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舞台劇傳達營養知識 舞樂交織呈現多元文化
生活
第1798期
舞台劇傳達營養知識 舞樂交織呈現多元文化
焦點
2024-11-08
【記者吳恒儀花蓮報導】「一天鹽巴六平匙!」站在集會所的屋簷下,演員們身著原民服裝,向部落長者們宣導飲食觀念。花蓮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攜手光復鄉冉而山劇場推出「2024營養花吃UP!」行動舞台劇巡迴列車,10月5日起從花蓮吉安好客藝術村出發,每週六陸續於光復、豐濱、瑞穗、富里、秀林及花蓮市演出,在10月26日來到巡迴最後一日。 行動列車停靠在各部落的集會所,能夠遮風避雨的室外半露天空間瞬間成為地方劇場,將演員與觀眾們凝聚起來。花蓮族群多元,劇本曲目因地制宜,準備了阿美、閩南、客家、布農等不同族群的歌謠,載歌載舞間穿插營養知識科普,並以「mipaliw」(註)阿美族部落勞動換工的互助精神融入生活情節,藉由劇中konayat賣膏藥的故事,喚起長者們的回憶。 註:阿美族語,「互助換工」之意。(資料來源:mipaliw共創都蘭計畫 ) 參與舞台劇演出的冉而山劇團成員,Karding和Sera皆來自阿美族,目前分別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和社會工作學系。Karding表示,自己從小便跟著劇場感受行為藝術,對藝術行政也頗有興趣,此次演出負責接洽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而Sera則提到,不同於以往行為藝術展演,「營養花吃UP!」是劇場初次嘗試穿插健康教育的純戲劇表演形式。「konayat在劇中作為串聯起故事的主軸,更用以達成衛教目的。」Karding說道。劇中靈魂人物konayat,在1950至1960年代穿梭在醫療匱乏的花東各部落送藥品,是長輩熟悉的歷史人物。 冉而山劇場作為「貧窮劇場」(註)並非代表貧困,而是希望在有限資源內激發更多可能性。團長 Adaw Palaf Langasan表示:「這裡是提供對行為藝術、戲劇等場域有嚮往的部落族人學習的團隊。」學生青年在行為藝術與戲劇表演中摸索內心,是更認識自己的過程。Sera來自花蓮的港口部落,他認為學生不僅為劇場帶來新的活力跟想像,也負擔藝術行政的重要角色。 註:與聲光華麗的「富有劇場」相反,強調演員的自我探索與顯現,剝去「外在人格面具」,以自己本貌面對觀眾。(資料來源:北藝大博班實驗室) 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李昀婷,同時也是行動舞台劇計畫的主要創作者,他表示營養師很常在據點裡給部落長者上課,呼籲日常多食用在地藜麥、糙米等,促進新陳代謝。他說道:「希望用蔥、薑、蒜和馬告、刺蔥等原住民香料,減少鹽巴的攝取,可以刺激嗅覺和味覺。」他也提到,因為上課效益有限,才發想出以較動態活潑的舞台劇形式,較能被長輩所接受。「以長輩們的思想、原有的文化與生活習慣切入,更能傳達我們的資訊。」李昀婷補充道。標語「少鹽少糖多全穀」貫穿全劇,現場觀眾兼社區志工的郭美玲認同表示,在據點工作時也能應用標語準備餐食、提醒長輩。 花蓮縣衛生局健康促進科長詹瑞慧認為,通過此次合作看到更多青年參與地方議題的可能,「是否可能與花蓮的慈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合作,我們都保持開放的心態。」他說道。Sera也表示:「學生可以思考、建立與自己所處土地的連結。」只有意識到自身與土地的聯繫後,產生的行動才是真實、自信的。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藝文
第1796期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2024-10-18
