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衣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影音
秋鬥遭警方舉牌警告 再掀《集遊法》爭議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638期
牽亡歌不晦氣 「風中燈」翻轉刻板印象
2016-11-23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的風中燈牽亡歌團,扮演的角色左起為老婆、尪姨、紅頭髮師、小旦以及月琴手。 圖/風中燈牽亡歌團提供【記者顏麗家嘉義報導】穿著白紗揮舞絲巾,男大生輕歌曼舞扮演小旦,唱著古早的牽亡歌,這是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的「風中燈牽亡歌團」,今年3月由大四生劉蕙儒與民俗藝人林宗範合作成立,立志復興被遺忘的牽亡歌陣,讓更多人看見傳統殯葬的美。牽亡歌是二戰後盛行於中南部的殯葬陣頭,本為出嫁的女兒對過世父母表達謝意。擅長台語朗讀的劉蕙儒因緣際會下接觸牽亡歌,發現歌詞中記載了台灣的古地形與各地風俗,認為牽亡歌是最好的台語教材。近年大型禮儀社興起,各地多元的殯葬風俗漸漸消失,劉蕙儒有感於傳統流失之快,便與林宗範合作開課,向教育部申請教學卓越計畫,透過一年12萬新台幣的補助教授牽亡歌,團員甚至為林宗範過世的祖母唱過牽亡歌。不少團員表示,唱牽亡歌的過程推翻了喪禮的刻板印象。團員郭致豪分享祖母過世的經驗,他認為牽亡歌在整場喪禮中算是最活潑有趣的儀式,對家屬有很大的安慰作用。對於外界對牽亡歌「沾晦氣」的刻板印象,團員陳胤霖認為唱牽亡歌並不可怕,只要專注於角色上就不會害怕。除了學習傳統的牽亡歌,風中燈牽亡歌團也積極尋找改良方式,例如很多人聽不懂台語,因此考慮透過字幕減少語言障礙,讓更多人欣賞牽亡歌的優美歌詞,進一步重視傳統。出身鄉村、求學也在中南部的劉蕙儒畢業後考慮成立經紀公司,為牽亡歌團尋找新出路,並期許自己,在創新的同時也不要落於俗套,而是保存著牽亡歌的核心素質,讓它成為台灣人生活的一部分。對鄉土文化的使命感驅使她創立風中燈牽亡歌團,劉蕙儒堅定地說:「如果我不進去的話,就會慢慢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