」是大眾長久以來的認知,然其實藥效強是由於醫生針對同一症狀開出兩三種藥品,甚至添加類固醇所致。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劉欣甜表示,通常嚴重的感冒在吃了醫生所提供之「感冒藥」後會快速痊癒。但這時體內的病毒真的消失了嗎?台灣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吳欣潔坦言,「感冒藥只是為了緩解我們的不適。」若是細看藥單,其中之藥物都只是針對感冒症狀,而非消滅侵入身體的病毒,因此自身仍然具有病毒的傳染力。 民眾一般感冒會自行在藥局購買普拿疼以減低免疫反應所帶來的不適。 圖/黃雪瀅攝「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病毒造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政大門診部主任吳逸帆解釋,除此之外,也跟每個人不同的免疫狀況或環境因素有關,因此並非接觸到病毒時都一定會發病。而多數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嗽等,其實皆為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的自我防衛機制。註:為了與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做區分,臨床上通常將鼻、咽、喉稱為上呼吸道,明確診斷疾病的部位。因此普通感冒可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有些醫生為了讓病患的症狀得到緩解,一次針對同一症狀開多種藥品,吳逸帆透露,甚至「為了減少病人不舒服的症狀,通過類固醇的添加從源頭去降低免疫反應。」如此短短幾天便感受到病情舒緩,但吳欣潔也補充:「除非患者真的極度不舒服,否則不建議使用(類固醇)」。吳逸帆提到,類固醇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荷爾蒙,能夠消除免疫發炎反應,亦即能緩解感冒時的不適症狀,但同時卻也減低身體免疫系統對入侵病毒產生的反應。「這樣反而可能會讓病程拖得比較久,甚至增加其他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他強調,類固醇因為作用很廣,所以少數人在短期使用它後,可能需承擔水腫等輕微的副作用;長期使用,身體則會出現較嚴重的異常。「感冒時醫生主要是針對症狀治療。」吳欣潔說明,民眾吃了藥效強的藥,雖然能讓症狀得到緩解,但卻需要由我們的腎臟吸收、代謝,久而久之對身體更是傷害。因此民眾感冒時,應適度休息,而非用強效的藥物使自己誤以為身體已經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