【記者李香霆報導】「如果我們對語言的認知,都可以跨出自己的邊界一點點,那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來自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Co-create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邀請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聽、聾表演者共創,以共融劇場的形式推出《語言邊界》展演。其中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研究所的黃祺芳,與來自聾人家庭的手語翻譯員洪紫鳳,結合手語及戲曲,以作品《未命名》探討追尋身份源頭的糾結情感。 「有時候會覺得雖然我是客家人,但我身上卻沒有一個關於客家的深刻感覺。」儘管黃祺芳出身客家村落,但進入台灣戲曲學院學習客家戲曲後,才發現自己對於客家文化的陌生與疏離。加上從小學習的舞蹈和西方戲劇表演,與客家戲曲的身體表現截然不同,種種一切讓他對自我產生掙扎與迷惘。黃祺芳將這些想法帶進此次的共融劇場,告訴觀眾不必一味地尋求認同,理解和包容也同樣重要。 身為CODA(Child of Deaf Adults)的洪紫鳳,日常以口語與外界溝通,而手語則為他搭起與父母對話的橋樑。由於手語的思緒脈絡比起口語更為直接,讓他無法透過手語傳達出隱晦抽象的情緒,洪紫鳳說:「手語對我來說是很親密的語言, 可是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我有些思緒沒有辦法完整傳遞給爸媽。」兩種語言使用上的差異,有時也令洪紫鳳對於CODA的身份感到孤獨且存在隔閡。 有別於傳統利用舞台佈景去呈現故事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在本次表演中僅利用戲曲跟手語的肢體動作向觀眾描繪畫面。「我們想要找到彼此的共同語言,手語跟戲曲手勢好像就有某一種關聯性。雖然我們是不同文化背景,但我們想要試圖有些交集。 」黃祺芳說道。此外,為了在不同語境中,交織彼此的文化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採用即興的表演方式,讓觀眾抽取與他們生命經驗有關的字卡,隨機排演成一段段的情節,並以戲曲的身段與手語傳遞給觀眾。 直到最後一張字卡「跳舞」,狹小劇場中的燈光全滅,只剩下一道隱晦的橘紅色燈光。黃祺芳想藉由有如黃昏時分般的燈光設計,傳達《未命名》的內涵,「黃昏它其實是一個魔幻時刻,大地正不穩定地轉換空間,很像我們兩個人面對身份的不確定。」 在唯一的光源之下,舞者開始舞動肢體,沒有任何背景音樂,沒有統一的動作標準,兩位舞者各自勾勒著內心世界的呢喃。對於黃祺芳而言,他想像著客家八音的旋律,而洪紫鳳則回憶起兒時與媽媽互動的記憶。觀眾林郁如分享:「有種把耳朵關起來,用聾人的視角去看這個表演,會讓我更專注地去看舞者的動作和表情。」 演出除了融合兩位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也透過戲曲中的肢體語彙和手語語言呼應本次展演主題《語言邊界》,在不同的語言之間找出共鳴。洪紫鳳說道:「我們不單只是所謂的手語和戲曲代表人,我們其實是把生命經驗帶到這裡,讓大家看到我們不一樣的生活背景在這個場合運用同樣的肢體元素,會如何創造出什麼火花。 」希望透過戲曲和手語表演相輔相成,連結不同文化間的互相理解。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生活
第1776期
大陳居民述遷台歷史 聲音劇場演繹在地文化
2022-12-21
【記者鄧芯怡花蓮報導】民眾穿越小巷,跟著手機軟體上的地圖,尋找一戶戶指定住戶,聆聽他們述說歷史故事。「集大陳團隊」於17和24日,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舉辦「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漫遊者劇場,透過戲劇向大眾傳遞1955年大陳居民因國民黨軍撤退來台,在大陳新村扎根後的生活故事。 「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在花蓮縣大陳故事館開始,圖為「集大陳團隊」負責人張孝嚴與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主持開幕。 圖/鄧芯怡攝一開始民眾在故事館內根據地圖,瀏覽展牆內容,瞭解大陳居民遷徙來台的故事與大陳村習俗,也能戴上耳機,聆聽不同聲音演員演繹劇情,有時故事伴隨炮火聲等音效,帶領民眾回到1955年代的大陳。之後民眾開始自由在村内尋找故事中人物的房子,走到房子時便觸發軟體設置,聽居民述説故事,還能直接走入居民家中,與他們聊天。 