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校園
第1793期
台大學生社團聯發「發言守則」 籲共創多元友善抗爭現場
2024-05-31
【記者何予台北報導】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攻防戰,在5月17日、21日、24日和28日四次審議,引發上萬民眾集結立院外抗議。除了青島東路主舞台外,在路邊野台和學生戰車上,多位學生和民眾輪番發表短講。24日,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要求共創更友善的抗爭現場。 由台大濁水溪社等16個組織發起的「學生之聲發言守則」,除了在網路上以圖卡傳播之外,也張貼在短講野台旁。 圖/何予攝台大濁水溪社、台大女性主義研究社(以下簡稱台大女研)等16個台大學生聯合組織,發起「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台大女研幹部吳佩珍表示,21日當天,聽到很多以性羞辱方式來表達憤怒,他說:「其實在現場感受到氛圍,覺得非常不友善。」台大濁水溪社成員林亮儒表示,在情緒高漲的抗爭現場,難免出現羞辱性言詞,「不希望像過去運動那樣,用情緒性字眼造成部分群體受傷害。」因此,林亮儒邀請台大校內關心不同社會議題的組織,共同編輯「學生之聲發言守則」。內容包含:「反對以性別、族群或身心條件等表達憤怒、不要以死咒罵他人、不要鼓吹群眾衝場、反對過度同質化並羞辱特定人群、不要指責未到場的人、不要再消費香港。」林亮儒說明,因為不想要再塑造對立的社會運動氛圍,除了以身作則,也會要求上台發表的民眾遵守規定。 除了以呼喊口號加入抗爭行動,現場也有民眾透過摺紙教學,讓大人小孩皆能參與其中。 圖/何予攝此外,台大女研於24日在「學生之聲」戰車上發言,提倡更加多元、包容的社運環境。同一時間,台大女研也於粉絲專頁發佈《撐起友善運動現場,重視多元異質聲音》發言稿。「我們發現身邊有一些人,是被這個運動場域排除的。」吳佩珍表示,不只是性別上的不友善,社會運動現場的悶熱、吶喊,也可能讓不同身心條件的人難以參與。比如對於不習慣大聲講話的人來說,在現場就可能感到格格不入,每一個人參與抗爭都會面臨不同的困境。「這一份聲明稿不用特别扯着嗓子念,但是會有民眾叫我大聲一點。」吳佩珍說明,雖然台大女研的聲明稿內容,跟運動現場的氛圍非常不一樣,但是民眾普遍都能理解和接受。台大女研社長賴玟臻也坦言,這份聲明稿中想傳達的精神或内容可能較難傳播到同溫層外,得仰賴我們回到日常,長期持續溝通,才能推行理念。 在立法院外,民眾用白色布條寫下訴求,綁在欄杆上,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意見。 圖/何予攝在街頭抗爭之際,發言者為了號召群眾情緒或表達自己的訴求,可能無意間使用侮辱性的情緒字眼,傷害其他社會成員。學生團體的共同聲明,提醒民眾共同維護更友善的社會運動氛圍。
【社論】我們還需要新聞系嗎?從台大增設新聞類科系看新聞教育現況
校園
第1789期
【社論】我們還需要新聞系嗎?從台大增設新聞類科系看新聞教育現況
2023-12-22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創系於民國24年,在台灣的新聞傳播科系領域具領導地位,但近年來學生人數卻不斷縮減。 圖/梁家柔攝國立台灣大學近日傳出將增設新聞傳播相關學系,對此,台大新聞所長洪貞玲也在11月初證實,新聞所內部已通過設立大學部,並正式向社會科學院提案。在媒體不景氣、少子化的衝擊下,身為第一學府的台大逆勢設立人文社會科學系,立刻引發各界對於增設必要性的熱議。以目前新聞相關系所的報考狀況與人數,便可以發現有逐年遞減的趨勢。以台大新聞所為例,103學年之前報考人數將近兩三百人,但十年後的今日,報考人數僅有76人。而老字號的政大新聞系,在103學年度改為大三才分流新聞系後,隔年大三大四共有214位學生,現在則銳減至80位左右,一屆平均只有40位學生,由此可知,學生對於新聞系的興趣大不如前。學生對新聞系的就讀意願,最直接的影響便是近幾年台灣媒體環境的變革。隨著網路興起,社會大眾開始透過網路管道、社群平台獲取新聞,讓電視台、紙媒等傳統媒體的收入也跟著縮減。媒體不景氣,就影響到記者的勞動環境,陷入低薪、高流動率的惡性循環,人才也因此不斷流失。除了大環境影響新聞系的人數,許多人也認為,當記者不一定要讀新聞系,反而擁有跨領域的知識更能觸類旁通。當大家只關注社群網紅,忽視新聞記者專業,有些網友甚至直接說乾脆廢掉新聞系。然而,新聞系作為培育未來新聞人才的搖籃,若受到大眾忽視,媒體業少了優秀的新血進入,我們怎麼能期待有更好的台灣媒體,又如何能有更好的台灣社會?