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在地居民齊發聲  遊行掃街反芳苑火葬場
影音
第1804期
在地居民齊發聲  遊行掃街反芳苑火葬場
2024-12-19
【記者廖奇典、姚孟汝彰化採訪報導】抗議群眾堅定喊出口號捍衛家鄉環境,反對火葬場興建。彰化縣二林鎮、芳苑鄉居民自發成立自救會,14日上午於二林舉辦反火葬場團結大遊行。透過機車掃街遊行,反對縣政府於不適當的位置設置火葬場,影響居民健康與農牧業經濟,要求政府撤銷本次建設計畫。二林芳苑反火葬場自救會副會長林麗美說:「彰化縣政府依然沒有找到說要怎麼跟我們溝通,如果他再繼續強行闖關,我們會發動到內政部去抗爭。」 彰化縣是全台唯一沒有火葬場的縣市,過去縣民治喪需至台中、南投、雲林等地進行火化作業。為提升縣民治喪便利性,縣政府於10月宣布,將於芳苑與二林交界處設置火葬場。由於選址地點周圍一公里內多有農田、養殖場和住宅,因而引起當地居民強烈反對,民眾擔心火葬場會讓空污問題加劇,更有損當地辛苦建立的農產品形象。芳苑鄉居民張淑玲說道:「火葬場如果蓋下去之後,我們這些農作物、農田、養雞、養豬養牛的該怎麼辦?他們這一輩子的心血都付出在這裡。」 根據環境部監測資料,二林的空氣品質較彰化其他城市更差,PM2.5濃度更經常處於紅色警戒狀態。由於二林地區周邊存在多處空氣污染源,在冬季東北季風影響下,污染物積聚情況更為嚴重,民眾擔憂若火葬場建成,排放的廢氣將加劇當地空氣污染,危害下一代健康。二林芳苑反火葬場自救會長陳光輝說:「二林這個地方,北有台中火力發電廠、南有台塑,一年差不多有50天,是全國空氣最壞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又建火葬場,你叫我們何去何從?」 此外,因火葬場選址地點緊鄰農地,火化遺體產生的戴奧辛若不慎洩漏,將可能影響周遭農作物的出產及銷售,且二林鎮為全台重要的雞蛋與牧草生產地,全台平均每三顆雞蛋,就有一顆產自二林,若檢驗出戴奧辛污染,不僅會對生態造成破壞,更可能重創當地農業經濟。火葬場附近的農田地主洪誌謙說道:「火葬場興建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生計,因為選址在我的田地旁邊差不多700公尺,我希望不要有空氣污染、戴奧辛的污染跟水的污染。而且,如果有人要買我的東西,但我的田地就在火葬場旁邊,誰敢買?」 二林鎮世代從事農業與畜牧業,興建火葬場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與經濟損失,是當地居民的首要擔憂。透過反火葬場團結大遊行,自救會盼政府重新考量選址地點,共同協商出更具平衡性的解決方案。
地酒盃推廣食材永續 創意調酒融合地方特色
生活
第1803期
地酒盃推廣食材永續 創意調酒融合地方特色
2024-12-13
【記者陳樂怡台北報導】首屆台灣地酒市集「原鄉山海派對 Chill嗨嗨」於7日至8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行。其中8日舉辦的「2024地酒盃全國永續綠餐創意飲調與餐服競賽」(以下稱地酒盃創意飲調賽),將在地農產品融入調酒中,展現永續食材理念與創意的結合。 地酒盃創意飲調賽以「綠色餐飲、生態永續」為創意飲調主題,吸引百名參賽者參與。比賽限制參賽者以地瓜酒作為調酒基酒,並鼓勵以國產有機蔬果作為調酒元素,藉此推動「友善環境」與「本土生產」的永續概念。「我們希望永續不是硬邦邦 ,而是可以帶到日常裡,而比賽運用了蠻多天然的農作物,這是一個蠻好的事情。 」主辦方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何鈺櫻說道。他表示,部分民眾對在地酒的認識有限,認為國外進口酒才適用於調酒,但其實台灣產出的酒同樣也能調出好喝的風味。 「 調酒通常都是用煙燻醃漬了的食物和不太健康的糖漿, 我們沒有想到新鮮的也可以做這麼好喝!」