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一】台文化智商低 刻板印象礙跨國溝通
專題
第1598期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一】台文化智商低 刻板印象礙跨國溝通
2015-05-21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文化智商」一詞源於商管領域,強調企業應以開放、尊重的心態來面對不同文化的客群與合作夥伴。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強調文化智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應了解不同文化內涵,尊重與包容彼此差異。 台灣地狹人稠,經濟發展仰賴國際貿易,因此許多人強調台灣人應具備「國際觀」,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和不同國家的人才競爭。然而日前網路評論作家張苡絃在「關鍵評論網」撰文指出,台灣人雖然愛強調國際觀的重要性,但其實是缺乏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 CQ)的「文化弱智」。 什麼是文化智商?美國克蘭納特管理學院教授鄂理(P. Christopher Earley)和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教授洪洵在西元2003年首先提出「文化智商」概念。他們定義文化智商為「在各種國家、民俗和組織文化環境中,能和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有效互動的能力」。張苡絃認為,過往台灣強調的國際觀只不過是「菁英式」的國際觀,但回到日常生活中與外國人進行一般的對話時,就常常會遇到困難。 「就是對文化的理解不足吧。」東吳大學日本語文系學生白廷然說,自己的日文程度已經相當熟練,但當日本人在講笑話時,有時仍會無法理解,也常看不懂搞笑節目的笑點在哪裡。 「文化智商就像是跨文化的IQ與EQ。」吳鳳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賴明君分析台灣人的文化智商,認為台灣人雖然普遍能理解國際事務,但卻無法展現出適當的尊重與包容。她舉例,台灣人雖然很熱情,喜歡帶外國人到處走走,並介紹自己的好友認識,「但這種熱情對外國人來說有點吃不消。」 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以東南亞文化在台灣的處境為例,指出台灣對國際的認識受到資本主義、工業化等美、日觀點影響,常不自覺把東南亞當成第三世界的國家。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學士班學生楊璦芳也觀察到,許多大學生在申請國外志工時,傾向前往東歐、中南美地區,而非亞洲國家。楊璦芳說,有些人想把自己丟到不同文化挑戰自己,「有些人卻是因為有刻板印象,認為東南亞某些國家就是比較落後。」 文化智商是國際化時代下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東吳中國文學系學生魏郁心認為,文化智商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不同文化的人時,較能夠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思維,不會侷限在自身民族慣有的思考模式,也能減少彼此的溝通障礙。 賴明君補充,文化智商對未來就業也有正面影響。與不同國家的人合作或是做生意時,理解不同的文化能協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公司內各部門在聯繫、協商的過程中,文化智商也有助於不同的立場能良性溝通。下一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二】缺乏國際關心 外語學習欠文化理解第三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三】主動與各國交流 提升自身競爭力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二】缺乏國際關心 外語學習欠文化理解
專題
第1598期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二】缺乏國際關心 外語學習欠文化理解
2015-05-21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全球化的影響下,擁有「文化智商」的能力更顯重要,然而台灣人的文化觀卻多「不足」與「偏差」兩大問題,主要原因分別為「功利式」外語學習與教育模式,以及閱聽眾的閱讀喜好。 台灣既有「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模式,使許多人難脫離「讀書就為了考高分」的功利式外語學習方式,認為只要懂許多單字、片語,便具有國際觀。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學生林彥廷坦承,自己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常常只重視單字、文法,而流於機械式的記憶,甚至無法與外國人交談。政大斯拉夫語文系學生林妤潔認為,語言是種工具,學習語言就是希望與外國人溝通無礙。 此外,台灣外語學習獨重英語,忽略東南亞或其它語系,而「功利式」的外語學習使學生只專注學習語言,卻不瞭解其文化背景。林彥廷認為,語言是很生活化的東西,台灣外語教育應幫助學生認識語言背後的文化與價值,「像是英文單字不同字根的使用,都能看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意涵。」 除了外語教育,台灣媒體國際新聞質和量的不足,也是造成台灣人文化智商不足的原因。不只媒體報導頻率不高,觀眾對於國際新聞也興致缺缺。 來自馬來西亞的淡江大學法國語文系學生葉睿涵認為,台灣媒體很少有國際新聞,僅有的國際新聞也多和大陸相關。她提到,只要有影響力的國際事件,如白宮新聞、內戰新聞等,他們國家的新聞台都會報導。 「媒體都賣大家喜歡吃的,而非大家應該吃的。」