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生活
第1802期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11月30日,國立政治大學搭蘆灣Talu’an社(以下簡稱搭蘆灣社)攜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暨搭蘆灣社三十週年社慶,邀請已畢業和在學的社員於政大四維堂吃「婚宴流水席」,紀念社團成立以來走過的30個年頭,並聯繫不同世代社員間的情誼。 活動以婚宴的流水席作為主題,總召曾漢宇Yawi說道:「流水席在部落很常見,希望用流水席傳遞部落的生活感,給大家溫馨的感覺。」也藉30週年社慶聯絡跨世代社員的情感,並回顧社團成立以來,承載不同原民青年在校園生活中的故事。曾漢宇Yawi也表示,今年特色還有社友2CHANGE的饒舌表演,2CHANGE將原住民議題融入創作,譜出原民青年的境遇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藉此引起原民族群的文化認同,以及對原民議題的認識。 搭蘆灣社在流水席間準備了由花蓮聯合豐年祭公演曲所改編的歌舞表演,社員們身穿族服,展現不同部落的文化交融與活力,社慶活動組長cemelesay lja paculilj說道:「搭蘆灣社很少有歌舞演出,也可以藉由這次表演,讓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社員關係更密切。」活動尾聲,不同世代的社員們圍著圈唱社歌,並在畢業校友malang dapic的帶領下,跳著樂舞(註)繞四維堂歌舞。malang dapic回憶道:「以前社團沒有人教導社員如何跳樂舞,我在大三當社長那年將樂舞帶進搭蘆灣社,進行了社團首次樂舞展演。」他也藉由本次社慶,將在過去所學的樂舞傳承給學弟妹。 註:樂舞為原住民族傳統收穫祭、團結祭等年祭時所跳的舞蹈。 社慶活動以聯繫不同世代社員情感出發,cemelesay lja paculilj解釋道:「邀請哥哥、姊姊們回來是一種承先啟後,這個社團是他們成立、延續,再交到我們手上,不能忘記前人的付出。」因此邀請學長姐回到母校,見證搭蘆灣社的里程。malang dapic補充說明,部落十分重視年齡階級制度,遇到比自己年長的都會稱哥哥、姊姊,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更有親切感。而對於本次創新的社慶形式,malang dapic說道:「學弟妹把部落常見的節慶慶祝型式帶來,大家能夠在四維堂一起吃飯、甚至喝酒,不會被外界拘束,我覺得很棒。」 搭蘆灣社成立之初是為了給予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園的歸屬感,「然而近年除了原民學生,也有非原民、甚至外籍生的加入。」曾漢宇Yawi說道。搭蘆灣社、原住民族自主學習課程已不再局限於原民學生參與,鼓勵對原民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一起加入。曾漢宇Yawi道:「文化認同更看重個人本身想法,而不是你的種族。」今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運動30週年,象徵著原住民族身份認同重建與台灣社會更加多元平等,搭蘆灣社也期待引領更多人加入,一同學習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生活
第1801期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擁有一間溫馨小屋,可能是許多社會新鮮人的夢想。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全台1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量占比逾15%,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高。永慶房產集團彙整實價登錄資料則顯示,七都25坪以下中古屋交易占比,從2020年的15.7%升至2024年的22.9%。不過,這股小宅熱潮,究竟是反映年輕人的夢想實現,還是在現實下的折衷? 這些在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小宅雖小,但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卻高不可攀。根據591房屋交易網,2023年全台新屋平均成交價約每坪54萬元。以20坪小宅來算,總價約1,200萬元,若在七都高房價地段,甚至超過1,500萬。以主計總處發布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6,751元來看,獨自奮鬥的社會新鮮人須不吃不喝20多年,才能完成他們的小宅夢。 在高房價壓力下,政府推出的優惠政策成為許多人試圖圓購屋夢的重要依靠。去年8月上路的《新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以下簡稱新青安),貸款年限最長可至40年,貸款額度也從8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還款寬限期則從3年延長至5年,期間只需繳交1.775%的利息。許多人趁著新青安的利多條件舉債買房。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房貸中,20至25歲的大學學歷者,高達1,821筆,創5年來新高。 青年人有因新青安「安心」購屋嗎?說到底,新青安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過了5年寬限期,借款人需連本帶息還款,屆時壓力大增,還不出來就有可能違約或轉賣。因此,新青安不過是分散還款的時間壓力,沒有解決根本,青年依舊很難跨過房價的高牆。 此外,根據媒體報導,不少投資客申請新青安,大舉入侵房市,導致房價上揚。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全台房屋成交價從去年第3季到今年同期上漲10%,新青安似乎成為房價上升的推手,加重青年的購屋負擔。 在資本市場衝擊下,房屋已不再是單純的居住空間,而成為投機逐利的工具。政府若真有心解決高房價問題、協助青年,應該全面修正土地與房地產制度,建設長效社會住宅體系,同時嚴懲囤房與炒作行為,以利空屋釋放且抑制房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宅如今成趨勢,源於房市長久一來的高房價問題,政府須配合多方管理措施,才能讓居住正義不再淪為口號,為台灣創造更公平的居住環境,給青年一個逐夢踏實的機會。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生活
第1797期
注入新世代記憶 「小小導覽員」重塑眷村文化
焦點
2024-10-25
