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體育
競技體操錦標賽台東登場 眾人積極應戰國際賽事
2024-10-25
生活
【社論】言論自由還是仇恨溫床?Threads如何影響社會對話
2024-10-25
校園
東大學生會長彈劾程序存疑 教授籲主動公開資訊
2024-10-25
校園
清大宿舍分棟惹議 學生憂影響書院營運
2024-10-25
校園
臺師大重訓室人力不足 縮減開放時間引學生不滿
2024-10-25
國際
密州政府推經濟政策 欲留大學人才逆轉貧窮困境
2024-10-25
國際
曼大領頭成立人文學聯盟 盼跨界解決全球議題
2024-10-2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專題
第1728期
畢業後就業限制多 僑外專才留台陷困境
2020-06-11
【專題記者李芸、呂心喻、朱姰霖、黃雪瀅綜合報導】「我(的申請)被退件三次,直到居留到期前八天才拿到工作證,甚至已經做好回馬來西亞的準備。」馬來西亞畢業生鐘彩虹回憶道。來台留學的僑外生,畢業後需要申請工作證,才能繼續留在台灣。獲台灣培育的他們雖有意留台,仍面臨台灣的「外籍專業人才門檻」,讓他們無所適從。「評」專業留下 在台僑外畢業生就業門檻高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楊昊指出,過去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政府因面臨少子化引發的招生問題,故積極鼓勵地緣接近、人口紅利的東南亞國家學生來台就讀。同時,國內也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行政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科長陳暉江說:「當然希望想方設法將他們(僑外生)留下。」因此,政府數次調整僑外生留台政策,盼延攬更多僑外畢業生。103年起,僑外畢業生須經「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新制(以下簡稱評點制)(註1)」評比,達到分數要求才能留台工作。但陳暉江也說:「已經大量培育國內人才的領域,可能就不太需要僑外生。」政府為保障台灣人民的工作機會,隨之設定多項限制,包括僑外生留台人數上限及其工作範疇等,形成僑外生留台的絆腳石。註1:該制度以聘雇薪資、學經歷、薪資水準、特殊專長、語言能力、成長經驗及配合政府產業發展政策等8項目進行評點,累計點數超過70點者,即符合留台工作資格資格。政府每年核發的工作證名額有限,直到109年,當年僑外生留台名額已增至2500名。政府看似開放更多僑外生留台的名額,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僑生處副處長陳永豐卻指出,此人數在每年近30萬台灣大學畢業生中占比極低,「其實申請工作證的人數都不會滿。」故陳永豐表示,直接解除名額限制並不會影響國內學生工作機會,反而能增加僑外生留台機會。 多數大學設有生活事務暨僑生輔導組處理來台僑生事宜,協助僑生課業或生涯輔導。 圖/朱姰霖攝有別於聘用台灣學生僅需勞、健保等手續,依據評點制,雇主須代表僑外生向勞動部申請評點制工作證。鐘彩虹說明,因為申請所需文件十分繁複,公司是否願意協助準備和申請至關重要,他說:「公司願意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但最後我還是自己處理、跑流程。」來台工作近五年的馬來西亞僑生郭紹靖卻沒那麼幸運。他回憶,他曾透過友人介紹嘗試轉職,主管也透過友人詢問他可以到職的時間,「當時我下意識就覺得上了,所以就和現在任職的公司確認離職時間。」然而,因辦理僑外生工作證流程複雜,新公司人資部主管最終竟拒絕錄用郭紹靖,改為聘用台籍應徵者。許多公司不了解申請程序,錄取僑外生的意願大幅降低。越南學生阮月桃(化名)認為,申請流程要更精簡,才可能提高公司雇用僑外生的機會。跨境電子商務公司,Hawooo好物飛行人資主管楊濠傑說:「僑外生確實要比台灣學生更優秀,才能在眾多台灣學生之間讓我們看到。」在評點制下,不只申請者需接受審核,公司更要符合相關資格才可聘用僑外生。陳暉江說明,政府不希望濫發工作證,因此設立公司規模門檻(註2),制定公司資本額、營業額標準,以證明該公司對僑外生的迫切需要。僑外生若想任職於規模較小的新創公司或組織,所需文件將更加複雜。註2:依《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規定,本國公司若要聘雇外國人,資本額須達新台幣500萬以上、營業額須達1000萬以上。非營利組織則視其規模另設門檻。另外,郭紹靖提到,即使雙方備妥文件,如何敘述工作內容才是後續得下功夫之處。勞動部認定僑外生能否留台工作的重點,取決於該名申請者的工作是否為「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註3)」,因此,勞動部極可能對申請者的工作說明有疑義而退件。他舉例,當初自己用「專業溝通型人才」、「溝通專員」此類專業詞彙形容「客服」工作,又經幾番修飾才順利通過審核。註3:依據《外國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人員申請聘雇許可審查作業手冊》,其中有規範哪些是「專業項目」。申請者的職位需符合該敘述標準,才能通過審核。<b>轉職需重跑申請流程 留台僑外生受工作限制再者,僑外畢業生每次轉職都需再次經歷上述申請流程,因此許多僑外生認為,居留台灣必得長期依附公司。