魏郁心認為,台灣媒體只注重客人胃口而不販售營養食物。另一方面,台灣沒有從小培養相關素養,導致觀眾喜歡閱讀瑣碎、花邊新聞,而不願動腦思考重要議題。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胡元輝說:「觀眾較少關注國際新聞,是因為沒有選擇。」他表示,電視台認為台灣人較少關注國際新聞,基於成本考量,故較無駐外記者報導國際新聞,而多取自國外媒體。但這些外國新聞並非以台灣為出發點,沒有切身性及相關性,無法勾起台灣人興趣。上一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一】台文化智商低 刻板印象礙跨國溝通下一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三】主動與各國交流 提升自身競爭力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三】主動與各國交流 提升自身競爭力
專題
第1598期
【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三】主動與各國交流 提升自身競爭力
2015-05-21
國際志工社林軒羽同學(圖左),參與國際志工社活動,圖為她正在教導柬埔寨小學生畫畫的過程。 圖 / 國際志工社學生林軒羽提供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文化智商對身為高等教育人才的大學生,至關重要。全球化時代下,與不同國籍與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機會增加,提升文化智商成為培養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王雅萍表示,學生應走出文化舒適圈,多認識不同族群,「為你的人生集世界各國的朋友。」她建議, 大專院校可藉由開設多門介紹異國文化的通識課,帶動學生建立國際觀。為鼓勵各國家學生互相認識、交流,王雅萍於其通識課「東南亞民族與現況」中,推動「集點制度」。只要結交東南亞朋友,請對方在集點卡簽名,期末就給予獎勵。 根據勞動部及內政部移民署統計,台灣目前約有57萬位東南亞移工,而東南亞外籍配偶也約有13萬人。隨著東南亞國家人數比例增加,了解其文化日趨重要。 國內不少團體提供學生出國當志工的機會。胡元輝認為,雖然台灣在國際化的浪潮下有許多機會可以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但若經濟許可,出國挑戰自我也是提升文化智商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政大國際志工社每年都會前往中國青海進行服務,透過教導當地小學生課業與進行家庭探訪,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弭平刻板印象,強化世界觀。 「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是要經由親身互動才能看見的。」楊璦芳認為,不論是出國當志工、出國實習或是當交換學生,都有助於提升文化智商。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除了對不同風俗有更深的認識,也讓她回頭重新思考、檢視自己成長的土地和文化,發現自己不足之處。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學生賴彥廷表示,要提升文化智商,最重要的是「Open-minded」,要有開放、主動和好奇的心態。另外,他認為主動接觸國外當地的傳播媒體,比起經過國內轉譯後的內容,更能體會道地的文化。雖然台灣主流媒體對於國際新聞較少著墨,但自己會透過Youtube或國外新聞網站了解國際大小事。 來台交換的外籍生與留學生不在少數,近年來又大量開放對岸學生來台,在這種環境下,台灣大學生更應培養卓越的世界觀,提升自身文化智商,未來在工作競爭或結交異國朋友,更能得心應手。第一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一】台文化智商低 刻板印象礙跨國溝通上一篇:【敞心胸走出舒適圈 拒當文化弱智二】缺乏國際關心 外語學習欠文化理解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一】制式審查以偏概全 難顯社團特色
專題
第1596期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一】制式審查以偏概全 難顯社團特色
2015-05-07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社團評鑑制度在大學行之有年。校方藉社團評鑑衡量社團營運狀況。評鑑後,表現優異的社團,校方可能提供獎助金;相反,表現不良者,可能面臨倒社命運。看似合理的評鑑制度,卻有許多問題,如制式化、假帳或假簽到表等,甚至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根據教育部「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暨觀摩活動(全社評)」評鑑內容,共分為四大評鑑項目,分別為組織運作、社團資料保存與資訊管理、財務管理和社團活動績效,而各大專院校幾乎皆採用此評鑑制度。但經營社團的學生常詬病評鑑制度淪於「制式化」。中原大學鋼琴研究社社員紀柏安認為,社團核心價值應該是活動籌辦的過程,但評鑑委員卻常常忽略,「他們只在乎自己要審評的制式項目,像是財務狀況或社團章程。」他補充,各類社團皆以相同標準評比,部分標準無法對應社團性質,並不公平。舉例而言,社團活動績效項目中,服務學習佔評鑑總分15%。但熱舞社、吉他社等康樂性社團,社團宗旨並非服務學習,卻得因這套標準而做服務,「我覺得這種齊頭式平等的評鑑制度不公平外,也凸顯不出各社團特色。」台灣海洋大學J&C鋼琴社前行政副社長呂紹葳,曾帶領社團奪下全社評特優獎。但他表示,為符合評鑑要求,社團會刻意製作公函,通知社內成員開會。他直言,現在幾乎都線上通知開會,印紙本不僅浪費錢也不方便。政治大學花友會前副會長蕭方娸曾到過全社評大會現場,她指出,現場評鑑資料制式浮誇,像是內容難懂的財務報表,「報表內還包括預測值和準確度評估,比公司報表還誇張。」她補充,光一個學期的財報,可以寫一整本檔案。評審委員評分方式也造成評鑑形式化。