在民主社會中,專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除了是站在權力者對立面的「第四權」,也是作為溝通的橋樑角色,提供公眾交流意見的平台。政大新聞系創系系主任馬星野就曾說過:「沒有新聞自由就沒有民主政治」,他認為培養負責任、尊重自由、有修養、道德高、觀察力強、 能正確反映民意的新聞記者有助實施民主。(轉引自《新聞專業的新視野:媒體實踐與台灣的問題》,蘇蘅)此外,以台灣目前的獨立媒體《報導者》每年所發表的「影響力報告書」來看,當記者發掘議題引起社會關注後,便有機會促成政府做出回應,甚至因而修正法律、改變政策。可見,一個文明社會需要進步的媒體,才能促進社會進步,同時也能提供更多元的觀點,引起大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綜觀社會科學相關學系,也可以發現新聞系是少數有對應行業的科系。我們認為,因新聞具有一定公共性,在學校除了技術方面的訓練,更重要的是社會責任與公共利益的新聞教育。學者Wilensky的研究指出,當一個職業是全職工作、擁有專業訓練學校、專業組織、專業倫理,以及從業人員受法律保護,表示該職業已發展成為專業。因此,當歐美各大學早在百年前開始有了新聞相關學院,表示新聞已被視為一項專業,並有其對應的科系。新聞系除了要研讀媒體相關理論外,也有實務課程。在學校裡,不講求業界最重要的速度,而是在意有沒有「新聞價值」。下標時也是以簡潔明瞭、不浮誇不吊胃口為主,與時下網路媒體最愛的釣魚標相差甚遠。在新聞系裡學到的理論與實務,儘管看似與業界有著明顯隔閡,但卻是讓學生能培養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習看事物時以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新聞系的培養,除了技能,更重要的是「軟實力」。此外,新聞系的訓練也不一定是當記者。不管是在產製新聞一開始的資料搜集與彙整,還是溝通技巧,都是新聞系學生應具備的能力,而這也是未來在工作場域上相當加分的軟實力。在面對新聞現場時,資源、人脈都相對不足的學生記者,更是考驗著他們的危機應變與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這樣的特質,就算未來不在新聞媒體業,選擇轉換跑道也能擁有不斷調整自我的韌性,進而開創不一樣的人生道路。新聞系仍有存在的必要,而台大終於也意識到新聞傳播學系的重要性並有志增設,若成功設立新聞媒體相關系所,無疑能對媒體環境注入新的力量。然而,目前台大新聞所僅表示希望結合社會科學的專業知識領域,訓練能符合當前趨勢,且善用數位科技的國際傳播人才,未來的課程走向也必須思考,該如何與現今的其他大專院校新聞傳播科系做出區別與特色。我們也期盼透過台大對新聞傳播的新投入,能帶動其他學校進一步思考目前新聞傳播訓練的方向。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校園
第1787期
臺大修正「論文師生互動原則」 學生研究歸屬仍待保障
2023-11-30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長黃種賢表示,研協會目前正關注台大奬懲委員會的單一性別最低比例,期待創造性別更友善的環境。 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張愷文提供【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國立臺灣大學10月20日於教務會議上修正《國立臺灣大學論文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以下簡稱《互動準則》),給予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力。然而修正後的法條,仍無法保障學生論文所有權,使學生可能依舊傾向隱忍權力者侵犯。今年五月台灣掀起#MeToo運動,校園中研究生與指導教授的性騷擾事件也引起關注。有鑑於此,臺大研究生協會便研擬修改指導教授跟研究生的互動準則,期望給予學生更多權益保障。臺大研協會長黃種賢發現,過往臺大研究生若想結束與指導教授關係,必須經由指導教授同意,如果不通過,學生只能申請系所召開協調會處理,「協調過程是否發生師生話語權力不對等,或是私下被壓迫,其實都無法掌控。」因此臺大研協會針對《互動準則》第六條提出修正法案,未來當性平事件成立,研究生得以主動請求終止指導關係,且系所必須在一個月內針對雙方之間的研究成果歸屬進行協調,以保障其權益。面對保護學生的修正法案,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黃紹棋提出潛在問題,他表示,在未取得原指導教授之書面同意之前,不可以發表原本與該教授的研究成果,「學生仍可能為了保住論文而忍氣吞聲。」