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社論】只靠奪牌就夠嗎? 如何增強台灣的運動文化與產業
校園
第1795期
【社論】只靠奪牌就夠嗎? 如何增強台灣的運動文化與產業
2024-10-04
近日中華職棒球星周思齊在台北大巨蛋舉辦引退賽。根據中信兄弟球團,兩日賽事皆湧入4萬名球迷進場,創下台灣棒球比賽單場最多觀眾紀錄。挺過多次假球風波,中華職棒儼然是台灣最具規模、最成熟的職業運動賽事,加上近年國際賽、大巨蛋啟用、第六隊、啦啦隊等諸多亮點,中華職棒熱度再攀巔峰。可惜的是,台灣整體運動文化仍需提升。 我國拳擊好手林郁婷和羽球好手李洋在2024巴黎奧運勇奪金牌,卻因代言麻將手遊掀起爭論。有人認為此舉恐不利運動選手的正面形象,但也有其他奧運選手指出,奪牌選手因為國爭光,吸引廠商注意,才獲得代言機會。這多少反映了台灣社會對運動的關注並不持久,可能僅四年一次,體育尚未融入一般民眾生活的現況。 為了拿到更多獎牌,政府的補助預算大多投入亞、奧運的運動項目。教育部體育署自2018年啟動「黃金計畫」,以賽事成績將運動員分級,依照級數分配經費。最頂尖、有望奪牌的第一級選手可獲得1500萬的補助,並享有最佳的訓練環境。政府的目光始終放在獎牌,這種看得見、摸得到的目標,無怪乎近年網路出現「台灣的國球是贏球」的說法,而過度著眼於運動賽事的輸贏,對提升台灣運動風氣未必有益。 政府投入體育發展的預算年年提高,今年更預吿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每年將編列200億預算,欲打造屬於台灣的國際賽事。不過根據教育部體育署《台灣運動產業發展綱領》,我國規律運動人口僅33.6%,且運動相關產品與服務付費的觀念有待提升。然而「從上到下」的推行方式終究難顧及產業的所有方面,若想全面推動民眾參與運動,需要民間企業共同投入。近年愈來愈多企業冠名贊助路跑活動,以及富邦、中信、台新等大公司爭相競逐台灣職業籃球舞台,便能看出運動產業的發展潛力。 運動賽事能讓全台民眾團結一心,尤其每逢國際賽,我們為了台灣選手加油、吶喊,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但若想要台灣的運動風潮不只四年颳一次,政府可先從維護、升級社區和學校的運動場地做起,讓民眾能輕易地接觸運動。藉由增加規律運動人口,增加民眾在運動相關產業的消費意願,進而擴大產業規模。此外,政府也該正視亞、奧運以外的運動項目,投注更多資源。而民間企業除了找明星選手代言、拍廣告,也可試圖投資尚待開發的運動賽事與產業,甚至贊助資源較少的基層選手,既可節稅也能幫助台灣的體育環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今年巴黎奧運為例,其首創「全民馬拉松」與「線上馬拉松」,合計共約8萬8000人參與。此種不限於運動選手,讓一般民眾也能實際參與體育活動的方式,充分體現主辦國對普及運動的意識。此外,巴黎政府也在本次奧運嘗試環保、降低碳排放的永續措施,像是盡量使用原有場館、提供低碳餐點,以及使用艾菲爾鐵塔翻修剩下的鐵片製作獎牌等。另外,巴黎政府也試圖延長奧運帶來的影響與效益,例如將奧運選手村轉變為當地的社會住宅。上述巴黎政府的種種做法,讓其他不同領域的價值觀透過運動賽事被實踐,並毫無保留地向世界展現在地文化,將影響力擴及至全球,足以顯現運動產業的潛力不僅限於運動本身,更能附載多元的價值,達到推廣本土文化的效果。 台灣要實現《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中「健康國民、卓越競技、活力臺灣」的願景,或許我們需要先跳脫奪牌迷思,藉由公私部門共同努力,厚實運動文化底蘊,讓運動成為民眾的日常,而不僅是轉瞬即逝的激情。
動社領百人上凱道 盼廢除格子籠飼養
生活
影音
第1788期
動社領百人上凱道 盼廢除格子籠飼養
2023-12-07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張愷文、葉蓁芸綜合採訪報導】「讓母雞自由!廢除格子籠!」民眾跟隨台上指揮,原地踏步,象徵走出蛋雞生存環境的A4紙張,呼籲廢除非友善飼養的格子籠。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2月2號發起「為母雞挺身而站」行動,民眾首次站上凱達格蘭大道,為改善蛋雞生存環境進行抗議。此次主辦方提出「即刻禁止新建格子籠蛋雞場」、「2030年完成蛋雞友善飼養轉型」以及「建議打造永續糧食系統」共三大訴求,期盼推動蛋雞產業轉型,提升動物福利。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我們希望效法所有已經轉型的國家,用法令先禁止新建格子籠,並運用10年的緩衝期或更短的時間逐步淘汰舊有格子籠。」現今台灣蛋雞分為籠飼、平飼與放牧三種飼養方式,根據農業部《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規定,一隻平飼蛋雞至少要有0.1平方公尺的土地,但格子籠底部面積約為一張A4紙張大小,且每個格子籠可豢養2到4隻蛋雞,換算下來,每隻雞平均僅有0.016至0.031平方公尺。經營放牧飼養的小雞咕咕牧場負責人張凱迪說明,「籠子的雞每天生活作息就是吃飼料、喝水、生蛋,但是在我們放牧的雞場,母雞可以隨時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些行為舉止是在籠飼沒有辦法看到的。」即便平飼與放牧相對籠飼友善,但全台仍有百分之八十的蛋雞為格子籠飼養。對蛋農而言,轉型過程面臨許多挑戰。成功轉型的全佑牧場負責人張建豐認為,「其實我覺得很大問題主要是傳產跟父母輩,願意接受新的知識的人有,可是很少,再來政府政策支不支持,我發現很多人想做,但他沒錢。」蛋農要全面轉型為友善飼養,政府儼然成為重要推手。對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建議,政府應設立規定,要求蛋農停止新建格子籠,並提出應對措施,「轉型可能要新的設備,政府應該提供貸款鼓勵蛋農,若蛋農需要新的知識,那政府也可以提供專業知識。」隨著國際動物福利趨勢,歐盟已於2012年宣布全面禁用格子籠,至今紐西蘭、加拿大、以色列等四十多個國家也跟進政策,台灣要如何跟上國際腳步?協助蛋農產業轉型,落實動物福利,是未來須共同努力的目標。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校園
第1787期
【社論】台灣新生代偶像窘境:如何打破曇花一現的魔咒?
