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歧視、暴力紛擾 哈佛生議校警存廢
國際
第1740期
歧視、暴力紛擾 哈佛生議校警存廢
2020-12-17
【記者林子頊綜合報導】為抗議校園警局長期存在種族及性別歧視,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HU)學生今年暑假開始抗議廢除哈佛校園警局。他們組成校園警察聯盟(The Harvard Alliance)上週末發布長達143頁有關歧視行為的報告書,於8日再次站上街頭抗議,呼籲學校廢除校內警察單位。 校園警察聯盟發布的抗議文宣品,呼籲學生一同抵抗校警歧視文化廢除校園警局。 圖/截自校園警察聯盟官網哈佛大學學生和校友不滿警察於5月謀殺黑人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而成立校園警察聯盟。聯盟於此次抗議中列出具體訴求,包括將校警預算縮減,期望能分配校警資源至社區管制。由於哈佛校園警局與波士頓、劍橋市的警署密切合作,學生發現警察機關間互相掩蓋歧視行為,因此聯盟期望終止校園警局與地方執法機構的私下違法合約。此外,聯盟要求解除大學警局的武裝,包含催淚瓦斯、橡皮子彈及警棍等暴力品,也要求大學警局接受詳細審查。由於校警起源於過去懲罰逃脫奴隸的巡邏部隊,而形成歧視黑人文化,直至今日美國南部仍有警察使用暴力鎮壓黑人的現象。哈佛學生媒體《緋紅色(The Harvard Crimson)》的調查報告亦指出,警察部門過去28年多次發生種族及性別歧視案件。除了歧視黑人學生以外,警局也時常對有色人種、原住民及貧窮無家者施暴。聯盟學生克萊爾・普賴爾(Claire Pryor)分享,校警霸凌現象層出不窮,他曾於上學途中目睹校警毆打無家可歸的黑人,而經調查後發現此警官過去有過兩次襲擊黑人的前科。 哈佛大學警察機關長期存有歧視文化,除了黑人學生,警局也時常對有色人種、原住民及貧窮無家者施暴。 圖/許祐湉提供然而考量校內安全,哈佛大學部分學生反對校方廢除校園警局。哈佛的校園警察受過正規訓練,提供學生多項服務,包含夜間校園巡邏及各項安全保護。哈佛大學學生許祐湉舉例說:「朋友曾經因醫療緊急狀況而病倒,校園警察即時協助破門進入學生家中,確認學生安危。」學生大衛・丁(David Ding)表示身邊朋友也曾分享校園警察存在的必要,他認為廢除校園警局除了考慮安全疑慮外,校警的工作權益也不可被忽視。校園警察問題源自於美國警政體系長期陳腐的文化,例如陽剛文化、裙帶關係等不平等現象,像是前哈佛警官喬治・皮爾斯(George F. Pierce)曾於西元2011年提起民事訴訟,控告校園警察單位因黑人身份拒絕他的升遷資格。美國警界的歧視文化連帶影響校園警局,至今卻未有廢除校園警察單位的先例。多數學校仍以維護學生安全為優先考量。為了真正落實校園安全,普賴爾說明:「我們需要廢除資本主義,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意識,進而打造友善文化的校園環境。」 校園警察聯盟於哈佛校內擺設抗議布條,期望學校能廢除校園警察局。 圖/截自校園警察聯盟官網
哈佛招生爭議 平權法案引歧見
國際
第1684期
哈佛招生爭議 平權法案引歧見
焦點
2018-10-17
【記者張庭瑀綜合報導】哈佛大學(Harvard Unversity)日前基於《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 AA)制定「種族多元」招生政策,2014年卻遭控歧視,該案15日於波士頓首度開庭審理。為聲援哈佛,許多族裔人士14日為「捍衛多元」聚集在哈佛廣場,舉標語示威。另一方面,主張哈佛違法的團體也上街,抗議哈佛以種族配額制,變相提高亞裔入學門檻。 哈佛大學學生高舉標語,主張「捍衛多元」(Defend Diversity),並支持哈佛校方和《平權法案》。 圖/艾維・顏(Ivy Yan)提供《平權法案》為美國於1961年防止少數民族因膚色、宗教、性別、民族不同遭歧視而制定,同時也影響大專院校招生制度。哈佛日前基於《平權法案》設立的「種族多元」招生政策,採取「種族配額」、「大學入學的性別配額」等措施。但2014年該政策卻遭學生公平入學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指控歧視,至今已纏訟4年。 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裔的學生聚集於哈佛廣場,拿著自己繪製的標語,捍衛自己的權利。 圖/艾維・顏提供「捍衛多元」(Defend Diversity)示威遊行發起人、哈佛學生艾維・顏(Ivy Yan)說:「希望藉此扭轉大眾認為亞洲人皆反對《平權法案》的既定印象。」他相信《平權法案》能有效幫助改善種族歧視及社會邊緣化弱勢團體的情形,有其存在的必要。顏說:「《平權法案》的核心,便是在於承認這個事實(種族)的重要性。」 身穿藍色衣服的亞裔人,高舉著標語。除了大學生外,也有不少社會人士投入其中。 圖/艾維・顏提供對此,美國亞裔教育聯盟(Asian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 AACE)則持反對意見,為抵抗歧視,聲援提起訴訟的學生公平入學組織,14日同時在科普利廣場(Copley Square)舉行「美國大遊行」(Boston Rally for the American Dream–Equal Education Rights for All)。參與美國大遊行的哈佛學生珍妮特・宋(Janet Sung)認為,成績才是學生入學與否的主要基準,而非種族。他也解釋:「由於《平權法案》希望入學人種能夠平均分配,使許多優秀的亞裔學生被拒之門外,當亞洲人表現較為優異時,為使其與黑人、拉丁人入學人數相近,就會提高亞洲人的門檻,使他們的錄取率下降。」美國亞裔教育聯盟主席趙宇空(Yukong Zhao)表示,此次遊行旨在抨擊哈佛招生政策對亞裔的歧視,抗議《平權法案》的不公,號稱是美國亞裔追求教育平等權利史上最大的一次示威運動。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牽涉《平權法案》及種族情結,據《紐約客》(The New Yorker)於15日的報導指出,雙方皆表示一旦敗訴將繼續上訴到最高法院。目前本案仍在審理中,預計將傳喚哈佛學生、畢業生、面試官出庭作證,以釐清案情。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