參賽者龍華科技大學生蔡佳妤驚呼道。他分享,在為比賽尋找適用食材時,嘗試了許多如甘蔗糖漿、台灣柳丁和通天草等應季蔬果,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在地作物用於調酒的可能性,顛覆了他對傳統調酒原料的既有印象。另一名參賽者,就讀宏國德霖科技大學的蕭瑜萱則提到,自己在賽中把台中產出的米自製成米漿,呈現出「地瓜稀飯」主題的調酒。他表示,使用當地種植的米調酒不僅發揮了永續理念,更希望結合日常飲食展現地方文化。「我覺得永續就是要用台灣的農業種植品去做。」他分享道。 談及未來如何深入推動永續發展,主辦方將持續鼓勵民眾了解台灣自產農產品,讓永續融入日常生活。何鈺櫻說:「其實台灣以農利物為主,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回歸到最純樸的生活方式,讓地方故事和地方特色結合起來。」他強調,這樣的努力不僅能保護當地農業資源,也能讓更多人了解並珍惜台灣本土特色,進一步提升永續發展的價值。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生活
第1801期
宜大校園藏百年遺跡 記憶庫領師生走入城南校區
2024-11-29
【記者周依恩宜蘭報導】國立宜蘭大學23日舉辦「宜大記憶庫戶外踏查:走讀南機場軍事遺構」活動,是「宜大記憶庫」首次以戶外踏查形式,帶領師生走入開發中的城南校區,站在過去神風特攻隊起降的機場跑道上,感受二戰歷史的重量。宜大於今年成立「宜大記憶庫」,串連校內出土的噶瑪蘭族遺跡與宜大的百年校史,述說宜蘭遞嬗六百年的故事,並透過系列活動回望腳下土地的過往。 陰雨綿綿之下,宜大師生一行人走入城南校區,沿著整建後的機場跑道漫步,一邊聽著二戰時期「南機場」興建、神風特攻隊於此地向沖繩戰場起飛作戰的故事。講師宜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文瀚領著眾人實地走訪一座座二戰時掩蔽軍機的機堡(註)遺跡,回顧二戰時日軍軍機在此處備戰的歷史現場。宜大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學生區志軒表示,過去課堂中雖看過軍事遺跡的相關影像,但照片畢竟是平面的,難以想像機堡的形體大小及細節。「實際下去看才發現它很厚,感覺好像可以回顧當時戰爭發生,它為軍機抵擋敵軍轟炸的情景。」他說道。 註:機堡又稱飛機掩體,作戰時期日本在飛行基地興建機堡群,以鋼筋混凝土建造拱形結構,厚達30公分以上,上方覆蓋土讓與栽種草皮,下方用以停放軍機,提供欺敵及掩護。 這是「宜大記憶庫」走出校本部,帶領師生探索城南校區故事的初次嘗試。任期內成立宜大記憶庫與規劃城南校區的宜大前校長吳柏青認為,城南校區還有很多故事值得訴說,如包含城南校區南機場在內的宜蘭飛行場,保留了比日本當地更豐富的二戰軍事機構遺跡,「雖然有硬體,但長遠來說還是要有軟體的部分,要思考如何活化這個場域、如何說這些故事。」他說道。期望藉由資料收集與考證,建構此地歷史空間記憶,以此深化學校師生對在地的情感。 宜大今年成立的「宜大記憶庫」,以收集並述說在地歷史為核心精神創立。吳柏青說明,之後將迎來宜大創校一百週年,學校在思考如何翻轉圖書館沈悶印象的同時,希望結合宜大百年校史與校內噶瑪蘭族遺址,整合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功能,形成宜大記憶庫概念,保存與呈現校地過往近六百年的不同時代面貌。參與宜大記憶庫籌備的宜大圖書資訊館員李宗勳也提到,宜大是唯一正式列冊的遺址大學,直到2022年還有新出土的噶瑪蘭族文物,是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重要文化資產。 「把學校變成博物館,可以看到以前的人怎麼生活,還有當時的自然社會環境。」國立宜蘭高級中學地理科教師蔡老師(化名)說道,他樂見宜大記憶庫提供當地人不同認識在地歷史的管道。