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本土語傳承保衛戰:現行教師與學生間的多重混亂
專題
第1778期
本土語傳承保衛戰:現行教師與學生間的多重混亂
2023-04-06
【專題記者吳冠緯、戴婧雯、彭嘉輝、李念庭、廖嘉嘉綜合報導】「我欲叫斑芝花,毋叫『木棉花』」教室裡,老師帶領學生朗讀著臺灣台語課文(註一)。從去年9月開始,根據文化部推動的《國家語言發展法》,本土語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之一。課程包含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等(以下簡稱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但隨著政策的實施,許多問題漸漸浮出水面。像是匱乏的師資導致客語、原住民族語課程無法正式開課,選擇這些語言的學生被迫跟著學習台語課程。或是不夠生活化的教材導致學生們難以快速上手等。剛上路的政策在進入校園後所遇到的困境有哪些?本土語課程必修化是否真的能達到初衷,保存各式母語文化呢?註一:臺灣台語為現行訂定之官方說法,然多數學校的臺灣台語課程仍以閩南語稱之。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本土語課堂中,台語因為是多數人選擇的本土語,由教師實際入班授課,其他本土語修習者以跑班形式學習。黃振彬於內湖高中教授台語,為了豐富課程,將台語廣告短片融入課堂,並以不同速度播放,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盡量理解內容。 圖/吳冠緯攝<b>本土語政策倉促上路 全體動員投入教育仍難達預期面對首次加入必修的本土語課程,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指引下,大部分高中都配合政策配合規劃課程,盡力安排師資或遠距課程,以期達成政策「傳承和保護本土語文化」的目的。但本土語文課程綱要修訂小組委員朱清義分析本土語教育,認為「目前要真的履行(本土語教育)課綱,還有很大一段差距。」實際在落實的過程中,校方的確面臨了政策進程緊促之下所帶來的窘況。「去年暑假,全國的教學組長、教務主任,只能說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在找老師。」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教學組長張馨云無奈表示。對於本土語教育的推行,儘管他認同是一個很好的理念,但他也覺得政策推行面還是過於急促。而雲林縣立麥寮高級中學教學組長郭智威也認為,目前環境和師資等配套尚未到位。而除師資問題外,政策實施後也有其他的狀況出現。像是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教學組長陳承遠分享近半年來的觀察,注意到學生和家長會疑惑為何要修習課程,而老師們也未必能夠了解這門的課程內容。為了實現落實文化平權、保護語言文化的理想,政府決定將本土語教育透過《國家語言發展法》,正式納入國民基本教育的各個階段。「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化是國家的重要資源。」朱清義強調初衷,表示本土語的維護和發展是必需的。然而就目前校內的狀況來看,政府的期許似乎正逐步落空,趕鴨子上架的推動方式,不免令人擔憂本土語教育是否真的能夠達到預期效果。<b>教學現場問題一籮筐  學生反應成效不彰落實高中本土語教育的第二學期,目前的教師資源仍然匱乏,因此多數學校皆採取實體遠距並行的上課方式,然而遠距教學的授課模式,卻使學生產生對自身學習效果的疑慮。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黃同學反應,「老師在隔壁班實體教,我們班開Google Meet 聽,大多數同學都沒在聽,把這節本土語課當成自習課。」他認為在此情況下,本土語學習成效幾乎等於零。新北市立林口高級中學戴承睿也表示,自己原先不會說台語,以遠距的方式上課更無法集中精神,難以聽懂或跟上老師的教學內容,「班上同學大多都在滑手機,因此沒有太多收穫,不理解本土語上課用意何在。」對於遠距上課的學習成效,桃園市立羅浮高級中學教務主任詹坤達則認為取決於學生人數,他指出:「當學生數在五人以下時,老師有辦法與每個學生互動,因此遠距上課的成效不錯,但當學生數較多時,學習的成效就略顯不彰。」然而,內湖高中陳同學提到,即便只有自己與教師一對一上閩東語線上課程,有時會遇到網路連線品質不佳,聽不清楚老師的上課內容,因此遠距教學的成效仍存在爭議。不同於多數學校線上線下並行,臺南女中111學年度採全面實體的方式進行本土語教學。