他坦言,學生為了盡快拿到學位,可能寧願選擇不舉報,而使新法無法發揮作用。黃種賢談及,論文的歸屬,取絕於教授或是研究生在論文上面付出程度,而修正案中明列系所協調時需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相關規範,不得以不對等之權力與地位,再次造成被害人二度傷害。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說明,《性別平等教育法》全台各級學校一體適用,因此規定較籠統,待個學校進一步制定。 圖/林詩祐攝除了擔心畢業資格之外,臺大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碩士一年級學生高馨慧則著重校方後續的處理,他指出,學生與原指導教授終止關係後,可能發生找不到新指導教授,或未來畢業在學術界發展,可能受到原指導教授的打壓,致使生涯發展受阻。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也同樣關心處理後發展,他表示,若性平事件不成立,學生不適用修正法條,導致無法主動終止與教授關係,後續師生關係的修復或是解除等等配套措施,都尚待擬定。此外,兩人均談及性別平等委員會的審議過程,張育萌說明,「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導致學生蒐證不易」,性別平等委員在無足夠的證據下,無法做出最適當的判斷。高馨慧擔心性平會的審議過程,因為教授擁有較多資源跟較高的地位,更好為自己爭取權益,所以可能會產生對學生不公的裁決。他無奈地說:「修正這條法條,也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問題。」校園性別平等是台灣以討論多年的議題,黃種賢談到礙於全台各校研究所規定不統一,部分學校甚至各研究所規定都不盡相同,因此,可能連學生主動終止指導關係的權益都無法保障,遑論後續進一步的修法。不過,張育萌對此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臺大修正案是個開端,能夠帶動其他學校進一步改革,藉由讓學生感受自身權益被學校重視,自身研究成果不被隨意剝奪,能夠留住更多人才。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談到,近年校園疑似性騷擾通報數逐年上升,不代表性平事件在校園變嚴重,而是學生願意說出口,更了解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圖/林詩祐攝
【社論】性別友善廁所剝奪私領域?公廁去性化的陣痛期
校園
第1781期
【社論】性別友善廁所剝奪私領域?公廁去性化的陣痛期
2023-09-28
常見的男女廁圖例展現性別二元化與社會性別等潛藏價值。 圖/Pexels9月7日《性別通用廁所設置辦法》正式在國立政治大學校務會議上通過,不料Dcard隨後浮現一篇以「女廁會逐漸消失」為題的文章,夾雜女性安全將被性別通用廁所(名稱尚有諸多爭議,以下簡稱大廁所)犧牲的論述,對政大女學生發出疾呼。該篇貼文的留言大致能歸類成兩種立場,其一是「保留男女廁,另外設立大廁所」,以及「現有男女廁全拆掉,更新為大廁所」。事實上,自90年代中期的新女廁運動始,至2000年葉永鋕憾事,上述兩造觀點一直是討論的焦點,但筆者認為大廁所的設立意義與配套措施都有更多深具交織性的議題待釐清,若僅以一篇簡文呼告校內師生,恐怕將截斷大廁所的脈絡,故盼以此篇重新爬梳「兩種立場」。政大目前計畫逐步拆除男女廁,更新為大廁所;台大發布的資料也表示原則上不再另外配置男廁及女廁,藉以推廣大廁所。首先應釐清「我會不會看到別人上廁所」這項頻頻露出的誤解,根據民間單位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大廁所的設立指標明確寫上,要分散各式便器,避免依然有男女廁的歸類傾向;甚至各種便器都必須有完整隔間,像是台大總圖目前皆汰換成大廁所,隔間面板延伸至天花板。而接受調查的7所大學多有達到標準,只是大廁所的數量非常不足。「我寧願多走一樓,也不要去上大廁所。」來自粉頭(Dcard上女性的預設頭像顏色)的類似言論無法勝數。學術界有很多關於父權宰制的社會中,女性在公共空間受凝視、威脅的研究,而廁所可能是相對的私領域。當女性跟從粉紅裙裝圖像的指示走入廁所,便期望那是一個可以讓身心理都解放的場域,好好地補個妝、換上乾爽的衛生棉,出來又是一個俐落的自己。這樣的「我族」意識使得女性連看到被媽媽帶進來的小男孩、誤闖的男人,甚至是跨性別女性,都會自發提升警覺,當我們在大廁所的框架下討論「跨女也是女」,當然不能忽視女性長存是男性潛藏的慾望客體、常成為性騷擾受害者這類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差異。