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803期
東海推動地方創生 大肚山嘉年華再現社區魅力
2024-12-13
【記者鄭孟佳台中報導】東海大學「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團隊,7日在台中大肚區瑞井里舉辦大肚山社區嘉年華「紅飛沙來了」。透過職人市集、手作體驗、解謎闖關、踩街遊行、趣味童樂與風土輕旅等活動,攜手東海學生及在地居民打造地方創生,讓更多人看見這個位於大肚山頭的特色社區。 位於大肚山頭的瑞井里擁有豐碩的人文地景資產,除了大片罕見的土角厝聚落、多口清朝留下的古井、古道,更有當地糖業發展的豐富歷史與生機勃勃的自然生態環境。然而昔日的繁華如今卻隨都市發展與年輕人口外流逐漸衰頹。同樣位在大肚山的東海大學,自2018年起成立「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團隊,攜手校園周遭的多所國小設計創新課程,共同提升教育品質,並在東海首次開設相關課程,讓大學生一同挖掘周遭社區特色,期盼發展互利共榮的社區環境。 本次嘉年華首次融合學生創意,由東海學生實地走訪大肚山並進行田野調查後,結合當地歷史與自然環境,設計多項闖關遊戲,讓來訪民眾藉活潑的方式了解大肚山的故事。負責設計自然生態關卡的東海學生李昕樺表示,來訪民眾的參與度比想像中高出許多,「也會提出一些問題、跟我們做互動。」他說。而從大肚山糖業歷史著手設計遊戲的東海學生陳苡寧表示,活動當天不少長輩對糖業相關的歷史名詞產生共鳴,讓他深刻感受到小組所設計的成品原來真的傳承了在地歷史。 除了闖關遊戲,嘉年華也設置市集,邀請當地居民出門擺攤。市集散佈在村落各處,讓來訪的民眾可以一邊漫步,一邊欣賞古色古香的景色。充滿人潮的巷弄,讓平日幾乎沒有人煙的社區,在人聲鼎沸中活絡了起來。已經在嘉年華擔任三屆風土輕旅導覽員的蘇黃錫表示,起初嘉年華幾乎都是本地人參與,而現在人潮一屆比一屆多,更有許多外地民眾前來。舉辦如此大型的活動,需要社區的共識。大肚區瑞峰國小的教務主任張雅茱也帶著學生前來共襄盛舉。他認為,居民願意被魚貫而入的人潮打擾很不可思議,「這代表居民他們也認同這樣的活動,然後也願意看到村莊活絡起來。」他說。 蘇黃錫認為,地方創生必須找到地方真正的特色和精神,才能明白什麼能吸引外地人,或讓本地人願意留下耕耘。而在教育現場工作的張雅茱也強調,社區再次活絡起來,才能彰顯地方價值,讓在地青年看到家鄉的特別與意義,阻止人口持續外流。大肚山社區嘉年華讓在地文化重新活現,為大肚山頭的瑞井里帶來了對抗地方消滅(註)的力量。「我們試著用這裡的光,去照它的影,讓它的影不存在,這是我們想要做的事。」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團隊成員李俐慧說。期盼這股團結的力量能照亮大肚山,讓山頭的美麗景色持續閃耀。 註:泛指一地因高齡化、少子化、青年外流等,面臨村落消亡的危機。源自2014年日本政治家增田寬也所出版的書籍《地方消滅》。
生活
第1803期
跨校合作創歌舞表演 再現猴硐黑金時代
焦點
2024-12-13
【記者林以晴新北報導】淡江大學通識課程「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音樂合作的藝術與實踐」課程,與猴硐礦工文史館三度合作,8日於猴硐瑞三整煤場演出三部曲的最終章《映魂》,用學生們創作的歌曲和舞蹈,帶領觀眾進入台灣經濟起飛的黑金時代,悼念並歌頌因公殉職的礦工,同時傳達他們對礦坑的掛念。 演出分為〈熄聲〉、〈晟晞〉、〈礦.望〉、〈徊想〉、〈煥魂〉五段曲目,淡江學生負責舞蹈編排,臺大學生則擔任音樂創作。淡江日本語文學系三年級學生陳奕安分享,舞蹈設計大多參考礦工的日常生活,先以抽象方式表現礦工的心境變化,再加入挖礦、敲打等具象化動作,呈現礦坑真實氛圍。他說:「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舞蹈表演,我們在用身體說故事。」而在音樂創作上,臺大學生融入了石頭敲擊、鐵道、樹枝等聲音元素。