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第1753期
無家者領遊漂泊足跡 藉角落無常翻轉負面印象
2021-10-06
【記者李謙謙台北報導】「今天要介紹我以前在台北火車站,如何吃啊、睡啊的生活!」賈西亞熱情的吆喝著。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下稱芒草心)2日在台北車站舉辦「北車迷城生存指南—賈西亞」街遊活動,由曾經的無家者賈西亞導覽,帶領參與活動的民眾走訪他漂泊過的足跡,一探不同人生經歷。 台北車站對於一般人而言,或許只是交通樞紐,對無家者而言,卻是生活的地方。 圖/李謙謙攝街遊出自芒草心的無家者自立方案(註),團隊培訓曾有流浪經驗的無家者帶領參與者遊歷街頭,並介紹自己的生命故事,而芒草心稱參與此段生命旅程的民眾為「遊客」。街遊除了為無家、貧困者提供工作外,更可以讓外界理解他們的生活樣貌,芒草心街遊專案執行廖冠樺希望藉此翻轉社會對無家者、貧困者的負面印象,「遊客在街遊裡不只是關注無家者群體,而是更關注這個社會為什麼有無家者。」註:無家者自立方案希望培力無家者及貧困者,除了足以自立之外,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遊客專心聆聽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講述當時的流浪日誌,實地走訪更貼近無家者生活。 圖/李謙謙攝曾經是水手的賈西亞某次出港時,不幸感染日本腦膜炎,使右手右腳無法施力,不能負荷船上粗活,只好轉行,但求職過程又因身體狀況頻頻受挫,才輾轉流浪到台北謀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生Rina(化名)表示,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康家庭,讓他曾對無家者抱持「沒有家是他們活該」等負面迷思,但在街遊活動後他體認人生無常,誰都有可能面臨身不由己的情況。 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身上掛著「大抄」,因為腦膜炎使得記憶力受損,所以將導覽內容掛在身上,讓活動進行更為順暢。 圖/李謙謙攝街遊導覽路線從台北車站的後站到前站,遊客穿梭在商圈內,聆聽賈西亞分享20年前的流浪蹤跡,例如:鋪一個紙板就睡在停車場、緊緊握住寫著工作機會號碼的紙條尋找公共電話、販賣大誌雜誌,四處尋覓銷量最好的地點。儘管日子辛勞,賈西亞仍俏皮地透露,「無家者也和一般人一樣,喜歡看電影、唱歌。」偶爾和販賣雜誌認識的朋友相約在網咖看電影、唱投幣式的卡拉OK,就是他的休閒娛樂。Rina參與街遊後分享道,「原來無家者跟我們一樣,不是被區隔開來的。」 黃色突起的人行道為當時無家者會選擇歇息的地方,通常會在晚上9時後休息,早上6時左右就必須離開。 圖/李謙謙攝廖冠樺表示街遊的導覽路線都是和賈西亞實地勘察好幾次,反覆研討而成。他說明,無家者至少培訓十個月才能成為導覽員,團隊從協助無家者整理人生經歷到實地執行導覽,付出大量的時間、心力,就是希望導覽路線能滿足大眾對無家者生活型態的好奇。「我原本很自卑」,賈西亞坦言以前流浪時,互動的人數寥寥無幾,「現在我有了這個勇氣去面對大家,我可以暢所欲言,跳出侷限的框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學生曾宣儒表示,對貧窮和社會救助議題有興趣的自己,在街遊後對無家者的認識變得立體。 徒步導覽的過程中,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工作人員不時替芒草心街遊導覽員賈西亞捶捶手臂、提醒他有哪些內容遺漏等,細心地陪伴在旁。 圖/李謙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