「希望大家可以知道,宜蘭大學除了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也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宜大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陳媛玲自豪道。他點出,噶瑪蘭族與漢人來蘭陽平原開墾的生活遺跡,形塑了宜蘭大學豐富的人文蘊底,很值得傳承下去。「大學圖書館的重要理念是跟在地連結。」李宗勳說道。他表示,宜大記憶庫講述的不只是宜大的故事,更是宜蘭人的故事,期望未來能和在地中小學有合作導覽或舉辦活動的機會,透過了解宜大校地的歷史脈絡,讓在地人凝聚對地方的情感與認同。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影音
第1800期
青年探索文化根源 藝術節續寫新埔故事
2024-11-22
【記者張博媛、周依恩、鄭孟佳新竹採訪報導】南平神農花鼓隊的鼓聲磅礡,敲響新埔脈動。16至17日,新竹縣新埔鎮的地方青年團隊與玄奘大學合作,舉辦首屆「新新埔藝術節」,於新埔鎮潘屋及劉家祠盛大展開。結合走讀、市集、實境劇場等,串連在地藝術家與表演團體,挖掘世代變動下的新埔故事。新新埔藝術節主辦人邱子維表示,新埔從300年前就不斷變化,「我們一直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新埔。」 藝術節透過走讀活動,由在地青年引領民眾走入新埔市場,藉由深入體驗在地飲食文化,一窺過去客家生活型態的縮影。從小在市場長大的走讀導覽人廖敏皓,回憶過去與朋友在市場嬉戲的點滴,他強調,現在長輩越來越少,市場逐漸凋零,希望走讀能讓眾人記得過去曾有市場如此美好的地方。參與走讀的民眾范思琪在活動結束後說道:「原來每一家店都有它各自的故事,只是在我自己平常走的過程中比較不容易發現(這些故事)。」 新竹在地的「哇哈哈劇團」,推出新埔客庄劇場三部曲,與新埔青年素人及新竹傳統藝陣花鼓隊合作,以林爽文事件重現義民爺信仰核心,於本次藝術節帶來沈浸式演出,讓演員和觀眾,對腳下的土地有更深的連結與認同。新竹故事館編輯傅崇豪指出,年輕一代較不流行拜拜文化,因此希望能藉由故事分享過去的故事,讓年輕人未來看到義民爺時,心中會有另外一種情感存在。 藝術節打開地方宗祠大門,串連走讀體驗、音樂創作、劇團表演與故事展覽,期盼挖掘更深入的在地內涵,透過藝術重新演繹正在消逝的歷史與文化,以文化行動凝聚眾人的共鳴與認同。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我會希望透過新新埔的論述,去建構一個新的地方的支持系統。」邱子維說,藉由新新埔藝術節將新埔過去存在過的歷史,以及價值萃取出來。藝術節呈現出新埔豐富的人文樣貌,然而這片土地的故事遠不止於此,期待未來更多人參與地方創生,創造屬於新埔獨特的文化脈絡。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生活
第1800期
從二手屋走到緬甸街 社區團隊盼提升青年在地關懷
2024-11-22
【記者王保伶報導】「地方志iplace」17日舉辦「青年縣外參訪共學PART2 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x 鳴個喇叭緬甸街」(以下簡稱青年縣外參訪共學)活動,藉由參訪青創團隊與觀摩社區共好的實例,讓學員深入體驗環境永續與跨文化交流,並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實踐與參與。 學員們從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參與兩個面相進行探索。