若僑外生不想再以工作的方式居留台灣,便要申請「永久居留證」。來自馬來西亞,今年剛拿到永久居留證的Isaac Yong(中文名:楊冠義)坦言,申請永久居留證以後,選擇工作就可不再受限於工作性質,轉換跑道也較容易,「就是個自由之身。」不過,僑外生申請永久居留證必須要連續五年、每年超過183天合法居留台灣,且第五年的薪資須達到最低薪資的兩倍。郭紹靖透露,因為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沒有年終、獎金等制度,自己的年薪很難達到永久居留證的薪資門檻。鐘彩虹也提及,即使僑外生想透過兼職達到薪資門檻,一來要額外申請兼職工作證,二來也要得到現職公司的同意。但公司基於員工績效考量,通常不會願意讓員工身兼多職。僑外畢業生留台道路上阻礙重重,政府的評點制度、居留限制,乃至公司在聘用時的顧慮,也使他們無法掌握自己在台灣的命運。 永久居留證不再像一般居留證提及該僑外生留台原因,Isaac Yong(中文名:楊冠義)說明,永久居留證規定持有者每五年至少得入境台灣一次。 圖/朱姰霖攝<b>因應新南向政策 政府須積極推動人才交流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助理研究員童成家解釋,政府每年開放的工作證名額沒有招滿,也歸因於國內專業勞力供需問題。童成家認為,國內有些產業對勞動力本來就需求不大,有些產業甚至不需要特別雇用外籍專業人才。雖然政府不斷調整、放寬門檻,但郭紹靖認為,台灣應提供更友善的招攬條件及僱傭體系。他說:「就像門打開,但門票卻很難拿到一樣。」僑委會雖積極提供僑外生回母國實習、並提供在地台商媒合,但並無考慮僑外生留在台灣產業發展的可能。招攬僑外專業人才的目的,在105年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上任提出《新南向政策綱領》後被重新定位。針對人才交流面向,政府積極擺脫以往只考慮國內需求、單向自東南亞國家引進藍領勞工(註4)的思考模式,改以雙向交流作為目標。楊昊說:「雙向交流就是,我們同時也希望本國學生到新南向國家創業、生根。」註4:從事勞動的工作人員。楊昊提及,台灣和亞洲整合的前提,是要更積極開放人才流通。因此,新南向政策後,政府應除去繁雜規定所造成的阻礙,不再限制名額、降低評點制門檻、簡化申請流程。
校園
第1688期
【社論】僑生畢業覓職期增半年 就業條件仍待改善
2018-11-15
為了吸引熟悉台灣的僑生、外籍生等人才留台工作,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1日宣佈通過《外國人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辦法》的條文修正,將在台僑外生畢業生的離境時間延長至一年。這代表未來僑外生畢業後,能以覓職事由申請延期居留,比現行規定多六個月時間求職。對計劃在台灣發展的畢業僑生而言,確實等同多半年緩衝期,不受原先離境規定的限制影響職涯規劃。而行政院將上述案子納入「攬才七大策略」中,因此配合政府育才、留才及攬才政策的內政部,也期許修法通過後,透過放寬規定留住優秀僑外生人才。可惜整體看來,消息公佈後超過兩週,也沒有引起熱烈討論及大眾關注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等相關官方網站至今並未同步公告消息,似乎雷聲大雨點小。回顧兩年前,其實已經有放寬攬才規定的消息,只不過同件事直到現在才確定通過,但開始實施的確切日期近日才會公佈,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實例。那究竟多的時間對畢業生的意義是什麼呢?沒有這「半年」時,許多僑外生都會嘗試技巧性的延畢,有計劃地保留學籍以方便留台找工作,但其實很多人不清楚只要領到畢業證,即可到移民署延長居留期限,以「畢業留台找工作」為理由,延長六個月期限。如今官方聲明可以讓大學畢業生能放慢腳步仔細尋找喜歡的公司,還比以往鬆綁多半年,就這點來看,政府用意值得嘉許。不過,內政部提出的許多申請門檻都強調以「經國家投入教育資源培育、在台讀書之僑外生」為考量優先留下相關人才,代表有關規定只對在台灣受過大學教育的僑外生有效,其他欲直接來台工作的外籍生則需要符合更高申辦要求才能獲得工作許可,讓筆者感覺政府比起攬才,更只是像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不甘心讓接觸過國家教育的非本國人離開。然而無可否認的是,近幾年開始僑外生留台門檻已陸續變得比以往鬆綁。例如僑外生留台工作人數不再設有上限、在台畢業的僑外生不必擔心薪資不達標影響申請工作許可。但,阻礙僑外生申請工作證的「大魔王」關卡一直存在,即畢業生必須找到願意、且夠資格幫僑外生申請工作證的公司。根據規定,政府為了確保僱主有能力聘請外國人,公司年度平均營業額需要達到新台幣1000萬元,或是新創公司需要符合500萬元資本額條件。因此即使真的有公司願意協助僑外生處理,也有可因為不夠規模,難以符合標準完成程序。回到本次特別增加的半年覓職期,按照之前的規定,僑外生本來就能申請延遲離境。相較如今新增至一年,其實原本的六個月也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畢業之後會想要留在台灣嗎?」這是留學生最常被問的一句話。即便有意願,其實也並非就能如他們所願順利在台灣就業。追根究底,比起延長居留時限,僑外生缺的不是留在台灣的時間,而是更友善的招攬條件,以及更完善的僱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