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張全恩認為,他們所創作的音樂最主要目的在呈現情緒,把氛圍營造出來後,再搭配淡江同學創作的舞蹈,兩者配合之下才能精確表達想傳遞的訊息。 淡江俄國語文學系學生黃安麒在觀賞完演出後分享,大部分人來到猴硐只為了觀光,很少關注台灣礦工歷史,展演的主題別具意義。新北市礦業退休人員交流協會理事長周朝南在演後座談中哽咽說道:「那些死亡的兄弟現在都躲在角落和天花板上,看這場演出,但他們沒有哭,他們會笑著感謝他們的故事,能在台灣煤礦消失幾十年之後傳承。」新北市猴硐礦工文史協會理事長柯茂琳也表示,學生們很好地詮釋了礦工生活,他們看完演出後都深受感動,也感謝學生能用藝術形式推廣礦工歷史。 此次展演計畫在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蔡佳芬、淡江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副教授吳文琪,兩校老師的合作下誕生。吳文琪表示,在到猴硐參訪時,被當地礦工長輩的故事感動,因此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讓學生了解礦工們被遺忘的生命故事,並為礦工帶來慰藉。蔡佳芬也認同道:「希望學生知道,他們的創作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是很有力量和說服力的。」參與演出的學生都不是藝術專業科系出身,多數人是初次進行音樂與舞蹈創作。吳文琪認為,正因為學生沒有經驗,在他們創作的舞蹈中,能看見個人的生命歷練,是不同科系學生生命力的合成,呈現出更豐富的作品。 展演三部曲歷經過去兩年的《返照》與《迴望》,今年迎來最終章。吳文琪解釋,此次終章是給礦工長輩的獻禮,也是一種傳承。蔡佳芬補充,他無法肯定這次的展演是合作計畫的逗點或句點,更像是一個開放性結局,希望未來可以繼續發掘更多台灣其他的議題和故事,讓學生們有機會將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與社會和在地文化相結合。
生活
第1802期
藉流水席再現部落文化 搭蘆灣社凝聚跨世代情誼
2024-12-06
【記者張博媛台北報導】11月30日,國立政治大學搭蘆灣Talu’an社(以下簡稱搭蘆灣社)攜手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原住民校友回娘家暨搭蘆灣社三十週年社慶,邀請已畢業和在學的社員於政大四維堂吃「婚宴流水席」,紀念社團成立以來走過的30個年頭,並聯繫不同世代社員間的情誼。 活動以婚宴的流水席作為主題,總召曾漢宇Yawi說道:「流水席在部落很常見,希望用流水席傳遞部落的生活感,給大家溫馨的感覺。」也藉30週年社慶聯絡跨世代社員的情感,並回顧社團成立以來,承載不同原民青年在校園生活中的故事。曾漢宇Yawi也表示,今年特色還有社友2CHANGE的饒舌表演,2CHANGE將原住民議題融入創作,譜出原民青年的境遇以及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藉此引起原民族群的文化認同,以及對原民議題的認識。 搭蘆灣社在流水席間準備了由花蓮聯合豐年祭公演曲所改編的歌舞表演,社員們身穿族服,展現不同部落的文化交融與活力,社慶活動組長cemelesay lja paculilj說道:「搭蘆灣社很少有歌舞演出,也可以藉由這次表演,讓大家一起做一件事,社員關係更密切。」活動尾聲,不同世代的社員們圍著圈唱社歌,並在畢業校友malang dapic的帶領下,跳著樂舞(註)繞四維堂歌舞。malang dapic回憶道:「以前社團沒有人教導社員如何跳樂舞,我在大三當社長那年將樂舞帶進搭蘆灣社,進行了社團首次樂舞展演。」他也藉由本次社慶,將在過去所學的樂舞傳承給學弟妹。 註:樂舞為原住民族傳統收穫祭、團結祭等年祭時所跳的舞蹈。 社慶活動以聯繫不同世代社員情感出發,cemelesay lja paculilj解釋道:「邀請哥哥、姊姊們回來是一種承先啟後,這個社團是他們成立、延續,再交到我們手上,不能忘記前人的付出。」因此邀請學長姐回到母校,見證搭蘆灣社的里程。