民眾在大陳故事館開始漫游劇場體驗,閲讀展墻上關於大陳遷來台灣的資訊與傳統文化習俗。 圖/鄧芯怡攝 民眾利用手機軟體開啓「大陳小花 - 島嶼遷移的民族」劇場故事,插入耳機聆聽聲音演員們講述的大陳故事。 圖/鄧芯怡攝2022《大陳小花-島嶼遷移的民族》是繼2021《大陳小花》而推出的續集,在地劇場編導劉宇宸指出,前傳講述主角梁小花跟隨國民黨軍撤退來台的故事,續集則描述村民生活現況。大陳新村居民為撤退來台的大陳人及其後代,但後續因不同族群遷入,組成多元居民的村落。「我希望可以透過劇場的方式和大家講故事,將大陳文化傳承下去。」「集大陳團隊」負責人趙孝嚴説明,他認為這段歷史不可磨滅,希望更多人認識大陳文化。 漫遊劇場的其中一站是「集大陳團隊」的工作室,架上擺設大陳人從1955年遷徙來台的歷史照片及資料。 圖/鄧芯怡攝參與民眾黃春蓮是第一代從大陳遷來的居民,分享自身體會,「這個活動還不錯,讓我可以回味以前的歷史。」他指出劇場呈現的歷史和自身經驗相符,在村內和相同口音的「老鄉」聊得熱絡,非常開心。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孫藝庭認為此形式的劇場讓他想去到村子不同角落,深入瞭解居民們故事,還能在漫步的過程中觀察村子特點,例如矮小房屋等。 主辦方為了讓參與者體驗大陳文化,準備熱騰騰的大陳傳統年糕,派發給參與民眾品嘗。 圖/鄧芯怡攝趙孝嚴認為飲食推廣和舉辦劇場活動相輔相成,希望未來能推廣大陳飲食文化,例如釀老酒,開餐廳等,而劇場能帶入更多人,期盼兩者並行,使大眾認識和支持大陳文化。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藝文
第1772期
《鏡境》融元宇宙於音樂 反思人與科技的共存關係
2022-11-23
【記者戴婧雯台中報導】「2022科技劇場」系列活動於19日及20日在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推出最後一場表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聯合呈現《鏡境》音樂科技互動實驗劇場,結合科技與音樂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聽饗宴。 由於作品的畫面光線較強烈,因此開場前也有為觀眾做簡單的提醒。 圖/戴婧雯攝觀眾進入劇場,首先會被序奏〈預鏡〉吸引目光與聽覺。柔和的聲音搭配著不斷變動的影像畫面,帶領觀眾一步步進入虛實莫測的氛圍,也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展演中。下一章節則是由陽明交大師生一同演出的〈偽日記〉,四人分別演繹療癒、厭食、魔術和錢包四個主題,表演過程中會敲擊各自角色持有的物品,或是與觀眾互動,並搭配不同的動作即興演出,帶來一場劇場式的音樂表演。演出進入下半場,〈空牆〉以賽博格(註一)表演者和團隊自製的聲響裝置「闁」為表演主體。表演者手貼電療貼片,呈現出被電療的模樣。與此同時,「闁」除了會發出原先設定好的聲音,也會吸收當下表演者身周的細微聲響,即時後製並釋放,完成〈空牆〉的整個表演。〈Scape〉則是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作品,由機器學習產生的3D動畫,搭配著人工智能語音組成一部影音作品。此作的邏輯和劇本皆由人工智慧演算得成,團隊希望藉由這樣的創作手法探討人類和人工智能的世界是否可以相互理解。註一:賽博格(Cyborg Art)為表演者透過控制植入體內的裝置來增強感官能力,從而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 作品〈偽日記〉裡,賴河泰將自己的專長運用到演出當中,飾演身心療愈師。 圖/戴婧雯攝此次跨校合作的音樂科技互動實驗表演《鏡境》,以時下流行的元宇宙的多重身份(註二)為主要概念。指導老師董昭明表示,鏡子中的世界猶如平行世界,當人面對鏡子時現實裡會有真實的個體,而鏡子裡也會有虛假的分身。他說:「因為鏡子是一個反射的狀態,他看得到也很實際,但是卻完全摸不到。」所以構思了「鏡中之境」的概念來詮釋團隊對元宇宙的想法,企圖向觀眾傳達虛實共存的狀態。註二:元宇宙的其中一個要素為多重身份。元宇宙的使用者擁有多個同時存在的數字身份,每個身份都可基於不同的使用者體驗而存在。 作品〈Scape〉使用了3D動畫與Disco Diffusion的機器學習所生成的影像,結合人工智能的聲音,向觀眾呈現人類、人工智能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圖/戴婧雯攝團隊希望與觀眾進一步探討科技與人類之間的平衡。