【記者張博媛新北報導】「你好,歡迎來看展!」稚嫩的聲音在展間此起彼落,吸引民眾駐足參觀。「眷村童話展」由「遊此藝說」團隊舉辦,於9月14日至10月27日在空軍三重一村(以下稱眷村)展出,將先前參與「眷村主播營」孩子的成果集結成展,孩子們更自發性地變身「小小導覽員」為現場觀眾導覽。 20日是「小小導覽員」活動最後一日,走入由防洪樓改造的展間,小小導覽員鄭芮竹、林立崴熱情地為觀眾介紹展間與展品。其實「眷村童話展」原本並未安排孩子導覽,然而展覽開始後,孩子們自主地向團隊提出親自導覽的想法,「小小導覽員」因此誕生。「眷村童話展」是一個透過五感重現孩子對於眷村印象的展覽。在視覺和聽覺呈現上,小小導覽員介紹他們自製的花磚和風鈴,從設計稿到成品都是親手完成。鄭芮竹、林立崴也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作品,是使用眷村土壤為原料,並融合當地特色燒製而成的風鈴。走入隔壁展區則是孩子自己規劃的空間,展示營隊學習的採訪、拍片、製麵成果,連結眷村的嗅覺與味覺。最後則為眷村的觸覺特色,鄭芮竹為觀眾介紹「編竹夾泥牆」,並親手帶領大家體驗眷村建築文化中的編竹技巧。 「遊此藝說」由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的學生陳姿含、何沛蓉、張志瑋成立,透過藝術教育和共製策展,希望將文史內容轉化為孩子的創作根基,為舊有空間注入新的情感記憶。「我們認為眷村是一個可以打開,有很多不同面向的物件。」張志瑋說道。在層層剝開眷村這個物件後,「遊此藝說」期待藉由眷村和大眾產生更多互動,發想出重塑新世代空間與文化的「眷村摺學計畫」。張志瑋表示,孩子的可塑性強、充滿想像力,不會被成人思維框架,他說道:「最重要的是孩子與土地的關係沒有受到太多成年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且跟老文化之間是值得去碰撞的。」 「遊此藝說」藉由策展看見了孩子們自主性的成長。鄭芮竹表示自己學習到最大的技能便是現場導覽,「不僅要不停練習、把東西記起來,還要對應觀眾的反應做出其他調整。」他說。而在展區積極「攬客」的林立崴分享,在參加活動以前連「眷」這個字都不會讀,更不知道什麼是眷村,現在卻能侃侃而談地解釋眷村歷史,「與以往參加過的活動相比,這次活動學習到更多知識,令我大開眼界!」他說道。而鄭芮竹母親也表示,孩子在這裡更加積極,並願意主動向家人分享活動見聞,甚至能將所學與生活經驗連結,令他感到欣慰。 談及團隊未來規劃,張志瑋表示藝術教育與文史空間共製的計畫不會只停留於眷村,他們放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思考如何轉化其他文史空間為新的學習、藝術場域。張志瑋也注意到展覽中的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在展覽停留,家長也藉由其他孩子的創作來引導自己孩子,驅動了另一種策展人與觀眾對話的互動。」他說道。「遊此藝說」希望未來能以此擴展受眾群體,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文史空間,創造文化與學習的共製環境。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藝文
第1789期
模擬複製影像 胡馨方揭濾鏡世代現象
2024-07-02
【記者黎昕俞台北報導】牆上懸掛著一系列宛如複製品的畫作,其中卻隱藏著許多微妙差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胡馨方,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畫廊舉辦個展《SAMPLE》,他藉由大小型態不同,但卻相似度高的作品,表達現代人拍照時常使用濾鏡,導致社群媒體上流竄著相似影音的現象。 胡馨方個展《SAMPLE》探討當今網路世代愛用濾鏡拍照的現象。展覽於9日在北藝大南北藝廊展出。 圖/黎昕俞攝走進展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整面以桃紅愛心為底,人物在前擺拍的畫作。本次個展中,胡馨方將所有畫作統稱為〈SAMPLE〉,他表示在瀏覽社群媒體時,自己時常被演算法推薦高相似度的影片,讓他審思模仿與複製的定義,「雖然都是不同的人,但在看完影片後卻覺得他們都是相同的人。」他刻意避開以版畫刻印出相同作品,反而利用噴槍徒手畫出相似的圖案,並讓人物的姿態有所不同,將複製與模仿的差異體現在作品中,他說:「我想強調每個人的外型雖然不同,但是本質和行為上其實都是一樣。」當以噴槍完成作品以後,胡馨方便用白膠製作出花紋,黏著在畫上,以回應個展主題,藉此模擬現代大眾愛好使用濾鏡的現象。同時,他在作品中繪出由下而上的打光方式, 讓它們具有光澤感,並將畫作置於同面牆,他說:「我想表現傳統舞台劇的視覺效果,彷彿觀眾在看畫中角色表演的狀態。」 為回應個展中的「複製性」,胡馨方在每件作品中上,黏著以樹脂製成的圖騰,模擬出「濾鏡」的感覺。 圖/黎昕俞攝談及將作品取名為〈SAMPLE〉的原因,胡馨方注意到現代人們喜歡在拍照時使用濾鏡,或是依照模板拍攝影片,導致大量如同樣本般的影音漫佈在網路上,他補充說:「它們只是恰好被大眾挑選、仿製而成,而我的作品就是其中一組數據樣本。」因此,胡馨方並未將作品個別取名,除了抹去每件作品的獨特性之外,同時也希望讓觀眾藉此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也是一種模仿。觀眾Hank(化名)表示認同藝術家的看法,「這些畫彷彿中古世紀的肖像家族畫,讓我覺得莫名的恐怖卻華麗。」 胡馨方特意不為作品人物畫上肌膚紋理等細節,藉此回應個展主題中的「複製性」。 圖/黎昕俞攝為呈現畫作中的複製性,胡馨方讓所有畫作以桃紅色的愛心為底,畫上不同姿勢的AI建模人像,「我刻意忽略人物的肌肉線條或是細微皮膚紋路,讓它看起來較平滑且具有膠感。」觀眾咪咪(化名)則認為藝術家使用的色彩,讓作品有種詭異的空洞感,當他代入自身感受時卻又會有隔閡的感覺。此外,胡馨方也特意讓人物去性別化,更不替它們畫上頭髮,「我想表達大眾愛用濾鏡的社會現象,純粹是我們這世代的產物,無優劣之分。」他補充道。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校園
第1787期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2023-11-30
日本偶像圈的盛事TOKYO IDOL FESTIVAL,近十年來每年都有過百個大小偶像團體參加。近日,台灣亦有舉辦大型偶像音樂祭—《T-KI 無限∞偶像祭》。原本備受期待其能成為第一個大型的本土偶像音樂祭,卻在活動前一個多星期臨時以票房不佳為由取消,讓粉絲不免感嘆台灣的偶像市場還是太小。但歸根到底是喜歡偶像的人太少,還是喜歡「台灣偶像」的人太少?實際上,在台灣喜歡偶像的人絕對不少,今年3月韓國女團BLACKPINK在高雄國家體育場開唱,該場地座位最多可達55000席,他們亦是首個疫情後在此演出的海外偶像團體。今年五月天在同樣場地開唱,最高票價為台幣3880元,而BLACKPINK的卻是要價台幣8800元。即便如此,兩日共計9萬張門票從一開賣就秒殺,即使黃牛票炒高三至四倍的價格,仍是供不應求。由此可見,在台灣瘋偶像的人並不少,海外偶像也看準台灣市場,不少KPOP偶像亞洲巡演都會選擇來台。偶像作為各國文化輸出的重要一環,跨越國家和語言地追星,早已成Z世代年輕人的日常。他們正在看的,是有受過專業訓練包裝的KPOP偶像,是多元強調個人特色的JPOP偶像,或是語言相通的中國偶像,但彷彿台灣偶像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選項。台灣偶像曾經有一段漫長的空白期,不過隨著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爆紅,話題不斷,讓台灣迎來一波偶像熱。當時碰上疫情,加上中國、韓國選秀節目空白期,《原子少年》成為亞洲的男團選秀「獨苗」,順利吸引不少原本海外偶像粉絲的關注。