「我們覺得實體授課對學生比較好,因為有互動、有看到臉,學習成效也會比較好。」張馨云進一步解釋,校方透過多元排課方式,讓十九個班級的學生無論選擇何種語言,都能實體到班上本土語,並聘用全國唯一的台語代理教師吳嫣珉,擔任校內唯一的台語本土語教師,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資源相同。但張馨云也點出此做法無法作為全國統一準則,「臺南女中這種方式有幾個學校做得到?我們班級數夠多,才可以聘用吳嫣珉老師。」由於聘用代理教師須達16堂課才得以開缺,然而小學校班級數少,校方只能聘請教學支援工作人員(以下簡稱教支人員)(註二)或鼓勵校內教師考照兼任,但目前教支人員供不應求、校內教師負擔重,仍無法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註二:具有特定科目、領域之專長,以部分時間擔任教學支援工作者。依各校實際授課時數核給鐘點費,每週時數不超過20節。本土語教支人員需取得中高級以上之能力證明及高中教支人員合格證書,才得以在高中任教。除了本土語課程上課方式的問題,還有部分學校出現學生無法修習所選本土語的情況。像是麥寮高中原先有部分學生選擇阿美族語、泰雅語和客語,卻因未尋得教支人員,最後只能讓學生去上台語課。郭智威無奈表示:「雖然主管機關有提供名單,但名單上的老師不想來、沒意願教,變成要靠人脈才有機會找到老師替學生線上上課。」當學生無法依其志願學習本土語時,似乎與原先「傳承各項本土語文化」的政策理念背道而馳。此外,課程內容與實際成效也是待解的問題。就讀臺北市私立東山高級中學李同學透露,由於上本土語(台語)的老師即為班上國文老師,真正上本土語的課堂大概只有兩節,其餘時間皆被拿去填補國文正課。「詞的部分雖有略懂一些,但口說的部分完全沒提升,特殊單字大概考完就忘得差不多了。」他認為,學校對於本土語並不重視,考試也只需要背題庫就能拿到滿分,因此自己高一上結束後本土語幾乎沒有進步。「本土語應該著重在『講』的部分,但我們只從紙本題庫中學到一些完全沒看過的詞語,平常生活中根本不常用到。」東山高中羅同學補充,本土語教學在教材方面也有明顯的不足,學校沒有提供任何課本或講義,老師發下的題庫內容也過於艱澀。臺北市立和平高級中學李同學有類似經驗,他表示雖然有本土語課本,但平常課堂上都在念課文,只能接觸到平時用不到的專有名詞,因此他認為學習效果不佳,期待未來本土語教材能更貼近生活。 高中本土語課程以台語為例,希望學生具備日常較欠缺的書寫能力,課堂間教師從課文延伸至句型,透過造樣造句讓學生熟悉台語文句型。 圖/吳冠緯攝<b>本土語危在旦夕 校園急救效果有限不僅學生對教材抱持困惑,在教學現場的老師也困擾於本土語的教材內容,「原本的教材太難了,編得不好,幾乎幫助不大。」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生物兼台語科教師游雲霞說道。他認為現有的台語課本參雜太多中文語法,這樣的台語並不「純」。他認為課本中應以生活化的對話取代難懂的文章,才更有利學生學習。內湖高中台語教支人員蘇世雄也評價:「這本課本(奇異果文創出版)幾乎沒有老師會選,不是不好,是因為太深了。」他認為該出版社的課本中選用許多台灣文學的文章,對學生的學習負擔大,僅適合作為課堂中的補充教材。實際上,本土語首度出現在高中課表,面對過去從未有人教過的課程,第一批任教的授課教師遇到的教學問題不只是教材。「這不是我的本科,又是第一年教授,對於教法甚至是學科內容都不見得熟悉。」郭智威分享,為了面對非自己的原授課科目,郭智威是自願額外參與本土語研習,以期增進教學能力。即便解決教師專業性的疑慮,課堂中學生的台語能力仍是第一線教師的困擾。以景美女中為例,游雲霞發現學生台語程度差異大。「當一門課中,學生程度差異太大時,老師(的熱忱)會被耗損掉,進而導致政策走向死路一條。」因此他認為學校未來可建立分級制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有所收穫。「現在這一屆高一,在國中時完全沒有接觸本土語,程度比小學生還差。」蘇世雄評價,並進一步點出此狀況難以改善的窘境。「高中階段升學壓力較大,本土語若不納入升學考試,難以引起學生注意。」同為內湖高中的台語教支人員黃振彬則持正向態度,他希望孩子們不要討厭本土語就好,課程中不給學生太多壓力,再慢慢帶起學生興趣。作為一堂高中必修課程,學生本土語程度參差不齊,程度低落者也不一定有心提升。各本土語的發展亦有不同課題須面對,以現階段而言,台語作為資源相對豐富的語言,仍然會出現不少問題,其他語言在教學上更是舉步維艱。黃振彬形容目前本土語的處境,指出現今華語作為強勢語言的社會下,台語是需送進急診室的語言,客語已到加護病房,而原住民族語更要戴上氧氣罩了。客語教支人員的黃脩雅即分享,目前任教於臺北市私立大誠高級中學的他,全高一僅一位學生選擇客語。「相較台語班上人比較多,成效上一定不同。」他說。