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731期
【社論】安養中心大火誰的錯?
2020-10-08
今年9月,台北市內湖區一家非法安養中心的大火帶走了3名臥床年長男子。消息一出,輿論譁然,非法安養中心的負責人受到撻伐,輿論也指責台北市政府雖接獲通報,卻未善盡責任。當所有抨擊指向機構負責人及柯市府,要求雙方必須合法立案並嚴格審查,以解決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有專家質疑——難道只要完全合法,就不會再發生這樣的悲劇嗎?要防止慘案再次發生,必須回到問題根源:明知危險,為何家屬還要將長輩送往非法安養中心?答案呼之欲出,「每月只收2萬!」、「廉價安養中心潛藏危機」等等字眼在新聞標題上不斷出現。根據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對媒體表示,在寸土寸金、物價高昂的台北市,一個月沒有3萬5000元,根本進不了合法安養中心。將長輩送往危險卻便宜的照護場所,並不是落入黑心商人的陷阱,而是沒有選擇的下下策。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1][2],以台北市為例,民國108年65歲以上失能老年人口數就有8萬538人,但包括長期照護型機構、養護型機構及安養中心,合法機構有102間、可供入住的名額僅有5475人,遠少於需求。對於貧困民眾而言,已無餘裕考量安養環境好壞,對他們而言,只求一個負擔得起的安養環境,這樣的心理,正是助長非法照護機構的原因。前副總統陳建仁曾於公開場合指出,過去普遍認為,貧窮是緣於個人不夠努力,但經歷幾次全球性的經濟大恐慌,不少社會學家證實,貧窮是整個「經濟結構」的迫害、剝削所導致,他也直言,「如果我們無法拒絕貧窮,台灣的人權保障就是有所缺陷。」一起社會案件的發生,絕非單一因素導致,可惜社會總習慣將錯誤歸咎於少數對象,藉由指責他們來讓撫平民眾激憤。如果台灣社會沒意識到問題本質來自結構弊病,這場大火不會是最後一場。要杜絕非法安養照護機構、防止失能年長者被迫選擇不安全的場所,必須從社會經濟結構問題下手,問題不只是非法安養院,而是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