抱著同樣的期望,今年同樣推出《未來少女》,希望再帶起女團的風潮。然而根據統計,缺少像前作一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未來少女》,網絡聲量還不及《原子少年》的一半,讓人不禁懷疑這波偶像熱是否只是曇花一現。再回來看《T-KI 無限∞偶像祭》票房不佳而取消活動的事件,彷彿驗證了此想法,本土偶像客群不足以支撐舉辦大型音樂祭。這是因為台灣偶像不夠優秀,留不住粉絲所造成的嗎?那要先了解一個偶像怎樣誕生。以席捲全球的KPOP偶像為例,有為人熟知的練習生制度,除了基本的唱歌和舞蹈訓練,也包括饒舌、詞曲創作、樂器等訓練,而且為了進軍海外市場,還會要求上各種外語課。甚至細微到時尚品味、體態、禮儀等都一一受過訓練,連性格是否適合團隊合作都會被列入考量。由練習生到出道,短則一至兩年,長則達十年。我們所看到在台上閃閃發亮的偶像,其實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當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已經發展了快30年,而在台灣則在近幾年才開始跟進,像是華研國際舉辦的ZZ世代選拔已經進行三年,當中亦有練習生參加《未來少女》組團出道,他們推出的〈Hellokittybalahcurrihellokitty美味しい〉曾達KKBOX即時榜第4名,並在抖音上短時間內累積超過8000萬的觀看次數。除了傳統的娛樂公司,也有今年才成立,完全套用韓國製作模式的天空娛樂,而他們推出的女團--幻藍小熊,在《未來少女》中屬人氣前段班。可見,引入專業全面的訓練模式後,台灣偶像也得開始擺脫曾經過時俗氣的印象。只是台灣偶像再優秀,但關注度都只能停留在選秀節目播出期間,結束後就缺乏舞台讓他們發光發熱,彷彿注定他們只能如曇花一現,走不進大眾視線中。偶像不同於普通歌手,對歌手而言,一把吉他就能讓其在路邊完好傳達作品的魅力。但偶像大多以唱跳為主,換言之,還需要燈光、伴舞、舞台設計配合,才算完整的表演。在韓國一星期有六天都有音樂節目放送,偶像可以透過打歌節目宣傳作品,而經紀公司更特別設計舞台佈置、燈光等,配上電視台專業的攝影,並且在結束後在網絡上傳花絮、直拍等影片,能讓粉絲輕輕鬆鬆就能全面感受偶像的魅力。但當台灣偶像的粉絲就沒那麼幸福了,台灣沒有像韓國的打歌節目讓偶像的作品曝光,偶像就只能以線下活動為主。以《原子少年》、《未來少女》為例,節目中的團體出道後,大部分只能是一些商演、校唱、廟會表演以維持曝光度,但難免犧牲了舞台設計、伴舞等元素,讓偶像魅力大打折扣,亦不利於網絡傳播。試問這樣的舞台,如何吸引早已習慣華麗偶像的Z世代呢?原本這次音樂祭的執行單位--必應創造,是承辦了很多大型演唱會的演唱會製作公司,讓粉絲不禁期待偶像能否帶來更精彩的表演效果。而且,這次舞台是很多團體第一次登上的大型舞台,甚至準備了表演新曲,可惜最後活動無法舉辦,讓偶像和粉絲空歡喜一場。從大舞台走小舞台,我們總不能讓粉絲無條件包容和等待。所以台灣偶像該如何走出這個困局?在發展成熟的KPOP也許有例子參考,小公司女團FIFTY FIFTY靠著投入大量資源在海外TikTok宣傳而獲得成功,更能紅回韓國。最近,《未來少女》出身的女團HUR+進行亞洲出道計劃,打著「讓世界知道台灣,也能做出跨越文化、直擊人心的舞台」的口號,藉著節目剛結束的熱度,向粉絲進行募資計劃,希望讓團體到韓國打歌,或許改變台灣偶像在本土缺舞台的狀況,說不定還真能實現「反攻」本地市場。政府注意到偶像產業的潛力和影響性,去年去年文策院為支持台灣演藝人才國際競爭力,與時尚娛樂經紀公司凱渥合作,成立「TDI台灣夢幻學院」投入資金共新台幣2.16億元,希望建立台灣的練習生制度。又與民間公司共同投資開始的踢帕娛樂,以年輕世代為市場定位,目標製作出精緻、具國際競爭力的娛樂影音作品,也簽下兩團《原子少年》出身的男團,並在今年製作了《未來少女》。接下來,文化部推出四年100億元、2024年30億元的「黑潮計畫」,以台灣文化內容為核心,涵括影視音文化國際台流、文化外交國家軟實力等文化藝術等6大面向,目前以台劇先行,至於偶像產業能否分一杯羹,從中獲益,仍有待觀察。目前投入的資源仍集中在表演人才的培訓,而韓國政府早已向全球招募故事創作、科技技術等幕後人才,並在2019年時的文化產業預算已達1800億台幣。經濟規模較韓國小的台灣,更應精準分配資金,惟現時黑潮計劃的面向廣泛,恐有僧多粥少的問題。之前歌手陶晶瑩在受訪時提及政府讓企業補助音樂活動時全額免稅,音樂節、音樂祭才能邁向國際舞台,也有望可為偶像提供更多持續的表演機會,讓台灣偶像被世界看見。
當TikTok成新時代兒童台 該擁抱還是抵制?
專題
第1778期
當TikTok成新時代兒童台 該擁抱還是抵制?
2023-04-05
【專題記者古宇恩、林玟君、詹晶雅、蔡文馨綜合報導】點選15秒的錄製時長,面對著鏡頭,搭配時下最紅的「抖音舞曲」,隨著音樂扭腰擺臀,殷切期待著同儕間的互動與關注⋯⋯這是12歲的小魚(化名)放學後的日常,也是現今許多兒童課餘的閒暇娛樂。TikTok儼然成為α世代(註)兒童最受歡迎的「幼幼台」。TikTok抖音國際版為主打短影音內容的社群媒體,截至2022年底,下載量已高達6.72億次,為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的應用程式。近幾年更透過集結全球使用者創作的美妝、搞笑及劇評等各式影片,逐漸吸引台灣兒童受眾的目光。然而,有不少師長對此感到擔憂,禁用TikTok的聲浪未熄。面對12歲以下、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兒童,應禁止孩子接觸TikTok?還是讓TikTok成為寓教於樂的平台呢?註:α 世代,又稱Alpha世代,是指出生於2010年之後,現為0到12歲的世代,擁有最充沛物質、最豐富技術知識的一代。 TikTok主打短影音的內容形式,成功吸引大批年輕使用者觀看,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成為主要受眾,引發許多師長隱憂。 圖/林玟君攝TikTok瘋遍校園 短影音奪兒童眼球「抖音一響,父母白養。」TikTok上各式影片內容流竄,抖音熱門歌曲一播,每個兒童都能琅琅上口幾句。然而,部分影片過於羶色腥的歌詞內容、洗腦的旋律等,讓許多師長不禁憂心忡忡。TikTok上多樣的影片讓孩子觀看是否合宜?許多人對此抱持疑問,卻也無法時時避免孩子使用與接觸。每天晚上,小魚會花至少半小時觀看TikTok上的短影音,因為在校園間,TikTok已是兒童聊天的共同話題,「這樣隔天去學校才有東西和同學聊。」小魚害羞地說。許多孩子擔心若沒有觀看TikTok熱門影片或不使用,可能會落單,甚至成為異類。有些兒童更為了引起注目或成為同儕間的焦點,會運用TikTok拍攝短影音,伴隨歌曲舞蹈。即使他們的肢體動作略顯生疏,但在TikTok上「練習舞蹈」顯然成了現今許多兒童的娛樂方式。「練習舞蹈」並不是兒童使用TikTok的唯一方式,現已升上國一的樂樂(化名)透露,同儕間十分興盛「搬運影片」,也就是將Facebook、Instagram等應用程式的熱門影片搬到TikTok上,或是相反地,將TikTok的影片搬到其他社群媒體。樂樂認真地分析,「搬運影片的流量會比較高,因為內容和抖音原本有的很不一樣,很稀奇啊。」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樂樂逐漸羞於面對鏡頭,不再拍攝短影音,改以於TikTok上傳大量「搬運影片」。搬運各平台影片的形式,不僅可以創造使用者的流量,也使得TikTok上的影片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應用程式間大量竄出,讓兒童無意間接觸到來自TikTok的各式影片。