來到位於南機場舊市場巷弄內的「大水溝二手屋」,店長張貴智介紹二手屋成立初衷與服務內容,並引導學員體驗一日店長,親自開箱善心人士送來的二手物包裹,學習將各式二手物資分類並估價。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陳宇柔表示,過去不曾以業者角度思考如何為商品定價,因此對估價環節印象深刻。張貴智提及,希望藉由參訪及體驗,讓參與者了解如何經營二手店,並能將二手物交易的概念帶回家鄉,促使這種模式在各地發展。 活動帶領學員們參訪中和區華新街(又稱緬甸街)的在地文化團隊「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團隊的介紹與品嚐緬甸奶茶與道地甜點,認識緬甸飲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參與活動民眾盧宣蓉分享,參訪使他更認識緬甸華僑,「像是他們為什麼會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來到台灣,食物如何受殖民文化和周邊國家的影響,以及食物名字的由來。」他補充道。除靜態美食體驗外,活動更涵蓋動態走讀。學員跟隨對緬甸街瞭若指掌的「鳴個喇叭!緬甸街」團隊成員楊萬利在街道中穿梭,聽著他一一介紹街上店家,如許多緬甸人祭拜的私人佛堂、號稱成年男性社交場所的奶茶專賣店,以及各式特色小吃等。陳宇柔談及,許多人初次造訪時,會因不理解東南亞文化而產生既定的刻板印象,「但藉由當地人帶領走入地方,能夠打破我們之間的隔閡。」他說道。 「我們想要導入社會目前關注的事件,以及實務的案例。」地方志iplace負責人賴志政說道。他舉例,從台灣推動的2050淨零排放計畫,以及全台新住民人口比例增加等,都反映出環境永續與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選擇參訪致力於促進環保與文化交流的組織,回應社會趨勢。「大水溝二手屋」以二手物回收與販售推行環保,同時也協助弱勢培力,為單親婦女、街友提供縫紉、電器修復等工作機會;「鳴個喇叭!緬甸街」透過出版刊物、緬甸飲食體驗、街區導覽等多元形式推廣緬甸文化,希望成為連接台灣與緬甸社區的橋樑。兩者皆是成熟的社區共好案例,「我們希望讓青年從案例中學習,思考針對不同議題可以採取的社會行動。」賴志政解釋道。 盧宣蓉認為青年了解社會議題很重要,「在社會上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若缺乏媒介去了解彼此的差異,容易對未知的事情產生恐懼。」他說道。賴志政也解釋,地方志iplace不斷推動青年投入社區參與、了解社會議題的培力課程,讓他們跳脫在學校課堂中所學,認識自己的家鄉與土地。但他並不要求所有參與者都投入社會關懷與行動中,他說:「或許他們未來大學畢業、就業,或是想回饋家鄉時,能從以前認識的事情獲得途徑,做出實際行動。」他強調活動意義在啟發參與者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希望未來他們能有機會付諸實際行動。
成大攜文史團體尋在地故事 開拓白河文化新路徑
生活
第1798期
成大攜文史團體尋在地故事 開拓白河文化新路徑
2024-11-08
【記者周依恩台南報導】國立成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台南400年:從倒風內海到東原杉林溪北傳統特色產業的升級之路:復振與新生」(以下稱台南400年計畫)與白河在地文史團體「台南市店仔口文教協會」合作,於10月26日舉行「火山尋麒—朝聖、生態、產業的文化新路徑」(以下稱「火山尋麒」)走讀體驗活動。活動結合台南白河在地生態與文史資源,廣邀社區大學夥伴一同「用身體感受」鮮為人知的白河故事。 「路從虎墓穿林曲,泉繞麟岩下澗遲。」跟隨著店仔口協會導覽員的腳步,一行人漫步進入十七戶清代古道。清幽的山林中,參與者以竹管背起香水蓮花,遠眺素有火麒麟傳說的枕頭山。