表演者洪世霖提出疑問,「我們如何去面對這麼龐大的、高速的科技發展?如何不要讓人類成為科技的附庸?」他認為,人在長期習慣使用科技的情況下容易變得麻痺,團隊期許表演可以引導觀眾反思科技對人心的影響,也期望大眾可以意識到人類才應該是主導科技的角色。觀眾李思韻認為,雖然表演使用的視覺元素較抽象,若無相關背景可能會較難吸收,但其立意非常好,可讓民眾透過演出接觸到元宇宙的概念。兩校指導老師董昭明和蔡子瑋則期望這種跳脫傳統的演出,可以帶領觀眾一起脫離社會框架,期許未來更多人可以支持音樂科技的演出。
演出最後一場自己 《千秋場》探問劇場存續
藝文
第1771期
演出最後一場自己 《千秋場》探問劇場存續
2022-11-16
演員張瀞在獨角戲的最後離開舞台現場,以Google Meet視訊中的行車畫面延續演出。 圖/牧童攝影提供 【記者何予綜合報導】「如果這是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我要把舞台的大幕剪掉,讓它永遠不會落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22秋季公演《千秋場》由導演洪千涵帶領學生進行集體創作,從4日起至13日在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共演出8個場次。在所有觀眾的注視下,12位演員穿著戲服,手拿三柱清香,祭拜四方神明祈求開演順利。從開演前的祭台開始,《千秋場》便已經揭開序幕。且不只是祭台,從中場撤換道具和服裝環節,再到演出結束後的拆台和慶功宴,一切道具的聲響、幕後人員的移動,都在鎂光燈下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洪千涵表示,這些在舞台之外發生的細節,都是劇場中很美且迷人的一部分。「戲劇本身是建立出一個想像空間,跟現實是分開的。」演員張瀞說明,傳統戲劇以安排好的劇本和角色建立出近乎真實的幻覺,但這些元素在這齣戲裡都被解構。《千秋場》沒有線性的敘事主軸,也沒有特定的角色。演員以「講座式展演」的演出方式,打破習以為常的劇場形式,直接面對觀眾發表演說,以敘述性的台詞傳達自己對於劇場的觀點、思考和情感。 在限時10分鐘內,12位演員輪番發表「未來宣言」,向觀眾傳達自己對於劇場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和期待。 圖/牧童攝影提供在《千秋場》排練初期,演員並不會拿到劇本,演出內容是源於導演和演員對於劇場本質一次次的提問與回應,因此,12位演員在節目單上的職稱是「集體創作暨演出」,在《千秋場》中演員扮演的不再是其他角色,而是自己。現場觀眾Coco(化名)說:「這不只是單純地打破第四道牆,演員在台上終於不是以一個角色讓觀眾看到,而是有自身在戲裡頭。」「千秋場」一詞源自日文,用以指稱舞台劇、演唱會中「最後一個場次」。之所以將此戲命名為《千秋場》,是因為在疫情爆發後,各類活動紛紛轉為線上,對於亟需現場和觀眾的表演藝術產業造成衝擊,洪千涵因此提出「劇場是否會消失?」的假設性問題,思考劇場的未來走向。他也請演員以此命題為自己構思一場最後的獨角戲,這場獨角戲會在台下排演99次,在台上的第100次演出同時也是千秋場。演出一結束後道具會被立刻拆除,演員也會在台上開一場自己的慶功宴,聽自己選好的歌,吃一份自己事先選好的食物,為自己的演出劃下句點。對於《千秋場》探討的命題以及演員給出的回應,Coco說:「這場表演像是演員在跟我說:『我想繼續表演!』他不想要結束這個劇場。」同為戲劇系學生的現場觀眾柯喆堃也表示,看完《千秋場》之後就會知道,劇場不會消失,「只要有一個人在觀看,那劇場就會成立。」他認為劇場只是一種藝術的媒介,表演藝術還是會以不一樣的形式存續在這個世界。 演員各自設想在劇場終結後,未來應該從事何種行業。有人希望成立求婚服務公司。 圖/牧童攝影提供
沙龍暢談客家劇場未來 接軌現代育文化內涵
生活
第1753期
沙龍暢談客家劇場未來 接軌現代育文化內涵