malang dapic補充說明,部落十分重視年齡階級制度,遇到比自己年長的都會稱哥哥、姊姊,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更有親切感。而對於本次創新的社慶形式,malang dapic說道:「學弟妹把部落常見的節慶慶祝型式帶來,大家能夠在四維堂一起吃飯、甚至喝酒,不會被外界拘束,我覺得很棒。」 搭蘆灣社成立之初是為了給予原住民族學生在校園的歸屬感,「然而近年除了原民學生,也有非原民、甚至外籍生的加入。」曾漢宇Yawi說道。搭蘆灣社、原住民族自主學習課程已不再局限於原民學生參與,鼓勵對原民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一起加入。曾漢宇Yawi道:「文化認同更看重個人本身想法,而不是你的種族。」今年適逢原住民族正名運動30週年,象徵著原住民族身份認同重建與台灣社會更加多元平等,搭蘆灣社也期待引領更多人加入,一同學習與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生活
第1801期
戲劇融合地方故事 淡水生活節再現往日記憶
焦點
2024-11-29
【記者陳樂怡新北報導】「淡水其實是一個可居可遊的地方,希望大家走到淡水的歷史街區,參與了這一些活動後,能體驗到這座城市的美。」 計畫主持人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授黃瑞茂說道。由淡江主持的「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USR計畫,與淡水地方團體共同舉辦的淡水生活節於16日至24日舉行。其中,於23日在淡水古蹟帶入戲劇表演,展示淡水歷史風貌。 第二屆淡水生活節首次與淡江實驗劇團以及「不要再看別人屌了」製作團隊合作,於淡水紅樓與淡水木下靜涯舊居作為展演地點。此次展演主題「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以學生演繹當地逐漸衰敗的酒家風俗與酒家女離奇死亡的風波拉開序幕。隨後邀請民眾移步到淡水紅樓門口,演藝日本著名畫家木下靜涯於淡水的奇遇。劇情接著轉換為與觀眾的互動式演出,藉此講述學生自由運動的時代經歷,邀請觀眾共同參與一起飲食,並體驗其中的激情與變遷。最後,演員身穿旗袍為客人倒茶聊天,透過生動的演技呈現出過往清茶館的日常,整場活動以清茶館的倒閉困境作為結尾。 「穿越第三條路徑:重建街環境劇場」讓學生深入探索淡水的民間傳說,並結合自身的心境。「離開或是留下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就好像我並不是離不開淡水,而是跟那些茶室阿姨一樣 ,內心害怕離開舒適圈。」劇場導演之一的呂于汝提到。他把清茶館員工不捨離別,融入自身對於畢業離別的感受,並將這些故事融合劇場表演中。呂于汝說:「淡水的歷史淵源很深厚, 希望以戲劇的方式讓淡水人、新居民,甚至是遊客,更加認識淡水。」 展演現場座無虛席,許多淡江學生與淡水居民都以觀眾的身份參與這場展演。「確實透過這次的演出有更多機會,更深入地認識了淡水,也了解到了這是一個文化底蘊的比較濃的地方。」淡江學生王天和興奮地分享。他認為淡江學生與淡水地區密不可分,因此能藉由這一次的活動更了解學校附近的經歷,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體驗。 談及淡江實驗劇團與生活節的未來規劃,團長蔡坤霖表示,希望未來能持續與淡水生活節合作,打造更多精彩的演出,更希望在增加學生劇團的曝光度以外,展示出淡水的人情趣味。「從劇團的角度來看,我非常期待能繼續(生活節)合作!」他期待道。
藝文
第1800期
《一座遠方》揉合多元技法 再現火山脈動樣貌
