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續・春釘》以音代語 誇張肢體詮釋病痛
藝文
第1692期
《續・春釘》以音代語 誇張肢體詮釋病痛
2018-12-13
【記者林宛賢台北報導】在紅光的照射下,演員獨自在舞台上跳著舞,大量的鐵鋁罐從四周拋向舞台,但他仍不為所動、堅定地跳著。身聲劇場在7日至9日於淡水的身聲小劇場演出《續・春釘—告別作者》,作品發想自一位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團員莊惠勻的故事,將身體的疼痛與限制轉化爲戲劇,詮釋創作者面對病痛的內心轉折,以及最終回歸到自身內心的平靜。戲劇創作手法多著重於音樂設計、肢體律動,並從作品中抽離大部分的台詞,希望觀眾能越過文字及語言,單純藉由肢體、裝置及音樂理解作品。「我發現只要一有語言,大家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被語言影響。」莊惠勻補充。序幕以醫院大廳中吵雜的的聲音,以及地上零散的護具、拐杖代表醫院場景,而病患與醫生以彈奏樂器的方式溝通。身聲劇場藝術總監吳忠良解釋,音樂對身聲劇場是一大重點,以音樂代表演出場景、醫療儀器、演員與醫生之間的談話。莊惠勻補充,希望音樂能與角色、戲劇互相搭配,「不論吵雜或刺耳,都代表生命中所有發生的事。」 音樂元素貫穿了全劇的演出。裸露的鋼琴骨架象徵著醫生正透過樂器來治療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並利用樂器與患者溝通、對話。 圖/陳有德提供戲劇中利用誇張的肢體動作,演出運動員展現力與美的片段,吳忠良表示,運動時,人所呈現的身體、線條或能量狀態是最完美的,也是人情緒最高亢的時候,作品想呈現身體疼痛的限制與人體完美狀態的對比。而莊惠勻則表示此段演出,表現人對於生命理想狀態及無窮慾望的追求,「我們一直想要達到更好的狀態,但是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的達到。」他補充。劇中三位身穿白色連身防護衣的演員們,手上分別拿著鐵鋁罐代表創作者的「脊椎」與觀眾互動。演員們拿著鐵鋁罐乾杯、雜耍,並邀請觀眾拿著球上台丟向鐵罐堆成的塔,以開玩笑、調侃的態度來面對自身生理上的疼痛。「有時候,我們自己都會嘲諷自己身體上的病痛,像老化、痛風等。」吳忠良解釋。 演員們利用鐵鋁罐代表「脊椎」的每一結骨頭,象徵莊惠勻自身患有的「僵直性脊椎炎」,並透過趣味性的方式與觀眾互動。 圖/陳有德提供劇終,大量鐵鋁罐撒下、朝演員拋出,但演員仍獨自、堅定地跳著舞。「我們的戲其實談的就是平靜,那不是周遭都很安靜的那種平靜,而是周遭混亂、吵雜,但內心卻仍舊堅定去面對。」吳忠良解釋,「平靜」就是此齣作品最大的精神,希望藉由創作者自身的經驗,讓觀眾能平靜面對生理與心理上的疼痛。 大量地鐵鋁罐撒下,演員仍不為所動、專注地跳著舞,象徵著面對身體上的疼痛,仍能與之和平共處、平靜地面對。 圖/陳有德提供劇場前台工作人員、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學生黃為翊認為,年輕人對於生理上的疼痛其實沒有太大的感知和共鳴,並表示近一年自己的身體正逐漸改變,「這件事對一個人來說是影響很深,需要被不斷地歷練的一件事。」觀眾、政大企業管理學系學生陳品逸表示,雖然一開始較無法融入戲劇,但透過劇中安排的音樂、肢體表演,能夠漸漸理解本劇想表達的內容。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