廁所作為安心的私領域,卻同時也是性暴力案件層出的密室。然而,台灣性平運動者吳馨恩提過,性暴力是權力關係不對等所造成,而非性欲、有陰莖使然。況且女廁裡的女性也可能是加害者,同樣有男生與跨性別者如廁時遭騷擾、侵犯的案例。在立場一「保留男女廁,另外設立大廁所」中,雖然還是在性別二元的思考下打轉,且有隔離意味,但仍可期待這些有女性認同的族群創造「姊妹情誼」(註一),擺脫交織性的弱弱相殘。註一:姊妹情誼(sisterhood)是女性主義的重要理論,指女性之間必須互相支持,共同對抗性別歧視與性/性別暴力。同樣在立場二中,大廁所設立指標常包含「提升隱私與安全性」,筆者推測也是為安撫群眾對大廁所的不安感。也就是說,廁所給人的安全感與脅迫感都是真實存在的,但卻很結構性、很龐雜,無法以數據暴力斷言「設立大廁所造成更多#MeToo事件」。並且也能從過去「保護某群人」的案例中思考,如婦幼車廂、婦幼停車位等,為保護不同群體的差異性權利而設的公共空間,很可能最後讓「某群人就是需要被保護」的論述弱化了該群體的主動性,還有他們被仔細討論的機會。廁所去性/別化其實也可以很簡單,偶爾去只有零星廁所的咖啡廳,沒多想就敲門、開門、脫褲子、穿褲子。這像是一場大型社會實驗,在以尊重彼此為核心的性別友善理想中,必須透過逐步拆掉傳統男女廁、建立大廁所,才能鬆動各個群體根據生命經驗既有的基模。只要廁所間數不減,拆一間、建一間的過程,慢慢地讓大家都還能安放自己的不適感,這樣的逐步便能視為是公廁去性/別化的陣痛期。<br style="font-weight: 400;" /><br style="font-weight: 400;" />
台大學生成立Ptumaw食之圓滿 校園植物藏原民故事
校園
影音
第1781期
台大學生成立Ptumaw食之圓滿 校園植物藏原民故事
2023-09-2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孔德皓、杜以璇台北採訪報導】沿著臺大椰林大道,走到校園內的各個角落,總能看到一片綠意盎然,有些植物雖然隨處可見,其實背後和原住民文化有很深的連結。Ptumaw食之圓滿團隊24日在臺大舉辦「民族植物導覽活動」,透過走讀,介紹校園內的民族植物,更讓民眾品嚐原住民傳統美食——阿拜。親身體驗民族植物如何在部落中被料理及運用。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演化研究所學生邱思涵解釋:「舉凡是跟人、生活有關係的,作物、植物那一些,我就會把它統稱叫做民族植物。」不但讓民眾有機會認識民族植物,食之圓滿團隊所舉辦的活動,也成為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他更進一步提到,有一些原住民的同學或是老師們可能會發起這一些活動,也許這也是一個出發點,可以先認識這一些民族他們背後的生活、背景,再去做延伸。Ptumaw食之圓滿團隊在2021年由臺大學生創立,而Ptumaw在泰雅語中有使事物圓滿之意。他們透過在校內,種植小米、龍舌蘭、龍葵等植物,期許讓民眾即使在城市也能接觸民族植物。Ptumaw食之圓滿團隊成員林哲瑋Yukan Hayung分享:「我們也辦了滿多工作坊或是像在後面這塊田是我們共耕的區域,我們會在這邊邀請學校的學生或是教職員等等,一起來跟我們參與。」他更補充,「讓更多人瞭解民族植物背後的文化意涵,也了解原住民族,透過故事的交換或是交流,去創造更多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或是偏見。」食之圓滿團隊與「蹦世界」平台合作,建立「臺大校總區民族植物導覽」介面。以校內地圖作為主畫面,手繪圖標呈現民族植物所在區域,使用者可以點選圖標,選擇導航或是介紹模式,了解臺大校園內民族植物的分佈位置,只要人手一機,不論是臺大師生還是一般民眾,都可以透過手機輕鬆認識各種民族植物。深入理解植物背後的文化故事。民眾李家謙表示:「能在大安區這麼都市化的地方,認識到民族植物,是非常可貴的事情,民族植物並不是離我們非常的遠,它其實在我們的周圍而已。」未來Ptumaw 食之圓滿團隊規劃以繪本的形式,將民族植物與部落故事帶入國小校園,期望將民族植物教育向下扎根,讓學童從認識植物開始,了解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族群文化。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校園