2024-11-22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漂流在海面上的火山碎屑,以藝術形式再現地球的脈動。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的沈庭華舉辦個展《一座遠方》,自16日起在台北市一嶼ISland展出。他以日本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爆發事件為創作靈感,結合製陶、玻璃吹製與錄像等手法,將浮石作為重現與探索自然事件的媒介。 在作品〈新島再製〉中,沈庭華原想用衛星地圖觀看因火山觸發而生的新島面貌,但因為衛星雲圖中沒有新島誕生、移動的記錄,故他以在北海岸撿拾的浮石嘗試做出他對島嶼誕生過程的想像。此外,沈庭華發現火山岩的成份近似製陶常用的釉藥,因此他便將撿來的浮石磨製成大小不一的顆粒,堆疊在磁磚上後進行燒製,呈現他對海浪搖擺方向的想像。同時沈庭華將磁磚排列成類似衛星雲圖座標的網格,呈現火山熔岩冷卻後的樣貌。「想像它可能在這個構成上是一個自然擺動的狀態,每一片燒的時候我都會想像也許浪是這樣拍打。」他補充道。 由於浮石含有大量組成玻璃的二氧化矽成分,因此藝術家與沖繩工藝家合力製作浮石球,透過加入助熔劑使其沸點變低,再比照玻璃吹製的方式,燒製成透著淡淡灰色、表面布滿孔洞的透明玻璃球,並將其放在張裂的浮石磚上,象徵大量浮石在海上漂移的樣態。單頻道錄像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藝術家運用毛線串聯浮球置於海面,象徵大量浮石隨處漂流的過程。為了模擬衛星影像的呈現角度,沈庭華更以俯視視角拍攝,並以圓形遮罩限縮視野,盼觀者能體會浮石筏的動態感,「有種被吸進去或是很迷幻的那種,像從望遠鏡看出去。」他補充道。 沈庭華在駐村時前往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蒐集影像素材。回到台灣進行相關研究時,沈庭華偶然發現火山恰好為《地心歷險記》中穿越地心的出口,因此重整當時拍攝的素材後製成作品〈另一座口〉。為了使觀者身歷其境坐在火山口旁,藝術家搭建傾斜的木座平台,並放置一對音響,平台下設置重低音喇叭,民眾能以坐、臥、躺的姿態感受火山共振。觀展民眾黃姍祈分享感受過程:「一開始原本是坐著,因為這種體驗太特別,所以我們都躺下來,用全身去沉浸式的在展場裡體驗火山。」 布展過程中,藝術家發覺作品〈海平面上的虛線〉、〈另一座口〉之間有一面圓形玻璃,因此他調整投影的影像高度,將兩部影像作品在玻璃上重合,仿若小說《地心歷險記》中兩座火山作為穿越地心的出入口,呼應觀者在兩部作品中穿梭的行為。觀眾陳冠豪表示〈海平面上的虛線〉引發他對自然經驗的危險意識,「海是不穩定的狀態,比較危險,但影像又呈現得很平穩。」觀眾黃姍祈則認為此個展交織文學與藝術家實際經歷,建構他對遠方的想像,或許會是他前往火山壯遊的起始點。
生活
第1799期
峽谷音樂節醞釀重生 原民歌舞再現花蓮之美
焦點
2024-11-15
【記者鄭孟佳花蓮報導】木琴清脆的敲擊聲在山谷中迴盪,身穿族服的年輕面孔,在綠茵上起勁的踏著舞步。2024太魯閣峽谷音樂節9日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登場,以「韻釀太魯閣」為題,邀請國家交響樂團、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太魯閣族傳統音樂演奏家謝皓成、太魯閣好聲音甄選優勝者等表演,舞台旁也設有市集,販售部落手工藝品及特色美食。期許在0403花蓮地震後,藉由音樂節帶來人潮,重振周邊部落經濟及旅遊產業,讓眾人重新看見花蓮的魅力。 「這次的舞台沒有背景,是直接讓背後鏤空,讓大家看得到後面山的樣貌。」來自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許競Semasiyang說。他認為,音樂節直接舉辦在因地震而受損嚴重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能讓民眾在來訪的路上親眼看見太魯閣峽谷崩塌的嚴重程度,理解天災帶來的影響,賦予音樂節更深層的意義。許競Semasiyang表示,地震後網路上出現許多對花蓮的負面評論,對花蓮的印象只停留在地震、颱風等天災頻仍,導致大家旅遊意願降低。他強調,花蓮還有更多值得關注之處,「我們要用比較友善的眼光去看待,不要再把花蓮跟地震綁在一起。」他說道。