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639期
《一種旁觀》奪首獎 讀劇談汶川地震
2016-11-30
【記者曾品媛台北報導】第二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頒獎典禮暨得獎作品讀劇藝術節11月24日於台灣戲曲中心登場。第一部得獎作品《一種旁觀》是出身中國廣州的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學生胡璇藝創作的第一部完整劇本,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拿下大會首獎。《一種旁觀》以汶川大地震為背景,使用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但沒有選擇特定的事件加以延伸,在不同情境中分別呈現媒體、當地居民、官方政府、甚至是因地震而毀壞的物件的獨白及對話,表達對震災的不同態度。其中「新聞直播」橋段,改編真實事件,以新聞媒體直播受困於建築物中四天的婦人,因得知女兒在震災中身亡,而絕望吞金自殺的過程,批判媒體處理手法的荒謬。戲劇中也呈現政府當局、外地民眾與當地居民的對話,表達對重建計劃的不同看法,凸顯雙方在想法上的矛盾及認知落差。劇本以「旁觀」為主要命題,試圖探討「沒有經歷過災難的人要如何討論災難」,並融入作者對於災後重建、心靈重建、及媒體再現震災的看法及疑問。 表演的處理方式「讀劇」,為一種存在於演出和文字劇本間的表演閱讀形式,導演為擅長京劇編導的孫元城。圖/《一種旁觀》提供《一種旁觀》當中也讓無生命的物件擬人化,讓外來者與它們產生問答,當中也包含災後重建的羌族傳統建築「碉樓」。胡璇藝大學階段主修新聞學,她提到,採訪一個震災後由漢人為主的工業區,轉型為羌族文化觀光區的山谷時,發現裡面居住的民眾卻全是漢人假扮。她因此了解許多原本在此從事工業工作的人對於產業轉型的反彈,開始思索「重建」要如何符合當地居民的需求。見證復興的過程中,她也聽見當地居民對許多新建設的排斥和疑慮。觀眾、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伍元之表示,很喜歡戲劇當中呈現震災後的建築物活起來對話的部分,尤其當帳篷說出自己想保護災民的心聲、卻被災民以「帳篷不是家」反駁,讓她覺得特別印象深刻。本次表演的處理方式「讀劇」為一種存在於演出和文字劇本間的表演閱讀形式,呈現的導演為擅長京劇編導、目前任職於國光劇團的孫元城。他表示,在剛拿到這份劇本時非常驚訝於其中的文學深度及創新性,對於一直以來擅長處理傳統戲曲形式的他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胡璇藝也表示,寫劇本的過程中,並沒有考慮當中的內容要被「演」出來,反而希望觀眾可以細細閱讀當中的內容。她認為,讀劇是一個相對尊重劇作家發揮空間的戲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