第1771期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2022-11-17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0月25日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許多頂尖大學的理工科系紛紛不採納學測國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部份理工科系也在112學年開始不參採學測國文,作為臺灣具指標性的大學,此改制也再次引發國文教育改革的討論。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布的資料,112學年採納學測國文成績的校系共減少31所,包含臺大、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等頂尖大學的部分理工科系。其中,台大化工系過去的篩選標準包含國文須達頂標,112學年卻改為完全不採計學測國文。對此,台大化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廖英志說明,自108課綱後,申請入學的一階甄試出現招生不足額的問題,為了提升學生申請的意願,決議112學年不採計國文。他無奈地說:「其他理工科系陸續不採計國文,我們也只能順應潮流。」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許多熱門科系,像是化學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等皆在112學年放棄參採學測國文。 圖/潘彥廷提供對於自身科系不採納學測國文,台大化工系的陳柔妍表示此舉反而能招到更對準校系專業的學生,「就我身邊的人來看,有些人就算在自然科領域表現優異,也會因為國文不好而無法進入理想科系。」然而,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應嘉倪則對招生進來的學生品質抱持懷疑態度,他觀察到目前學生普遍閱讀素材來自網路及社群媒體,不採計國文將可能使學生的表達過度口語、粗俗化,或是難以判斷正確資訊。雖然台大理工學院部分科系放棄參採學測國文,然而,台大目前的必修科目仍有「大學國文」,必須修滿至少3學分以上才能畢業。校方對於語文教育的態度不一,恐令學生無所適從。對此,台大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認為國文必修仍有其必要性,「國文逐漸不是理工科必考科目,多少會影響高中學生的國文學習意願,因此大學國文更應該幫助學生加強國文素養的提升。」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表示,理工校系紛紛不採計國文是招生制度變革下的局部現象,也是為了和其他校系生源做出區隔的招生策略。 圖/潘彥廷提供理工科系不採納國文雖成趨勢,然而廖英志仍強調語文在理工學科領域上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語文去和他人溝通研發成果或是介紹產品,所以理工科系偏重的是敘事和申論能力。」而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潘彥廷則認為,高中國文課程實用度低,而大學國文更應著重於口語表達、論文撰寫的技巧,以及資料整理能力的培養。談及大學國文課程的調整,劉正忠提到,近年來大學國文不斷嘗試改革,希望能貼近大學生使用國語文的需求,以增進學生在專業科目上需應用的語文能力。大學繁星與申請入學參採學測科目的改變,也對高中國文課程規劃產生影響。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張茵婷認為,若理工科系不採計國文成趨勢,對高中生來說無疑是減少課業壓力。但他強調國文包含的語言表達和語文理解能力,皆是各科系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張茵婷也提出高中端的因應對策,「課綱內的課本內容可以鬆綁,並重新設計更活化的高中國文課程,否則部份課本內容其實離學生生活經驗遙遠。」劉政忠則補充,過去高中國文科改革多由高中老師和大學中文系教授共同討論,未來也應納入理工領域教授的意見,以理解理工科系學生須具備的國文素養能力,盼能讓國文教育更貼合各領域的需求。
吃貨救星! 臺大造「水凝膠」減熱量吸收
新知
第1755期
吃貨救星! 臺大造「水凝膠」減熱量吸收
2021-10-28