由於只有一人上課,且課程地點被安排在圖書館,無論在設備、課程互動上都因此受限,許多課程設計在較少人選擇的語種皆難以實踐。<b>師資缺口成最大困難 多元任教管道填補仍未果目前擔任本土語課程的師資來源複雜,主要以在職教師兼任、教支人員與教師直播共學三種構成。無論是教支人員或在職教師,都需要取得本土語檢定才可任教。儘管因應本土語教育政策,部分師培大學已設立各本土語的師培課程,期待培育專業性高的本土語的專任教師。然而,由於較晚設立,且學校多優先將教師的聘用額度用於升學科目,難留額度給本土語師資,所以很少開缺。因此以實體授課而言,仍然多以在職教師兼任與教支人員為主。以游雲霞為例,他屬於自願兼任台語科的在職教師,在政府鼓勵在職教師考取檢定前,他基於對台語的興趣,就先行報名並順利取得中高級的可任教標準。然而,並非所有老師都有此熱忱承擔,本土語教育上路後,在麥寮高中擔任教學組長的郭智威,正因找尋師資未果,只能自己額外負擔校內台語課程,「起初有鼓勵校內老師考檢定,無奈參與狀況不佳,只能自己跳下去做了。」他苦笑著說。除了在職教師外,作為補足師資缺口的教支人員也在新政上路後遇到過去未曾遇過的難題。按照原本師資招聘規則,教支人員需通過「高級中等學校閩客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考試」才能在高中任教。但因為通過人數太少,各校行政人員找尋合格教支人員難度過高,國教署逐步放寬標準。蘇世雄分享,不少像他一樣過去在小學擔任教支人員的老師,在調整招聘規則後紛紛加入高中本土語師資的行列。然而,面對不熟悉的教學對象,許多教支人員需要調適不一樣的師生互動。「高中生是半個大人了,不能再用對待小學生的方法上課。」黃振彬評論。陳承遠也表示,不少教支人員向他反映在教學上挫折感很大。不僅是台語,各語言皆面臨數度放寬招聘教師標準的狀況。「這個政策超級髮夾彎。」張馨云直率說道。他分享,原本政府對師資要求高,但後來尤其在原民族語的部分,由於真的找不到授課教師,因此認定只要是「耆老」即可,但法規上對於耆老的定義模糊,根本無法可管。 黃振彬是少數通過「高級中等學校閩客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考試」的教學支援人員,對台語教學充滿熱忱的他,分享台語是擁有八個聲調的語言,是具有音樂性的語言,有別於台灣語言系統中的其他語言。 圖/吳冠緯攝<b>文化保存有賴制度完備 盼正式師培解師資問題如同多數科目,本土語同樣設有師培管道。然而,現行環境卻無法提供師培生一展長才。像是校方幾乎沒有開設客語專任教師的缺額,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邱祥祐表示,「羨慕其他同學,其他科目不怕沒課教。」作為一名客語師培生,除了完成自身學業,考取檢定外,還須經過實習才能進入教學現場,將所學傳承。但他點出現況,提供客語實習的學校非常稀少,學校開辦專任教師的職缺幾乎為零。從長遠來看,為了彌補本土語教學人力空缺,大學端透過師培管道與增設在職進修第二專長學分班(以下簡稱二專班),試圖培養未來本土語專業師資。師培生和二專班不僅需要學習語言,課程中更包含文化、文學,相較參與36小時培訓的教支人員,師培生與二專班學習更為廣泛。但由於現行本土語政策每週僅一堂課,有限的授課時間難以突顯師培生所學習的專業。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呈現,多數同學反而認為教支人員教學專業且有趣,新北市私立辭修高級中學汪同學表示,「校外的感覺會比較專業一點,畢竟只專門教本土語。」顯示校方目前仍然缺少聘請師培生的動機。協助客語中高級檢定培訓研習課程的邱祥祐則是表達,對於僅透過考取檢定,在學校有其他專業科目的老師,擔任本土語教師有矛盾感,「我們(師培生)修完這麼多客語的課程,客語的語法教學、教學導論、教案撰寫,好像我們存在就沒有那麼有意義了。」邱祥祐期盼教支人員僅是暫時措施,並提供師培生更多的教學機會。擔任台語二專班的指導老師陳彥君回應,針對教支人員、考取中高級檢定的專任教師,目前教育部有祭出「六年條款」,希望在六年內培養足夠專業師資,並讓救急的教學支援人員順勢退場。不過實際上師資人力缺乏是否能夠藉由師培生與二專班補齊仍有疑慮。陳彥君表示,「儘管每間大學每年培養75到100名教師,由於本土語實施包含國中端,會瓜分高中段端的教師名額,恐怕未來師資仍然缺乏。」目前礙於政令實施過於倉促,儘管已有多間大學致力培養人才,仍然無法立即填補現場的師資缺口,導致許多學校在111學年度開學後,仍須招募本土語教師填補缺額。「若要等待老師培養完善,在培養期間內,已經獲取資格的老師要做什麼?他們同樣需要工作,所以師資問題,在推動語言時,是一定會遇到的。」針對政令實施急促的疑慮,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林佳怡回應,在二十年前推廣國小本土語教育時,也面臨相同問題,然而等到一切就緒再推動是不可能的。