2023-11-30
日本偶像圈的盛事TOKYO IDOL FESTIVAL,近十年來每年都有過百個大小偶像團體參加。近日,台灣亦有舉辦大型偶像音樂祭—《T-KI 無限∞偶像祭》。原本備受期待其能成為第一個大型的本土偶像音樂祭,卻在活動前一個多星期臨時以票房不佳為由取消,讓粉絲不免感嘆台灣的偶像市場還是太小。但歸根到底是喜歡偶像的人太少,還是喜歡「台灣偶像」的人太少?實際上,在台灣喜歡偶像的人絕對不少,今年3月韓國女團BLACKPINK在高雄國家體育場開唱,該場地座位最多可達55000席,他們亦是首個疫情後在此演出的海外偶像團體。今年五月天在同樣場地開唱,最高票價為台幣3880元,而BLACKPINK的卻是要價台幣8800元。即便如此,兩日共計9萬張門票從一開賣就秒殺,即使黃牛票炒高三至四倍的價格,仍是供不應求。由此可見,在台灣瘋偶像的人並不少,海外偶像也看準台灣市場,不少KPOP偶像亞洲巡演都會選擇來台。偶像作為各國文化輸出的重要一環,跨越國家和語言地追星,早已成Z世代年輕人的日常。他們正在看的,是有受過專業訓練包裝的KPOP偶像,是多元強調個人特色的JPOP偶像,或是語言相通的中國偶像,但彷彿台灣偶像從來都不是他們的選項。台灣偶像曾經有一段漫長的空白期,不過隨著選秀節目《原子少年》爆紅,話題不斷,讓台灣迎來一波偶像熱。當時碰上疫情,加上中國、韓國選秀節目空白期,《原子少年》成為亞洲的男團選秀「獨苗」,順利吸引不少原本海外偶像粉絲的關注。抱著同樣的期望,今年同樣推出《未來少女》,希望再帶起女團的風潮。然而根據統計,缺少像前作一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未來少女》,網絡聲量還不及《原子少年》的一半,讓人不禁懷疑這波偶像熱是否只是曇花一現。再回來看《T-KI 無限∞偶像祭》票房不佳而取消活動的事件,彷彿驗證了此想法,本土偶像客群不足以支撐舉辦大型音樂祭。這是因為台灣偶像不夠優秀,留不住粉絲所造成的嗎?那要先了解一個偶像怎樣誕生。以席捲全球的KPOP偶像為例,有為人熟知的練習生制度,除了基本的唱歌和舞蹈訓練,也包括饒舌、詞曲創作、樂器等訓練,而且為了進軍海外市場,還會要求上各種外語課。甚至細微到時尚品味、體態、禮儀等都一一受過訓練,連性格是否適合團隊合作都會被列入考量。由練習生到出道,短則一至兩年,長則達十年。我們所看到在台上閃閃發亮的偶像,其實可謂是十年磨一劍。當韓國的練習生制度已經發展了快30年,而在台灣則在近幾年才開始跟進,像是華研國際舉辦的ZZ世代選拔已經進行三年,當中亦有練習生參加《未來少女》組團出道,他們推出的〈Hellokittybalahcurrihellokitty美味しい〉曾達KKBOX即時榜第4名,並在抖音上短時間內累積超過8000萬的觀看次數。除了傳統的娛樂公司,也有今年才成立,完全套用韓國製作模式的天空娛樂,而他們推出的女團--幻藍小熊,在《未來少女》中屬人氣前段班。可見,引入專業全面的訓練模式後,台灣偶像也得開始擺脫曾經過時俗氣的印象。只是台灣偶像再優秀,但關注度都只能停留在選秀節目播出期間,結束後就缺乏舞台讓他們發光發熱,彷彿注定他們只能如曇花一現,走不進大眾視線中。偶像不同於普通歌手,對歌手而言,一把吉他就能讓其在路邊完好傳達作品的魅力。但偶像大多以唱跳為主,換言之,還需要燈光、伴舞、舞台設計配合,才算完整的表演。在韓國一星期有六天都有音樂節目放送,偶像可以透過打歌節目宣傳作品,而經紀公司更特別設計舞台佈置、燈光等,配上電視台專業的攝影,並且在結束後在網絡上傳花絮、直拍等影片,能讓粉絲輕輕鬆鬆就能全面感受偶像的魅力。但當台灣偶像的粉絲就沒那麼幸福了,台灣沒有像韓國的打歌節目讓偶像的作品曝光,偶像就只能以線下活動為主。以《原子少年》、《未來少女》為例,節目中的團體出道後,大部分只能是一些商演、校唱、廟會表演以維持曝光度,但難免犧牲了舞台設計、伴舞等元素,讓偶像魅力大打折扣,亦不利於網絡傳播。試問這樣的舞台,如何吸引早已習慣華麗偶像的Z世代呢?原本這次音樂祭的執行單位--必應創造,是承辦了很多大型演唱會的演唱會製作公司,讓粉絲不禁期待偶像能否帶來更精彩的表演效果。而且,這次舞台是很多團體第一次登上的大型舞台,甚至準備了表演新曲,可惜最後活動無法舉辦,讓偶像和粉絲空歡喜一場。從大舞台走小舞台,我們總不能讓粉絲無條件包容和等待。所以台灣偶像該如何走出這個困局?在發展成熟的KPOP也許有例子參考,小公司女團FIFTY FIFTY靠著投入大量資源在海外TikTok宣傳而獲得成功,更能紅回韓國。最近,《未來少女》出身的女團HUR+進行亞洲出道計劃,打著「讓世界知道台灣,也能做出跨越文化、直擊人心的舞台」的口號,藉著節目剛結束的熱度,向粉絲進行募資計劃,希望讓團體到韓國打歌,或許改變台灣偶像在本土缺舞台的狀況,說不定還真能實現「反攻」本地市場。政府注意到偶像產業的潛力和影響性,去年去年文策院為支持台灣演藝人才國際競爭力,與時尚娛樂經紀公司凱渥合作,成立「TDI台灣夢幻學院」投入資金共新台幣2.16億元,希望建立台灣的練習生制度。又與民間公司共同投資開始的踢帕娛樂,以年輕世代為市場定位,目標製作出精緻、具國際競爭力的娛樂影音作品,也簽下兩團《原子少年》出身的男團,並在今年製作了《未來少女》。接下來,文化部推出四年100億元、2024年30億元的「黑潮計畫」,以台灣文化內容為核心,涵括影視音文化國際台流、文化外交國家軟實力等文化藝術等6大面向,目前以台劇先行,至於偶像產業能否分一杯羹,從中獲益,仍有待觀察。目前投入的資源仍集中在表演人才的培訓,而韓國政府早已向全球招募故事創作、科技技術等幕後人才,並在2019年時的文化產業預算已達1800億台幣。經濟規模較韓國小的台灣,更應精準分配資金,惟現時黑潮計劃的面向廣泛,恐有僧多粥少的問題。之前歌手陶晶瑩在受訪時提及政府讓企業補助音樂活動時全額免稅,音樂節、音樂祭才能邁向國際舞台,也有望可為偶像提供更多持續的表演機會,讓台灣偶像被世界看見。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生活
影音
第1786期
《戲獅甲》舞進巨蛋 結合藝陣演繹台灣歷史
2023-11-23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黎昕俞、李雨羲、王華琳高雄採訪報導】鑼鼓喧天,響徹場館,舞獅靈活地跳躍在高樁上,以採花、翻滾等動作生動展現。2023高雄戲獅甲睽違四年再度回歸,18、19日在高雄巨蛋舉行。開幕當天,首度結合「劇本」 形式,集結超過30組技藝團隊,將台灣歷史融入民俗藝陣演出,民眾驚嘆聲接連不斷。來台交換的觀眾Amol Bhingarde欣喜地說道:「我還是不太懂中文,所以有些地方有點難跟上。但透過演出了解台灣的歷史真的很棒,我喜歡他們利用台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透過舞蹈和歌唱展示這一切。」劇本結合原住民舞蹈、客家八音等民俗技藝,跳脫以傳統節慶為主的表演形式,呈現台灣過去多元族群發展。國立臺南大學民俗隊長陳柏愷說明,「這次表演為了想要倭寇侵擾的感覺,我們搭配了比較震撼的音樂去演出。」陳柏愷進一步解釋,相較於過去只使用鼓點,南大民俗隊首次嘗試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在練習過程中,更需要不斷學習辨識節奏。銅鈸聲響,萬眾矚目的獅王大賽正式登場。戲獅甲作為國際三大舞獅競賽之一,今年邀請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各國好手同台競技。來自香港的潤福堂國術龍獅總會,則以黑紅相間的獅頭作為本次亮點,獅頭手關志堅提及,「對於這次我們就選用了一隻比較特別的獅頭,那它的代表是關公的獅頭,平常我們都是用黑白色的張飛。那這次來台灣用了新的獅頭,整個就紅色配著黑色去表達。」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不僅在獅王大賽中相互切磋技藝,同時也藉此展現各地舞獅風情。新加坡藝威體育會獅尾手卓偉樂分析,台灣與新加坡獅型和動作的差異,「比如說獅型還有動作,因為我們是舞佛山獅,其他台灣隊伍都是舞鶴山獅。佛山獅是表達比較凶猛的,然後鶴山是比較溫柔一點的。」除了較勁舞獅功夫外,各團隊更加入釣魚、澆水等日常橋段,拉近民眾與民俗技藝的距離。國立臺北市立大學獅尾手楊鎧謙解釋,「我們比較不一樣的是啦啦隊和打棒球,比較特色的應該是我們隊員穿啦啦隊員的衣服打樂器,跟以往可能會不一樣。」兩年一次的戲獅甲系列活動,不但建立平台讓本土與國際團隊相互交流,更首度融合台灣歷史與民俗藝陣,期盼打破對傳統廟會的不良印象,讓民眾看見舞獅文化的力與美。