2021-10-06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以客家為題的文藝沙龍開張!客家委員會於2日在「左轉有書」舉辦此系列第二場座談,以「客家劇場的傳統與現代接軌」為主題,邀請到召集人鍾喬與對談者徐亞湘(註一)、吳榮順(註二)等人展開對話。團隊將此系列沙龍為「參詳camˊ xiongˇ」,取自客語音譯,代表商議共謀之意,體現沙龍核心宗旨。註1:徐亞湘,目前為北藝大戲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與中國戲曲史。註2:吳榮順,目前為北藝大音樂學院教授,研究專長為原住民與客家音樂史。 文藝沙龍五位學者與專家正在「左轉有書」現場交流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五位客家文化學者與專家齊聚,各自點出客家文化在戲劇與教育上的現況,與對未來發展的想像。集「差事劇團負責人」、詩人、作家、社會運動者於一身的鍾喬,認為運用文藝沙龍的方式談論客家文化,是汲取了歐洲文人對於「咖啡館舉辦文藝沙龍」的概念,以較為自在的方式討論文化議題,把客家議題漸漸落實在日常當中。 「客家戲劇傳統與現代接軌」召集人 鍾喬 發表對於文藝沙龍的活動主旨與目標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沙龍有個意涵就是創造一種文化來自daily life,更能靠近年輕人,賦予他們自主擁有族群認同。」鍾喬表示,客家教育中,語言和族群文化是最重要的課題。對於當今年輕世代,找回消逝的族群內涵是急迫且必須的。 祖籍海南的大馬導演(半個客家人)發表對於首次執導客家戲劇《火燒庄》的觀點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出身傳統客家聚落、苗栗縣三義鄉的鍾喬,表示想透過沙龍傳遞不應將「客家原鄉」當作一個浪漫、唯美的懷舊意象,而是應嘗試與現代社會連結,培養當地人民的自主意識是目前最大的困境。他也補充,客家文化從戲劇到教育,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客家戲劇過去在題材與形式上的種種限制,正經歷與現代元素融合的過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徐亞湘談到客家傳統戲曲時表示,這種娛樂形式已距離青年社會太遙遠,至今「外台戲」(註三)市場逐漸衰微,近乎只剩客家代表劇團「榮興採茶劇團」獨力支撐。深知戲劇文化隨著台灣社會娛樂形式演變的他建議道:「只要戲曲把握藝術本質、把握藝文人口的需求,安於小眾的進行創作就可以了。」註3:「外台戲」廣義泛指所有於室外演出的戲曲活動 ; 狹義則專指於戶外廟會酬神戲的戲曲表演及其所形成特殊的「活戲」表演形式 。 北藝大戲劇系教授徐亞湘在座談中分享對於客家戲曲藝術的看法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學生劉虹均民國108年曾隨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到澳洲觀賞「榮興採茶劇團」的演出,首次看到客家改良戲的她,深深被現代結合傳統的表演形式吸引。她認為年輕世代較少接觸客家劇場的現象,主要由語言、客家宣傳資訊不足、客家文化的刻板印象等共同因素促成。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湯美玲則認為,近年許多公立小學加入了客家語課程,平日於公車、捷運、火車也能聽到客家語的廣播,期望未來客家文化在能更融入日常。 北藝大音樂學院教授吳榮順老師分享北藝大學生在客家戲曲的著墨 圖 /「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 提供客家文化在當代,因歷史的演變而產生嚴重的文化斷層,在戲劇與教育方面都面臨了傳統與現代接軌的問題與困境。該文藝沙龍的創辦不僅開啟客家議題的廣泛對談與研究,同時也能深入日常,吸引青年對於客家文化的重視與討論,將漸漸消逝的文化再次浮上檯面。
肢體具現人性慾望 《狂熱》演繹純粹自我
藝文
第1740期
肢體具現人性慾望 《狂熱》演繹純粹自我