回頭看國小本土語政策,經過培育現今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林佳怡認為現行高中本土語政策會如同當時國小的本土語政策逐漸完善。儘管本土語政策實施在師資缺乏、上課方法迥異的情況下,是否能達到增進學生本土語能力的目的仍有疑慮,不過目前師培生作為解方,希望能夠藉由完善教學體制,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已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黃振彬強調,期盼由年輕人接手傳承本土語的精神,「我認為要讓年輕人進來,我們這個世代要慢慢淡出。既然他們去念台文所,都有教師證,他們是專業的。」語言的功能不僅是作為溝通的媒介,背後所乘載的文化也同樣需要記住。期盼未來健全本土語教育,將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手語妥善保存與復興。
【大學事】雙語國家匆上路 華英雙語、國家語言授課卻成兩頭空?
校園
第1759期
【大學事】雙語國家匆上路 華英雙語、國家語言授課卻成兩頭空?
2021-12-08
【記者劉亭妤綜合報導】「2030雙語國家」政策來得突然,匆忙地將台灣社會推往華、英雙語並行的龐大目標。「課堂上使用台語,就是語言轉型正義的一種實踐。」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江文瑜無奈道,希望藉由下學期開設台語授課「台灣語言與社會」課程,讓大家明白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多語的社會,盼能以微薄心力導正崇尚英語、貶抑本土語言的價值觀。《國家語言發展法》旨在傳承並復振面臨危機的本土語言文化,而國家發展委員會規劃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不僅「全面強化英語力」為其政策目的,「兼顧雙語政策及母語文化發展」亦為理念之一。然而,計畫實際執行情況卻與政策理想大相逕庭。以臺大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推動復振國家語言授課補助實施要點》雖在109年4月的行政會議就已通過,卻因國家語言定義仍有變數,因此目前仍未實行。然而,即使補助要點正式上路,師資不足與學生修課意願才是最大難題。師資方面,臺大近幾年的台語授課課程,僅有歷史學系教授周婉窈、音樂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峙維兩位教師開設的「臺灣近現代史」與「臺灣音樂導論」。江文瑜認為,教師開課意願低落的主因是台語並非學術語言,使教師們對自身的台語授課能力缺乏自信,而更長的備課時間、同學修課意願的不確定性以及本土語言汙名化的陰影也是開課阻力。「台語可能使一部分的同學卻步。」曾修過「臺灣音樂導論」的臺大醫學系學生曾璟棠透露,該課程另有英語授課班,其修課人數比台語授課班多10人。而曾修習「近代台灣的歷程(註)」的臺大政治學系雙主修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吳明潔也提到,台語授課的課程雖然可以搭配中文教材學習,但若台語能力不夠好,確實會影響對於課程內容的理解。註:「近代台灣的歷程」為臺大歷史學系教授周婉窈開設的台語授課通識課程,並於110學年第一學期更名為「臺灣近現代史」。&nbsp; 國立臺灣大學在民國109年時便通過《國立臺灣大學推動復振國家語言授課補助實施要點》,然而至今卻未實際執行。 圖/劉亭妤攝反觀臺大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以下稱EMI)的發展則順遂許多。臺大自108年7月行政會議通過《國立臺灣大學推動英語授課補助實施要點》以來,鼓勵教師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教材、教學評量皆採用英語方式進行,強化英語學習環境。自109學年上學期起,EMI課程數量已突破1000門,其中也包含各系所的必修課程。今年9月2日,臺大與其他三所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更獲教育部核定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重點培育學校」,不僅可在110學年度獲得7500萬元補助,也取得110及111學年度共10名的雙語師資員額,得以增開EMI課程與相關訓練。 國立臺灣大學已獲選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重點培育學校」,且全英語授課課程也已開設超過1000堂。 