真理台文系擬停招 師憂影響學界未來
校園
第1785期
真理台文系擬停招 師憂影響學界未來
2023-11-16
【記者林詩祐綜合報導】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為台灣第一所成立台文系的學校,近年因招生率低迷,於5日傳出將研擬停招。對此,系上師生雖均感到惋惜,但部分學生因本身志趣不在此,對系的擬停招較無感;教師則認為停招將對台灣文學界造成影響。針對後續處理,真理台文系教授戴華萱表示,校方預計將台文系教師併入人文與資訊學系,也會盡力維護在學生權益。 台灣少子化趨勢,導致近年來許多私立大學學系停招,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也於11月5日傳出將研擬停招之消息。 圖/林詩祐攝真理台文系存有許多台灣文學的珍貴史料,在台灣文學的歷史發展上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然而針對停招的結果,真理台文系二年級學生張可兒並不感到意外,他坦言近幾年台文系招生每況愈下,且許多同學只將台文系當成轉系跳板,今年台文系更是只招收到6位學生。真理台文系三年級學生江佩錡則表示,大部分學生對於台文系無歸屬感,畢業後的工作也大多與本科系無關,但是他同時表達對於系所關掉的惋惜,他認為校方仍可以嘗試採取其他方式,不一定需要停招。戴華萱於真理台文系任教多年,他形容真理台文系的停招宛如「一個時代的結束」。他分享成立於1997年的真理台文系,當初設系的過程十分艱難,是聚集許多台灣文學界的學者和文學家們,歷時八年的努力才成功。然而僅短短成立不到30年,就面臨到停招的問題。他也感嘆,真理在過去開創許多事蹟,包括第一個專門頒發給台灣文學家的獎項——台灣文學家牛津獎,同時也保存許多珍貴文物的台灣文學資料館等,「這些都可能隨著台文系的停招,而漸漸地走入歷史。」對於真理台文系研擬停招一事,同為私立大學台文系的靜宜大學台文系主任申惠豐認為,更需重視的是真理台文系停招後的人才斷層,可能影響到台文相關研究所的後續發展。因此,申惠豐指出,面對少子化的趨勢,「學用合一」是人文社會學系未來的方向,且需要擴展瞄準的學生群。申惠豐以靜宜台文系為例,近年課程不再只針對文學,而是將課程結合文創、策展、地方創生等,讓文學轉譯成實用的技能,培養學生未來職場上的硬實力。真理台文系停招後,將對系上師生造成一定衝擊,戴華萱表示,目前校方規劃將台文系教授併入人文與資訊學系任教,也會保障在學生權益直至順利畢業。真理校方則回應目前還在商議中,直至截稿前皆不便對外說明。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主任申惠豐表示,人文社會學系式微的原因在於課程缺少硬技能。 圖/張可兒提供
人大通過《愛國教育法》 中港澳學生迎變革
國際
第1784期
人大通過《愛國教育法》 中港澳學生迎變革
焦點
2023-11-01
【記者丁盈瑄綜合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於10月24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並在明年元旦起施行,目的是加強愛國教育、宣揚愛國精神,進而促進(中國)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直言:「這就是在建立中國對人民的控制。」《愛國主義教育法》在第23條規定中列明,中國將針對「香港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展開愛國教育、宣傳對「台灣同胞」的統一政策、以及增進「海外僑胞」的愛國情懷。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洪巳軒表示,雖然該法案提及「台灣同胞」,但是在中國未實質統治台灣下,法令並不會對台灣人有太多影響。相反地,對於已經回歸中國領土的香港及澳門,他猜測《愛國主義教育法》將會實際執行,直接納入到各級各類學校的教材裡。 《愛國主義教育法》涵蓋的教育領域非常廣泛,包含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徵標誌、法律、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等方面。 圖/楊同學提供「中國推行愛國教育只不過是美化愛黨教育的行為。」國立政治大學澳門學生關芷霖指出。他覺得《愛國主義教育法》沒必要存在,因為真正的「愛國」應是發自內心,不需要靠法律、洗腦教育來培養。他認為,中國政府的發言非常矛盾,總是區分「我們(澳門人民)」與「他們(中國大陸人民)」,但又說澳門是屬於中國的,令他感到十分不快。中國北京大學的交換台生楊同學(化名)提及,《愛國主義教育法》只是法制化中國本來就要學生愛國的事,例如原本只規定港澳生必須要上的「中國概論」課程,未來台生去中國讀書可能也要修習。范世平闡述,中國政府用明文規定的方式,增加教授愛國教育的課程、師資、教育機構等,讓愛國主義「學術化」。他提出,投入過多資源在愛國教育上可能會排擠其他的學科,或是降低港澳生和台生前去中國讀書的意願。 范世平補充,《愛國主義教育法》就像是過去戒嚴時期,台灣的大學生都必須要修習國父思想、三民主義課程。 圖/楊同學提供微博上有不少中國網友支持《愛國主義教育法》,他們支持該法案早就該實施,並且一致贊成中國政府審查學校教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中國交換生宋卡卡(化名)說明,中國的學生很快就會看到「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一門新課程出現在學生的課表中,包含在許多不是人文社會科學類的教科書裡。洪巳軒坦言:「中國用強制力逼迫人民愛國,不過是給統治者較鞏固的權力、是一種粗劣的國家認同,這不會讓人民感到這是有價值的。」他補充,《愛國主義教育法》第12條規定裡,容許中央軍事委員會利用軍用資源,開展愛國教育的工作。因此,當有違反《愛國主義教育法》的事情發生時,中國的軍隊、武裝警察部隊,就可以合法地管控或是以武力壓制。宋卡卡分享說:「從以前到現在,中國政府一直用權威讓學生對國家表明忠貞,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了。」他説明,大部分中國學生為了不惹上麻煩,即便對於政府不滿,還是選擇保持沉默。洪巳軒建議,無論是中國、香港、澳門或台灣的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應該擁有理性思辯的能力,並關心公共事務,才能免於盲從國家政策而失去對事實的的判斷。 宋卡卡說明,中國的學生過去不乏有上過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課程,或是學校會帶領學生參拜烈士陵園、參觀愛國主義基地等。 圖/宋卡卡提供
生成你想要的空總!文博會結合AI邀民共創園區藍圖
生活
第1781期
生成你想要的空總!文博會結合AI邀民共創園區藍圖
焦點
2023-09-27