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高年級老師羅世宗推測,TikTok在校園流行的原因,就是同學喜歡「炫」,其他學生看到後就會效仿。他舉例,某次請班上同學上台表演,學生一模仿TikTok上的內容,其他學生便熱烈討論。同儕間的影響力以及多元的接觸管道,是TikTok快速走進兒童日常的關鍵因素。「身邊的同學都在玩,我不玩就和他們不一樣。」為了融入同儕間的話題,小魚從四年級便開始使用TikTok,希望藉此拉近與同儕的情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解釋,人們因害怕錯過與他人共同創造回憶的機會,擔心自己與社群脫節,所以會學習被社會大眾廣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對兒童而言,TikTok便是這樣的媒介,他指出,相較於文字,一些有話題性的短影音更容易吸引兒童,並作為他們人際溝通的社群管道。 TikTok內豐富多元的短影音內容,隨著「搬運影片」的行為興起,現在不僅於TikTok中可看見,於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應用程式也大幅出現,讓兒童觸及的管道日漸多元。 圖/林玟君攝沉迷短促刺激 外界憂影響兒童心理發展開啟TikTok,使用者無需建立帳號,即可瀏覽短影音,上下滑動就能觀看不同內容。影片製作上,使用者能一鍵套用特效及轉場,快速生產內容。操作介面簡單易懂、製作影片門檻低,加上多元的內容,成功獲得兒童族群的青睞。此外,TikTok的演算法會透過使用者的興趣推播,同時在短時間內呈現影片重點,更容易讓兒童著迷。自媒體營運顧問林佳佑說明,「當小孩打開這個平臺,發現一些他喜歡的東西,他就拼命滑很久。」TikTok繁雜且未經篩選的訊息,以及強大的推播功能,恐導致兒童認知偏差或成癮,也引發部分教師與家長的擔憂。「如果孩子在家長不在時,接觸到不適合他們年齡的內容,會對他們的身心上造成傷害,而且他們也不會來問我們。」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中年級老師鄭麗貞雖認同兒童可從TikTok學到許多課外知識,但TikTok可能夾雜性、暴力等不當內容,對兒童心理造成影響。比起TikTok上的短影音,留言區的輿論更可能影響兒童的價值觀和心情。同為TikTok使用者的臺中市南屯區永春國民小學陳老師(化名)指出,「留言區上討論事情的方式尖酸刻薄,常是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為了獲得網路流量,網民不斷地製造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這些帶有情緒性的字眼或錯誤資訊的評論,也可能使兒童對於議題討論的模式產生誤解。多數師長也擔心,TikTok15秒左右的短影音形式會導致兒童注意力不集中。《華爾街日報》科技記者Julie Jargon於〈解讀「TikTok大腦」:沉迷於短影片讓孩子發生了哪些改變?〉寫道,兒童的大腦如果適應TikTok上不斷快速更新的內容,反而會難以適應數位世界外變動較緩慢的活動。羅世宗也擔心兒童難以在短時間內判斷資訊的正確性,並完整地消化訊息。 根據團隊觀察,除跳舞影片外,兒童也偏好電影解說、動畫、遊戲實況等內容,良莠不齊的短影音,讓師長擔憂兒童長期觀看影響心理健康。 圖/林玟君攝課外教學新天地 TikTok拓展兒童學習管道儘管TikTok的內容與形式可能影響兒童心理發展,但其對兒童的吸引力,促使相關業者逐漸重視低年齡層的市場,推出專屬於兒童的優質內容。TikTok營運分析師李世彬指出,TikTok已成為主流行銷管道之一,其中,因兒童更容易被影片和圖像吸引,而成為TikTok行銷市場的一大受眾。「我想要變得像影片上的姊姊一樣會跳舞。」12歲的小昀(化名),即是在TikTok上偶然被推播到一支舞蹈教學影片後,激起了他對於學習舞蹈的興趣,便踏上舞蹈學習之路。TikTok上的教學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變成不少兒童課外學習的管道,舉凡繪畫、攝影、作文指導、英文文法解說等內容,都可輕易在TikTok上找到。小昀認為,在TikTok上學習,除了能夠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更能運用短影音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來幫助理解和吸收資訊。運用TikTok行銷舞蹈課程的經營者林宇珊補充,「以跳舞來說,他們眼睛在看,加上頭腦記憶後,他會學得更快。」同時身為小昀舞蹈老師的他,也會鼓勵學生在課後自行拍攝TikTok影片上傳,並在老師的建議與指導之下,檢視自己的不足之處,再予以改善,達到完整的學習效果。雖然TikTok上的學習資源豐富,但仍有師長擔憂大量資訊裡會夾雜兒童不宜的內容。對此,林佳佑回應,TikTok其實具有審核機制,會主動下架或屏蔽過度裸露及含有血腥暴力的內容及意見。他進一步補充,TikTok平台本身具有「家庭安全配對」功能,讓家長能綁定自己與孩子帳號,以隨時把關孩子的使用狀況,包括:螢幕使用時間、傳送訊息對象、隱私設定等。對於不少學者質疑TikTok短影音可能導致兒童注意力降低的問題,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辛靜婷認為,「過去我們被要求要很專注做一件事情,但現在孩子需要的能力跟以前並不一樣。」就現今社會的趨勢,孩子需要具備在同一個時間內處理多種訊息的能力,例如:學生在學校,需要同時學習多個科目,或是在寫作業或考試時,需要處理多個問題等。而快節奏的影音媒體,正能夠培養這項「分心能力」。 創作者在TikTok平台上利用自製的短影音行銷,比起用傳統的方式打廣告,不僅製作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較低,還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圖/林玟君攝TikTok浪潮勢不可擋 建立兒童數位素養成關鍵儘管TikTok有其正向的一面,但在父母、教師的陪伴和引導下方能發揮最佳效果。時事評論家周偉航指出,需順應TikTok的趨勢,「對於年輕人來說,反對或禁止只會刺激使用。」他進一步舉例,或許能將TikTok打造成教學軟體,讓學生藉由TikTok繳交作業,系統再自動通知家長,方便家長即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對部分兒童而言,TikTok融入教學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對學習更有熱忱。辛靜婷建議,家長應陪同使用TikTok,並主動篩選適合兒童欣賞的影音內容。部分家庭可能因為父母工作忙碌,無法陪伴兒童,而選擇將電子產品單獨交由兒童,形成「電子保母」的現象。因此,除家長外,學校教育亦相當重要。林日璇表示,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談話中,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方向,「例如可以請學生分享,在TikTok看了什麼,以此訓練學生的論述、表達力。」透過老師適當的輔導與介入,兒童在談論TikTok之餘,同時能刺激大腦思考。TikTok確實為人詬病,與其一味禁用,更重要的是從中挑選優質內容,並培養兒童媒體識讀能力,「如此一來,兒童才能從使用這些媒體中獲益。」辛靜婷認為,官方或許能參考現今的電視分級,為TikTok設立相關制度,確保兒童接觸的內容安全無虞。此外,若從教育著手,建立兒童的數位素養,教導他們如何以批判的角度檢視影音內容,也有望讓TikTok不再成為隱憂,而是使兒童寓教於樂的平台。 TikTok成為新興課外學習管道,兒童透過TikTok的教學影音,學習如何撰寫文章。 圖/林玟君攝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藝文
