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大學人】從甲組球員到亞錦翻譯 林子翔不一樣的棒球路
體育
第1789期
【大學人】從甲組球員到亞錦翻譯 林子翔不一樣的棒球路
焦點
2023-12-13
【記者胡王子行綜合報導】10日,臺北大巨蛋迎來萬人空巷的亞洲棒球錦標賽冠軍戰,由中華隊對上日本隊。在球員踏上紅土前的幾個小時,有一群人早在球場周遭忙進忙出,打理賽前的大小事,他們是台灣國際賽事不可或缺的隨隊翻譯,靠著流利的中、外文與大會溝通,讓選手無後顧之憂的備戰。比賽開始後,這群人再度現身,穿梭在裁判與教練之間,釐清先前的判決。林子翔在這些翻譯人員中的經歷特別不同,高中曾是甲組棒球員的他,最終靠著苦讀考上國立政治大學,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站上大巨蛋的紅土。 林子翔的三級棒球經歷分別為台南市立協進國小,台南市立崇明國中,國立嘉義高中,資歷十分完整。 圖/劉素安提供自小對棒球感興趣的林子翔,國小時參加了中華職棒統一獅隊舉辦的夏令營,並被當時台南市協進國小少棒隊的教練挖掘,就此開啟棒球之路,而他也努力鍛鍊,進入嘉義高中成為甲組球員。不過,林子翔看似順遂的棒球員旅程在高中時出現轉折。「自己的身材、爆發力都比其他選手都差了一截,高一就有轉換跑道的想法了。」林子翔說道。但轉換可不容易,從少棒隊到高中,林子翔已經有許多年沒有靜下心在書桌前唸書,再加上他就讀的嘉義高中體育班又是夜間部,白天時間都在練球,晚上也沒有辦法唸書,讓課業規劃增添不少難題。處境越艱難,林子翔越想挑戰。他先是脫離宿舍生活,在外租屋以便溫習;接著早上八點半晨練前的一到兩個小時他就會離開被窩唸書。日積月累下,林子翔逐漸跟上課程的腳步。他也沒有因讀書缺席訓練,甚至入選嘉義市代表隊,學測前四天還跟著球隊打聯賽。林子翔的媽媽劉素安分享當時兒子的生活:「子翔早上練球,下午洗個澡又要接著上課,甚至連假日都要比賽,常常連覺都睡不好,真的很辛苦。」除了身心靈的疲憊,朋友與師長的不理解也讓林子翔喘不過氣,「身處體育班,說出要唸好大學的目標顯得很格格不入,包含同學、老師都會感到不解或不抱期望,讓我的心態很不穩定。」林子翔回憶道。 林子翔鎮守二游防線,防守功力不俗,高一下便入選嘉義市代表隊。 圖/林子翔提供 更讓林子翔感到挫敗的是學測後意外落榜。「那時真的非常崩潰,很擔心變成一場空。」但林子翔並沒有喪志,反而利用學測後的空檔期準備多益並得到了900分的高分,分科測驗也一雪前恥成功考上政大創新國際學院。有趣的是,升上大學後的林子翔原先想隱藏棒球這項技能,「我有點害怕在這麼好的學校,大家會對我的體育班背景有刻板印象。」但最後仍敵不過對棒球的熱愛,再加上自己的經歷實在太過特別,「隱藏棒球」計畫在不久後就告吹了。升上大學後,林子翔認識了球員以外的重要角色——翻譯,「那時候棒協有招一批新的翻譯,政大很多人都投了履歷,我也去投了。」深厚的棒球底子再加上英文能力,讓林子翔成功入選,正式以翻譯身分開始不一樣的棒球人之路。從U-12的德國隊,U-18的澳洲隊,再到亞錦賽的中華隊,球員的經歷讓林子翔在比賽總能起到關鍵作用。比賽中需要協助教練爭取判決空間時,林子翔不會害怕傳達錯誤,「那個play發生的當下就大概知道自己等等要上去爭取什麼了。」而林子翔除了翻譯員身分,還多了「訓練員」的角色,在選手們練球時幫忙餵球、接球,「這次被換到中華隊,是因為他們想找一個可以幫忙練球的翻譯。」看到兒子走向不同的道路,母親也表示支持,「能看到他在喜歡的項目上做得開心,真的非常不錯,而且有著更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底子深厚的林子翔,上了大學在一般組的賽事中幾乎各個守備位置都能勝任,連登板投球都不成問題。 