圖/劉亭妤攝但江文瑜對此憂心忡忡,他認為,當臺大接受雙語補助計畫,就必須在民國119年達到「50%的大二與碩一學生所修學分須含50%的EMI課程」的計畫目標,也將要求教師們盡可能使用英語授課,以滿足學生選修EMI課程的需求。然而,EMI課程成效卻很仰賴師生的英語能力。臺大學生Vivy(化名)表示,有些教師的英語發音難以理解、語句斷斷續續,嚴重影響學習效果,「我已經聽不下去了,我都去看另一個中文授課老師的課程影片。」而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學生徐子晴則反映,教師英語雖然流利,但因擔心部分學生英語程度跟不上,所以在重要段落都使用中文重述,問答時間及閒聊也都以中文為主,使徐子晴不免質疑課程意義,「英語授課感覺只是為了學校方針做個樣子。」「學生讀大學不是來學英語聽力的,他是要來思辨的。」江文瑜不認同英語授課能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已修過五堂EMI必修課程的臺大機械系學生周奎任對於雙語計畫的目標也提出質疑,他說明,華語或是英語授課的課程均是使用英語教材,兩者差異僅在於教師是否以英語講解,但即便以英語講解,也不代表能使學生以英語體系學習或思考,「我只不過是將英語翻成中文,再以中文概念理解知識而已。」而臺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學生凌叙倢更對於英語授課的願景嗤之以鼻,「多一層語言的轉譯才能理解課程內容,只會學得更差吧。」在臺大以外,國家語言在國立政治大學也無法與英語平等發展。政大雖提供英語授課補助,亦有三個學院獲選為重點培育學院,但國家語言課程的推動計畫卻屢受阻礙。政大學生會會長陳思妤透露,政大學生會已爭取國家語言授課課程補助將近一年,補助草案在校務會議中卻仍未通過,交付委員會討論後,草案內容也與最初版本有明顯落差,不僅補助額度遭下修,甚至有部分課程被認為不值得補助,「坦白講我有點失望、有點遺憾。」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語言振興暨授課補助辦法》草案推動將近一年,目前仍在校務會議付委階段持續討論。 圖/劉亭妤攝江文瑜表示,若能將僅在家庭與生活中使用的低階語言提升到高等教育層次,對語言的發展足具正向影響。吳明潔則認為,本土語言已逐漸褪去低俗、不入流的汙名,「聽老師講台語是一種優雅感。」而曾璟棠認為,以國家語言授課的課程未必能提升語言能力,但也足以讓語言的傳承多些誘因,從喜愛本土藝術進而愛上語言的美。「推動國際化與推動本土化不必然是互相排擠的關係。」陳思妤無奈說道,但目前的社會風氣與政府政策卻使多數的同學、老師與家長獨尊英語。江文瑜則建議,政府應拋棄「雙語國家」的目標,先自我定位為「多語國家」,以「英語友善國家」自居,才能使台灣人走出對於英語的自卑,進而肯定既有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價值。
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專題
第1722期
新時代的客語保存:科技、媒體與制度共尋本土語言出路
2020-04-08
【專題記者何昀儒、劉書妤、蔡淳宇、楊瑞盈綜合報導】客語嘻哈歌手謝宣圻憶述:「我阿公曾說我六歲前客語十分流利,怎麼長大後卻幾乎忘光了?」他過去曾由外婆照顧,長期沉浸在客語的環境裡,客語成為他的日常。失去說客語的環境後,他也漸漸忘記客語,現在他創作音樂,亦是他學習語言的方式。謝宣圻也說:「現在很多會說客語的年輕人,都是後來尋根去把它找回來,對我而言也是。」客語迅速流失 世代傳承存斷層根據客家委員會「105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顯示,「客家族群」占全台16.2%,推估人口總數為 381.5 萬人,為台灣第二大主要族群。然近年來客家民眾的語言能力卻逐年下降,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黃紹恆說:「如果把閩南語傳承的現況比喻成感冒,客語大概進急診了。」 客家委員會成立於民國90年,希望保存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並定期舉辦客語檢定與相關客家活動。圖為客委會藝術牆。 圖/蔡淳宇攝此外,該調查研究也指出,有46.8%的客家民眾會說流利的客語,40歲以上的客家民眾說客語的能力較好,而13-18歲客家民眾只有7.2%能說流利客語。客家委員會文化教育處處長孫于卿指出,母語應從小學習,在家裡也應使用母語。但如資料所示,能流利使用客語的人正在減少,導致家庭失去母語教育的功能。黃紹恆則認為,客語流失與政府過往的壓抑政策以及台灣工業社會變遷有關。他進一步說明,臺灣人群開始有遷徙現象,農村的居民搬到都市,離開原生環境後,連帶著語言一併消失。