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一同作「伴」 禮盒賽盼增農產附加價值
生活
第1718期
一同作「伴」 禮盒賽盼增農產附加價值
2019-12-18
【記者王薇妮宜蘭報導】說到來台灣必買的伴手禮,你會想到什麼呢?「2019北台灣創意烘焙『在地農特產品創意伴手禮』」決賽14日於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舉行。來自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餐飲廚藝系的郭品志與劉經華以「紫地瓜芋泥米穀紅面番鴨酥」、「霸金紫薯地瓜金沙螺旋酥」與「米穀杏仁角鳳梨酥」三樣酥餅綜合而成的禮盒拿下金獎。 參賽選手以玫瑰作為作品造型,為了統一片片花瓣的形狀,仔細地於手中塑型。 圖/王薇妮攝競賽規定選手在三小時內以芋頭、地瓜及米穀粉為主要材料,做出富有創意的伴手禮禮盒。有選手發揮巧思,以精緻外型取勝,如十二生肖動物造型芋頭糕餅、玫瑰造型芋泥蛋黃酥等,十分吸睛。有些作品外觀雖樸實,內餡卻豐富且創新,如包入芋泥、起司與魚鬆的月餅、撒上可可粉的芋頭酥皆讓人印象深刻。 小動物模樣可愛的造型內選手以芋頭作為餡料,以十二生肖動物為發想的酥餅禮盒在現場備受討論。 圖/王薇妮攝兼顧亮眼造型與多樣化內餡的系列作品讓郭品志與劉經華在本次比賽中拿下金獎。「紫地瓜芋泥米穀紅面番鴨酥」以紅面番鴨為造型,內餡結合芋頭香與紫地瓜的纖維口感,外層則有蓬萊米穀粉增添米香;一口咬下「霸金紫薯地瓜金沙螺旋酥」,滿滿的烤熟黃地瓜與鹹蛋黃溶於口中;外層刷上的金粉為糕點增添質感。在「米穀杏仁角鳳梨酥」中,選手以杏仁角增添口感層次,致力和市面上的鳳梨酥做出區隔。精緻外型與口味和諧的餡料受到評審青睞,然而郭品志透露比賽過程中團隊其實曾遭逢重大挑戰,「我們在將烤好的鳳梨酥翻面時,失手打翻。」所幸剩餘時間充足,兩人才能趕緊重做一次,扭轉局勢。 來自南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的黃志揚隊伍不同於其他組的紙製禮盒,選擇以編織籃和絲巾做為包裝,以響應環保。 圖/王薇妮攝糕點口味僅佔競賽評分標準50%,禮盒的造型與擺設是另一項重點,佔35%分數,因此選手無一不用心設計伴手禮的禮盒外觀。來自南開科技大學餐飲管理系的黃志揚表示為了環保,他們選擇以編織籃與絲巾為作品包裝,「伴手禮吃完後那些禮盒都是垃圾,但我們的編織籃和絲巾可以再利用。」 此次的冠軍隊伍、來自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餐飲廚藝系的郭品志與劉經華在過程中即使失誤發生意外,兩人也再次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圖/王薇妮攝比賽由聖母醫護餐旅管理科與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合作舉行,承辦此賽的聖母醫護學生輔導中心主任黃正璋表示宜蘭產業以農業為主,農產價格與銷量起伏會導致農民收入不穩定。他們因此與社區共同發想,利用伴手禮形式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並舉辦此賽期望為社區注入年輕創意。他也提到,比賽規定參賽學生須無償提供配方與做法供社區發展使用,而作品在未來發售時會印上社區與創作者聯名標示,「我們認為這樣才是同時幫助社區,又能讓大學生達成自我實現的方式。」
無毒地瓜葉電池 循環利用葉綠素電解液
新知
第1683期
無毒地瓜葉電池 循環利用葉綠素電解液
2018-10-10
【記者倪旻勤綜合報導】小小一顆鈕扣型電池就能使600公噸的水遭受汙染,面對電池的不環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的曾博仁和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的沈立晴,設計了一款「地瓜葉空氣電池」,以葉綠素作為電解液,讓電池達到無毒、可循環利用的效果。 地瓜葉空氣電池成品圖,外殼是以可以被細菌分解的聚乳酸塑膠製成。 圖/曾博仁提供曾博仁說:「現代化的生活讓人們使用電池的次數愈來愈多,可是我們使用完的舊電池卻不斷在汙染環境。」流入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多來自電池的電解液,因此曾博仁和沈立晴朝著「無毒電解液」的方向做研究,最終成功以葉綠素製成純天然的電解液,並在9月27日獲得「2018 TPCF綠點子創客」徵選活動的冠軍。葉綠素普遍存在植物和藻類中,除了能進行光合作用,也會進行氧化還原反應。但葉綠素的來源非常多元,曾博仁表示,在他們嘗試萃取多種植物的葉綠素後,發現易種植且葉綠素含量高的地瓜葉,最適合拿來做電解液的原料。 地瓜葉中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經過萃取與轉化可以做為空氣電池中的電解液。 