圖/林子翔提供對林子翔而言,轉換跑道不僅為自己帶來改變,也讓更多運動員看到不一樣的未來。「我想著,如果我能夠考上頂大,或許我就能告訴學弟、教練,原來選手也有這條路可以走。」林子翔說道,「後來有不認識的學弟聯絡我,很謝謝有這個經驗,讓他知道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林子翔高中時期的教練趙晉榮也非常贊同子弟兵的表現,「子翔的經驗對球隊的發展是很正向的,同時也能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給家長、球員做參考。」大半人生都被棒球盤踞,一直深愛著棒球的林子翔,在人生的重大交叉口,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棒球路。雖然不再是球員身分,但他仍努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有很多人會說要是我不打球認真唸書,或許現在就不只政大了,但我覺得,哪怕當初沒有被教練挖掘,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我還是會跟棒球相遇。」 林子翔的升學經歷讓許多體育班學生看見了不一樣的可能,課業與球技兼顧的他也成為許多學弟的榜樣。 圖/林子翔提供
政大設新學院 盼學生接軌國際
校園
第1664期
政大設新學院 盼學生接軌國際
2017-11-08
【記者陳棟綜合報導】國立政治大學近日宣布將成立「創新創業學院」、「人文創新數位學院」兩大跨領域虛擬學院及「國際學院」,將分別預計在107、108學年度開始招生。校方期待接軌國際,多數學生則好奇新學院是否對學生有實質幫助。人文創新數位學院主任李蔡彥表示,相較實體學院而言,「虛擬學院」師資主要由校內現有教師擔任,學生也從校內各院招生;性質配合微學分學程,以較少的學分門檻取得學程。創新創業學院主任劉吉軒解釋,因教育部招生規定限制,目前僅國際學院預計對外開放40位招生名額。「創業沒辦法用教的必須親手去做,從做中學累積經驗,」政大斯拉夫語文學系學生張育瑞表示,自己曾修過校內創業課程,多是參考已成功經驗,學習效果非常有限。政大統計學系學生葉承哲則認為,未來職場追求T型人才,跨領域培養對學生非常有吸引力,但直言,學生入學有個人綜合考量,包含學院名聲、資歷,對新創的國際學院仍舊抱持疑問。劉吉軒則回應,將設立創業工作坊、競賽,讓學生可以在實務經驗上學習創業能力。他也提到,現有跨領域學程並不少,但往往限少數科系,且學生交流時易因主客關係而在互動有優劣之分。他希望藉跨領域學院,讓來自各科系的學生能彼此平等對話、激盪火花。政大外交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蔡沛倫表示,國際學院將結合商務及區域研究等跨領域,師資方面則由各學院老師合作教學,暫無專聘老師。他也說明,新設的國際學院與現有的國際事務學院教學宗旨不同,前者傾向培養國際商業人才,後者則偏向國際事務及外交關係。根據政大秘書處聲明指出,「創新創業學院」目標是培養創新、創意與創業人才,以創造力、科技力與創業力三大類課程為學習目標;「人文創新數位學院」結合人文社會、創意發想、數位資訊三面向,發展學生競爭力;「國際學院」課程重點則在瞭解華人社會風俗思維、兩岸四地商業貿易模式,以及中國大陸政經情勢。「打破學程侷限性,創造跨領域平等的交流模式。」  政大新設兩跨領域學院及國際學院,預計將於107、108學年度開始招生。圖/陳棟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