【記者蔡愷恆台北報導】2023台灣文博會於22日至10月1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舊空軍總司令部,以下簡稱空總)開展。在「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的展區內,有虛擬人物與民眾互動,同時讓民眾透過AI生成圖像,嘗試規劃空總未來發展。主辦方期盼全民參與描繪空總園區的藍圖,而非僅仰賴府方。民眾鍾念晟興奮地指向螢幕説:「第一次玩生成圖像,停不下來。希望空總可以用我的設計圖!」 展覽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主辦,由實踐大學設計學院 VISION BASE、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以及媒體傳達設計學系主任陳威志策劃。 圖/蔡愷恆攝「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依照動線規劃成三個展區:都市脈絡與歷史更迭、文化空總的多重未來和AI建築家共創想像。民眾一進展場會先看見空總背景與發展沿革,接著在展場中間有虛擬人物引導參展者思考空總建築計畫。再朝展間走去,民眾就能透過AI圖像生成,點選關鍵字以形塑想像中的空總樣貌。 透過發展成熟的AI工具協助大家參與,讓民眾可以點選,把想像投射在電腦螢幕上。 圖/蔡愷恆攝除了設備和展品,展覽也希望用氣氛和美感形塑出「未來感」。磚塊建造的傳統建築搭配科技混音的背景音樂迎接大眾,聲音效果十分震撼。展方透過展區外觀與聽覺設計之間的強烈新舊對比,昭告空總悠久的歷史背景以及往後的嶄新樣貌。展覽角落規劃小影廳,螢幕播放著AI生成空總的動畫,並以飛機視角自由穿梭於各種風格和素材的空總角落。在充斥現代化的視覺元素螢幕前方,展方擺放類似傳統流水席鐵板凳供民眾休息、觀賞影片。民眾陳建君因此深受啟發並笑道,「這個地方這麼科技化,但他竟然選擇用傳統的鐵板凳?」 民眾鄭維庭說明,視覺呈現很精密,會比較容易把情緒跟感覺帶入在展覽裡面。 圖/蔡愷恆攝主辦方經過考據後設計展場的虛擬人物角色,描繪台灣的人口組成、族群年齡和背景等等,藉由虛擬人物的興趣向民眾闡述未來空總規劃,如喜愛插花的長者便希望能增加更多靜態藝文活動。展覽協力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行銷推廣組成員黃孟琦表示,希望可以促發民眾的既定印象,「欸?原來也可以這樣想像。」設計者盡量讓角色代表所有台灣民眾,使參展者更容易帶入情境、參與思考空總未來。 展覽中只要一有圖片在電腦中生成,便會蒐集該影像並投影到牆壁讓大眾觀賞彼此的設計。 圖/蔡愷恆攝為了讓一般大眾也能投入空總將來的計畫,展方因此降低AI生成圖像展區的門檻。設計團隊把畫面變得更友善,僅需點選與拖曳螢幕上的方框,即可將想法具象化。在展覽現場,甚至有對年邁的夫妻透過女兒協助操作電腦,一起討論建築類型、材料及風格,成功生成數張影像後露出燦笑。這也呼應展覽冀盼不同年齡、專業和喜好的民眾共同加入規劃空總。 黃孟琦希望大家可以知道空總未來跟大眾有關係,而民眾也參與其中。 圖/蔡愷恆攝
白色巨塔下被漠視的他:專科護理師的身份建構之路
專題
第1779期
白色巨塔下被漠視的他:專科護理師的身份建構之路
2023-04-27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病人可能會叫我們助理,因為是醫生的助理;不然就是稱呼我們醫生,又有點太高估。只有相對了解醫院工作型態的人,才會了解我們的稱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建科專科護理師王筱帆點出普羅大眾對於專科護理師的不熟悉,然而,他們在醫院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住院醫師般重要,不可或缺。現行規範專科護理師共六科,分別為內科、精神科、兒科、外科、婦產科、麻醉科。今年一月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除了麻醉科外,其餘五科整併為不分科。併科消息一出,引發專科護理師高度反彈,三軍總醫院一般內科專科護理師林逸榛分享,「我們原本就是有分科的,受的訓練也是分科,你把我們當成人力調來調去,每一科都不專精,失去專科護理師這個角色的意義。醫院會把我們當流動人力,導致照護品質、病人安全層面、自我信心、醫生對我們的肯定度也有差。」儘管衛福部三月底佈告維持分科,併科風波告一段落,專科護理師面臨的問題卻逐一浮現。像是醫師、護理師皆有法源明定權益,而專科護理師附屬《護理人員法》,不僅職權難以釐清,更存在福利制度仍不完善,種種情況導致專科護理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醫療現場,專科護理師(照片中間者)可以和醫師(右)針對病人的狀況、病人的日常照護進行討論,為病患制定最佳的醫療方案。 圖/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提供<b>鮮為人知的醫療後盾 專科護理師建構醫護溝通橋樑「專科護理師可以是醫師與護理師之間最好的溝通管道。」前三軍總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林利珍形容,專科護理師有足夠的臨床醫療訓練和經驗,因此照護病人時,當護理與醫療人員在決策上產生差異,專科護理師能在雙方之間擔任溝通協調的角色。大多數專科護理師擔任一般護理師達三年臨床資歷後(註一),經過培訓與考試才能取得專科護理師資格,因此他們是具備兩張國家證照的專業人才,能夠在沒有住院醫師的情況下,提供患者最立即需要的照護。註一:根據《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護理師完成專科護理師訓練前,具護理學士學位者應具備臨床護理師工作年資三年以上,具碩士學位者須達二年以上,博士學位者則須達一年以上。專科護理師如同醫療現場的骨幹,協助處理醫院內的各項事務。與一般護理師相比,專科護理師擁有更進階的工作範疇,除了處理一般護理業務、照護患者、在病房擔任第一線人員外,他們也能在醫師授權之下執行一定程度的侵入性治療(註二)。台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王碩盟表示,「他們能守在病房對我們(主治醫師)來說是很大的靠山,這些有經驗的專科護理師可以隨時掌握並告訴我們病人狀況。」註二:專科護理師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範圍包含傷口處置、管路(如:鼻胃管、引流管、尿管)處置、檢查處置及其他處置四個項目,例如傷口的縫合拆線、導管的更換與拔除等等。過去規定只有醫師才能強制執行的業務,在2014年立法院修法通過《護理人員法》第24條修正條文後,有部分慢慢轉移到專科護理師處置的範圍內,專科護理師能夠在醫師監督下執行更廣泛的醫療業務。醫學中心外科系專科護理師陳盈如說明其平時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臨床照護、教學和團隊溝通合作,他們會追蹤患者的各項檢驗值、調整用藥,也會與主治醫師或其他醫療團隊討論配合。王筱帆補充,自己平常主要負責照顧病人,以及執行基礎的更換氣管、內管等侵入性治療,在醫師監督下甚至還能代替開立醫囑。「尤其在2019年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受到勞基法工時的限制,許多醫院內的繁雜業務和臨床作業就需要依賴專科護理師。」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認為,分擔醫院內一大部分工作的專科護理師,不只能提升主治醫師的工作效率,更是醫療現場不可或缺的存在。王筱帆也分享自身經歷,「由於我的醫院內住院醫師數較少,臨床業務上常需由專科護理師來補足人力缺口。」專科護理師對於病患日常照護更為了解,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住院醫師的工作壓力。專科護理師職權定位模糊 經驗與專業皆備卻處處受限由於專科護理師臨床經驗豐富,臨床上常有住院醫師向專科護理師請教問題。不僅限醫師,住院的患者即使不清楚專科護理師的身份,也能感受其專業。「我都會跑去護理站問今天是誰幫我上針,如果是專科護理師來,我就會很安心。」過去曾住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病房的盧妍蓁說。他曾被住院醫師扎針弄到到處瘀青,因此在上針時,更希望由手法純熟的專科護理師操作。甫動完腎臟移植手術的洪女士(化名)也感同身受,他以拔引流管為例,他認為專科護理師較住院醫師更細心。「因為拔引流管的時候會滲組織液,專師會一公分一公分拔,手法更細膩。」儘管專科護理師對醫療現場的貢獻無庸置疑,但在執行業務時仍遇到不少制度帶來的問題。根據《護理人員法》第24條,專科護理師行使業務需由醫師授權,並從中監督指導。