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大學事】大學入學簡章新設轉系限制 學生質疑留下本系生成效
2024-11-29
生活
【社論】高房價時代:小宅崛起與年輕世代的購屋困境
2024-11-29
國際
皇后大學安裝減碳設施 學生疑建設成本過高
2024-11-29
校園
學生創意發想東華夜市 攤位數量動線有待改善
2024-11-29
校園
國軍教召租借政大校園 學生憂影響校安秩序
2024-11-29
新知
中山發現新物種 鰕虎魚研究登國際期刊
2024-11-29
藝文
改編經典劇本重建時空 《女僕》探階級差異
焦點
2024-11-29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801期
第1800期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生活
影音
第1736期
鐵路便當節北車開跑 台鐵藉活動喚民懷舊情懷
2020-11-19
【記者吳嘉倪、楊人熹綜合採訪報導】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大廳內,充斥著濃濃的便當香氣。2020第六屆鐵路便當節於13日至16日舉辦。有別於過去參展者以國外業者居多,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外廠商進駐數量大幅減少,而國內業者參展數量,則是史上最多。不僅國內參展業者數量增加,今年的參與民眾也比往年更多。面對大量的民眾,主辦單位做足準備,於活動會場設置火車外型的用餐區及立食區,讓民眾得以即時享用熱騰騰的便當。此外,主辦方及廠商也在現場販售周邊商品,讓民眾在吃便當之餘,能同時享受購物的樂趣。首度參展的民眾翟宗信說:「有介紹各個國家不同的便當,台灣的便當也有介紹。」先前受到疫情衝擊,火車上禁止飲食的規範,使鐵路便當的銷售量大跌。不過,隨著疫情趨緩,台鐵重新開放車內飲食後,鐵路便當的業績又逐漸回升。對此,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附業營運中心業務科科長陳依伶坦言,疫情及政策確實影響了鐵路便當的業績,「禁止飲食期間,全年業績衰退了26%。恢復列車上飲食後,10月份的業績已經回升至疫情前的八、九成。」近幾個月來,因民眾無法出國旅遊,國內旅遊商機復甦。而台鐵也搭上這波風潮,推出許多優惠方案。例如花東線莒光號、TR-PASS的票價折扣,以及追加鐵路早鳥票等。官方期望透過各式優惠,提升民眾搭乘火車的意願。臺鐵管理局營業科科長許民杰也表示,今年確實受到疫情影響,導致TR-PASS銷量減少。不過,由於台鐵推出票價優惠,統計至8月份為止,已賣出了近6000張,達到預期的銷售成績。邁入第六屆的鐵路便當節,不只吸引大批業者及民眾參與,也加深鐵道與便當間的羈絆。台鐵官方期盼,透過活動及促銷方案,喚起台灣民眾對鐵道文化及鐵路便當的情感,也為振興國內旅遊盡一份心力。
生活
專題
第1644期
國旅卡新制救陸客缺口?學者籲觀光多元發展
焦點
2017-03-15
【專題記者鄭順祥、江殷年、龐家姍、顏麗家、薛若儀、吳旻蓁綜合報導】行政院為降低陸客減少對台灣觀光業造成的衝擊,於民國105年12月通過「3.0版國民旅遊卡新制」,限制每人至少半數補助額(新台幣8000元)須用於觀光旅遊業。然而,此舉不但引起部分公務員反彈,專家也指出對提升外匯收入並無實質效益。隨陸客減少,政府應重新思考陸客為重的觀光形態,更須輔導相關產業轉型。 公務員救觀光?國旅卡新制用途受限惹議警官林先生,於公部門服務已30年有餘,歷經國旅卡從無到有,舊制到新制3.0。過去尚未有國旅卡的時代,公務員可針對當年度未休完特休請求發給「不休假薪資」,其性質近似於加班費,按規定,他可以申請超過3萬元的不休假獎金。後來因政府財政負擔沉重,轉而發放「國民旅遊卡」,強制公務員每年必須休假至少14天,並提供最多16000元休假補助。林先生因而表示,若可回歸未有國旅卡的時代,自然支持取消國旅卡。國民旅遊卡,以下簡稱國旅卡,首創於民國92年,為鼓勵公務員休假並刺激國內觀光景氣,政府發給每一位公務員「休假津貼」,年資滿三年以上的公務員就有一筆16000元的獎金,可用於國旅卡特約店家消費。國旅卡第一版時任觀光局長蘇成田表示,不但是刺激觀光,特別是要刺激周一到周五離峰時期的消費,但隨著多年演變,「原設計的初衷已經嚴重扭曲偏離。」根據數據統計,國旅卡最多消費在衣物,旅遊反而在少數。即使當初在國旅卡規定上設計了必須「異地、隔夜」的規定,仍然有許多規避方法,舉例而言,台北市的公務員到淡水晚上刷一次卡、隔日再刷一次卡就算是符合規定。因此民國105年12月行政院通過「3.0版國民旅遊卡新制」限縮國旅卡使用範圍,要求公務員的補助中至少8000元必須使用在國內團體旅遊或「台灣觀巴」旅遊產品,並進一步在三月新增自由行項目。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於記者會上指出這是回歸國旅卡的設立宗旨,且今年1月行政院發布政策說明,為因應陸客減少將推動國旅卡新制促進國內觀光。對此,蘇成田認為比起行政院去年11月挹注的3億元補助,預估產值近百億的國旅卡確實會更有幫助,但要完全解決陸客減少問題是不可能的。他進一步表示,「國旅卡制度的檢討修訂也不能跟陸客問題解決直接掛勾,它本來就到了應該好好檢討的階段」,因為沉痾多年的國旅卡已經走到沒有實質效益的地步。世新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陳家瑜也表示,對比一般民間自主意識的消費,「唯一政府手上有的東西就是國民旅遊卡。」因此政府運用國旅卡的消費限制,引導公務員刺激觀光產業。