他無奈地說:「社會變遷讓我們的母語變成不算有用的社會資源。」客語納入國家語言 強化校園本土教育由於政府意識到本土語言流失情況嚴重,開始積極保存本土語言和文化。《國家語言發展法》上路,也期望為本土語言教育帶來改變。過去國小客語課程偏重唸謠或諺語,造成學生在課堂上難以學習實用的客語,許多小學生經過六年鄉土教育,卻連基本的日常會話都有困難,且過去教材缺乏師生與同儕間的互動,不僅無趣也忽略口語訓練。對此,孫于卿說:「新教材也希望能呼應108課綱的(以人為本)素養導向,使課程內容更生活化。」國家教育研究院則回應,現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本土語言課綱,將相關課程延伸至高中,讓學生在國高中延續語文的學習。而《國家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後,將客語納入國家語言,相關措施預計於民國111年上路。為因應該法,國教院已研擬國、高中階段的學習重點,目前正細部調整課綱,期盼讓本土語文的傳承與延續更順利。針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規定,孫于卿說:「未來任一小朋友要選哪一種本土語言,學校都要開課。」然而,將面臨本土語言師資的問題,以客語來說,客語共有五個腔調,師資的培養與分配將是一大工程。且少數腔調人口若離鄉生活,學生想學習家鄉腔調將有其執行上的困難。孫于卿解釋,少數腔調的師資難尋,可能造成學校教的客語與家中使用的腔調不一樣。對此,為補足客語師資之不足,教育部允許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獨立於學校課堂教學。但《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政府希望客語師資能由取得合格教師證的教師任教,又為客語師資人力增添挑戰。客委會推語料庫保存語言 盼結合AI應用於生活除了新制度上路,客委會也借助科技的力量保存語言。「臺灣客語語料庫」預估111年正式上線,孫于卿表示,最初客委會著手建置語料庫的主因是察覺客語快速流失,「一方面作保存,另一方面是它(語料庫)可以做為未來應用的基礎。」此外,耆老逐漸凋零,導致道地的客語逐漸消失,也促使客委會積極收錄當代客語語料。語料庫團隊主持人賴惠玲說明,書面語料經數位化轉檔後,由薪傳師(註1)逐一校訂文字,避免在轉檔及校訂過程中,因掃譯筆誤判或人工轉打之闕漏而產生錯誤的內容。口語語料則由人工聽打,並交由母語本腔人士多次校訂,目的在於維持各腔調各自的準確性。註1:客家委員會為推展客語傳承計畫,給予具備客家文化專長之人員專業認定,賦予客語薪傳師稱號,指具有客家語言、文學、歌唱及戲劇之才能,並取得證書者。 書面語料須經掃譯筆轉檔後,再由薪傳師逐一校訂文字,程序繁雜。 圖/臺灣客語語料庫提供客語語料庫不僅可應用於教育,未來更希望能運用在語言互譯、長照服務等層面。教育方面,用以保存不同文類和場域使用的客語,協助各校推廣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註2)。教師在編撰客語教材或設計教學活動時,可利用語料庫的詞頻分析數據,來挑選適當的客語字詞及例句,而語言使用頻率統計也可協助語言教學難易度的分級。註2:「校訂課程」又稱「彈性學習課程」,由各校以發展校本位特色課程、議題探究、跨領域學習專案或是安排其他強化學生的適性課程為主。客委會也期待未來能打造客語與其他語言間的互譯。孫于卿闡述,若客語語料庫發展成熟,可將AI技術應用於語言科技,如客語與華語的互譯、語音辨識。賴惠玲進一步說明,未來在長照方面,或許可透過客華翻譯設計醫院叫號服務,讓聽不懂華語的長者能聽取客語服務。然而,賴惠玲提到,AI技術應用於語言保存時仍有部分限制,最大的挑戰便是「語言的歧異性」。同一個詞彙,人們可透過語境上下文理解該詞彙的意思,但對機器而言,卻難以辨別相同詞語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語意。此外,書面和口說語言的結構性差異和口語的非正式性,皆為AI在處理自然語言時需克服的挑戰之一。客家節目注入新媒體力量 吸引年輕世代關注除語料庫協助保存客語外,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也促成閱聽人習慣改變,使新媒體興起。而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傳播形式,也為客家語言與文化創造嶄新舞台。為吸引年輕族群關注客家相關事務,客家電視台(以下簡稱客台)於104年底開始與新媒體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YouTube節目,以動畫、真人演出的形式,介紹客家的歷史背景與文化習俗。