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長期噪音恐致高血壓 「3D聲景地圖」望改善民眾生活品質
新知
第1767期
長期噪音恐致高血壓 「3D聲景地圖」望改善民眾生活品質
2022-10-05
國立政治大學與其鄰近地區白天噪音的分布狀況,顏色越紅代表分貝量越高。 圖/詹大千提供【記者詹晶雅綜合報導】人體若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不僅會造成聽力受損,聽力師林郡儀更進一步指出,有可能會引發胃潰瘍、高血壓和中風等疾病。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大千,領銜打造台灣首個能夠連續監測噪音暴露量的「3D聲景地圖」,而目前此地圖也已正式在網路平台上架。「歐洲自2002年就開始關注噪音對於人體健康與永續環境的議題,因此當今很多噪音相關的標準與研究,都是來自歐盟。」詹大千表示,雖然自己過去長期致力於研究空汙對健康的影響,但直到前往英國參加一場學術會議,方才意識到台灣在噪音方面的研究遠少於歐洲國家。「台灣由於(噪音)暴露的資料,不像空氣汙染有連續每日的監測,因此較少噪音對於公共衛生的研究。」他補充道。於是,詹大千在2020年投遞中研院的永續計畫,著手研究噪音地圖的空間模型。 聲景地圖上架後的官方網站,民眾可在左側自由選取欲疊加之圖層,查看某一地區的噪音暴露量。 圖/詹大千提供最早的噪音地圖僅能以靜態、平面的形式檢視噪音分布情形,且礙於人力與設備的限制,一年只能監測4次噪音,一次最多48小時。儘管改良後的地圖能夠連續更新聲音動態,不過由於2D無法精準呈現高低樓層的噪音量,為了發展成3D,團隊也遇到不少挑戰,詹大千說:「除了需要計算水平與垂直距離道路的相關資訊,還需要考慮聲音物理傳導的特性。」他更進一步談到,起初動態車流時常斷線,後來透過自動化通知系統,請交通局即時修復,成功減少斷線問題的發生。再經由新開發的聲音盒子(soundbox)(註)實證後,「3D聲景地圖」成功上路,而目前團隊正著手改良成更貼近人類感官的「聲音感知地圖」。註:聲音盒子(soundbox)用於測量聲音分貝、校正與捕捉聲音特性及類型。主要負責將收集到的聲感資訊視覺化的團隊成員,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學生陳宥榕說明,「因為資料來源是透過民眾參與所提供,但現實層面上若沒有獎勵機制,民眾參與的意願可能就會降低。」他更進一步強調,改善噪音環境除了仰賴民眾的參與外,也需要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 國立政治大學與其鄰近地區夜晚噪音的分布狀況,顏色越淡代表分貝量越低。 圖/詹大千提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潘文驥指出,噪音的危害不僅限於生理,也會提升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等心理疾病的可能。此外,林郡儀也提及,「大家每次想要檢舉還自己錄音,可能環保局那邊還不一定會接受,然後我們錄起來品質可能也不是很好。」因此,3D聲景地圖的出現,能夠有效喚起民眾對噪音環境的關注。他更建議團隊可以嘗試與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合作,作為取締噪音的證據,進而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
家屋碎片融合視聽感受 雙個展再現泛黃回憶
藝文
第1757期
家屋碎片融合視聽感受 雙個展再現泛黃回憶
2021-11-17
【記者許如鎧綜合報導】雜沓的聲響在空間中迴盪,磨石子的地面上散落著陶瓷製成的葉片,彷彿記憶中的老家在眼前拼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學生彭思錡與楊祐丞舉辦創作雙個展《隔壁的A口 / 微軀》,透過聽覺與視覺兩種體驗,再現家屋空間的碎片。展覽於13日起在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展出。 展覽作品〈家屋與天地-角落I〉靜靜地在〈家屋與天地-樓梯〉一隅斜倚著,如家中那個不起眼卻始終存在的角落。 圖/許如鎧攝「我對那些生活中的痕跡是有感覺的,我想把那些痕跡給保存下來。」創作《微軀》的彭思錡解釋,在他的展區中充滿「磨石子、階梯、壁癌」等元素,如〈家屋與天地-樓梯〉就是以磨石子工法製成的作品,一旁陳置陶瓷製成的人造壁癌〈壁花〉、陶瓷與生漆為原料打造的〈家屋與天地-角落I、II、III〉等等,都為展覽空間增添居家的熟悉感。