導覽員由虎仔墓趣聞聊到王得祿、從十七戶古道談起丘逢甲,再從「焚而不燬」岩前教會回望過往族群面貌,隨後至大仙寺供奉蓮花、完成禮佛儀式。 成大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學生吳宸宏表示,親身走在古道上、想著前人也走過這條路,所感受到的印象和意義格外真實。主辦方透過旅遊的形式包裝文化,鼓勵人們「走出居家、走出辦公室」,親自體驗在地豐富的文化地景,成為當地產業復振的重要能量。「台南400年」計畫主持人之一,同時是成大文學院研究專家陳志昌形容,這次路線為一個「綜合型路徑」,將在地故事與文學、生態、產業等豐富元素融合,目的是與民間一同梳理當地產業新型態的模組,讓社區以此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文化論述。 白河地區雖擁有豐富的文化樣貌,然而其在地故事卻默默無聞。吳宸宏觀察到,現今人口外移嚴重,加上網路世代減少了個人對周遭環境探索的興趣。他認為與在地居民、產業交流,從中獲得自己原先不了解的東西及體驗,是難得的生命機會。台南出身的成大生命科學系碩士生黃沛瑜也分享道:「他印象中的白河並不是個繁榮的地方,平時並不常來,但實際走訪後讓他對在地人文歷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作為台南400年計畫的初次嘗試,「火山尋麒」為白河開闢了文化路徑的新想像。「白河其實就這麼小塊,如果只做蓮花,大家很快就走膩了。」時常擔任白河文史導覽志工的參與民眾林千郁提到,過往在白河地區的走讀以關子嶺周遭為主。「今天這算是一條很新鮮的路線。」林千郁讚許。 談及「台南400年」計畫的目標與期待,陳志昌企盼藉由結合學術資源與社區經驗,共同設計出融合白河亮點與特色的文化路徑。他也期許,等到未來路線發展更成熟,就能導入學校必修課程。他盼社區可自行將文化包裝販售、學生也從中認識社會真實需求,形成在地永續經營動能。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影音
第1797期
推在地音樂產業 「織夢原聲帶」初登場
2024-10-25
【記者周元曦、王保伶花蓮報導】首屆原住民新生選秀決賽「織夢原聲帶」19號於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首次登場,比賽鼓勵新一代原住民歌手在表演中融入傳統元素,希望推廣民族文化,也給原民青年一個圓夢的舞台。此賽事更邀請金曲歌后舞思愛、金曲製作人鍾興民等人擔任評審,為比賽提供專業指導。 「希望這些人才的優點和專長在社會上能夠改善自己的經濟生活,也能在社會上有令人尊敬的職業。」主辦方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督固・撒耘說道。比賽將由十五位從初審中脫穎而出的歌手同場較勁,冠軍將有機會登上今年Fali Fali音樂節舞台。選手演唱曲目不限,部分參賽者會在歌曲中融入傳統歌謠,也會穿著部落服飾表現身分認同,傳承本土文化。 「這次演唱的作品叫〈沙灘戀情〉,它是我們台灣原住民族的林班歌,林班歌是過去從事農業、山上砍柴的人工作時會隨手唱的歌曲。」參賽選手洛金・烏布斯同時為太魯閣與阿美族,他表示這首歌為傳統的阿美族古調,同時以彈奏口簧琴的方式,將部落、族群的特色融合到歌曲之中。「我覺得洛金蠻生動的,洛金中間有一段原住民語,我自己給他打88分,我有在打分喔。」現場觀眾,來自阿美族的 Upay R. Kanasaw 笑著說。 場內進行歌唱比賽,場外則有市集販賣烤山豬肉等在地美食,讓來參加活動的民眾體驗原住民飲食文化。「我們要發揚我們原住民的美食,這是我們以前原住民的便當。」市集攤販,來自撒奇萊亞族的張富芳介紹他販賣的竹筒飯、辣椒與麻糬,「辣椒是原住民我們吃了會精神很好的,會預防感冒啊。」而攤位後方垂掛的傳統手工藝品,則是來自阿美族的「情人包」,張富芳解釋情人包是阿美族少女的情人袋,上面的太陽圖騰為母系社會的意思,平時隨身攜帶很方便。 「因為我們是原住民的單位,所以我們就要將他的文化內涵、知識體系的部分把他教下去。」督固・撒耘嚴肅地說道,尤其他強調部分原住民的歌曲跟文化祭儀有關,所以他也希望原住民青年歌手要有這些相關知識。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生活
