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影音
第1770期
模擬感官限制 無障礙生活節邀民同理身障困境
2022-11-0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古宇恩、李念庭、陳孟樺綜合採訪報導】由伊甸基金會主辦的第九屆無障礙生活節於10月28日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本屆活動以「感官生活圈」為主題,藉由互動展覽與身障者現場短講,希望讓民眾體驗視覺、聽覺等感官受限的生活障礙,了解身障者的不便與困境。本次展覽共有七大展區,主辦方以身障者的角度出發,設計互動式的情境體驗,帶領民眾感受視覺障礙的視野限制、輪椅使用者的行動困難,以及聽障者在生活中辨認聲音的方式。參展民眾邱于庭也分享自己的觀展心得,他認為此次體驗確實有助於拉近民眾與身障者的距離,「我們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身障朋友,所以很難去聽到他們很真實的感受。」展場中也設置「負能量語錄區」,透過文字與聲音,呈現大眾對身障者的偏見和刻板印象,期望讓觀展民眾換位思考,同理身障者的心理挫折。對該展區深有感觸的身障者林欣蓓說:「我發現那些文字有很多都是別人對我說過的話,譬如說:『哇!你好可惜哦,漂漂亮亮怎麼會坐輪椅?』」除了生理障礙,身障者也常面臨外在環境的考驗。由於國內公共空間仍缺乏完善的無障礙設計,常見的人行道與無障礙坡道時常過於狹窄或陡峭,而這不僅增加身障者的行動成本,也威脅他們的外出安全。針對現行的無障礙公共設施,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也點出待改進之處,「對於這些行動不便的人來講,他們都要走很遠甚至繞一大圈,有時候根本是找不到,指引很混亂。」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北區資源中心組長謝妤萱說:「活動能使民眾了解身障朋友外出或者生活上的困難,願意轉換心情去同理並尊重,努力一起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除了希望喚起民眾更多的同理與尊重,身障者和相關權利倡議團體也呼籲政府在制度規劃面能納入不同障別的需求,減輕他們生活的不便,藉此建立友善的無障礙環境。
生活
第1640期
著手教育 民眾體驗身障促同理
2016-12-07
【記者邱麒瑋新北報導】響應12月3日的國際身心障礙者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於板橋435藝文特區舉辦身障體驗專區,讓民眾對身障者有更深層的了解。台灣公共空間近年來對無障礙環境設置已大幅改善,但是民眾觀念不甚完善,為了提升對身障的認識,必須從教育著手。 體驗者戴上眼罩玩兒時遊戲圈圈叉叉,蘇俊源意外慘輸兒童,體會視障者日常生活中的不便利。圖/邱麒瑋攝活動融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概念,將身障者的日常生活情境化為遊戲。體驗者戴上覆蓋紅色玻璃紙的眼鏡,舉起不同顏色的旗子體驗色盲的視角,一旁關主將字體隨意變換、組合成的菜單供體驗者閱讀,讓民眾感受學習障礙者平時閱讀的困難。基金會處長呂惠萱表示,身障者平時也有社會參與、休閒育樂與運動的機會,「期望讓大眾感同身受,並接納個人獨特性,平等看待身障人士。」體驗者周雅惠因對身障了解不足,而到場體驗。在自拍關卡中,關主要求以拳頭自拍,模擬缺少手指的情境。她表示,平時熟悉的動作變得十分困難,令她印象深刻。剛從大學畢業的她提到,大部分學生求學過程中難接觸身障人士,造成對身障者認知有出入,因此學校應加強宣導正確觀念。 關主要求只能以拳頭完成自拍程序,將日常生活易遇到的狀況化為遊戲,令周雅慧印象深刻。圖/邱麒瑋攝擔任志工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郭欣柔則表示,許多大學校園的硬體設施仍需改善,例如教室門檻、不適宜的殘障坡道等。同樣為志工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王閔表示,校內導盲磚設置不完善,路線會隨著地板材質轉換而中斷,「那設置導盲磚的用意在哪裡呢?」台灣也有積極將無障礙概念融入校園的例子,淡江大學已推廣身障設施多年,從點字版到無障礙廁所改建,教室也會設置輪椅放置空間。輔導員張閎霖表示,身障設施須時常注意與更新,學校請同學一同監督,並定期舉辦身心障礙家長座談會,提出改善方案,為身障學生教學環境與品質貢獻心力。淡江中國文學系視障學生饒宜靜表示,學校多處設置點字版,連宿舍洗衣機都裝設,很方便。她也建議學校舉辦體驗營,讓學生了解身障人士平常的生活方式,進而了解他們的需要給予協助。身障學生在教育體系中常處於邊緣狀態,並非他們不願意參與,而是受制於環境。呂惠萱表示,家長常為身障生唯一學伴,缺少與同學交流機會,她建議建構輔助系統或招募學生志工,不僅減輕家長負擔,也增加身障學生社交活動的機會。她也說:「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態度和觀念的調整。」台灣硬體設施改善有目共睹,但民眾對身障的瞭解還是不足,呂惠萱鼓勵學生加入校內志工團體外,也能參加伊甸等身障福利機構活動,從中學習如何與身障人士相處。 體驗者戴上覆蓋紅色玻璃紙的眼鏡,聽從關主指示,舉起不同顏色的旗子,體驗色盲的視角。圖/邱麒瑋攝 藉由將字體隨意變換、組合成的菜單,讓體驗者感受學習障礙者平時閱讀的困難。圖/邱麒瑋攝
校園
影音
第1630期
輪椅障礙駕訓班 籲同理身障者生活
2016-09-29
【記者吳旻蓁 龐家姍台北採訪報導】上下坡、石子路、障礙物阻擋,都是輪椅族平時可能遇到的狀況。第三屆無障礙生活節,提倡換位思考、切身感受,特別設計輪椅駕訓班,將身障者的不便帶到民眾眼前。 伊甸基金會公關主任陳偉凱說:「希望把這樣的體驗帶到外面來,就是我們這邊經過的朋友都可以進來,然後老的小的大家都可以來理解這件事。因為其實我們都有可能會有需求,也都會需要去認識這件事情,也許我們可以更同理、更理解說,我們不同需求者的樣貌,跟不同的狀態是什麼。」 民眾通過駕訓班的重重關卡,除了能獲得一張獨一無二的輪椅駕照,更可以真正了解身障者的困難。體驗民眾朱采育說:「最難我覺得是上坡,上坡跟下坡控制那個輪子,會有點難上去又有點難煞車這樣。」 而對於輪椅使用者來說,除了學會駕馭輪椅。生活中 ,其實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考驗。輪椅使用者古金英說:「常常會遇到我在坐捷運的時候,人很多,上下班的時刻,然後很多人都不會願意去,在我們第一車廂或是最後車廂的時候,不願意讓位置給我們。」 坐上輪椅,實際感受身障者的世界,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他們的需求,期待大眾攜手打造 更友善的無障礙社會。https://youtu.be/vn9MQwlG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