【記者吳姿芳綜合報導】你有三高困擾嗎?三高及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子通稱為代謝症候群,通常醫生會透過「叫你少吃點」等方式,減少營養吸收,消滅潛在危機。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學生唐睿謙使用「果膠」與抑制胃酸的藥物萃取合成「水凝膠」,該發明能在腸胃道形成塗層,防止營養過度吸收。研究成果獲得全球大學生成果獎(Global Undergraduate Award)亞洲區冠軍,為全臺灣唯一獲獎的學生。 唐睿謙希望能透過自身獲獎事跡,讓其他大專院校學生知道全球大學生成果獎(Global Undergraduate Award),為台灣各領域學生帶來正面影響。  圖/唐睿謙提供唐睿謙說明,代謝症候群為全球性的文明病,通常治療手段為腸胃繞道手術或服用減肥藥,但副作用繁多。唐睿謙期望能以溫和的方式幫助眾多患病人口,他引用2018年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Materials》論文的治療方式,藉服用抑制胃酸藥物中的特殊成分,幫助患者形成腸胃道塗層。為增強該治療方式的效果,臺大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林峯輝設立多個專門研究減少養分吸收的組別,各組學生使用的材料不盡相同,而唐睿謙認為果膠更適合製作腸胃道塗層的原料。果膠為常見商用多醣(註一),透過溶解柑橘類果皮萃取而來,不僅能保護黏膜和促進黏膜分泌,用於腸道時,能改善腸胃環境,提升小腸內抑制肥胖的菌蟲。另外,果膠也具黏膜貼附性質,能在充滿消化液的腸壁停留。唐睿謙先透過質子化將抑制胃酸的藥物變為小分子,此分子能抑制腸胃道發炎,並保護腸胃壁細胞。他再利用化學方法將其與果膠混和。兩種材料結合而成的水凝膠結構較緊密,大幅強化阻擋效果。註1:由多個單醣分子聚合而成,如澱粉由屬於單醣的葡萄糖組成。此次研究指出,水凝膠可降低小鼠28.4%的體重增長,與減少肝臟脂肪累積。唐睿謙推測,若應用於人體,水凝膠功能發揮最顯著於十二指腸,可比擬腸胃繞道手術的效果,卻相對較溫和,透過口服即可使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學生陳于揚說:「胃部繞道風險極高,甚至可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水凝膠聽起來會是能替代侵入治療的方法。」另外,相較於減肥藥透過抑制油脂分解,讓消化酶(註二)失去功效,造成高血壓、心悸、心律不整等副作用,目前團隊尚未發現水凝膠有任何副作用,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學生謝岱玲說:「我認為如果以後此研究成功應用於人體,這會是代謝症候群以及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福音」。註2:催化劑,加速化學反應速率。 由於小鼠變異性較高,未來可能會使用更多動物實驗,如大鼠等,並期望能朝臨床研究發展。 圖/唐睿謙提供唐睿謙表示,目前先進行台灣與美國的專利申請作業,並同步進行更完整的安全性、有效性測試,期望可以與國外的合夥人創業,對世界產生正向影響。未來也會繼續研究其他多醣材料,期望能應用於鼻腔與食道此類含黏膜的區域,發展更多可能性。
機器人成採茶幫手 自主轉彎省勞力
新知
第1734期
機器人成採茶幫手 自主轉彎省勞力
焦點
2020-10-28
【記者詹和臻綜合報導】現有茶葉採收方式為手工採摘以及機械採摘,皆需人力資源。國立臺灣大學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耗時一年,研發「協作式智慧載具應用於茶葉採收」,為一種茶葉採收機器人,能夠在茶道末端自主轉彎,並且節省勞動力,希望解決茶產業勞力短缺的窘境。而此作品於17日在「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展出。 「協作式智慧載具應用於茶葉採收」可由單人操作,減少一半的勞力,解決茶產業勞力短缺的問題。 圖/臺大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提供傳統機械採收方式為兩名茶農共同將一機械刀具扛起至茶樹上方,面對面同步橫向移動,以進行採收。而採茶機器人裝設深度相機,能夠偵測茶道對面農民的姿態與距離,使機器保持與人等速,並且適時等待茶農,「簡單來說是取代一個人,來模擬另外一個茶農。」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畢業生賴暘倫解釋,採茶機器人還能使用光學雷達掃描道路周圍環境,以避開障礙物,讓茶農不必費神留意機器狀況。 採茶機器人操作方式為一個人面對機器站在對向茶道,另一個人站在後面拉著袋子,讓茶葉順利吹進袋子裡。 圖/臺大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提供上述傳統雙人採茶機,通常是由師傅與學徒搭配,面對面手持機械刀具採收茶葉,師傅施力約需6公斤重,並由此端負責調整機器功能,學徒施力則約需9公斤重。