然而,法規並未明定監督的界線與程度,醫師對專科護理師的指導與監督僅憑兩者的共識。王筱帆評論,監督程度目前無一定數,他認為需要有更明確的定義,避免遊走在灰色地帶,對專科護理師造成職權不明的困擾。醫師授權給專科護理師,雙方本應共同承擔責任,然而仍有少數醫師沒有落實對專科護理師的授權,讓專科護理師在現場難以執行業務。王筱帆分享經驗,有次他因患者中風打給主治醫師,但醫師表示無法回醫院。「他還理直氣壯地説,這個時候不是該自己做決定嗎?是不是該自己下判斷?」尋求醫師的授權未果,無奈下也只能尋求輪班的住院醫師。雖然僅是個案,但也凸顯出在法規不完整的情況下,專科護理師需承擔界定模糊的後果。理想上,主治醫師、專科護理師與醫療人員們應像個團隊給予患者協助,但實際運作上可能並非如此。林逸榛表示,部分時候若要與責任感較低的主治醫師合作,他會向醫師表明法規並清楚紀錄,以白紙黑字保障自我權益。朱益宏也認為,「監督」一詞的確會有模糊處,但實務上要區分清楚是相當困難的。他也強調:「大部分醫師也會擔心尺度放太寬會讓專科護理師成為『密醫』,因此仍會謹慎界線的處理。」除了職務上的界線模糊外,專科護理師在醫院的定位更是不明確。現行各家醫院管理的方式皆不同,有些歸在護理部下,也有的採共同管理。林逸榛以三總為例分享,專科護理師由護理部與醫療部共管,護理部負責請假出缺勤,醫療部負責考核。以現行業務內容來看,專科護理師的工作更偏向醫師的角色,但專科護理師的身份既非一般護理師也不是醫師,無奈沒有獨立的管理單位,常夾在兩者中間。「專科護理師就像夾心餅乾,每個層面都需要多承擔。」陳盈如說道。中部地區醫院內科專科護理師阿玲(化名)更直率地表示:「請與護理部切割。」從職務界線到現場定位,根據採訪可以得知,專科護理師們對於自身的獨立性有著更高的期待,希望做決策時可以更被接受,獲得更多尊重。 專科護理師(白袍藍衣者)有時會負責向護理師傳達醫療現場的要項,合力照顧病患。 圖/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提供培訓制度仍待完善 薪資低工作多成雙重困境另一個爭議點則是執照甄審前的培訓內容。早年為因應缺乏的醫療人力,醫院設有培訓制度,大量產出專科護理師。然而各醫院培訓方式不同,導致專科護理師的專業度良莠不齊。如今專科護理師人力較為穩定,但仍維持過去的培訓方式,王筱帆感慨道,「各個科有不同的細節和知識經驗,所以理想的狀態,各個科自己培訓,現在是大目標大範圍的一起培訓」。同時陳盈如指出,目前培訓時間短且不夠深入,多數醫院培訓方式,是讓新人直接投入專科護理師的工作。新人必須同時完成原本手邊的護理工作外,還需應付504小時的臨床培訓與184小時的學科課程。「大多數都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四十五實習,下午四點到十二點上小夜班。或是早上實習,凌晨十二點到早上八點值大夜班。」中部醫學中心護理師小明(化名)回想培訓過程,表示期間難以專注學習。然而即便完成專科護理師的臨床訓練,仍有專科護理師抱持疑慮,「擔心自己到底能不能在這樣的考取制度下勝任輔助住院醫師的工作。」陳盈如感嘆道。 除了分擔住院醫師的工作,專科護理師在院內時常要面臨護病比過高的情況,也就是一個專科護理師要負責多名病患,「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有公告住院醫師日常照顧上限十五人,但專師沒有限定。」王筱帆提到自己過去曾有同時照顧二十八名病患的經驗,即使專科護理師有工時的保障,也只能花額外的時間繼續留下來加班。但護病比低對專科護理師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天主教靈醫會醫療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的婦產科專科護理師小美(化名)提到,護病比低使得醫院留下少數專科護理師留守,剩餘的專科護理師會被強制休假。除此之外,專科護理師更要面對不成正比的薪資待遇。陳盈如對此表示,「專科護理師,後面有三個字叫做護理師。」工作同時包含住院醫師的輔助與護理師的臨床工作,可以說專科護理師所需要承受的業務量高,卻沒有反映在薪水上,「薪資僅相當於N3、N4的資深護理師 ,應該拉開專業加給。」中部醫學中心兒科專科護理師Kelly(化名)表示。註三:基層護理人員階級分為N、N1、N2、N3、N4,需透過積累年資並接受進階訓練晉升。專科護理師階級則分為NP1、NP2、NP3、NP4、NP5,進階方式除了年資與進階訓練外,NP2到NP4更要求護理學士學位,NP5則要求護理相關碩士學位。 護理師在醫院需處理大量的記錄工作,考取專科護理師後,除了增加更多醫療業務,需承擔的記錄工作仍然龐大。圖為一般護理師處理行政工作。 圖/李念庭攝增設家庭科填補人力缺口 專科護理師盼改善體系提升獨立性衛福部在今年三月發布《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預告專科護理師將新增第七科:家庭科。然而上述的工作環境、福利等問題尚未解決,政府又即將增設家庭科。對此,專科護理師是否準備好了?針對家庭科增設,朱益宏分享道:「希望會是以不分科的概念去推廣這個(家庭科)。」並進一步表示,目前家庭科的開設只是開始,還無法確定未來的發展動向。立法委員陳靜敏則指出政府成立家庭科的用意,由於現在大部分的地區醫院人手不足,院內的專科護理師無法細分成五科支援院內的醫療工作。因此,除了是希望彌補偏鄉和外島的醫療人力缺口,也希望透過家庭科的成立來解決地區醫院面對的問題。為了培養相關人才,目前國立台灣大學、慈濟大學和長庚科技大學等學府開設了進階家庭專科護理師課程,不少專科護理師已參與進修。對於家庭科的成立,同為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理事的陳盈如認為,衛福部是為了符合長照的未來發展,但他發現大部分的專科護理師,都不太清楚家庭科未來會如何運營。另外,陳盈如也表示,目前在醫療專業領域內已有「居家護理師」一職,還需再觀察衛福部將如何劃分雙方的工作範疇。林逸榛則是不贊成增設家庭科,「其實比較像多了個名目,多一些人進來做一樣的工作,但最終還是沒有發揮到專業。」針對未來家庭專科護理師的發展方向,陳盈如以美國的家庭專科護理師為例,指出他們可以獨立在社區開設處方,以受訓過的醫療技術幫助民眾解決健康問題,「我覺得對於一個專科護理師,今天要往長照或社區發展,他需要有更多的獨立性。」但陳盈如也指出,台灣專科護理師仍然受到預立特定醫療流程(註三)限制,許多診療的過程和技術依然要由醫師監督。而要如何讓台灣家庭專科護理師獨立執業?陳靜敏說明鬆綁是最佳解方,「雖然韓國同樣在醫療法的限制下不能獨立執業,可是他們在1980年就已經設立了偏鄉地區特別醫療法,限定哪些病人可以由專科護理師獨立進行照護。」目前陳靜敏已向政府提出相關訴求,籲請政府在一個月內完善社區專科護理師因地制宜之規劃。註四:預立特定醫療流程的設立,是為了讓專科護理師及接受專科護理師訓練期間的護理師執行監督下醫療業務時能有所遵循,訂定本醫療業務標準作業程序,以確保執業品質及病人安全。其內容包括:症狀、病史及身體評估等情境或診斷;執行之項目;相關處置及措施;書寫紀錄;監督之醫師及方式;專師及訓練專師應具備之特定訓練標準或要件等。另外,陳盈如提及,家庭專科護理師的設立是為了彌補偏鄉的醫療人力資源不足,但在福利和薪資結構不夠全面的狀況下,是否真的能吸引專科護理師走入偏鄉?「今天如果他在社區或長照發展,領的是居家護理師的薪水,那請問這個專業他有發展的價值嗎?」 專科護理師相較護理師得以進行侵入性治療,在醫師監督下,擁有更多執行業務。圖為一般護理師處理點滴業務。 圖/李念庭攝「當專科護理師蠻有成就感的,比起護理師可以有獨立的思考,和醫生也可以平等溝通。」林逸榛感慨道。雖然專科護理師的工作環境還存在著各種問題,但還是有許多護理師以精進自己在醫療現場的專業性為目標,想成為專科護理師。對於整體專科護理師體系的改善,陳盈如則認為可以從教育訓練開始著手。他期待,在目前人力缺口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效仿美國的培訓制度,將專科護理師的教育訓練回歸學校研究所,由校方安排新手的訓練環境,而非在醫院直接上手從事臨床工作,並強調道:「整個訓練制度的改變,才有辦法提升專科護理師在專業角色上的價值,也可以提升民眾對這個角色認知的一個能見度。」為了避免對現職造成壓力,林逸榛建議採取新訓練制度的同時,能夠不溯既往。此時此刻,專科護理師仍駐守在崗位為病人提供悉心的照顧;但在界線模糊、待遇與職務不對等的工作環境裡,誰看見了他們?誰來照顧他們的權益?林逸榛強調,「希望專科護理師是獨立的,可以接受民眾的諮詢,可以做決策,而不只是進階版的護理師。」專科護理師是醫師在臨床上的左右臂,是正式考過國家執照的認證人才,也是最了解病人日常狀況的照護者。期盼未來可改善專科護理師體系,讓這群被忽視的天使不僅得到病房內病患的認可,更能被社會大眾重新認識。