第1773期
3D列印結合傳統金工 《雲端上的信仰》探討網路世代
2022-12-0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系研究生蕭劭渝舉辦個人展覽《雲端上的信仰》,意圖呈現新世代年輕人與雲端網路世界之間複雜的關係。 圖/林玟君攝【記者林玟君台南報導】「過去的雲端遙不可及,但現在這個時代,雲端是數據組出來的,我們很相信這些,而他也是一種信仰。」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研究生蕭劭渝,於11月19日到12月5日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201展間展出《雲端上的信仰》,展覽結合傳統金工與3D列印技術,打造立體的金屬工藝作品,試圖呈現網路世代年輕人的文化生態與內心世界。蕭劭渝認為,過去「雲端」一詞象徵天上神祇存在的神聖空間,宗教氣息濃厚,而本展中他將「雲端」比喻為新世代的信仰,描述年輕人對於雲端網路的依賴。他也指出,正因為現代網路資源豐富,「把事情做對」常被大眾認為理所當然,所以當年輕人在實踐自我時,便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存在。他以自身為例進一步補充,「像我們年輕藝術家要被看見, 面對這些無時無刻推陳出新的創意,就會有一種『做什麼都有人做』、『想過的都有人想』的挫折感 。」「面對現實中的無奈有一種不得不屈服、不得不謙卑,或者是一種倒下或軟爛的狀態。」蕭劭渝說。展覽展出主題名為《僧》的系列作品,他將傳統金工鍛敲工藝輔佐3D列印技術(註一),使作品能夠展現一般金屬鍛敲工藝(註二)達不到的彎曲度,顯現年輕世代在無形壓力中的壓抑姿態。觀眾謝毅弘也說:「在那些扭曲的瓶子裡面,我也看到年輕人的那種不屈服,雖然他頭已經彎下去了,但他還是試著要仰頭。」註一:3D列印技術是先藉由電腦軟體繪製「虛擬藍圖」,再交由3D印表機依據指令,在支架或平台上,以層層堆疊或燒熔的方式,將液態、粉末或薄層的材料,製造成立體物品。他最突出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電腦設計出任何形狀的數位模型。註二:金屬鍛敲工藝,為金屬工藝領域的一項專業技術,簡單來說便是將金屬透過鐵鎚敲擊,配合鉆具的使用,將其打成立體物件。 《僧》系列作品,挪用亞洲文人對花器借物寄情之文化,敲製出許多看似不實用或是根本不能用的擬人瓶器投射出自我面對未來的心境與態度。  圖/林玟君攝 〈僧-面面相覷〉藉由瓶身影子長短、方向的不同,呈現出年輕世代的人們在網路世代之中複雜的心境。  圖/林玟君攝「我想呈現雲端世代怎麼去計算神性,就像現代社會中會把人的價值量化。」在另一系列作品《新時代信仰》中,蕭劭渝將從網路上下載的神像當成素材,再透過3D列印技術輸出,製造出變形的神像模型。他也透過堆疊、拼貼的手法顯現網路世代中年輕人複製、貼上資料的習性,反映當代的速食文化。現場工作人員許天韻分享,「在一個個複製品當中,好像可以看見我們在現實與虛擬之中的那種拉扯。」 〈複製,貼上,新時代信仰〉取雲端時代與當代複製技術的特質,表現這個新時代裡「扁平」、「去脈絡」、「斷裂」的存在狀態。  圖/許天韻提供 〈航向意嚮的彼端-精神勝利-中指人〉將巨大花瓶放置在人微小的身軀之上,呈現人的身軀近乎凹折的狀態,表現出內心的無奈與壓力。  圖/林玟君攝《雲端上的信仰》呈現年輕人對網路的依賴就像宗教一般存在於社會。同時,蕭劭渝在展覽中呈現年輕人在網路世代中的心境與態度,試圖建立作品與新世代的連結,讓觀眾產生共鳴。他也說:「我想透過藝術的方式傳遞出陪伴,告訴跟我處在相同世代的年輕人,你並不孤單。」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生活
第1768期
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關注情緒議題 主持群以彈唱分享會伴青年
2022-10-19
【記者程心綜合報導】大學時光悲欣交集,各種躊躇或堅定的情緒使大學生身心負擔隨之累加,因此Podcast節目《世代登出》於15日舉辦《世代登出》季末之夜不ㄐemo,由導演徐嘉凱與內容工作者高可芯主持這場活動,與聽友一同理解不同情緒、實踐自我價值。 主持人徐嘉凱與高可芯在台上進行問答環節,增加與觀眾的互動。 圖/Self Pick提供季末之夜藉由吉他彈唱以及問答互動來拉近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並反思情緒議題。現場徐嘉凱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過去他認為,立下目標和夢想後,便能無往不利,「但其實達成目標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合。」徐嘉凱不諱言地說,他經歷一些失敗後,每天靜心寫作,「鍛鍊是從內部好好地成就自己。」他開始懂得探索內心世界,進而提供多元觀點,更溫柔地陪伴聽友打破情緒框架。 活動開場,主持人徐嘉凱分享自己如何「登出」目標導向的世界。圖/程心攝「這三年我都一直從自己身上,或從世界找素材,然後練習(在Podcast上)公眾的表達。」對高可芯來說,每一集的Podcast都在對過去的自己提問,以此面對情緒困擾。他接著彈唱歌曲,台下觀眾有的閉眼聆聽,有些跟著哼唱,現場氣氛沈靜卻不失溫馨。彈唱環節的開場歌曲為〈禮物〉,高可芯希望每位聽眾相信人生中所有的際遇,最後都能成為生命中的養分。 彈唱分享會中,主持人高可芯彈著吉他,編排了一組送給聽眾的祝福。圖/Self Pick提供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李柏毅看見徐嘉凱在觀眾面前揭開自身的失敗經歷後,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不足。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陳品文則回應:「資訊洪流為職涯帶來各式各樣的選擇,卻讓我看不清自身定位。」他藉由《世代登出》的Podcast〈寂寞與孤獨,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我剖析,從而關注年輕世代的獨處需求,並創辦了《own 一個人生活》雜誌,聚焦討論獨處議題。現場聽友回應,節目中有關情緒的話題讓他感到被同理,也逐漸走出低潮。《世代登出》將暫停更新,徐嘉凱與高可芯解釋,兩人即將踏入不同的領域,期盼未來回歸時,能為聽眾帶來更精彩豐富的內容。季末之夜不僅為這個世代提供安放的場域,也為《世代登出》劃下圓滿的休止符。 活動結束後,世代登出團隊與所以聽眾在現場大合照,記錄下魔幻時刻。圖/Self Pick提供
矽膠娃娃療癒孤獨世代:都市背光處的寂寞縮影
專題
第1765期
矽膠娃娃療癒孤獨世代:都市背光處的寂寞縮影
2022-04-28