而團隊研發的採茶機器人能取代學徒人力,同時讓師傅端的施力減輕至不到1公斤重。賴暘倫表示,曾有茶農回饋,學徒端只是承受刀具大部分重量的位置,「因此是人類或是機器人根本不重要。」 團隊研發的「協作式智慧載具」在茶道之間行走,搭配不同的刀具,可以採收不同農作物,目前可應用於茶葉以及仙草。 圖/臺大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提供此外,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畢業生陳柏綸說明,由於在採茶途中需轉彎變換茶道,過去的農業機器人都使用引擎動力轉彎,而團隊改為使用電動馬達,可減少排放廢氣,未來更可望用在採收溫室作物,並且能套用許多機器人演算法,以利應用於其他農作物。不過,因馬達的扭力遠低於引擎,機器人轉彎時若迴轉半徑太小,可能因阻力太大而停在原地不動,團隊特別套用自駕車的路徑規劃演算法,以解決迴轉半徑的問題。該演算法可計算出轉彎半徑及合適軌跡,並不斷修正行走的角度,直到順利轉彎,成功克服馬達扭力小的困境。 國立臺灣大學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的組成成員,是臺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師生團隊,目前核心負責人已經畢業。 圖/臺大機器人與醫療機電實驗室提供賴暘倫說,團隊作品也附有人機介面,載具上的螢幕會顯示機器人現在運作的狀況,讓茶農掌控資訊。同時,裝置也連結智慧型手機,茶農可以隨時透過手機對機器人下達轉彎與關機等指令。茶農林炳輝則指出,此採茶機器人是固定高度採收,使用前,須修剪茶樹至同一水平才能順利採收。而團隊回應,此機器人亦可以當作修剪機器,茶農在採收前三週先修整茶樹,之後收割水平上新長的枝枒,就會是茶農要採收的茶葉。
YouBike 2.0入駐台大 學生憂損停車權益
校園
第1710期
YouBike 2.0入駐台大 學生憂損停車權益
2019-10-23
【記者白欣綜合報導】18日,國立台灣大學與YouBike微笑單車公司召開「YouBike 2.0試辦計畫」(以下簡稱2.0計畫)相關說明會,校方打算結合智慧交通理念,引進共享單車,解決校內交通問題。然而,出席會議的台大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簡稱台大學代會)成員們對計畫提出多項隱憂,例如,學生原有單車停放空間是否會受到壓縮等問題,呼籲校方與單車公司應先正視問題,再試辦2.0計畫。但最終校方與學生意見分歧,使說明會草草結束。台大總務處事務組交通股股長薛雅方指出,台大學生單車持有率高達八成、申請車證數約2萬5000張,形成獨特的「台大自行車文化」,龐大的自有單車數量造成校方管理困難。因此,校方希望透過試辦新計畫以改善現況。 國立台灣大學校區內可見多處單車停放空間,校內自有單車數量龐大造成校方管理的困難。 圖/白欣攝本次並非台大校方首次與YouBike單車公司合作引進共享單車。先前1.0版本僅將單車站設在公館站出口,未來2.0計畫預計在台大校區內增設大約54個站點、912個車柱,並加入強制納保、實名制的方式進行試辦,作為對學生使用上的保險機制。 YouBike 2.0計畫預計在國立台灣大學校區內與周邊設置多個共享單車站點,供學生使用。 圖/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提供 說明會會場展示YouBike新版樣品車與新型輕量車柱設計,車柱可拆解移動,提升機動性。 圖/白欣攝然而,台大學生會福利部副部長、法律學系司法組學生郝思傑在說明會中對計畫提出異議,他認為校方目前對該計畫的退場機制認定,及計畫執行後的影響皆未評估,單車公司的費率收取方式也尚未定案,他認為,學校應更積極說明該計畫對於學生的實際效益。郝思傑說:「學校不可以只是『有信心』不會去影響到學生原有空間,而是要以分析報告或數據來佐證影響究竟何在。」他表示,學生會並非直接支持或反對,是希望校方能更應積極主動去證例這項計畫的價值。 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福利部副部長郝思傑提出質疑,認為校方在計畫成效的說明尚不明確。 圖/白欣攝台大學代會文學院學生代表、歷史學系學生黃子維表示,台大學代會的總務委員會正在審理2.0計畫,總務委員會部分成員樂觀看待該計畫,但要求單車公司提出更詳盡的方案,包括調度、場站設立問題等,並進一步向學生公開資訊。然而,部分總務委員則持反對意見,擔憂計畫若推行,會排擠校內學生的停車權益。如台大會計學系暨研究所學生廖育婕就表示,因大部分學生都擁有單車,學生對YouBike的需求並不大,且YouBike總是一車難求,共享單車數量可能不足以應付所有使用者,只能充當臨時、應急的工具。 