公務員沈小姐指出,國旅卡是政府為要振興經濟,要求公務人員外出旅遊刺激消費而設計的措施,公務員只是配合政府的政策,但政府在實施的力道和做法上是否須加以討論?例如去年政府一度傳出要求在陸客縮減「重災區」的花蓮、台東、嘉義等縣市消費,引發其他縣市和公務員反彈。大學行政人員吳玲慧表示,在舊制下,國旅卡多半是用在旅宿方面,所以新制對本身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因為能自由運用的錢變少了,卻可能會降低旅遊的欲望。觀光業過度依賴陸客市場 政府應輔導轉型因為中國禁奢令及限縮赴台旅團政策,民國105年陸客來台人數較前一年減少16%,但仍是外國旅客來台之冠,佔約32.8%。根據交通部觀光局《中華民國104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顯示,外國旅客在台每人每日平均消費金額以中國和日本並列第一,約為277美元(約新台幣8587元),但兩國旅客的支出分配卻有所不同。陸客於購物費的支出佔52%;日客則只佔18%,且消費地點也不相同。蘇成田提到,日韓旅客旅遊目的地前三名為台北、台中、花蓮,以環島行程為主的陸客減少會造成其他縣市觀光收入銳減。 行政院曾在民國105年11月時要求國旅卡使用者至「陸客減少重災區」消費以提振市場,後因反彈聲浪不斷,於同年12月即取消。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委員黃正聰提到,為因應陸客減少問題,交通部觀光局於民國105年11月提出「因應陸客縮減衝擊國內旅遊措施」,政府挹注新台幣3億元,補助陸團旅行業,並帶來約14億元的商機;而國旅卡持有人數約50萬人,新政策的8000元配額等同補助觀光業40億元,衍生其他消費支出,帶來的商機其實不容小覷。陳家瑜則認為國人於國內旅遊並不會增加外匯收入,國旅卡的新政策「只是把左手的錢用到右手」,要增加GDP(國內生產毛額)及外匯收入還是得從國際旅客著手。政府新南向政策擴大開放免簽國,確實使東南亞旅客來台比例大幅上升,但東南科技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吳怡彥提醒,不能因東南亞旅客增加,就認定新南向政策能有效緩解陸客減少的問題。根據觀光局統計數據,民國104年到105年來台外國旅客中,東南亞旅客上升12.5%,陸客下降16%,但從實際旅客人數增減來看,東南亞旅客增加約22萬人次,而陸客卻減少了將近70萬人次,仍有不小差距。陳家瑜也提到,東南亞旅客來台行程天數少,消費鳳梨酥等低價產品,且多以北部為主要目的地。她建議政府除了積極開發多國客源,也應趁陸團銳減時期輔導旅遊業轉型,生產深度精緻的產品,吸引高端市場的消費者。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系主任方文熙則認為,政府應檢討過去以陸客為主的政策是否合理,並開發多元市場。他舉出「film tourism(影視觀光)」作為建議,將在地景點置入偶像劇與電影,增加臺灣曝光率是最能夠發揮綜合效益的模式。然而影視觀光需要行政單位跨部會協調,對政府來說仍是一大挑戰。面對觀光市場轉型 學者提深度旅遊 因應開發多元市場的趨勢,吳怡彥提出觀察,「整體來說台灣跟我們周邊這些,所謂觀光大國比起來,事實上很多基礎部分做得不夠。」建議從硬體設施開始,如消弭語言的障礙、機場與大眾運輸工具無縫接軌,打造對外國觀光客友善的環境。除了加強硬體層面,觀光也應連結地方產業,打造深度、在地化的旅遊模式。黃正聰則認為應跳脫「行銷一個台灣」的思維,強調地方特色。他同時也是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的委員,他表示台灣觀光必然要發展在地化特色,未來政府也計畫組成北、中、南、東工作圈,希望各區發展屬於自己的地方特色,除了增加外國旅客來台的意願及次數,同時讓來台旅遊景點不再集中於台北,能夠擴展到全國。吳怡彥則提出建議,「事實上都市不缺觀光客,相對來說偏鄉很缺乏,如果觀光客能進入偏遠鄉鎮、部落,讓他們深度體驗當地文化,這對地方產業會有扎根跟長遠經濟價值。」陳家瑜更以日本為例,民國104年到105年台人至日本觀光約成長13%,而大部份觀光客對於日本的印象為街道整潔、交通方便、指標清楚且有中文對照,引發台人對於日本生活型態的嚮往,成為另一成功的文化行銷。「不用認為說觀光產品跟我們一般人生活是切割的,他就是平常生活的形式拿來做國際行銷。」她也認同台灣若能培養友善的觀光環境,輔以適當的國際行銷,拓展外國市場並非難事。中華民國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何忠錦觀察,台灣常見的旅遊團偏重感官上的刺激,走馬看花的觀光方式,僅停留在體驗層面,他表示:「我們講旅遊動機,第一個是好奇,再來是體驗當地,體驗後如果能讓你感動,那個感動經濟就很可貴了。」吳怡彥則以原住民文化為例,「像是把原住民文化擺進九族文化村,那是擺出來的舞台,要認識真正原住民生活,應該進入原住民社區。」台灣觀光若要行銷國外,推廣地方性深度旅遊,讓觀光客融入當地生活,才能擴大旅行的價值。國旅卡新制固然能為觀光業帶來回春效果,但台灣若要擺脫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問題,勢必需要轉型,並更全面地改變觀光現況。轉型過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能結合社區及業者合作發展多元、在地化的特色,不僅提升整體旅遊品質,更促進觀光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