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的林依璇Kayting說明,花蓮原住民族多樣,各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舞團帶來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泰雅族三個紋面族群的傳統舞蹈,並邀請民眾無論年齡、性別與族群,手牽手一起跳大會舞,期盼藉表演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多元文化,「我們的文化要讓更多人知道,希望遊客進來,他們才會更了解原住民文化。」林依璇Kayting說。在音樂節市集擺攤的老闆賴玉貴提到,今年的活動融入原住民歌謠等在地元素,多元化的內容更能吸引觀光人潮。身為太魯閣族人的他補充,過去在部落裡,傳統舞蹈大多為長輩在跳,舞團藉由大學生活潑的表演方式,帶動民眾一同參與,讓現場充滿年輕活力和歡樂的氛圍。 參加過多屆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的民眾方淑華認為,此次前來的心情相當沉重,「因為山已經受傷了。」他說道。舞團的表演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透過舞蹈更加認識花蓮,這片土地的好山好水才不會因天災而被遺忘。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劉守禮也提及,山谷的恢復需要時間與耐心等候,冀望音樂節的眾人能一起陪伴山谷的復育、一起醞釀山谷的重生。
體育
第1799期
菁英盃匯集國術、太極 選手再現傳統運動風采
焦點
2024-11-15
【記者范瑞勻台北報導】113年全國菁英盃國武術錦標賽於11月10日在臺北體育館舉行,比賽項目包含國術和太極,以性別、年齡(註一)作為分組依據,並採用「五角裁判制」的評分方式,由五位裁判給出分數,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後,取三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選手的應得分,滿分為10分。 註一:國武術比賽以年齡作為分組,國術比賽分組A1:7-8歲,B1:19-25歲,C1:51-55歲,太極比賽分組為社會組19-60歲之社會人士。 國術比賽項目共有十項(註二),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學生王建樺在短兵器B1組以8.77分拿下第三名,對於比賽的表現,他認為自己還有進步空間,「因為過程中我的刀台掉了,覺得有點小可惜。」同樣來自文化大學,目前就讀體育運動健康學院不分系學士班(以下簡稱健合系)的蕭登躍獲得南拳第二名,他說:「蠻滿意今天的動作,但就是有點緊張。」 註二:國術比賽包含南拳、北拳、內家拳、長兵、短兵、雜兵(含雙器械)、拳術對練、兵器對練、拳術團練、兵器團練。 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學生王俊凱以9分拿下南拳B1組第一,並以8.83分拿下短兵器B1組第二名。他認為在節奏方面掌握得不錯,但在步伐上會有點站不穩,在短兵器比賽中,手腕也因甩兵器時扭到,雖不影響比賽表現,但仍有改善空間。他表示比賽成功的秘訣是要維持體格與克服緊張感,再加上在平時訓練出的自信,各方面缺一不可。 而台北市國術會表示現今因為學習太極拳之選手較多,因此獨立開設一場太極場地。台北市軒德太極武藝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太極會)會員鄭維智在兩個項目中取得第一名,提到學習太極拳的精髓,他說:「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打太極拳時要節節貫穿。」太極會會員魯君禮則表示一定要透過練習,才能把拳打好。鄭維智則鼓勵年輕人來學習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是不分年齡的。 來自文大健合系的學生李羿呈在對練項目拿下冠軍,而他剛在中華民國113年全民運動會中取得季軍,除成就感外也取得獎金,讓他可以投注更多資源在訓練上。談及未來發展,來自文大技擊運動暨國術學系的學生陳宜君說:「希望未來能當教練,可以帶自己的學生。」而對於團隊的發展,他則表示接下來的大專盃,希望系上能更重視文化國術隊,並給予更多資源。談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王建樺說:「每一步都是困難的,但是堅持才是最困難的。」他希望未來有機會進軍國手。
