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影音
第1783期
傀儡戲融合頌缽 音療體驗舒緩身心
2023-10-26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林詩祐、胡王子行台北採訪報導】台北偶戲館22日舉辦《走啊!去博物館睡一下》活動,將傀儡戲結合近年興起的頌缽音療體驗,讓民眾認識傀儡戲的同時,也能透過頌缽達到身心靈放鬆。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表示:「其實坦白講,就是偶戲在一般民眾,大家比較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可能看到這個主題,就興趣度其實可能沒有那麼好、那麼會有衝動性想要來。我們會去想要結合其他比較趣味性的。」談到傀儡戲,許多民眾都會聯想到喪葬、驅邪等宗教儀式,導致在文化推廣上面臨重重困難。蔡易衛說明:「他(民眾)覺得這個是不好,就是你可能會沖到(台語),他其實也會比較抗拒一點,所以其實看的人真的非常的少。」為了吸引更多民眾前來報名活動,台北偶戲館本次特地結合現正流行的頌缽音療體驗,邀請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透過頌缽聲音的傳遞,帶領民眾放鬆心靈。敲缽、磨缽的規律頻率,搭配老師的指令,民眾如同戲偶,拋開雜念、無拘束地躺在地板,放鬆身心。民眾許鈴唯體驗完頌缽後分享:「我覺得這種感覺就是滿療癒,然後就是真的可以放下心,真的好像自己的那種身心靈有得到一種修行。」傀儡戲與頌缽在歷史脈絡中,沒有直接的關聯,但皆不謀而合地傳遞人類的情感。捕息創辦人林宛縈針對傀儡戲說明:「偶其實就是有點像是人類跟天地之間的一個橋樑,那我們人類有很多的快樂,苦難或者是什麼,他不知道要怎麼樣透過我們自己的身體去表達。對我來說,好像偶就是一個寄託,他(偶)可以去轉化這些人的喜怒哀樂。」此次活動,台北偶戲館巧妙地運用頌缽音療體驗,成功拉近民眾與傳統偶戲的距離,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偶戲館認識民間傳統技藝。
生活
第1759期
傳統金光戲融時事 偶戲館夜遊傳承布袋戲文化
2021-12-08
【記者李謙謙綜合報導】磅礴的配樂、鏗鏘有力的旁白,緊張的劇情不斷堆疊觀眾情緒,所有人屏氣凝神,看著戲偶「大俠百草翁」身著絢麗服裝,飛舞在室外搭建的舞臺中。台北偶戲館4日首次舉辦「夜遊台北偶戲館」活動,從金光戲演出到夜間特展導覽,邀請民眾深入探索偶戲歷史,回味金光布袋戲的魅力。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說明,「大俠百草翁」(右)為金光戲最早出現的第一男主角,也是首個以丑角為主軸的角色。 圖/李謙謙攝台北偶戲館自去年1月起設置《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展出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註)近百件作品,為使民眾感受陳列戲偶的生命力,活動除由台北偶戲館館長蔡易衛導覽特展外,傳承60年的光興閣掌中劇團特從彰化北上,演出金光戲劇目《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讓經典角色們「活」起來。台北偶戲館專員翁子蔓表示,因金光戲中戲偶造型多使用螢光顏料,夜遊形式更能展現其金光效果,賦予民眾金光戲盛行時期的體驗與想像。註:許協榮(1925-2002)是著名的布袋戲木偶雕刻師,以精湛技藝開創新風格,曾為光興閣掌中劇團製作許多經典布袋戲偶,包含金光戲經典角色「大俠百草翁」。 金光戲偶在造型、色彩上,都有別於傳統布袋戲偶,在黑暗中會看見道具、衣物皆以螢光顏料點綴,表演更結合華麗的燈光和火焰特效,使觀賞效果更驚豔。 圖/李謙謙攝金光戲為布袋戲其中一種演變型態,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介紹其「光」字除豐富的聲光效果,也綜合了角色具金「剛」不壞之身,及沒有提「綱」劇本等含義,「希望大家透過活躍在舞臺上的偶,認識極具娛樂性的金光戲。」本場《大俠百草翁-鬼谷子傳奇之四大病毒》,將傳統劇本結合時下流行題材,除重演社交平台中的熱門影片「黑人抬棺」外,台詞中穿插「實聯制」、「校正回歸」等疫情用語,引起觀眾共鳴、笑聲不斷。 光興閣掌中劇團為配合「四大病毒」主軸,甚至製作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的戲偶,以他們的特色語調和名言編排對話,為表演增添互動感。 圖/李謙謙攝結合現代劇場技術和年輕人才的加入,鄭成龍期盼編排更符合新時代的觀賞習慣。現場觀眾王孝章小時候著迷於電視播放的布袋戲節目,但長大後便沒有機會再接觸,看完演出,他重溫兒時對偶戲的熱愛,表演加入許多現代元素令他十分驚喜,「好像布袋戲在跟我一起成長,原來傳統布袋戲也能跟生活接軌。」 光興閣掌中劇團負責人鄭成龍本次演出動員全家,除由他擔任旁白外,妻子負責配樂、女兒負責音效控管、兒子操弄戲偶。 圖/李謙謙攝特展不僅紀錄偶戲的雕刻過程和文化歷史,民眾也能近距離觀察戲偶的精緻樣貌,蔡易衛以閩南語生動模仿角色語氣,帶領大家回顧許協榮對偶戲產業的投入和琢磨。「透過人的雙手賦予戲偶生命和感情,像魔法一樣神秘,引人入勝。」國立政治大學布袋戲研習社成員林品妤分享,看偶戲就像是用抽離的角度觀察人,能得到和看人演戲不同的感動,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人願意主動接觸和了解偶戲。 《神匠鬼斧造容顏-臺灣木偶之父許協榮》特展呈現本土第一代戲偶雕刻師許協榮作品,細膩地造型塑造、深入人物情感變化的雕刻,使戲偶更加栩栩如生。 圖/李謙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