第1797期
影像敘事實踐在地關懷 中大工作坊領學生走入田野
2024-10-25
【記者鄭孟佳報導】鹹澀的海風,攙雜漁港腥臊的氣味,輕輕推動「新瑞發十六號」在水面上搖晃,撫過船上每個屏氣凝神、聆聽漁夫訴說討海人故事的面孔。這是由桃園紀錄片工會和國立中央大學台灣電影研究中心於19日合作舉辦的「田野故事工作坊」,透過田野走讀與影像敘事教學,教導學員如何用影像呈現在地議題和人物訪談。 田野故事工作坊在19日至25日共安排五堂課程,邀請四位紀錄片導演擔任講師,每位講師的作品都與桃園在地議題相關,且經歷長期而深入的田野調查。工作坊負責人何睦芸指出,紀錄片是一種探討真實現象的創作表現,「影像創作是個認識或理解世界的途徑。」他補充說明,田野現場的走讀能引導學生打開觀察力,學習如何透過創作者的眼睛轉譯,再將內容呈現給社會大眾,是在一般課堂內很難學得的。 除了從紀錄片教授影像敘事技巧及經驗,於19日舉辦的走讀課更帶領學員至永安漁港,拜訪討海人楊門圈,實地探訪桃園在地的海洋客家文化。講師洪淳修表示,進入田野與人實際互動,能跳脫課堂的理論框架、建立更深入的觀察,「拍東西的人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說道。他也認為,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手法,才能在海洋般廣闊的資訊中被閱聽人看見。來自中大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的陳婕云說:「我覺得它(走讀)給了我更真實的生命力。」透過課程走讀實際走入討海人的生活場域,踏上漁船、學習如何編織漁網,讓本來就積極關注桃園藝文活動或在地議題的陳婕云,對桃園有了更新的認識。 談起與中大的合作,何睦芸提出,中大因地理位置顯得與外界格外疏遠,因此想經由課程挖掘出中大學生跟桃園的在地連結,「有沒有機會透過學校的課程,更認識桃園這個地方?」他希望以工作坊課程引導同學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他也提到,民間對社會的關懷和紀錄片發展過程間具有強烈的關聯性,讓紀錄片更加適合作為課程主軸。他亦期許學員能透過工作坊,讓紀錄片對生活的關注在心中發酵,在吸收豐富的田野知識後,影像創作也能成為他們實踐在地關懷的方式之一。
後壁首辦在地節日 展現女力與地方創生
影音
第1796期
後壁首辦在地節日 展現女力與地方創生
2024-10-18
【記者王立昊、王振驊台南採訪報導】首屆《俗女節》12至13日在台南市後壁區盛大舉行,活動由深耕在地多年的女力團隊「俗女村」主辦,結合市集、親子瑜珈、藝術晚宴與創作課程,傳遞團隊「女力與地方創生」結合的理念,期盼女性重視自我意識,揮灑多元色彩。 後壁俗女村長吳翊榛表示:「10月11日是國際女童日,因為每一個女童都會長大成為淑女、女孩或是大人,希望用這個議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重新了解女性在農村的一些議題。」各項活動的設計皆以女性角度為出發點。如廣受歡迎的「親子瑜伽」,不僅幫助媽媽們紓壓,也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此外,結合在地特色的藍染與蘭花苔球製作,讓參與者在過程中展現女性創造力,同時深入體驗後壁獨特的歷史文化。庄腳女紅藍染老師李子君補充道:「後壁這邊叫菁寮,你可以看到「菁」這個字,他原本是小菁種植的地方。」