藝文
第1798期
吳宇軒反思笑話經驗 從日常物件再現幽默
2024-11-08
【記者何依庭台北報導】「解構笑話會讓笑話變得不好笑,但是講不好笑的笑話時反而變得很好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研究所二年級學生吳宇軒10月26日起在Pièce舉辦個展《為了_____,所以我說了一些爛笑話》,他將日常對話、景象與物件創作成多種裝置作品,希望讓觀者以第三視角重新詮釋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感。 吳宇軒說明展覽名稱源於他發現自己說笑話時往往帶有目的,「可能是為了緩和氣氛或希望讓人感覺我很幽默。」進而反思自身說笑話的動機,探究笑話與其他常見的幽默元素。他在〈笑話集〉中透過小冊子上的麻繩連接另一頭枯萎的盆栽,使觀眾要閱讀笑話時會感受到盆栽的滑動。冊子上展示吳宇軒曾說或聽過的趣味對話,並使用甲乙丙丁作為角色代稱,透過去除人物身份,讓這些對話脫離原先語境,再附上一張與對話內容相關的照片,以此提供觀者想像的空間。 來到〈荒謬日常考察〉的影像裝置前,可看到每張投影畫面都是一張日常照片搭配一段說明文字。吳宇軒以字幕客觀直接地敘述自己在照片裡看到的內容。他也刻意讓〈荒謬日常考察〉投影在自製的紙板上,使影像與文字產生模糊扭曲的失真感,希望利用紙板的粗糙與手作感,讓投影文字不會過於方正,使觀眾在參觀時感到輕鬆詼諧。 而展場門口擺放一個寫著「避邪用」的百元花盆,這是吳宇軒特地買來的現成展品〈開幕誌慶〉,他認為盆栽上用廢紙製成的立牌隨意寫上文字,讓〈開幕誌慶〉對照常見的開幕祝福花籃顯得荒謬脫序,「期待與事實不符造成的不和諧感,是這次展覽選擇媒材與創作的重點。」另一作品〈無題〉也扣合此創作宗旨,他將四盞電燈釘在桌腳上,三顆電燈朝上擺放,剩下的那顆則調轉擺放方向,使燈泡垂到地上,並且每盞燈的電線都以U型垂掛在牆上,以一種雜亂卻帶有秩序的方式呈現,讓觀眾能重新看待這些日常物件。觀眾丘智偉認為〈無題〉刻意不隱藏電線與插座的方式,帶有挑釁式的趣味。 在作品《雜貨風景》中,吳宇軒使用符號與巧思重新詮釋日常物件,像是〈雜貨風景#1〉使用鬧鐘的包裝盒,由藝術家篩選有趣的元素拼貼而成。〈雜貨風景#2〉則重新剪貼肥皂盒,使其成為一個微縮盒子,賦予原先用來裝飾的乳牛圖樣新的意義。而在展間角落,吳宇軒特意鋸掉放置投影機木架的一隻腳,套上貓腳襪,並在機器旁邊擺放一包綠色乖乖。這些細節呈現出他對於這些常見物品的觀察與想像,並且透過台灣人熟悉的符號進行暗示,讓創作變得荒謬有趣。 觀眾廖芷珊說:「這個展覽的細節非常多,而且物件都挑得很精準,是親切的台式風格。」觀眾大勇(化名)則表示這場展覽讓他感受到年輕藝術家對於幽默的詮釋,「有一種認真你就輸了的感覺。」吳宇軒說明自己在這場展覽的設計上沒有特別想要傳遞給觀眾的訊息,「只是希望透過作品讓觀賞者能夠在平淡、不刺激的作品呈現中,了解另一種觀察生活與幽默的方式。」
影音
第1797期
歷史結合藝術 淡水嘉年華再現滬尾之役
2024-10-25
【記者張恩爾、李昱靜、范瑞勻新北採訪報導】精心裝扮,在遊行隊伍中手舞足蹈,透過身上的服飾、道具,展現淡水歷史風情。2024新北市淡水藝術嘉年華以「時光嘉年華:重返滬尾西仔反」為主題,將清法戰爭中的滬尾之役轉化為一場充滿活力與創意的藝術盛宴,吸引民眾共襄盛舉。普普樂藝術執行長連珮如表示:「清法戰爭代表淡水這個地區的光輝的時代,我們如何用藝術去轉換,變成一個嘉年華的概念讓大家參與。」 滬尾之役是清法戰爭中的重要戰役,本次活動的表演團隊緊扣這一歷史主題,透過藝術形式生動呈現,將打鬥動作與舞蹈結合,以及設計多款以戰車為主題的花車,重現當年的戰爭氛圍,讓觀眾彷彿置身歷史現場。連珮如表示,每次提到清法戰爭的這個議題的時候,希望可以不只是歌頌戰爭,而是和平團結的概念,讓它轉換成藝術的形式,讓大家感受到藝術的氛圍、快樂的氛圍。 