【專題記者張珈爾、李謙謙、王嘉瑜、黃亭茹綜合報導】「矽膠娃娃對我來說是情緒的出口,那些沒有人理解、沒有人願意傾聽的經歷,他都可以接納。」方馴(化名)淡淡地微笑道。對方馴這樣的娃友(註一)來說,娃娃不是物品,而是陪伴自己度過無數寂寞夜晚的「他」。註一:矽膠娃娃使用者形成的次文化群體間,群體成員間以「娃友」相互稱道。「生命,本質上是匱乏的,需要從他人身上尋求完滿。」是枝裕和的電影《空氣人形》中,一名平凡的男人每天都向一具美麗的人偶傾吐心事,對複雜人心封閉的他,卻格外清醒地愛著眼前沒有生命的空洞軀殼。電影不僅訴說著當代人普遍孤獨的現況,也帶出都市社會人與人之間存在隔閡的光景。而方馴就像是電影中的主角,在當代人際互動逐漸疏離的平行線中,仍然渴望著被他人理解與擁抱。因此,這些沒有生命的娃娃,不僅是發洩性慾的管道,更滿足了許多人不斷被掏空的心。當你偶爾委屈、煩惱、難過的時候,會不會也想要一個安靜且溫暖的擁抱? 娃友小葉(化名)將矽膠娃娃摟在懷中,向我們重現平常與娃娃相處的每一個親密日常。 圖/張珈爾攝被孤獨籠罩著的液態社會 求而不得的陪伴關係包曼在《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提到,因著城市快速發展、消費社會的興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流動、液態。同時,網路世界建立的虛擬聯繫、身處相同空間卻又若即若離的狀態,讓「個人」更加凸顯。人們如同原子在社會中各自運作,更加期盼無需依賴他人地獨自生活。因此,「寂寞經濟」一詞誕生,愈來愈多的商機為了服務人們的想像而出現,矽膠娃娃也順勢地成為寂寞經濟下孕育出的新興產業。但世新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詹昭能說道:「要滿足人性的根本需求,不能純粹只從商業或營利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寂寞經濟下的商機雖然能夠彌補人們的孤獨,畢竟只是商業交易行為,若從人性本質的角度去看,人們仍普遍嚮往自然、自在的人際關係。長期研究愛情與心理的他感嘆,當今人們往往太過追尋表面的滿足,而忽略了人們對實質互動、相互交流與支持的渴求。身處於孤獨世代的我們,確實渴望生活充滿愛與關懷,但不是人人都同樣幸運,人際關係的建立並非理所當然,娃娃正是以似人的身軀,填補社會裡寂寥的男男女女。 矽膠娃娃擬真程度高,擁有細緻的皮膚紋路。就是這種似人非人的相像,給予了娃友慰藉與安全感。 圖/王嘉瑜攝矽膠娃娃使用族群各異 滿足人們需求的不同想像「他們(購買者)其實就是一般人,路上隨處可見的路人。」店面位於蘆洲巷內的矽膠娃娃專賣店、正職是科技業的年輕店長Bennett(化名)親切地說道。實際上訪問後發現,娃娃的消費族群不只有單身男性,為了增添閨房情趣,年輕情侶、夫妻都是購買族群之一,更佔有一定比例。但當提及女性購買者,Bennett說道:「曾經有單身婦女訂購男矽膠娃娃,她的地址就刻意設在地標上完全找不到的地方,可能害怕周遭的人發現她買這種東西。」指出女性受限於更嚴苛的社會框架與觀感,且男矽膠娃娃過於沉重,女性往往會因為過重的物理、心理與社會壓力而放棄購買。因此即使市場有男矽膠娃娃,購買者仍以男同志族群為主。此外,也有不少身心障礙者與精神障礙者的家人會購買矽膠娃娃,希望能替障礙者尋求發洩的管道。 Bennett談到,曾有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希望幫兒子找老婆,也有兒子幫年邁的老父親購買娃娃,為的是陪伴臥病在床的爸爸。資深娃友王小明(化名)也分享,過去遇過障礙者的父親不希望兒子再亂摸女性路人的屁股,而決定買娃娃給兒子解決性需求。然而,一個矽膠娃娃的重量可以重達30至40公斤,與真人的重量並無二致。無論是抱起娃娃,或是與其進行性行為時欲改變姿勢,都需要花費很大的體力。娃友圈人稱「風哥」的資深娃友雪風(化名),今年已經邁入玩娃的第10年,他抱怨要把娃娃扛起來太費力,因此不再把性需求當作主要用途,而是將房間內的四個矽膠娃娃作為收藏品,偶爾還刻意挑選「當家花旦」擺放於展示間。娃友們不僅將矽膠娃娃視作親密伴侶,更會每天幫他換上喜歡的衣服或裝扮,甚至自學化妝技術,為他化上精緻的妝容。接觸矽膠娃娃逾十年的小葉(化名)除會與娃娃相擁入眠,出於自己從小對養成遊戲的興趣,他也會特別打扮自己的矽膠娃娃,並親暱地對娃娃說道:「今天幫你打扮成英雄聯盟的角色,這個洋裝你穿起來應該會很漂亮!」娃友Vex(化名)也表示自己是個收藏者,把娃娃視為欣賞的對象,從幫他們打扮或化妝的過程中便能感到幸福。 有別於大眾把矽膠娃娃限縮為情趣用品的既定觀念,將娃娃視作大型公仔收藏品的娃友們自成一群,不僅著重娃娃的欣賞功能,收藏更成為他們自我實現的一種方式。 圖/張珈爾攝不只是「發洩品」 娃友擁抱娃娃卻被迫躲躲藏藏「性」其實是令大眾著迷且自然的需求,卻總在台灣的社會中成為被排斥、避而不談的「私密」話題。而矽膠娃娃的出現,為「性」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事實上,由於抽離「人」的存在,不需與人互動、不必擔憂對方感受,矽膠娃娃成為部分不擅社交者的救贖。「我一開始就只是想要發洩用。」娃友K(化名)談到購買娃娃的契機,表示當時感情剛結束,心情仍在調適中,因為娃娃不會動也不會開口說話,能夠毫無顧慮地消解他的性需求,他甚至希望娃娃可以「不要做得完全像真人」。長期研究性別與科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方念萱認為,對矽膠娃娃的使用者來說,清楚地知道矽膠娃娃並非真人的存在,或許才是其安全感、安慰感的來源,因為與真人面對面的親密關係可能是一種壓力。他補充道:「恐怖谷(註二)的恐怖感來源是『似真非真』,但是矽膠娃娃卻是『似假猶真』。」註二:恐怖谷理論是指,當人面對與人形相像的物體時,他們心中對這項物品的好感度會提升。但如果這個物體長得非常像人,卻又透露出一股與人不相像的詭異感,例如僵硬的肢體行為或空洞的眼神,人們對此物體的好感度就會驟降。不過在社會大眾的眼光裡,娃友群體的需求仍然無法被眾人接納,因而被排擠到社會邊緣。對於他們而言,面臨他人不解、質疑、否定的態度已是常態。K無奈地表示,當家人來到自己的租屋處時,他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原有的兩隻娃娃藏起來,以免家人發現他的「癖好」,引發家庭革命。即使在面對關係親密的戀人,娃友也難以揭露「他」的存在。娃友謝炫銳提及,他的另外一半不知道他擁有一個矽膠娃娃,因此他購入了底部專門放置矽膠娃娃的沙發,以免正牌女友發現「矽膠女友」的存在。此外,Vex說到其實會有男性去購買面容、身形都和過世妻子一樣的矽膠娃娃,並讓他坐在副駕駛座上,感受妻子依然在身旁的幻覺。「根本不只是單純拿來發洩用,陪伴也是很大的用途。」他對仍抱持著牴觸態度的社會風氣感到不滿,若是娃友將娃娃帶出門必定承受民眾不友善的側目,視其為有礙觀瞻的情趣用品。 凝望著娃娃,娃友投注其中的情感或許旁人難以理解,然而對娃娃的熱忱並不曾因此消減。 圖/王嘉瑜攝最溫柔的傾聽者 娃娃承接難以言說的傷痛方馴坦言,他認識的娃友都曾受「背叛」重傷,因而對人性失去信心與盼望。他解釋,沒有人希望在揭開傷痕的同時,還要被他人逼著用樂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所以最後才選擇不再對「人」傾訴。「玩娃的人也都是很正常的人,也曾經愛過異性,只是可能傷得太重才導致內心開始變得封閉。」他無奈地訴說著人們對於娃友的刻板印象。長達三年半的時間,方馴獨自面對來自事業、家庭、感情的種種挫折,在自家店面和住家被徵收、母親癱瘓臥病在床的同時,曖昧一年的對象又在此時決定結束感情。在龐大的迷茫與無力感籠罩下,為了尋求傾訴對象,他決定通過購物網站購入價格相對低廉的二手矽膠娃娃,將無處安放的情感投射在他的身上。