2020-12-16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閉眼的兩女一男處在灰暗角落,不斷地扭轉、彎折身軀。策展團隊「地面基地呼叫湯姆少校」與三位表演者共同舉辦實驗劇場《狂熱》,於10至13日在展演空間「窩著fossa」演出,藉由肢體呈現原始慾望,揭露人們匿於世風的狂熱內心。年末人們仍受疫情影響,佩戴口罩導致呼吸受限,表演者之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學生陳靜怡說明,疫情使他們聯想至人們向來自我設限。為真實呈現人的內心狀態,表演者將自身私密的經歷融於戲劇,呈現他們對人性的解讀,透過肢體演繹人深藏於心中的「狂熱」。另一表演者陳亭君則希望觀眾能以此連結自身經驗,他說:「只要能注意到生命中一些忘記、忽略的事情就好。」 表演者用各式肢體、行為,呈現人們摸索未知的過程,將內心的狀態具象化。 圖/陳亭君提供演出從自身開始向外探索,表演者在展間各處穿梭的同時,反覆地扭動、撫摸自己的身軀。就在他們摸索未知的空間時,扭蛋殼大量落入展間,表演者如獲新鮮的物件,不停把玩扭蛋殼,甚至放入嘴中啃咬。陳靜怡提到,進入空間的扭蛋殼,象徵闖入日常的事物。而表演者摸索物品的演出方式,臨摹人性原始的慾望和本能,「就像人對未知會好奇,想要尋找答案。」 表演者撿起散落的扭蛋殼啃食,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摸索,找出物品的功能。 圖/陳亭君提供展間白牆上投影的計時器默默倒數,表演者發覺後將扭蛋殼置於桌面,將其作為能讓時間暫停的按鈕不斷拍打。「算是一個意識的開端。」陳靜怡形容,人隨成長,對時間或社會限制的感受將更為深刻。樂風驟變,表演者像擺脫束縛般,於霓虹燈閃爍下,肆意展現身體的各種姿態。 牆上的計時器開演即倒數,表演者陳靜怡透露,每場演出開始倒數的時間都不同,因此每場都結束在不同時刻,讓舞台擺脫制式化,並讓觀眾自行賦予寓意。 圖/陳亭君提供接著,表演者將蓮蓬頭裝在掃帚,製成麥克風,並用畚箕作為支架,三人輪流上前獨白。輪到表演者、臺藝大戲劇學系學生陳柏毓時,他靦腆訴說自己喜愛收集杯子。「杯子在講獎盃。」陳柏毓解釋,他高中和大學皆榮獲戲劇獎盃,不覺間開始追求殊榮,反倒遺忘演戲初衷。他後來向觀眾大吼:「為什麼不給我杯子!」演繹他追求名利的狂熱、曾迷失對演戲的熱愛,也藉此了結自己對獎盃的執著。觀眾許秀華說:「演出很貼近『狂熱』這個主題,他們講自己執著的時候,像是在剖析內心,也像在找回純粹的自己。」 表演者陳柏毓在展間中央獨白,訴說至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時,他激動地拿起「麥克風」大吼,呈現他在對獲獎的狂熱中迷失。 圖/陳亭君提供演出末段,表演者開始一同拆解「麥克風」,將蓮蓬頭取下,讓掃把恢復原本的樣貌。他們掃起散落的紙屑並收納物品,留下空蕩展間。陳靜怡談到,他們仍需將乘載他們情緒的空間回歸原樣,諭示心境歸回平靜。演出結束,牆上的計時依然持續倒數,「就算放下過去的掙扎,人生的狂熱還是會繼續下去。」陳靜怡說道。 表演者將臉緊貼地板,身體不斷地扭動、爬行。陳亭君說明,希望透過直接的身體語言,讓觀眾看見生命原始的本能。 圖/陳亭君提供
模擬公聽會激辯 「協商劇場」訴人工生殖困境
藝文
第1739期
模擬公聽會激辯 「協商劇場」訴人工生殖困境
2020-12-09
【記者徐嘉璟綜合報導】「拒絕以卵擊『時』!」卵子吶喊,他拒絕人類以卵子自然的衰退和病變,判定卵子去留。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嘉苓帶領臺大學生,於5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參加2020台北雙年展公眾計畫「協商劇場」。學生透過扮演虛擬或非人的角色,擴充大眾對生殖議題的想像。寬闊的空間模擬公聽會現場,演員聚集在螺旋形桌椅的中心,一場激烈的辯論蓄勢待發。根據《人工生殖法》,台灣目前僅有異性戀夫妻可使用人工生殖,劇場透過學生演員扮演虛擬或非人等各方角色,如單身會會長、卵子等,展現現實不存在或難以浮出檯面的弱勢觀點,促使人們對生殖科技的應用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吳嘉苓表示,團隊參考社會輿論設計角色台詞,透過虛實混合的場景,希望觀眾能夠信以為真,認真思考議題。 為了模擬真實的公聽會流程,在各方代表發言前,先由扮演立法委員的學生說明討論章程。 圖/徐嘉璟攝「你們這些人類!不要再忘記我們的存在了!」飾演人工生殖資料庫的演員向觀眾喊道,他拿出鐵證,展示國外單身伴侶、女同志使用人工生殖的案例數量,抱怨人類總是忽略實際數據。他進一步指控,民眾總是以道德勸說來討論議題,既然國外已有非異性戀伴侶使用生殖科技的先例,就不該以一夫一妻、雙親家庭等刻板印象,來限制生殖科技的使用資格。 除了討論《人工生殖法》,公聽會也討論精子銀行的命名與使用方式。 圖/徐嘉璟攝而非人角色也將公聽會的討論帶至衝突的最高點,它們以自身存續的立場發言,跳脫人類的思考模式。