中原大學專任研究助理陳懿珊指出,一位評鑑委員,照規定通常僅負責評一個項目,如一位評委可能只負責社團的財務部分,但此評分方式難以了解一個社團的完整面貌;南華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組長林奇憲也表示,因為時間壓力,一位評委平均在一個社團上僅約六分鐘,但在六分鐘內要了解一個社團一年的努力經營,著實困難。「評鑑就像每次考試內容都相同的考卷,考比較多次的人自然就比較厲害。」政大指南服務團團員蕭向有指出,例如活動企畫書或活動檢討書,多寫幾次,就能掌握拿高分的書寫形式,但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寫而寫,製作起來空洞無力。下一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二】評選淪形式要求 造假文書充斥第三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三】校應加強輔助 廣納評量項目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二】評選淪形式要求 造假文書充斥
專題
第1596期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二】評選淪形式要求 造假文書充斥
2015-05-07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某些社團為達到評鑑標準而投機取巧,甚至不擇手段捏造假帳冊,就為了在社團評鑑中獲取高分。形式化的社團評鑑與學生投機手段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社團生態。學校評鑑社團時,大多使用同一套評鑑制度,而此標準可能導致「大社恆大,小社恆小」之情形。大型社團因規模大,有充足的人力及經費可以舉辦活動,社團評鑑時便有許多資料可以呈現,而評鑑委員又特別注重活動成效,導致大型社團較有機會獲得好成績,取得獎勵補助後,更有能力舉辦活動。相反地,小型社團則更難以在此評鑑制度下生存。政大前崑曲社社長盛禾指出,社團評鑑直接影響經費申請。因為缺少活動與大型演出,崑曲社在社團評鑑難以得到好成績,「問題是學校的補助連公演的服裝都不夠用,於是到了下次評鑑,我們又要被詢問為何沒有演出。」在崑曲社的最後一學期,盛禾自掏腰包花了新台幣1萬元辦了一場公演,並在演出結束後決定休社。為了社團評鑑的問題,盛禾曾向課外活動組尋求協助,但校方竟回覆「既然經營這麼困難,是不是考慮休社比較好?」盛禾無奈地說:「最大的問題不是我們不想經營社團、找不到想經營的人,而是學校不想讓我們經營下去。」社團假造文書資料也是問題評鑑制度下的後果。中正大學某社團幹部Outsider(化名)指出,社團開會較隨興,有時沒有簽到紀錄,但為了評鑑資料,社團會在最後資料彙整時,把所有空缺的簽到表一次給大家補簽。此外,在金錢部分,某些社團有「明帳」與「暗帳」之分。「明帳」是社團評鑑給學校看的資料,「暗帳」則是社團實際的收支表,學生會捏造一份假帳冊以應付社團評鑑,讓社團的收入及支出看似達到平衡。Outsider表示:「很多社團沒有隨時記帳的習慣,因此最後到評鑑時也會用假帳進行。」學生用假資料通過一次社團評鑑後,便很可能再繼續造假,即便評鑑委員明白學生可能有此行為,卻未多加查證,放任學生繼續作假,導致造假風氣日漸普及。曾擔任過校內社團評鑑委員的林奇憲承認,社團簽到表與預算表造假可能性極高,「但我會注意相關佐證資料,例如活動照片、年度計畫、收支報表或決算表,進行交叉比對,查證是否作假。」上一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一】制式審查以偏概全 難顯社團特色下一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三】校應加強輔助 廣納評量項目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三】校應加強輔助 廣納評量項目
專題
第1596期
【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三】校應加強輔助 廣納評量項目
2015-05-07
【副刊記者/李丞凱 卜舒綺 邱柏勳】全社評實施計畫中提到,社團評鑑目的為「促進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活動進步與發展」、「提升社團活動及經營品質」。面對僵化的社團評鑑,校方首要之務,即是重新檢視評鑑標準,回歸其初衷。多數學校都在社團評鑑辦法中明訂評鑑結果將作為校方提供教室與經費的參考依據,不及格者還會停止補助,甚至簽請解散。東華大學口琴社社長林芳如不贊成學校的這項規定。她認為,除了社團評鑑,校方應用更多元的方式來評定、分配資源,「例如舉辦活動的多寡、器材數量、實際使用情形等等。」宜蘭大學則是將社團評鑑分為「行政評鑑」以及「競賽評鑑」,以輔導、鼓勵代替懲處。行政評鑑內容以社團活動紀錄與場地使用狀況為主,競賽評鑑則參照全社評的評分標準。社團只有在「行政評鑑」項目被評為不及格,才會面臨休社、沒收辦公室的命運。宜大課外活動組表示,除非社團在當學期有重大狀況,基本上都能通過行政評鑑。至於「競賽評鑑」則以獎勵為主,成績優良的社團可以獲得獎狀與獎勵金,若被評為不及格,校方會加強輔導、盡力提供協助,不會強制解散。社團評鑑除了是要驗收社團一整年的活動績效,也不應忽略其協助社團發展初衷。元智大學在社團評鑑時,除了參照全社評的標準,也加入「社員滿意度問卷調查」的項目,佔總成績的20%。除了讓幹部在經營社團時能更注重社員的想法,也能從問卷中得到社員的回饋,做為未來改善的方向。社團能增長人脈、培養興趣、增進學生多元化發展,是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校方在訂定社團評鑑辦法時,應思考怎樣的制度才能對社團生活真正帶來助益。林芳如表示,社團評鑑的重點不是為了要給評審看,而是記錄社團一整年的活動,「五年、十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那些都是時間釀出來的珍貴回憶。」第一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一】制式審查以偏概全 難顯社團特色上一篇:【社團評鑑僵化 盼訂多元標準二】評選淪形式要求 造假文書充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