搭起台灣防災的一塊磚:防災食品的第一哩路
專題
第1778期
搭起台灣防災的一塊磚:防災食品的第一哩路
2023-04-06
【專題記者陳孟樺、程心、黃𦲽湄、鄧芯怡綜合報導】凌晨時刻,南投新社鄉的居民們沉浸在睡夢之中,一陣搖晃襲來,不但驚醒睡眼惺忪的居民,更造成通訊中斷,居民們因此與外界斷聯長達兩週之久。當初僅11歲的九二一受災戶曾郁儒憶起,「冰箱的食物早就吃完了,我們很慶幸能靠附近軍營空投物資,可是物資有限,導致大家常發生衝突。」台灣地震頻仍,防災應是全民共識,但現實是,有吸取過往經驗而備妥防災包(註一)的民眾仍是少數。即使民眾有意願購買專門的防災食品,也能發現市面上產品大多進口自日本,究竟為何難以尋得台灣產製的防災食品?註一:防災包與緊急避難包同義,放置於家中隨手可拿之處,內容物是前往避難途中所需最少限度的物品,應依個人需求做準備。<b>台灣防災食品發展牛步 未能緊抓的「震」災浮木「當地震搖晃很劇烈的時候,你會後悔說,我為什麼身邊沒有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基隆市消防局災害管理科科員陳偉建直言,搖晃的時刻仍像開一場賭局,賭一把這場地震不會是九二一,也不會是高雄美濃。即使民眾下定決心收起賭局、打開避難包,卻會發現難以找到台灣本土產製的防災食品。反觀同樣飽受天災危害的日本,防災產業鏈縝密,專做「非常食」(survival food)食品大廠SEI SHOP成立近45年,用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研發可存放25年的防災食品,兼顧營養與調味,同時能降低更換防災物資的頻率及人力成本。日本廠商更將防災儲備空間列入考量,以「日本アルファー食品株式会社」為例,他們推出即食「安心米」系列,採用A4尺寸的9入盒裝設計,數量多、輕便。除了防災食品的發展差異,台日民眾的防災意識也相去甚遠,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李志村回憶起拜訪日本時的情景說道:「即使是十幾二十人的小公司,也會有一間倉庫放防災食物和用品。」目前台灣若要改善防災情況,關鍵會在於「政府讓民眾更全面地了解地震嚴重性,使民眾願意主動採取防災行動」。舉例來說,2016年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因美濃地震而倒塌後,內政部便實施「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然而政府的檢查與補救措施難以在短時間內直接影響民眾。根據財團法人臺灣營建研究院發布的資料,耐震評估至補強工程完成時間可能長達三十年。但地震發生的幾秒間,民眾無法顧及建築的穩固問題,防災包裡準備的食品頓時成為攸關生死的浮木。 慈濟所研發的沖泡即食香積飯,除了賑災使用,也是民眾準備防災食品的選擇之一。 圖/慈濟基金會提供<b>防災宣導持續推進:尚須強化政策執行與民眾認知目前,民眾自主性防災意識仍舊薄弱,但慈濟基金會災害防救業務主管呂學正表示,台灣其實在五年前就已借鏡日本經驗,推廣自主防災教育的概念,讓學生了解如何為自己的安全負責。除了由下而上推動防災意識,在九二一震災後,中央政府與臺灣防災產業協會也陸續推動許多災害防救政策與計畫,例如行政院於106年核定「災害防救深耕第三期計畫」,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推廣科科長史明原則是提出111年推出的「消防防災e點通」APP,功能包括AR路徑導引、颱風警報、地震特報等,更會在災害發生時系統將主動推播重要防災訊息,讓使用者能夠獲得第一手的災情。 「消防防災e點通」應用程式供民眾設定個人防災卡,同時也定期提醒民眾更新緊急避難包的物資。圖/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推廣科科員許宏誠提供根據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20年所做的調查,2018年2月6日花蓮地震發生前後,仍然有超過六成的居民未準備防災包,顯示台灣民眾不會因為經歷劫難而更積極防災。實際上九二一地震受災戶之一的曾郁儒也表示現在家中沒有常備防災包,他指出,「台灣人大多沒有定期更新防災包的習慣,擔心裡面的東西會壞掉,地震來臨時,根本就不會有時間取得。」即使有政府單位積極說明防災包應放置於家中及工作場所隨手可拿到的地方,民眾仍然無法正確接收政府防災觀念的宣導。史明原無奈坦言:「防災這種事沒辦法強迫民眾,政府只能盡力去做。」此外,台灣民眾對於防災食品的想像局限,成為準備防災包的另一項阻礙。日本食品進口商喜康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康瑞)業務專員張書豪提到,民眾對於防災食品的認識大多僅限於營養口糧、泡麵、罐頭等。這些常態性保久食品只能保存最多五年,有些甚至半年就會過期,民眾會因為食品汰換率高,減低準備防災食品的意願。面對長保存期限的防災食品,民眾則是會因為缺少對食品的認知,認為該食品加入很多防腐劑而不願意購買。<b>防災宣導仰賴多方協作 民眾須建立自救觀念為建立民眾的防災意識,政府目前多管齊下試圖觸及更多民眾,但成效仍然模糊且緩慢。李志村指出,政府目前連善盡讓民眾理解災害嚴重性的責任都未果。他舉例,2017年政府篩檢後發現花蓮雲門萃堤大樓是危險建築,只將通知公文寄送至大樓管委會,並未確保所有住戶了解地震來時,該建築將使他們身陷險境,隔年雲門萃堤碰上芮氏規模6.2級、震度七級強震,14人命喪瓦礫堆,使得悲劇重演。李志村形容,「連機車被開紅單都寄雙掛號到你家了,這個(安檢結果)你只拿給大樓管委會。」因此若要完善防災意識,不能單純仰賴公部門,民眾自身也需提高警覺。史明原直指:「大災難來襲,當到處都在求救的時候,你覺得政府還有力氣在第一時間去救你嗎?可能沒有辦法。」自主防災意識薄弱使救災工作難上加難,為了補強民眾的自救觀念,各部門仍然需要有更精確的方向及手段。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秘書長黃少薇提議,「或許是『不會被救的觀念』沒有被強調,民眾覺得一定會被政府救。」<b>防災食品鏈難成型 民眾、企業、政府缺一不可民眾自救意識薄弱,加上對防災食品認知的不足,成為台灣防災食品的市場欠缺開發的主因。李志村強調,必須提高民眾意識後,才有可能形成對防災食品的需求,企業才會願意投入研發各式防災產品。然而,防災食品看重的是保存期限必須夠長,企業會需要額外進行投資研發。由於食品的生產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實驗檢核,正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民昌說道:「若要延長保久乳的保存期限至一年半,廠商就需將產品擺放一年半後,送到各個檢驗公司確認是否有細菌滋生,而且不能只做一次,得大量且批次地重複檢驗。」但張書豪分享道,保存期限長的防災食品能簡化企業汰換防災食品的人力與庫存管理,反而成為喜康瑞引進保存期限長達七年防災食品的原因之一。 若要生產長保存期限的防災食品,企業需投入大量金錢與時間成本。 圖/程心攝至於民眾對食品的錯誤認知,現今仍然需要靠政府和廠商一起努力導正,張書豪解釋,像長效期食品的保存其實在於高溫殺菌、真空密封而非添加防腐劑。味王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科長陳奕丞則是提出企業對防災食品的另一層疑慮,他解釋,若產品的生命週期被拉長,民眾購買次數少,商品流動率也將隨之降低,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營運效益。