「惡質!到底誰才要被藥物刺激,甚至被冷凍起來?」扮演卵子的臺大學生姜可祐突然向觀眾吼道,他認為卵子站在最前線面對生殖科技,故人類發展、使用生殖科技時,應該要考量卵子的意願。他補充,若生殖技術能夠延長卵子壽命、幫助他與精子結合,他樂見其成。觀眾楊文豪表示,劇場的優點是可以製造非人和人類的對談機會,但受到個性影響,演員可能無法客觀傳達非人角色的立場。扮演虛擬角色單身會會長的臺大學生許峰瑞表示,假想的角色雖可衝擊公聽會演員與觀眾對科技的想像,卻也是最難詮釋的角色。「民族誌寫……研究指出……」台上傳來的唸稿聲是會長論述的武器,同時也是許峰瑞作為單身者的身份依據。許峰瑞表示,他爬梳許多有關單親、同志家庭的文獻,才能從零開始,慢慢認識和同理單身者的立場。觀眾馬偉嘉說:「藉由不同角色的視角,可以看到同溫層外的世界,學習用更宏觀的態度去面對議題。」 許峰瑞拿著標語「助孕科技,祝誰好運」,扣合公聽會主題,引發觀眾討論生殖科技的使用資格。 圖/徐嘉璟攝此次的協商劇場為生殖科技的發展帶來不同觀點,吳嘉苓認為,劇場也是一種教育方式。在公聽會裡,現實中不可能碰面的角色齊聚一堂,進行理想的對談。姜可祐表示,科技的發展其實仰賴實驗室中的環境或各種物件,是複雜交織的過程。因此,透過協商劇場,觀眾得以打破科技為人服務、科技只影響人類的既定印象,給予人、非人和環境等各方平等對談的機會。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藝文
第1738期
肢體探索親密關係 實驗戲劇盼跳脫身分框架
2020-12-02
【記者陳卓希台北報導】舞台中央,三位穿著黑衣的男人伸出雙手相互撫摸,三人的手臂開始纏繞起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表演組學生張維佐帶領團隊,於11月27日起在「PLAYground南村劇場」舉辦實驗戲劇《理想親密》,透過探索不同的親密關係,顯現社會的身分框架。 三人的手臂不斷交錯,試著建構親密的全貌。編導張維佐說明,劇情不侷限於任何感情,親情、友情和愛情都需經探索尋找解答。 圖/張元提供人們總稱職扮演社會規範的角色卻逐漸喪失自我,身兼編劇與導演的張維佐提到,為揭露此現象,他編寫劇本從自身的童年出發,交錯他對親情和愛情的討論,展現與成長背景環環相扣的人生發展。他進一步說明,諸多觀念自幼即被灌輸,如愛情該由一男一女組成等規範,而這些無緣由的堅信逐漸成為「信仰」,導致人們都不去質疑。因此他設定「信仰」成為故事主軸,呈現人因長期接收既定價值觀,難以不受影響地做自己。 演員詮釋人們在三角關係間的摸索狀態。編導張維佐表示,只要找到彼此舒適的方式愛便可以並存,但不是多情。 圖/張元提供樂音驟變,演員披上披風、肢體詼諧地擺動,以「神」的姿態高頌信仰。男孩見後隨之歌詠起舞,演繹人的認知受普世信念影響的意象。張維佐舉例,即便內心對情愛的見解不同於主流,卻不自覺會隱匿真實自我,朝「正確」的模樣發展。「可是那些負面、破碎的東西也是我的一部分,為什麼不能讓別人看到呢?」他感嘆,這是亞洲教育灌輸下的社會現狀,人們將限制視為正常而不善於提問。 燈光轉藍,舞台瀰漫迷幻氛圍,演員三人以儀式頌揚神的旨意,呈現過度依靠信仰時,可能影響人的選擇與思想。 圖/張元提供「媽媽明明很認真教你。」、「你明明很乖。」舞台,母親不斷質疑男孩的性別認同。張維佐表示,因制度使然,親密關係的角色被鮮明刻畫,不符角色定位者皆被視為怪異。霎時傳來沉重腳步聲,意味「成長」來臨,父母慌忙示意男孩逃離,但男孩卻執意佇立原地,他想迫使迷惘的自己成長。張維佐解釋,劇情設定父母不讓男孩成長,這呈現親密關係會影響人成長的樣貌,人們容易順從父母等人的期待發展,且時間流逝也逼迫人們在迷惘狀態即須取捨。 三人藉由相互肢體碰觸,探索親密關係的全貌,呈現人們在成長中摸索自我和社會的模樣。 圖/張元提供男孩奮力吹起氣球後謹慎交付一人,對方接過氣球後,卻糾結於社會框架失神鬆手,男孩見狀氣憤地大吼離去。「因為相信才會交出去。」飾演男孩的演員黃盛煜解釋,氣球象徵他重要、脆弱的愛,而人一旦受到傷害後,會再度遊蕩其他的親密關係另尋寄託。張維佐認為,現今各親密關係的設定皆僅有一個答案,像家庭只由父親、母親和孩子構成,僵化的認知導致不同於此的他人自我懷疑。 氣球代表男孩的愛,他藉由玩樂試探對方心意,渴望交付自己的真心,顯現青少年在親密關係中表露愛的方式。 圖/張元提供演出末段腳步聲再次傳出,且迴盪「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自信的。」等話語。男孩淡然從皮箱拿出豔綠色西裝,在舞台中央脫去黑衣後著裝,象徵他已接納自己成長的必然。觀眾周憶敏說:「很多人明明還沒準備好就長大了,卻一直說服自己很堅強,要像個成熟的大人,看了很心痛。」