踩街遊行不僅將歷史與藝術結合,更融入年輕人喜愛的現代元素,以街舞揮灑熱血活力。專業馬戲團現場吹氣球引得大人小孩紛紛伸手索取,為淡水老街營造出充滿歡笑與熱鬧的氛圍。真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學系學生陳柏熏認為,參加這種藝術的活動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身為在地大學的學生可以參與這些在地的活動,對我們來說,收穫是值得的。民眾王秀中說到:「(活動)可以讓淡水的居民活絡起來,藉這個機會能夠看到淡水的文化,比較不會單純是來這邊逛街、吃東西。」此次活動不僅結合淡水在地歷史,還邀請紳士協會及女力團體參與,透過生活化的藝術展現,讓多元群體在嘉年華中發聲。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演藝時尚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邱筱婷說明:「今年的主題是節能減碳愛地球,以舊衣改造,呼籲大家節能減碳,作為我們發表走秀的主題。」 藉由表演藝術呈現淡水在清法戰爭的過往,讓民眾以活潑的方式感受濃厚的歷史風情。淡水藝術嘉年華透過生動的演出傳承在地文化,期望以藝術交流讓淡水走向國際。
藝文
第1796期
《荒誕廚房》再現生活 以油彩重譯日常經驗
2024-10-18
【記者楊凱傑台北報導】「荒謬是想尋找生活的本質,而繪畫是我們探尋本質的過程。」藝術家何思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郭俊佑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生操昌紘,於8日起在台北市一票人票畫空間,籌辦聯展《荒誕廚房》,三人以畫作探討日常經驗中的荒誕之處。 對他們而言,廚房既是日常場域,也象徵著畫室,畫家便是廚房中的廚師,在此次展覽中端出名為「荒誕」的菜色。本次聯展三人皆使用油彩創作,生活經驗則是他們的靈感來源。其中郭俊佑便在作品〈存檔〉中,擷取高中學習地科的地質學知識,畫出地科學家分析地層結構的樣子,並將地層結構的圖解融入作品,化作對人類不自量力的譏諷,他認為荒謬的是只有幾萬年歷史的人類,卻想試圖理解已存在幾億年的地球。 〈蠟燭〉是何思賢的近期作品,與早期作品相比,他在作畫時會更有意識的融入想法與情感。原本〈蠟燭〉是靜物速寫,但何思賢額外將數封情書的內容,繪成桌上的文字。何思賢繪出流動的蠟滴,並將其覆蓋在文字上,他表示蠟滴是具有意識的,「燒完時,文字被覆蓋,彷彿情意就在這世界消失般,不復存在。」而蠟燭融化時流動的樣子,對他來說,就有如情感會隨著時間流動而消逝。他補充:「蠟燭在現實中是沒有意識的,但我賦予它意識,本身就是荒謬的存在。」 操昌紘將電影院隨處可見的逃生出口,作為畫作的標誌符號,他的作品〈 Exit strike 〉、〈 EXIT 〉彼此獨立卻又相互呼應,兩幅作品雖有著共同符號「出口」,卻因符號抽換到不同地方而使意義轉換。在〈 EXIT 〉作品中,操昌紘以畫中的電影院,醒目的綠色號誌標誌著出口位置,卻不見逃生門的蹤跡,創造出一個交織現實與虛幻的空間。而再放大綠色標誌,便成〈 Exit strike 〉,操昌紘把綠色小人想像為特技演員,綠色背景如同電影綠幕,對他而言,填滿畫面的逃生出口號誌,呼應被生活所禁錮的人們,試圖逃離現實世界。 郭俊佑、何思賢、操昌紘將自己的作品視為美食,而作品產出的過程,就是廚房做菜的流水線。因互為好友多年,在繪畫技法上也相互影響,顏料的質地或材質可能大同小異。但郭俊佑表示,相似處在圖像都有隱喻,「圖像如何暗示,各自都有想表達的東西。」技法儘管類似,各自對生活的體悟卻有所不同。 觀眾阿偉(化名)表示,在每件作品中,發現畫作都是以生活為場景,儘管一開始無法理解廚房在此次展覽中的意涵,但能感受到作者試圖以日常作為連結,「用以往沒有想過的角度,去詮釋日常。」觀眾融(化名)則分享對何思賢的〈 海浪邊的女子 〉的心得,「日常中荒誕的細節,作品中女子的腳印沿著海浪行走,但真實的腳印其實早已被沖刷,海浪與腳印是日常,違反物理則是荒誕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