圖/倪旻勤攝然而,過去有不少研究嘗試以葉綠素作為電解液,但這些電池通常會遇到電量過低的瓶頸。曾博仁解釋,問題出在葉綠素是脂溶性的化合物,如果要拿來做成電解質,就必須想辦法將其改變為水溶性物質,而後曾博仁與沈立晴成功利用皂化反應改變葉綠素的狀態。「其實我們的電量會優於市面上的乾電池。」曾博仁說明,根據過往的實驗結果顯示,一顆地瓜葉空氣電池就可以讓馬達轉動10小時,串聯四顆可以讓手機從0%充飽到100%兩次,串聯八顆則可以讓300顆LED燈連續亮10小時,因此不會有電池能量不足使用的問題。 曾博仁與沈立晴共同設計的「地瓜葉空氣電池」,無毒且可回收再利用,較一般電池環保。 圖/曾博仁提供此外,曾博仁也提及,不同於一般電池,地瓜葉空氣電池在不使用時並不會進行化學反應,當有需要使用電池時再加入少許的水,葉綠素被浸濕後,才會開始放電,讓葉綠素空氣電池很適合當作緊急儲備電源。在地瓜葉空氣電池中,除了電解液是從自然中的葉綠素提取,其他設計也皆盡量選用對環境友善的材料。「我們整顆電池如果使用完之後,不會有汙染物留下來。」曾博仁說明他的設計,電池負極選用金屬鎂,氧化後可以經過還原再使用;電池外殼採用聚乳酸塑膠、隔離膜使用棉質化妝棉,都是會自然分解的。 地瓜葉空氣電池的結構示意圖,每一層都是經過思考才使用的環保材質。 圖/曾博仁提供不過這個發明目前還存有外型設計上的問題。曾博仁提到,因為地瓜葉空氣電池的形狀和一般電池不同,在使用時可能會需要改變物品連接電池的孔位,此舉反而會造成更多的汙染物。對此,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曾馨柔也說:「聽起來很環保,可是其他的電器產品有沒有那個規格可以一起套用上去,又是一回事了。」 
烘出台灣情 三色地瓜巧入月餅
生活
第1667期
烘出台灣情 三色地瓜巧入月餅
2017-11-29
【記者柯宜妤新竹報導】將麵團混合、塑形、放入烤箱,小心翼翼地擠出鮮奶油、放上水果片,再把成品裝入精美的伴手禮盒,搭配相應的擺飾。「2017全國創意烘焙競賽——台灣情伴手禮」11月26日於中國科技大學新竹校區舉行,開放全國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學生報名參加。比賽特點在於須兼顧「台灣情」和「伴手禮」兩大主題,作品三成的材料須是台灣蔬果,考驗參賽者如何使用在地食材,製作適合贈禮的甜點。參賽學生要在2小時45分鐘內完成調配、發酵、烘烤、擺盤與清潔等所有步驟,時間緊迫。選手們在烹飪會場忙進忙出,展現互不相讓的拚命之情。最後,就讀醒吾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的陳姿汶與李益銓以〈夢之燒〉和〈夢幻雙果捲〉從15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 比賽規定須在2小時45分鐘內完成所有步驟,時間非常緊迫,考驗參賽者的熟練度。圖/柯宜妤攝陳姿汶表示,名為〈夢之燒〉的月餅是他們最自豪的作品。月餅從裡到外由黃、紅、紫三色地瓜組合而成,兼具多層次的味道與繽紛色彩。他指出地瓜是早期台灣常見的主食,現在轉為養生食材,因此選擇地瓜可兼顧台灣特色與伴手禮的精緻性。 〈夢之燒〉從裡到外由黃、紅、紫三色地瓜組合而成,透過食材本身多樣的顏色,令作品色彩繽紛。圖/柯宜妤攝李益銓也補充,為了打破月餅油、酥的印象,〈夢之燒〉使用羊羹的手法來製作外皮,「類似果凍的質地與光澤,更有團圓、幸福的感覺。」 但他們也提到,做好內餡後,將外皮裹上的「覆面」過程是最大的挑戰,必須精細地控制溫度,才能做出光滑的表面。獲得優勝、中國科大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學生林俞君與江孟純則分享,在尋找原料時,發現五葉松為台灣特有植物,又具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可惜的是,五葉松在台灣並不普及,「想以〈五葉松磅蛋糕〉參賽,就是希望推廣對人體有益的食材。」 五葉松具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作者欲透過〈五葉松磅蛋糕〉推廣對人體有益的食材。圖/柯宜妤攝主審、知名點心坊主廚趙嘉林表示,大多參賽者可以做出美觀的甜點,但在味道上仍有進步空間,例如水果的安排,大多選手都是直接切片放上,但若是能以糖或酒稍加調味,味道將更鮮美。他也談到,乾濕、軟硬拿捏不佳是普遍的問題,學生經驗較為不足,須多加練習。主辦單位、中國科大觀管系主任羅旭壯指出,首次見到會場座無虛席的盛況,參賽者和觀眾皆非常踴躍,證明各級學校推廣烘焙專業有成,「感受到學生們個個有備而來,實在非常欣慰。」 就讀醒吾科大餐管系的陳姿汶與李益銓以作品〈夢之燒〉與〈夢幻雙果捲〉獲得冠軍。圖/柯宜妤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