劃觀眾區喻社會階級 實驗劇場舞出資本操控
藝文
第1736期
劃觀眾區喻社會階級 實驗劇場舞出資本操控
2020-11-19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歡迎光臨自助吧!各位菁英有三次翻轉的機會,請記住,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舞者精神抖擻地喊著口號。製作團隊「高詠婕製作」,於13至15日在複合式展演空間「濕地venue」舉辦舞蹈實驗戲劇《歡迎光臨「」自助吧!》,以舞蹈諷喻大眾總沈浸於掌權者為操控集體意識所編織的精美包裝。 此為沉浸式劇場,奢華區的觀眾都圍繞在場邊站著、坐著,等候可以翻轉的機會。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舞蹈的劇情從帕爾家族企業所成立的「「」自助吧」展開,舞者設定為自助吧員工,觀眾則成為他們試圖洗腦的對象。團隊從宣傳的海報便開始塑造正面、光明的服務形象,不斷重複「歡迎光臨自助吧!」,透過「愛、平等、翻轉」、「愛、成功、昇華」口號塑造光鮮亮麗的企業文化。創作者高詠婕說明,團隊欲透過表演暗喻許多團體為了獲利,針對不同的族群設計策略,群眾最終在華麗的包裝下產生自身負擔不起的慾望。 觀眾依據票價分為尊榮區與奢華區兩個階級,團隊也特意用觀景窗將兩區觀眾隔開,並讓兩個階級分別享有不同的待遇。當尊榮區觀眾舒服地坐在沙發欣賞演出時,奢華區的觀眾因無座位,如勞動階級般在表演進行中不斷被舞者驅趕。但奢華區的階級在展演過程卻是可以轉換的,「我們提供你機會去更好的地方!」在話術的暗示下,舞者意圖引起觀眾對尊榮區的美好想像,進而動身與同階級的觀眾競爭,爭取翻轉的機會。 奢華區觀眾有三次翻轉機會,分別進行對額溫槍吶喊、快速搶下牆上的字卡,以及搶奪飛盤的競賽。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有哪位菁英自願參加遊戲,翻轉人生呢?再沒有人,我就要用點的囉!」兩位站在奢華區的自助吧成員微笑說道。他們透過三場遊戲,讓奢華區的觀眾有機會升級至尊榮區,其中一場比賽則是透過體溫的高低取勝,讓兩位奢華區的觀眾晉升尊榮區。舞者拿著額溫槍,要求欲翻轉階級的觀眾對額溫槍的方向大喊:「愛與自助吧!」高詠婕說明,這樣的互動方式是為了戲謔觀眾想要升級的慾望,「演了四場下來,都沒有人反應說那是額溫槍欸!」。就如現實生活,人們明知自己活在假消息,卻沒有人敢站出來指證,反而讓散佈消息的掌權者橫行無阻。 觀景窗位於兩區的中間,因此兩邊的觀眾都可以透過玻璃窗觀賞舞蹈。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雖兩區演出的內容不同,但兩個階層的觀眾都可觀賞中間觀景窗的舞蹈。如同受資本主義壓榨的勞工,觀景窗內的舞者如在生產線上受到教條約束般,正在僵硬卻又狂暴地舞動,在閃爍的燈光下,舞者面無表情地顫抖、大笑,全然沒有「」自助吧服務員的親切與熱忱。「在觀景窗跳舞的時候,有位觀眾不小心開了閃光燈,我當下覺得(對於進入角色)很幫助,我就是在動物園裡面被觀看的動物。」表演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李欣芸回憶道。 最後槍戰導致所有舞者的死亡,對世界懷有愛的舞者講完最後獨白,舉著槍想要殺死那些沒有愛的人們。 圖/高詠婕製作提供表演末端,企業欲建構的美好世界崩潰,對世界還懷有愛的舞者舉著泡泡槍說:「其實最討厭的還是像人的東西,因為他們都說謊。」他想要用槍消滅掉沒有愛的東西,而其他員工深怕他壞事,上前勸服,於是爆發泡泡槍搶奪戰。飾演這個角色的表演者、北藝大舞蹈學系李晉捷說:「或許說實話的才是最危險的人。」而高詠婕解釋,槍的另一個意象是慾望,所有人都想得到槍,於是超載的慾望導致所有表演者的死亡,他們臨死前仍相信榮華富貴的假象,高唱著「」自助吧的洗腦歌曲。「尊榮區真的有比較好嗎?」高詠婕問道,她指出,尊榮區看似擁有舒適、自由,但卻沒有人可以脫離「」自助吧的操控。「結尾時,奢華區有很精彩的表演(槍戰),但是我們只能被困在小房間裡,尊榮區就是被丟下的一群人。」第一輪從奢華區翻轉至尊榮區的觀眾鎮萬鈞分享,他反而想要回去奢華區,卻再沒有機會。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