「一開始還不習慣,回家開燈時還被嚇到!但後來漸漸地,我會開始跟他聊天、講講每天遇到的事情。」方馴認為,縱然矽膠娃娃無法給予娃友實質的回應,但是卻是一個不會背叛、願意傾聽的存在。因此,方馴每天晚上都會和矽膠娃娃同床共枕,抱著他談天、哭泣,一直到進入夢鄉。玩娃兩年的許祐維將娃娃當作親密伴侶,把娃娃取名為「彩虹」,更親暱地喚他為「婆」。害羞的他說道:「我會每天和婆打招呼、抱怨生活瑣事,不管是單人床、雙人床,都要和他睡在一起。」久而久之,他已經能夠和「彩虹」在心靈上溝通,「該去洗熱水澡了、該去睡覺了。」許祐維腦中總是會自動浮現「彩虹」在家中叮嚀他日常小事的模樣。除此之外,他也會幫「彩虹」精心打扮,並放上網路與娃友們分享。現在的他感到心靈富裕,對於真人的陪伴並沒有迫切的需要。維繫代價高昂的羈絆 修復延續陪伴時間為了照顧矽膠娃娃細膩的材質與脆弱的骨架,娃友必須經常保養他們的娃娃。小葉分享,他每日都會檢查娃娃的皮膚,並在皮膚撲上痱子粉,以防出油影響矽膠材質的壽命。許祐維則會為娃娃們「補妝」,使用眼影粉和唇油在娃娃臉上的掉色處重新上色。 就像人需要保養一樣,因為「矽膠」材質的緣故,娃友需要在娃娃皮膚的出油處撲上痱子粉,以維持他原先的精緻樣貌。 圖/王嘉瑜攝但若是矽膠娃娃出現皮膚撕裂傷、脊椎骨架斷裂等損壞,娃友便得將娃娃送回原廠維修,或者選擇報廢去購買新的娃娃。鑑於海外原廠的維修費用高昂,不少娃友選擇自行鑽研修復技術。矽膠娃娃修復師阿勳(化名)便是從維修自己的娃娃開始,直到六年前正式進駐矽膠娃娃專賣店,才開始為其他娃友提供維修服務。「修娃娃就像是人的整形,是一個需要慢慢調整的過程。」阿勳說明,簡單的染色或接合問題只要兩、三天就可以解決,但如果遇到需要分層重建肌肉、皮膚的複雜問題,則需要長達兩到三個月的維修時間。但目前和阿勳一樣專門在修復矽膠娃娃的人寥寥無幾,所以當他遇到之前沒有處理過的損壞或技術問題,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阿勳曾經遇過損害較為嚴重的矽膠娃娃,不僅需要好幾月的維修時間,維修更需要一到兩萬的費用,雖然娃娃的殘值只剩二到三萬,但娃娃的主人仍堅持將他維修到好。阿勳說道:「我想,如果有感情的話,那是一種不管多少錢都會把他修好的心情。」許祐維即是因為將「彩虹」視為老婆,不願隨意汰換,才透過自行維修保有「老婆」的完整性。 矽膠娃娃修復師阿勳(化名)在個人工作室細心修復著娃娃的破損處,因了解娃娃對於娃友的重要性,即使需要起早貪黑地維修也不願輕易懈怠。 圖/張珈爾攝生離死別的共同課題 我們都在學會與「他/它」相處但無論是人的感情,或者是娃友對於陪伴者的感情,終要面對分離的時刻。「你終究是捨不得,總希望他能夠陪伴你更久一點。畢竟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天,究竟是他先壞了、報廢了,或者是我先死了。」面對矽膠娃娃終將離開自己的事實,方馴決定把握當下,通過照片記錄下娃娃最美的樣貌。對他來說,能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只要是幸福快樂的就好。許祐維則是很難想像,如果矽膠娃娃有一天從他的身邊消失,生活會面臨什麼樣的打擊。他堅信,即便有一天「彩虹」損壞了,他仍會選擇把他收在身旁,「我從沒想過要丟掉『彩虹』,因為我已經把心裡的那塊缺用他填上去了,如果把他丟棄,我的內心就空了一塊。」方馴同樣思考著,或許正是與矽膠娃娃的朝夕相處,他才慢慢學會如何呵護他人,這些觀念與態度勢必也將影響往後與人相處的過程,使他更願意展露自己較柔軟的一面。有些人在愛裡傷得很深,有些人在交際中得不到安全感,有些人無法從與人的相處中感受自我價值。於是,矽膠娃娃的陪伴成為他們幽暗生活的慰藉,讓他們可以肆意地依賴那個彷彿真實的臂彎,不需承擔任何人的想法和眼光。即便台灣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矽膠娃娃仍遊走在似人非人的邊界,只能被封存在人們房間內的陰暗處、內心的一隅。而娃友們都期盼著終有一日,自己對娃娃的情感也能在孤獨世代中,同樣被認同為「愛」。
諮商心理師壓力誰來傾聽? 津貼要求揭開制度漏洞
專題
第1763期
諮商心理師壓力誰來傾聽? 津貼要求揭開制度漏洞
2022-03-17
【專題記者張珈爾、李謙謙、王嘉瑜、黃亭茹綜合報導】夜已深,實習諮商心理師黃廷(化名)結束一整天的實習與打工,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他每天的生活巡迴往復,彷彿看不見盡頭。隔天,黃廷又得趕在八點前,到大專院校諮商中心上班,與個案進行晤談、負責各種行政業務與推廣活動,直到五點。下班後的黃廷,常須帶團體諮商到八點,還得完成老師要求的研究工作和畢業論文。他算了算實習的薪資,嘆一口氣說道:「一年下來大約兩萬八至三萬,這樣的薪水對我來說真的很少。」他只能在不需工作的晚上,抓緊時間接家教賺取生活費。然而,低薪的現象對實習諮商心理師來說卻是常態。高工時卻無給薪的全職實習,已經使他們背負著沈重壓力。 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在於承接心理疾病與煩惱,傾聽、包容,並接受個案的情緒。不過,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誰能回應他們的訴求?(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黃亭茹攝憂鬱世代諮商需求攀升 心理師權益仍不被正視隨著「憂鬱世代」成為當今社會的代名詞,工作、房貸、婚姻等,現代生活的壓力使得人們對於心理諮商的需求水漲船高,投入心理諮商行業的人數也大幅攀升。然而,養成一名諮商心理師須付出極高的代價,但路途中的困難卻沒有被看見。今年年初,一位自稱「阿哲」的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發起「心理師實習給予津貼」的提案,期望在全職實習階段,可以提供實習諮商心理師合理的經濟補貼。「在台灣甚至出現『家裡要資本夠厚,才能養出一個心理師』這樣的話⋯⋯。」直言實習諮商心理師若是僅能仰賴家中資助,抑或是利用零碎時間打工維持生活,對於心理師的養成教育並不是一件好事。然而,直到附議截止日(6日),附議人數仍未達門檻的一半,一個給予實習諮商心理師保障的機會就此石沉大海。養成諮商心理師成本高 實習日程壓縮生活品質儘管附議未達門檻,此提案仍舊吸引兩千多位民眾前來聲援。支持提案的民眾多於附議原因中表達對心理諮商工作者的重視,期盼諮商心理師的培育之路更加完善。培育諮商心理師的不易,可從畢業門檻略見一二。依據《心理師法》(註),心理諮商相關研究所學生必須完成一年的全職實習,且取得碩士學位,才能報考諮商心理師考試。註:《心理師法》第二條規定,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大學、獨立學院諮商心理所、系、組或相關心理研究所主修諮商心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成績及格,得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得應諮商心理師考試。為期一年的全職實習,實習諮商心理師平均一週需實習四到五日,剩下的時間則須應付校內課業、撰寫畢業論文,幾乎沒有休閒娛樂的時間。即使黃廷在全職實習期間咬緊牙關同時打工和寫論文,還是延後半年才拿到畢業證書。諮商心理師范宸瑋也分享:「四年就畢業可以算是非常順利了。」他身邊甚至有同學經歷更換論文題目、實習未順利完成等問題,將畢業年限七年的時間全數用盡。