所以傳統來說的話,這邊原本就是藍染還蠻重要的集散地。」參與民眾陳家溎則分享:「透過這樣活動,鼓勵女性們站起來,把我們的能力、柔軟度展現出來。」 與「雲林女創力基地」合作的市集也是本次活動中的一大亮點。現場集結眾多女性創作者,帶來豐富的手工藝品、在地特色小吃、顏料手繪等,展現女性的創意發想,更以自身故事鼓勵參與者不受框架限制,勇於投入熱愛。雲林女創力專案經理簡郁芬說明:「女性都是負責一個照顧的角色,但其實我們有能力跟我們有想要做的事,常常因為家裡照顧而被埋沒,或是想做什麼,但沒有地方可以做、沒有地方可以發展。所以我們集合大家起來,希望大家可以有勇氣走出來。」 除了以活動方式舉辦「俗女節」,推廣女性力量與自主的重要。「俗女村」團隊長年更致力於帶動地方產業,期盼從內到外「翻轉農村」。後壁俗女村長吳翊榛提及:「我們最主要的核心理念,叫做共享、共創、共好,就是大家互相分享,比如說屋主分享他閒置的屋子,我們團隊分享彼此的技能,一起共同創造出不一樣的東西,才可以一起共好。」後壁俗女節結合地方創生與女性力量,推廣在地文化的同時,也展現俗女村特有的「女力」。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生活
第1795期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2024-10-04
【記者周元曦新竹報導】「過去參與地方創生的經驗,以及對文化交流的熱忱,促使我們成立這個團隊。」「青合力」團員,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莊于萱說道。團隊四人將興趣融合,成立「青合力」,希望促進清大學生間的跨文化交流。創團以來的首次活動「異邦行腳初探」在9月29日舉辦,帶領外籍學生實際走訪、認識在地客家文化。 莊于萱分享舉辦此活動的契機,是過去在與外國友人交談時,發覺很難將臺灣文化清楚表達,而清大位於客家文化豐富的新竹,因而萌生用英語導覽方式,向外籍學生介紹客家文化的想法。活動於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行,從客家族群移民歷史、飲食習慣與食物保存,串起一連串的客家故事線。下午更加入搗麻糬、學客家語與分享家鄉文化等動態活動,讓學習不僅止於耳朵和眼睛。「我最期待的環節就是搗麻糬!」來自泰國,現就讀清大國際專業管理碩士班(IMBA)的藍炳雄笑著說道。 「我是客家人,我爸爸一直告訴我神農是我們的祖先,但我不了解客家文化。」藍炳雄在學員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故事。目前居住在泰國的客家人不多,藍炳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身背景卻苦於沒有管道,直到這次發現了「青合力」,以自己聽得懂的語言,了解客家歷史。清大國際學士班的日籍學生菊田杏美則是從未聽說過客家文化,但卻意外能在走訪過程中找到和日本文化的共通點,「園區展出客家作曲家鄧雨賢所撰寫的日語歌謠,歌詞讓我覺得很熟悉。」 清大經濟學系金韋岑也認同此次活動帶來的幫助,分享自己過去也舉辦過台北城中地區的歷史導覽,但「青合力」在內容規劃上更能夠以「讓外國人了解台灣文化」的角度出發,不僅教學方式淺顯易懂,還搭配遊戲互動與手作環節,增加不同國籍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是之前自己舉辦導覽活動時從未有過的想法。 「異邦行腳初探」活動引導來自各國的學生相互認識,提供參與者文化交流的平台。莊于萱認為英語導覽能有效的協助外籍學生了解新竹,未來也希望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協助更多外籍學生認識客家文化與台灣這片土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