他表示,在他的藝術世界中,那些在生活縫隙的痕跡皆散發著格外不同的光芒,也因此他希望能將這些零散的細節加以保存,讓生活片刻能以藝術的形式成為永恆。而展區的另一頭,是與《微軀》相呼應的個展《隔壁的A口》,楊祐丞透過再現生活中細碎聲音,將展區空間構築成更加完整的家屋世界。「我更針對於聲音的部分。」楊祐丞說明,如作品〈Randy11〉是以吊扇的樣貌呈現,由於住所緊臨大馬路,因此窗外大卡車呼嘯而過時,家中吊扇便會輕微擺動而發出搖曳的聲音,這項作品以再製吊扇聲響,呈現自身的住家經驗。觀展民眾葉佐駿說:「透過聲音來詮釋家屋空間是很特別的方式。」 展覽作品〈Randy11〉以吊扇的形式呈現,可以看見他細微的擺動,如乘載著藝術家的創作脈動。 圖/許如鎧攝除了合作藝術家的身分之外,彭思錡與楊祐丞同時也是伴侶關係,而這層連結也讓兩人產生不同的感觸。楊祐丞表示,在相處過程中,會發現對方能補足自己有所不足的部分,也會希望可以共同完成一些事情,而在創作過程中,彼此也都在感受著對方的創作脈動,「像是接觸式麥克風依附在某個東西上,可以去探測他的震動。」楊祐丞說。 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的創作者彭思錡與楊祐丞。 圖/許如鎧攝彭思錡與楊祐丞分別透過「有形」和「無形」的方式呈現家屋空間乘載的細節,從台灣人熟悉的磨石子地板、牆上的壁癌與展區一隅的陶瓷葉片,到以噪音裝置再造的生活雜音,他們將逐漸泛黃的回憶再一次於展區構築,「我們是想要營造一個家屋的空間。」彭思錡說。
反向聲波降噪音 電子枕助一覺好眠
新知
第1692期
反向聲波降噪音 電子枕助一覺好眠
2018-12-12
【記者林宛賢桃園報導】還在為了室友、另一半的鼾聲困擾,而不能一覺好眠嗎?中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張政元帶領ANVC(Active Noise & Vibration Control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Center)學生團隊研發出一款利用「主動式噪音消除」的方式,消除旁人鼾聲與周圍噪音的電子枕頭,此作品13日至15日於2018未來科技展中展出。 放置於枕頭後方的裝置,能釋放出反向的聲波並在耳朵兩側形成靜音區,來抵銷外界的鼾聲及噪音,提供受鼾聲所擾的人一覺好眠。 圖/林宛賢攝此款消除鼾聲與噪音的電子枕頭,是提供給受鼾聲所擾的人使用,使用者將裝置放在枕頭後方,並利用「主動式消除噪音」的方式,透過裝置喇叭釋放頻率相同、振幅相同的反向聲波,在枕頭附近形成靜音區,達到降低噪音干擾的效果。中原大學電機所學生林奕辰補充,主動式消除噪音對低頻聲波而言,消音效果較好,例如鼾聲、重低音等;而被動式利用耳塞等來隔絕噪音,則適用較高頻的部分,例如汽機車、施工的噪音等。相較於市面上的消除鼾聲裝置,中原電機所學生鄧合翔解釋,市售產品大多需要穿戴,如戴耳機、耳塞和黏貼在鼻子上,或是放進鼻孔中等侵入式的設計,都會造成使用者不適,很可能在睡覺翻身時裝置就脫落。而此款電子枕頭則是放在枕頭後方,使用者不需配戴任何裝置即可使用。根據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研究顯示,打鼾會影響另一半,平均每晚少睡一個小時,間接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精神疲憊、生活品質下降,甚至造成相處失和、離婚等問題。而解決鼾聲問題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開刀的方式,切除鼻息肉、口腔扁桃腺或是喉部軟骨。但一般人聽到「開刀」往往卻步,因此ANVC團隊才以此為出發點,希望改善睡眠時受鼾聲困擾的狀況。鄧合翔表示,研發團隊已改良前期作品,而目前已經可以達到90%的降噪效果。對於作品未來發展,林奕辰解釋,由於人耳長時間處於同個環境中會自動將聲音放大,因此產品未來會加裝舒眠音樂蓋過鼾聲,以及將裝置縮小成兩片薄片,希望能讓使用者隨身帶著走。此外,此裝置也能融合手機APP,紀錄使用者的睡眠情況,甚至是應用於長期臥床者的免持通話設備。 ANVC研發團隊希望未來能將電子枕裝置再更索小成至兩片薄片,讓使用者能更方便、隨身攜帶此裝置,走到哪都能用。 圖/林宛賢攝對於此作品,國立交通大學光電系學生曹濟棠認為,自己本身就是容易受到噪音影響的人,室友的打呼聲容易使他有睡眠品質下降。而交大電機工程學系學生李慶昱也表示,在室友鼾聲長期影響之下,白天讀書品質有下降趨勢。因此兩人共同認為若此作品上市的話,會考慮購買使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