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世新口傳臨時調整課綱 畢業製作提前引學生反彈
2024-12-20
校園
臺師大增設客語中心 培育師資與傳承文化
焦點
2024-12-20
生活
音樂祭展族群認同 盼拉近都市原民文化距離
2024-12-20
體育
全國踢拳錦標賽登場 台港選手切磋促交流
2024-12-20
新知
酒醪液融入洗護髮產品 減少汙染促循環經濟
焦點
2024-12-20
藝文
隨外婆舊地重「游」 趙曼君重現日治歷史記憶
2024-12-20
國際
密大受預算緊縮衝擊 師生不滿自身權益受損
2024-12-20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4期
第1803期
第1802期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校園
第1709期
擁護台灣民主 學生上凱道追思史明
2019-10-16
【記者姜期儒台北報導】為宣揚台灣民主價值,以及紀念史明為台灣獨立而努力的精神,由財團法人史明教育基金會發起、共生音樂節團隊號召青年志工共同執行的「振魂護國:史明畢業典禮——與史明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活動於13日下午登場。遊行隊伍從國立台灣大學校門口出發,步行至凱達格蘭大道,並在凱道舉辦史明的追思會。 「振魂護國:史明畢業典禮——與史明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活動於13日下午登場,支持台獨理念的民眾手拿「台灣民族主義」的旗幟揮舞。 圖/姜期儒攝 史明,本名施朝暉,於9月20日逝世,享壽103歲,他提倡「台灣民族主義」,重視台灣本土與民主價值,其理念與努力,吸引逾1000人響應。現場擁護台灣獨立理念的民眾高舉「台灣民族主義」旗幟、齊呼口號「台灣獨立萬歲」,以示追求台灣自主的理念。 台灣獨立運動先驅史明的追思儀式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辦,不少民眾前來現場弔唁。 圖/姜期儒攝其中,關心台灣歷史與民主自由相關議題的共生音樂節、曾寫過民主自由及新國家運動等題材的《台大意識報》,以及致力推廣台語文復興運動的台大台語文社等團隊成員,也現身參與。青年志工之一、共生音樂節團隊成員、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林南彤說:「我們今天辦追思活動,就是希望能透過團結的行動,讓台灣人知道史明前輩的精神。」台大政治學系學生施沛萱也以參與遊行,表達對史明的支持,和對民主價值的認同。施沛萱說:「台灣有很多進步的價值,比如性平、環保,這些價值都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我會把民主自由排在最前面。」 活動由共生音樂節團隊號召青年志工共同參與,共生音樂節團隊成員、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學生林南彤擔任遊行指揮,引導遊行隊伍向前。 圖/姜期儒攝活動現場多是認同史明精神、主張台灣獨立的民眾,台大台語文社社長、台大歷史學系學生許毅全說:「雖然我們的(台獨)主張極端,但我們沒有把誰排除,這就是民主自由的價值。」他認為,民主自由的價值在於包容,即使意見相反,也能共存。 致力推廣台語文復興運動的國立台灣大學台語文社也現身參與遊行,台大台語文社社長、台大歷史學系學生許毅全認為民主自由的價值在於包容。 圖/姜期儒攝近日,除了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延燒,我國也面對邦交國不斷減少等國際壓力,參與遊行、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郭庭耘認為,外在壓力愈大,愈要珍惜現狀和得來不易的民主。《台大意識報》總編、台大法律系學生黃脩閔也認同民主價值的重要性。他認為,台灣民主自由給每個人平等和自由發聲的機會,即使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仍待討論,但能在充滿自由民主價值的環境中照顧到各種議題,便是台灣的特色。 民眾在遊行隊伍中揮舞著彩虹顏色的台灣旗幟,象徵擁有多元價值的民主台灣。 圖/姜期儒攝
藝文
第1598期
重回現場 紀錄片述獨台會案史
2015-05-21
清大學生拍攝紀錄片《末代叛亂犯》,17日重返歷史現場台北車站播映,吸引許多人聚集觀賞。 圖╱曾筠涵攝 【記者曾筠涵台北報導】清華大學化學工程所廖建華與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蔡承允、楊鎮源、人類所學生陳虹羽組成「清華大學獨台會案音像紀錄小組」,搜集民國80年「獨台會案」相關史料與訪問,拍攝紀錄片《末代叛亂犯》,期望警惕並喚醒台灣人注重歷史。紀錄片17日於台北車站大廳放映,吸引大群民眾聚集觀賞。 民國80年,社運參與者王秀惠、原住民傳教士Masao(漢名林銀福)、台灣大學社會所校友陳正然,及清大學生廖偉程等四位年輕人遭調查局以《懲治叛亂條例》逮捕,指控他們受台灣獨立運動推動者史明指示,創立獨立台灣會。事實上,四人只是閱讀史明著作,組織讀書會。事件爆發後大批學生發起罷課,先後於中正紀念堂與台北車站抗議。24年後,劇組邀請群眾重回北車歷史現場。 導演廖建華表示,歷史事件中,大眾常聚焦於領導者,卻忽略基層,因此他在片中刻意平均四人篇幅,希望「去英雄化」。廖偉程也回應,過去媒體常將他與陳正然塑造為事件英雄,因此他很開心自己在《末代叛亂犯》中篇幅不多。 本片第四章「無力者哀歌」特別記錄原住民Masao及女性王秀惠的參與。片中提到,王秀惠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卻屢次遭人中傷,說她「無法用道德拘束」、「不守婦道」,甚至是「出賣色相」。紀錄片執行製作人陳虹羽表示,當時有些男性社運人士思想「進步」,卻禁錮女性在家,是性別和知識位階的雙重歧視。 觀眾、中原大學財經法律所學生陳達生說:「過去我們都只看到主導者,卻忽略背後支撐這場運動的人們。」他肯定《末代叛亂犯》鮮明呈現女性處境的做法,但原住民部分較不顯著,十分可惜。此外,他評論, 此片若能將「點」串連成「線」,點出「獨台會案」對後代的影響會更好。 另外,陳達生表示,此事件未出現在歷史課本中,觀賞紀錄片後,他體悟到教育讓台灣年輕人喪失求知慾,他引用史明的話:「國民黨怎麼教你,你就怎麼想啊。」他表示,生在台灣,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應是使命也是義務。觀眾陳中安則表示,影片末段,王秀惠希望回到基層、繼續社會運動的言論令他印象深刻,他說:「感觸很深,因為許多人最後都留在台面上,很少有人回去蹲點。」 廖建華表示,未來會公開歷史資料,也會將《末代叛亂犯》上傳網路,希望更多人有機會認識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