客家電視台行銷企劃部經理潘玉玲表示,目前客台收視年齡層偏高,但文化和語言的傳承需仰賴年輕人。過去客台習慣以電視影像,講述客家的文化與歷史,年輕人未必喜歡,潘玉玲說:「我們很重視年輕人這塊,也發現動畫對年輕人來說接受度較高。」有鑑於此,客台希望藉由新媒體契合網路世代的表現手法,讓更多年輕人看見客家相關的內容。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吳翠松則認為,YouTube等新媒體以活潑的方式吸引年輕族群,能有效推廣其他族群了解客家文化。然他也提到,這些新媒體能否延續閱聽者對客語的興趣仍難定論,恐無法對文化傳承和保存帶來較大效益。以創作保存自身文化 音樂人望傳承本土語言新媒體雖能吸引年輕族群認識自身文化,但仍需有主動學習客語的動機,才能使語言有效地傳承,吳翠松說:「要給他一個環境,再給他一個興趣。」他以客家音樂為例說明,有些歌迷非客家人,但因喜愛客家流行音樂,進而想學習客語、理解客家文化。除政府致力於客語的保存與傳承,近年民間也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客語音樂創作。因家中長輩曾叨唸:「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會唱客家山歌了!」使客家歌手黃于娟產生學習客語並唱歌給外婆聽的念頭。儘管客語傳承難免產生世代斷層,但他認為現今年輕後輩逐漸投入客語學習,黃于娟說:「自身文化自己都不傳承,更不可能有其他族群的人會幫你傳承文化。」並表示學習語言最快的方法是透過歌曲,希望讓大眾了解客家歌和一般流行音樂一樣好聽,只是使用的語言不同而已。談及民間力量如何保存客家文化,謝宣圻認為除了將客語納入學校教材,還可透過音樂學習語言,音樂是語言最好的傳承,「要怎麼樣讓大家對客語有認同感,這也是我寫歌的時候一直在追尋的!」他期盼能有更多人投入客語創作,不讓自身語言成為創作的絆腳石。本土語言傳承危機 藉科技推廣母語除了客語遭遇流失危機,原住民族語、閩南語等台灣本土語言都面臨保存與傳承的難題。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王雅萍認為,大眾缺乏本土語言瀕危意識,「其中最危險的就是原住民族語言。」原住民委員會自88年《原住民文化振興六年計畫》實施後,即著手保存族語。不只客委會建置語料庫,王雅萍說明,中央研究院已完成原住民族語料庫建置,原民會也編撰「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提供民眾線上測驗和跨語族查詢等功能。王雅萍解釋,目前原住民族語的危機在於會說族語的耆老逐漸凋零,因此原民會致力推行族語薪傳計畫,也就是一對一的師徒制,並提供師徒兩人專職傳承語言的薪資。此外,他們也在特定地區(註3)設置專職族語推廣人員,希望能活化族語。註3:指直轄市、縣(市)政府、原住民族地區及原住民人口一千五百人以上之非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市、區)公所。閩南語部分,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蔡素娟提及,過去台灣經歷長期「國語運動」,大部分家庭幾乎都不以閩南語和年輕一輩對談,造成閩南語傳承的一大危機。蔡素娟在86年便開始「台灣閩南語兒童語料庫」的語料收集工作,隨後也與該校特聘教授麥傑共同建立「台灣閩南語口語語料庫」。兩個語料庫分別收錄來自嘉義縣民雄鄉14位幼兒在家中的自然言談,及廣播公司的閩南語日常談話性節目,並將錄音語料進行文字轉記,以數位化保存。相較臺灣客語語料庫,閩南語語料庫建置時間早,科技的支援有限。蔡素娟表示,當時整理語料時,由於語音轉文字仍依靠人工進行,且因閩南語的詞類標記系統至今尚未建置需以人工標記,所以花費的人力與時間極為可觀。他期待未來閩南語語音辨識的AI技術能快速發展,「希望可以減輕人力的負荷,使語料庫的建置更有效率。」語言為文化基礎 活用於日常為長久之道「語言是民族的靈魂,語言中夾雜許多歷史記憶,甚至身分認同。」黃紹恆表示,台灣作為一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社會,若能彼此互相承認,不同族群間便能更平等來往,落實真正的民主與自由。藉由實施新制度, 使本土語言更有機會在學校教育與公共場合被使用;而新科技,令語言的保存與應用多了新的可能;新媒體,有助年輕族群更認識自身文化,並加入語言的維繫與傳承工作。然孫于卿表示,不僅要在學校教育中使用客語,亦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語。他提到:「出了校門或家門後,在公共領域與生活當中,也必須要使用,這個語言才會是活的。」吳翠松亦認為,傳承語言最重要的方式為「建構客語環境」,將客語自然而然地融入生活,「比起『單向教學』,『互動』更能學好語言。」