與台灣災害情況較為接近的日本,由於對防災食品的需求相對穩定且龐大,防災食品產業能夠穩定發展。甚至公家單位也有購買防災食品的需求,像在2013年,東京都政府制定了「歸宅困難者對策條例」,規定公家機關或公司等場所必須儲備至少三天的食品以應對災害時的緊急需求。 喜康瑞股份有限公司於商店設置防災專區,售賣從日本進口的防災食品。 圖/黃𦲽湄攝近年基隆市消防局與民間協會因觀察到企業並未關注防災食品的發展,主動開始與企業協商合作進行防災宣導,嘗試在商場內設置防災專區,但在實行的過程中卻面臨不少困難。「原本想在九月份於商場內設置防災專區,但恰巧遇上商場的中元季,要如何與商場協調,撥出部分人力與空間設立專區,成為我們的困難之處。」陳偉建提到,業者會擔憂設置專區對店內營運效益的影響,使業者猶豫是否要與政府、民間組織合作。 對於台灣防災產業的建立,黃少薇認為關鍵在於如何公私協力。但是他也提醒,政府一旦過於介入防災產業,不但會使民間組織失去功能性,也會讓民間對政府產生依賴。黃少薇表示,若要建立台灣的防災產業,還需多方協力合作,發揮各自所長才能達到最高效益。消防署因此也持續辦理「各賣場及網路平台設置防颱暨防災專區實施計畫」,更透過「居家防災食物手冊」等方式,以期發揮政府、企業及民眾間三方協作,強化民眾準備自主防災的意識。<b>謹記歷史災害經驗  落實防災生活化「九二一地震的時候我們和外面斷聯兩週左右個星期,物資有限,大家其實都要靠爭的,難免會有衝突。」曾郁儒嚴肅地說。時光推移,九二一衝擊逐漸淡去,對千禧世代而言,像是課本中的遙遠名詞,呂學正也提到,即使經歷過九二一,民眾的防災的觀念似乎也並無改變,多數仍抱持著「遇到的時候再說吧!」的心態。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研究員蘇元風則表示,預測地震並不如預測氣象精準,地震活躍期也無法事先預測,不過台灣屬於板塊活躍地帶,民眾仍須防患於未然。 左圖為中央大學產出未來20年的發震機率圖,右圖為氣象局推估30年內發生規模6.0之機率分布。 圖/蘇元風提供、資料來源: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台灣民眾防災意識和防災產業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關鍵是整體社會要更有警覺氛圍。呂學正提到日本人會將防災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以社區型住宅為例,管委會並不會單獨教導如何防災,而是在固定時間舉辦「即期防災食品同樂會」建立社區居民良善的連結外,也將防災食品須定期更換的觀念融於日常,打造屬於自己的防災文化、是落實風險管理的生活態度。<b>防災意識轉向思考 有望窺見災食商機每當重大災害來臨,人們會積極關心糧食是否充足、交通運輸中斷等民生問題。陳偉建也提到,在非災難時期較少關注防災議題是人之常情,因此政府傾向以系統性的柔性宣導,減低非災難期間民眾的心理壓力,「因為大家沒有一個情境、概念去想像這件事情 。」黃少薇則表示,樂觀偏見(註二)是台灣民眾防災意識低的一大主因。因應台灣人的風俗民情,黃少薇建議借鏡日本經驗來建立台灣的防災文化,平時宣導便設定「家具一定會倒塌」、「防災食品一定會用到」的情境,一點一滴長期培養居民的防災意識,幫助居民從「不願意做防災」轉為「不做防災就容易喪命」。註二:樂觀偏見指的是人們過度樂觀地相信自己不太可能經歷負面的事情。「有時候廠商並不知道自己可以做這些事情(防災食品),或尚未看見防災食品商機。」黃少薇觀察,台灣許多廠商的本業與民生、防災相關,技術更是領先國際,而協會的角色便是協助廠商找到產品商機,同時貼合公部門想推展的方向。黃少薇以宏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七七乳加就是平常你肚子餓可以吃、低血糖的時候可以吃,災時也能當補給的產品。」他強調產品本身除了防災需求,也應兼顧便利性、符合台灣人飲食習慣。蘇元風舉例,將防災食品結合近年蔚為風潮的登山露營,就可能是其中一個市場切入點。由於大部分的露營區就位於坡地災害風險較高的地區,因此若能使防災觀念深植人心,廠商便可能會主動會提升產品的防災功能,而對民眾來說,也會願意購買兼具一般食品與防災功能的商品,自然形成產業鏈。但黃少薇也提醒,政府不應過度介入市場,產品多樣性與商機仍須仰賴廠商自行開發,產業端應切分市場需求、事先準備,「如果真的有大規模災害的時候,再去即時提供。」他認真地說道。雖然台灣防災食品市場仍不足以吸引企業大量投入,也尚未有廠商專門生產防災食品,不過企業大多不排斥將自家產品結合防災功能。欣欣生技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明生認同並表示:「產品要結合多元的用途包括軍用、自用等,對企業來說觸及多元消費者才有商機,也才有機會推動防災產業鍊。」而他也認為,即食的加工產品才能精準地防災救急。災後的黃金搶救時間極為短暫,且政府救災量能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照顧到每一位民眾,「自助」依舊是最大關鍵。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可以看見,超過七成的救援是在政府單位到達之前便已完成。依據日本社團法人日本火災学会1996年出版的「1995年兵庫県南部地震における火災に関する調査報告書」地震時靠著自己和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家人「自助」脫困的共計66.8%、被朋友、鄰居或路人等民眾彼此幫忙「共助」脫困的佔了30.7%,等到政府機關救助隊來救援脫困的只有1.7%,「自助:互助:公助」比例是「7:2:1」。也許沒經歷過九二一地震的一代,無法感受大震的威力,但住在台灣島上,時時刻刻都應有防災的意識和準備。而讓民眾有所行動的關鍵在於政府轉換宣導切角、因應台灣民情鞏固防災觀念;當全民提升對防災食品的需求,促進產業氛圍後,再由廠商創造商機,增加產品吸引力,以落實防災生活化。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專題
第1777期
「真人記者的職業末日」?ChatGPT大風一吹,記者如何迎擊AI時代
2023-03-16
【專題記者陳孟樺、程心、黃𦲽湄、鄧芯怡綜合報導】ChatGPT於去年11月出世,截至3月15日模型已更新至第四代。德國媒體公司阿克塞爾・斯普林格集團(Axel Springer SE)執行長杜普納(Mathias Döpfner)也在3月宣佈準備裁員,轉型為數位媒體公司。《聯合早報》數位資料記者卞和在試用ChatGPT後,發佈了《我是記者 ChatGPT會取代我嗎?》。國外媒體實際推動裁員計劃後,ChatGPT會「取代」編輯記者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新聞界逐漸瀰漫出失業焦慮。「ChatGPT的分析能力或許能有效貼合受眾偏好,大量給出讀者所需的資訊。」《報導者》記者兼策展編輯洪琴宣同意ChatGPT的長處,認為生成型AI或許能在新聞界創造立足點。另一方面,採訪經歷九年以上、目前在《大誌雜誌》擔任主編的陳芷儀則回應:「採訪是雙向、互動的過程,光靠資料蒐集是無法有好專訪的。」究竟ChatGPT會如何影響新聞環境?是創造記者工作的新氣象?還是帶來一場撼動新聞界的新革命呢? ChatGPT 的推出在全球掀起一番熱議,其推出的功能更直指將有可能取代記者的工作。 圖/陳孟樺攝<b>寫下人味——<b>ChatGPT<b>無可取代的記者價值「我(記者)如果學會不要只是去看表面,而是去觀察表象背面那個更深、更細微的人情世故,那就是人的價值。」前TVBS新聞台主播詹慶齡認為,即使AI可以解決技術性問題、產出客觀數據,但人類的思考與觀察能力,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事實上,面對「新聞工作者可能被ChatGPT取代」的聲浪下,受訪的記者大多抱持樂觀心態,同意人類記者仍然有AI無可取代的價值。