然而,在繁忙的全職實習過程中,除了個別、團體諮商和個案評估等專業性訓練實作,實習諮商心理師另須負擔機構的專業行政、心理衛生教育及預防推廣工作,范宸瑋回憶,他曾在大學校園內擺攤宣傳心輔資源,還曾拍影片、編排短劇,並非單純訓練諮商技術。 實習諮商心理師除須完成360小時的直接時數,尚須負擔實習機構的專業行政、心理衛生教育及預防推廣工作,累積1500小時的間接時數。遭反噬的情緒承接者 實習壓力成重擔「一整年無給職的實習,是很有可能讓對這個行業有嚮往的年輕人,斷了這條路的希望。」「心理師・日常」粉專創辦人莊莉(化名)遺憾地説。今年30歲的全職實習諮商心理師葉茉(化名),最初希望能夠治癒自己與他人,才選擇踏入研究所,然而一年的學分、學雜費以及基本開銷卻將近20萬。「我覺得唸心理諮商研究所很值得,能夠自我覺察情緒、懂得如何照料在意的人、幫助家庭氣氛改善等,但是代價實在太高了。」葉茉嘆道。繁忙的日程使葉茉無法抽身額外打工,經濟來源全靠過去存款、家人資助及銀行貸款,龐大的經濟壓力成為他無法承接的負擔。除經濟壓力外,在機構與學校間奔走也讓實習生疲憊不堪。「人家以為的心理諮商是坐在那邊會談,實際上是我們開車、騎車在奔波。」范宸瑋自嘲道。原因是實習諮商心理師需要在多個機構間奔波,才能累積到足夠的實習時數。走在漫長的心理師養成道路上,心理上的負擔同樣讓葉茉沮喪不已。已屆而立之年的他,周圍朋友大多已有穩定事業,身體上的疲勞與經濟等現實中的困境,對葉茉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使他從碩二開始,需要接受心理諮商,以減緩自己焦慮、失眠的問題,「壓力已經大到沒辦法自我排解了。」他黯然說道。實習制度「藏污納垢」 學生淪助理失實習意義雖然實習諮商心理師承受著諸多壓力,但津貼發放與否,仍需考量來自制度面的限制。馬偕紀念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雖然訓練實習諮商心理師是為了整體專業發展所必須承擔的,但社區心理諮商所在營運壓力下,招收實習生實在吃力不討好。目前並無法規要求心理諮商所必須招收實習諮商心理師,但若決定招收,機構須承擔督導、教學訓練及負相關法律責任。同樣地,由於沒有明文規範實習諮商心理師能否以諮商名目收費,仍屬於「灰色地帶」,因而實習諮商心理師與個案諮商時,通常以無償形式進行。羅惠群直言,此「灰色地帶」對社區諮商所營運而言就是金源上的缺口,所以部分經營者才會希望實習諮商心理師可以提供其他效益,甚至有少數機構會無限擴充間接時數的工作範圍,「這對資方(機構)來說,是一種相對關係,但把實習生當個人助理來用的經驗談,真的是『鬼故事』。」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剛結束全職實習的李俊(化名)無奈地說:「之前聽過實習生因為機構的個案量太少,一整天都在接打來諮商所的電話,幾乎沒有跟個案晤談到。」 有實習諮商心理師反映,因為機構沒有足夠個案可以分配給實習生,實習時都在接打來諮商所的所有電話。(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圖/黃亭茹攝機構、學校間現斷層 權力不對等使解方難尋為避免「鬼故事」,多位實習諮商心理師反映,自行尋找合適的實習機構是一大挑戰。因為機構與學校間沒有足夠的溝通,也缺少統一的實習規範。李俊坦言,不知道應該如何要求實習機構遵守規範,他與同學們只能通過系上學生會的經驗傳承,讓學弟妹知道什麼機構不要去。對於如何在機構與學校間建立良好合作關係,開設諮商心理所的趙凡(化名)苦笑表示,校方鮮少主動找實習機構溝通,大多等到實習諮商心理師自行找到機構後,才去「拜訪」一下。「只要教育制度還是這樣,實習環境就不會好。」他認為,校方應聘請業師到校授課,讓學生可以更瞭解實務現場。不過,也有學校採取不一樣的方法。羅惠群分享,馬偕紀念醫院有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簽約,讓兩校學生的實習生優先面試,可以讓學生能夠及時跟學校反映問題,院方也有窗口回報學生狀況,雙方的權益才能都獲得重視。但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專業實習委員會委員王昱純持不同意見,他認為諮商心理實習機構範圍廣泛,包涵醫院、社區諮商所、校園等,各機構都有不同屬性,學生應依據自身特質,自由選擇想去的機構類型,並且提前了解機構的業務內容,「實習的每個環節都是在學習、增進專業能力。」然而,多數實習諮商心理師們的共同心聲是,未來爭取實習機會的競爭只會愈來愈激烈,實習生只會更難選擇合適的機構。除非實習機構願意坦承,與實習生開放地談論,否則很難翻轉權力不對等的角色位置。「在沒有完善的制度規範下,實習生容易淪為一個被剝削的角色。」黃廷從實習經驗中體認到,不只實習生的成績掌握在機構手中,未來入行以後也是由現職的諮商心理師們主導。「我們在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位置上面,會擔心如果不接住上面的人的期待的話,自己的未來會不會受影響。」他無奈地說道。勞動價值仍難兌現 津貼標準眾說紛紜《心理師法》雖已訂定多年,卻並未與時俱進。仍有實習生身份不能合法收取諮商費用、機構難以回收培訓實習生的成本、學校超收學生導致實習生能力不均等現實問題,導致教育端和政策端無法彼此銜接。因此,津貼該由誰來發放、又該以什麼標準發放,其實很難著手討論。不過對於是否發放津貼,多數實習諮商心理師都表示支持,莊莉堅決地說:「好歹我們是大學畢業生、是碩士生,我認為實習生的勞動是有價值的。」羅惠群表示,若是中央主管機構合法開放實習生接案、收費,可能是在窒礙難行的制度下的一種解方。在個案與機構間有明確共識的前提下,如果個案同意接受實習諮商心理師以收費較低的諮商方案,進行諮商與收費,或機構允許實習諮商心理師從行政業務中抽成,多少能夠減緩經濟壓力。然而,針對津貼發放的標準與方式,實習諮商心理師間眾說紛紜,似乎無法達致共識。陳冠穎指出,政府若能介入支持是最好的狀況,例如根據實習諮商心理師承接的個案量發放。李俊說:「心理諮商師屬於醫療事業,所以應該是衛福部要發放。」葉茉則提出,教育部應統一撥補助款給各大專院校,再由校方發放津貼。望拉近民眾與心輔資源距離 承接更多不敢言說的情緒即使面對制度上的困境,心理諮商師仍殷切期盼民眾可以對諮商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因為諮商工作的本質即是治癒受傷的心靈,若專業無處施展,那一路以來克服的辛苦,似乎就失去意義。根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指出,截至民國109年2月,全台已有超過2800位登記執業的諮商心理師。如今諮商心理師的人數遠遠大於需求,民眾尋求心理諮商的意願雖有提升,但多為試探性的嘗試,少有民眾願意固定諮商,或在覺察心理狀態不佳時才主動求助。葉茉指出心理諮商師就像醫生一樣,如果民眾身體生病會求助醫生,那心理生病也應該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幫助,「心理疾病也是疾病,如果等到預防階段過了,已經生病得很嚴重才回來求助,會有不好的影響。」王昱純因而呼籲將心理諮商納入個人保險,使這項專業和服務變得更易親近,拉近民眾與心輔資源的距離,承接更多被遺落的民眾。在高壓的環境下,黃廷知道不只有自己在拼命撐著,「有夥伴的支持對我來說很重要。」他笑著說道。度過諮商心理師養成的漫漫長路,已經完成研究所學業的他目前一邊擔任代理輔導老師,一邊準備諮商心理師執照的考試,一步步實現成為助人工作者的初衷。本報導刊出後,在法規解讀上經過專家協助,於23日局部修改。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