【社論】國家語言傳承不易 跨領域教學成關鍵
校園
第1695期
【社論】國家語言傳承不易 跨領域教學成關鍵
2019-01-03
立法院於去年12月25日三讀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將「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明訂為「國家語言」,並規範小學、國中及高中應將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國家語言納入必修,學生需選擇一種國家語言修習。政府盼能以此方式落實文化傳承,但若想從教育方面振興語言發展,單將國家語言納為必修還不足夠。目前在十二年國教階段中,國小學生已必須在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三項「本土語言」中擇一修習(預計於今年8月上路的108課綱則將「新住民語」納入),而國中、高中階段則並未強制學生修讀。因此,即使學生在小學已學習閩南語等語言,奠定良好基礎,一旦升上國中,便可能失去發展語言能力的機會,進而淡忘所學。2017年文化部舉辦「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首場公聽會,便有多位教師感嘆年輕世代對閩南語相當陌生,無法流暢地與年長一輩以閩南語溝通。由此看來,《國家語言發展法》將語言學習階段由國小拓展至高中,似乎能使學生銜接所學,鞏固語言能力。然而,由學生的觀點出發,想透過學校學好語言,恐怕不是這麼簡單。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學生從國小升至國中,所需面對的必修科目一下子由九科躍升為19科,若會考後選擇普通高中進修,必修科目更是多達21科。「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要學的東西太多,在茫茫學海中日夜苦讀已是莘莘學子共同的記憶。《國家語言發展法》頒布之後,學生的必修科目表再添一欄,這可能是學生另一條能夠嘗試發展興趣的道路,卻也可能是壓垮學生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必修太多而難以兼顧的情況下,學生普遍會優先將精力投注於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主科」。原因無他,正因這些主科在學校課程內所佔時數最多,在月考、會考、學測及指考中也佔有最大比重。儘管目前教育部尚未訂定國家語言在國高中課程裡的時數,但從國小階段看來,閩南語等本土語言課程一周僅有一節課,在國高中必修課目繁雜、高中及大學入學測驗不考國家語言的情況看來,可見國家語言所佔的課程時數,恐怕還是難以有重大突破。在必修繁多、大考仍偏重主科的狀況下,政府除將國家語言列為國民基本教育必修科目外,更應著重十二年國教中「跨領域教學」的理念,不分科別,鼓勵所有教師將國家語言相關議題融入課程中。如此除了能使學生在其他課程上接觸國家語言,培養敏感度以外,也能帶領學生從不同科目的教材、觀點學習國家語言。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和國文、社會等人文科別本就密切相關,國高中的國文課本選文不乏原住民文學家,如瓦歷斯‧諾幹、夏曼‧藍波安;亦有擅長閩南語文學的吳晟、向陽等人的作品。自然科學方面,教師亦可從國家語言背後的文化底蘊尋找教學靈感,例如教導學生透過原住民打獵使用的陷阱學習物理、生活科技;透過閩南語俗諺如「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教授氣候、地科知識。跨領域教學在台灣並非沒有先例可循,教育部曾於2014年推動「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鼓勵教師將美術、音樂、表演藝術融入其他科目的課程。在計畫成果中,台東高中便融合《詩經》、排灣族作家莫那能的詩作《無光的世界》及原住民各族古調、舞蹈,透過語文、音樂及表演藝術三領域的教師合作教學,讓學生不僅習得原住民語言、文化知識,更進一步應用所學,創造自己的鄉土文學及歌舞作品。綜上所述,《國家語言發展法》雖揭櫫政府落實語言傳承的理念,但政府將國家語言納入中小學必修時,亦應秉持跨領域、學科共融的理念,提供各領域教師足夠的國家語言研習、交流資源,使各領域教師具備基礎素養,以及將國家語言相關知識融於各科教學中的能力。在無形中培養學生對國家語言的熟悉度,拓展學生對國家語言的想像,如此,才不致於使國家語言成為只在課堂上短暫復甦,下課鈴響後又回歸死寂的幽靈科目。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