像是《轉角國際》編輯兼Podcast主持人林齊晧指出,未來AI或許會透過聲音,模擬人類所需要的陪伴,但只有人類可以依據聽眾的需求,配合新聞內容,調整聲調與音量,創造讓聽眾舒適的聆聽過程。他分享,「最早在廣播電台工作時,讀者寫信到電台回饋,會讓人發現原來我講出去的東西有影響力;讀者有這樣的回應,是因為他知道你是一個有人性、有關懷,一個活生生的人。」善於人物專訪的陳芷儀指出,記者的價值在於帶領讀者閱讀一份精華版的資料庫,能將所蒐集的背景資料,融合對談內容、事件發生的背景與觀察到的一言一行,寫成一篇富有人情味的報導。他不假思索地說,記者要會思考、觀察人心的幽微之處,才能讓讀者跟著記者的目光,鑽進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因為記者是「人」,新聞才有溫度。因此,即使ChatGPT能夠分析情緒、掌握語言理解含蓄的語義,仍然不足以贏過現場採訪的記者。ChatGPT目前的確無法同時處理不同的受訪者,從對方的聲音轉換、表情與肢體變化中,判斷應對進退,最終描寫出足夠生動的人物。不同於Podcast、人物專訪的新聞特色,體育新聞則是著重報導賽事成績。相較記者,AI其實能夠更快速呈現即時比分的資訊,因此「即時報導賽事的體育記者將被取代」的質疑也受到關注。喜多運動有限公司特約記者張博涵回應道:「體育新聞雖然重視數據,但它的價值在於,讓沒到場的觀眾也能感染現場氣氛。」他挺直身子回覆,體育記者除了呈現比賽的精彩畫面外,更能夠掌握賽況細節,觀察球員應對比賽的心態,以及教練每個決定背後的策略。 陳芷儀侃侃地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採訪經驗與故事,對於新聞業中AI技術的發展,她抱持著人類可以與時俱進的樂觀想法。 圖/黃𦲽湄攝<b>ChatGPT成媒體翻轉契機 人機協作開闢合作路徑 事實上,在追求速度的新聞環境下,ChatGPT可能會先與人類互相合作。像是《ETtoday》專題記者唐鎮宇曾在專題製作時,嘗試讓ChatGPT提供符合Google SEO(註一)的下標建議與指引,並實際用於製作提案簡報。他認為,未來ChatGPT能協助記者蒐集資料、下標、潤稿、寫程式等工作。註一:SEO是搜尋引擎優化的簡寫(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執行SEO是為了提升網站的能見度與流量,進而創造曝光度與金流。面對環境與工具不斷變動的時代,陳芷儀表示,職業轉型持續發生,而終生學習與成長,才是每個人所要思考的方向。「當你不會畏懼所謂的變動時,焦慮比較像是迫使你去思考還可以怎麼做的動力,而不是一種『啊我被取代了怎麼辦』的恐懼。」他舉例,記者可以適度使用ChatGPT整理數據,並將心力花在深度的採訪報導,以適應大環境的轉變。雖然ChatGPT可以在短時間內輔助記者彙整海量資訊,但它仍有資訊不正確以及來源不明的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鄭宇君強調,現階段與AI合作的新聞依舊需要人類進行最後把關,所以如何強化查證能力成為新聞產業的重要挑戰,更是一個轉捩點。鄭宇君抱持開放心態:「即使ChatGPT容易給出真偽不一的內容,但它終究為人所用,各家媒體或許將因此而注重品牌公信力,提升新聞品質。」他指出,隨著ChatGPT的發展,如何應對科技浪潮帶來的衝擊,可能成為台灣媒體產業翻轉的契機。<b>ChatGPT宛如一把雙面刃 記者的理想是否能敵過媒體產業現況?未來AI將逐步取代繁瑣、耗時耗力的工作,技術上更加貼合人類需求,成為新聞人的一大助力。然而,ChatGPT能創造優勢,卻也可能為傳播環境帶來疑慮。目前,台灣的商業營利媒體為了求快、搶點閱,需要大量的新聞或資訊文章來增加觸及率。ChatGPT除了能快速整理資訊並生成無需現場採訪的新聞,它也善於將內容換句話說,有效提高內容產出。未來ChatGPT與媒體合流後,可能使資訊氾濫的情況惡化。也曾擔任中天電視新聞部總監的詹慶齡從媒體角度分析:「對於商業媒體來說只有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用它(ChatGPT)會不會降低我的成本。」商業營利媒體早有聘請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並要求他們一天產出八至十篇新聞。工讀生快速敲打鍵盤,滑鼠飛快地在各種媒體的網頁間切換、尋找有趣資訊。不用到第一線採訪,靠拼拼湊湊、改寫轉貼二、三手資料,就能產出「新聞」的工讀生,或許就是最直接被ChatGPT影響的族群之一。曾任《遠見雜誌》財經記者的王昱翔認為:「當雇主受惠於AI的高效生產力,新聞工作者的職缺會因此減少,導致求職者供過於求,媒體環境會過度競爭。」《報導者》董事劉昌德不諱言地說:「ChatGPT對具有分析、訪談、判斷能力的記者來說更是惡夢。」ChatGPT的產出速度比任何輿情蒐集角色都快,成本也更低,進而導致內容農場(註二)訊息的氾濫,甚至還有惡意製造的假新聞。 這就意味著,長篇深度報導將被農場文淹沒而無法觸及閱聽眾,調查記者花費的大量心力恐怕會因此失去價值。註二:内容農場業者以合法及非法途徑產製大量内容,是業者賺取流量,取得分潤、帶動輿論風向的手段等。内容原創性低,且無法保證其可信度。 商業營利媒體為在短時間内產製大量文章,會聘用工讀生進行「新聞改寫」。 圖/黃𦲽湄攝<b>缺乏資料來源的ChatGPT:學者籲系統透明化防止資訊偏誤ChatGPT除了可能加速資訊氾濫,回覆的透明度也是備受學界質疑的一點。由於ChatGPT是由AI工程師所設計,經由演算法計算出的回覆,沒有附上參考的資料,也無法逆向查證回覆。劉昌德直言:「像是高度政治性的問題,ChatGPT的答覆可能涉及黑箱作業。」這表示ChatGPT可能給予具偏誤的答案,不能直接作為報導內容,那內容審查原則是否應該透明化?若為了求流量而使用ChatGPT量產新聞,生成的內容出現錯誤資訊,責任該歸屬於新聞工作者嗎?亦或是人工智慧業者?都是ChatGPT待解的問題。鄭宇君也抱有同樣的顧慮,當AI被惡意使用來創造錯誤訊息,記者又以網路資訊作為資料來源,便容易導致錯誤訊息傳播。他慎重地提醒,ChatGPT的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假訊息更氾濫。新聞擁有建立大眾認知的關鍵地位,若牽涉ChatGPT低透明度的運作過程,恐怕將招致更多風險。因此,他指出新聞產製應著重第一線採訪,以確保資訊來源的透明度。<b>人工智慧與平台治理急需政府監管 媒體危機亦或是轉機?當今新聞環境的問題不勝枚舉,像是錯誤與誤導性資訊漫天,新聞「小編」以製造話題為目的煽動大眾情緒等。ChatGPT加入後,恐怕將加速傳播生態的崩塌。為使危機成轉機,劉昌德建議政府儘速介入,避免問題惡化,「我們還是希望能夠抓緊這樣的機會,因為它是在有線衛星電視出現、網路平台進來後,新的翻轉時刻,不過政府公部門要趕快展開立法行動,不然我們又會再次陷入惡性循環。」其實行政院早已宣布2017年為台灣AI元年,但台灣至今尚未有人工智慧發展的基本法案。針對ChatGPT實際上路後,可能影響到的社群平台規範,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相關治理法案會在新會期推動。目前台灣傳播環境艱困,然而管制平台與規範人工智慧的法案都尚未明朗,新聞工作者們卻因ChatGPT再次面臨衝擊,人類將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成為更關鍵的決定。「你會想要和機器交流嗎?」陳芷儀拋出疑問。他試以電影《雲端情人》(her)說明,科技所帶來的輕鬆愉悅或許能讓人暫時逃離現實,而這種逃離的空間對現代人而言也很重要。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情感交流還包括相互理解與雙向溝通,如何觀察表象背後的那份細膩情感,是記者身為人,獨一無二的價值。人類與AI共存已成為未來趨勢,關鍵在於如何運用:若恰當地使用,AI能輔助新聞產製,為媒體業開出嶄新的一局;當將它應用為商業的助手,便會適得其反,加速媒體環境衰敗——而做出決定的,永遠會是人類。 人類與AI合作顯然成為未來趨勢,共存關鍵在於「人」的運用方式。 圖/黃𦲽湄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