國立台灣大學學生在校園行動多以自有單車代步,校方統計單車持有率達八成。 圖/白欣攝薛雅方說明,校方了解長久以來的自有單車文化,即使提供共享單車,短期內也難以改變學生使用自有單車的習慣,不過校方期望從多元角度著手改善自用單車管理問題,預計試辦2.0計畫一個月後,針對學生使用情況做調整,之後再考慮著手管理單車停車區。薛雅方也回應說明會上學代會提到YouBike恐佔用現有單車停放區之疑慮,他解釋,會在不影響停放空間的前提下執行計畫,適度地控制共享單車數量。除此之外,此計畫中共有15處新增站點為原先未規劃單車停車位的區域,一些要維修、託運回去的單車,也是放置在機車停車場,不會影響學生的停放需求。黃子維再次強調,若學校想有所更動,必須顧及現有的學生權益,但未妥善溝通,校方便強制結束說明會,面對學生的質疑,又無法給予確切回應,甚至在會議上才臨時公告2.0計畫試辦時間將從11月改為1月,並未說明時間更改的原因,再度顯現資訊公開不足的問題。對此,校方承諾會聽取學生想法以做修正,而學代會已做好問卷,等待大會決議後便會發行,普查所有學生意見,進一步與學校討論。
擁護台灣民主 學生上凱道追思史明
校園
第1709期
擁護台灣民主 學生上凱道追思史明
2019-10-16
【記者姜期儒台北報導】為宣揚台灣民主價值,以及紀念史明為台灣獨立而努力的精神,由財團法人史明教育基金會發起、共生音樂節團隊號召青年志工共同執行的「振魂護國:史明畢業典禮——與史明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活動於13日下午登場。遊行隊伍從國立台灣大學校門口出發,步行至凱達格蘭大道,並在凱道舉辦史明的追思會。 「振魂護國:史明畢業典禮——與史明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活動於13日下午登場,支持台獨理念的民眾手拿「台灣民族主義」的旗幟揮舞。 圖/姜期儒攝   史明,本名施朝暉,於9月20日逝世,享壽103歲,他提倡「台灣民族主義」,重視台灣本土與民主價值,其理念與努力,吸引逾1000人響應。現場擁護台灣獨立理念的民眾高舉「台灣民族主義」旗幟、齊呼口號「台灣獨立萬歲」,以示追求台灣自主的理念。 台灣獨立運動先驅史明的追思儀式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不少民眾前來現場弔唁。 圖/姜期儒攝其中,關心台灣歷史與民主自由相關議題的共生音樂節、曾寫過民主自由及新國家運動等題材的《台大意識報》,以及致力推廣台語文復興運動的台大台語文社等團隊成員,也現身參與。青年志工之一、共生音樂節團隊成員、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林南彤說:「我們今天辦追思活動,就是希望能透過團結的行動,讓台灣人知道史明前輩的精神。」台大政治學系學生施沛萱也以參與遊行,表達對史明的支持,和對民主價值的認同。施沛萱說:「台灣有很多進步的價值,比如性平、環保,這些價值都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我會把民主自由排在最前面。」 活動由共生音樂節團隊號召青年志工共同參與,共生音樂節團隊成員、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林南彤擔任遊行指揮,引導遊行隊伍向前。 圖/姜期儒攝活動現場多是認同史明精神、主張台灣獨立的民眾,台大台語文社社長、台大歷史學系學生許毅全說:「雖然我們的(台獨)主張極端,但我們沒有把誰排除,這就是民主自由的價值。」他認為,民主自由的價值在於包容,即使意見相反,也能共存。 致力推廣台語文復興運動的國立台灣大學台語文社也現身參與遊行,台大台語文社社長、台大歷史學系學生許毅全認為民主自由的價值在於包容。 圖/姜期儒攝近日,除了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延燒,我國也面對邦交國不斷減少等國際壓力,參與遊行、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郭庭耘認為,外在壓力愈大,愈要珍惜現狀和得來不易的民主。《台大意識報》總編、台大法律系學生黃脩閔也認同民主價值的重要性。他認為,台灣民主自由給每個人平等和自由發聲的機會,即使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仍待討論,但能在充滿自由民主價值的環境中照顧到各種議題,便是台灣的特色。 民眾在遊行隊伍中揮舞著彩虹顏色的台灣旗幟,象徵擁有多元價值的民主台灣。 圖/姜期儒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