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非典型勞動成趨勢 勞權缺漏仍待制度解方
校園
影音
第1757期
非典型勞動成趨勢 勞權缺漏仍待制度解方
2021-11-18
▲請點擊圖片觀看完整報導。【記者張博涵、劉亭妤台北採訪報導】臨時工讀生在人來人往的街道宣傳活動,外送騎士穿梭在車陣中趕著送餐。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109年的統計,全台「非典型勞工」共有80萬人,包含我們熟悉的外送員、臨時派遣工或是學生打工族。「非典型勞工」就是非直接僱傭關係、採用定期契約或是部分工時的工作,因為契約內容與正職員工不同,非典型勞工不受《勞動基準法》全面保障,因此,普遍面臨低薪、工作不穩定、職業不安全等勞動權益問題。臺灣勞動派遣產業工會秘書長施士青表示,權利侵害屢見不鮮,加班費未給、特休假未休,更因簽訂定期契約,而難以請領資遣費。致力於普及法律知識的新媒體法律白話文運動,14日邀請法律學者和不同類型的工會成員,參與「一國兩制:非典型勞工權益總體檢」論壇,討論非典型勞工在法制面的問題及未來的改革方向。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說明,我國目前無法讓非僱傭的勞動者享有勞動法的保障。常見的外送員、業務員適用承攬契約,相較於僱傭關係,承攬雖然沒有《勞動基準法》的薪資、工時等保障,但勞工能夠自行決定是否接案、上班,工作較為彈性。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勞工仍然受制於公司強硬規範,無法自由選擇上下班時間,簽訂承攬契約卻要負擔僱傭責任,嚴重侵害勞工權益。新竹市平台外送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文萬華直呼:「我們自由嗎?我們並不自由。」他解釋,平台系統寫明可以申請休息至時段結束,但真實情況卻是系統會在休息時間的最後兩、三分鐘自動上線,即使外送員生病了、累了,都得每個小時起床、拒單。台灣的非典型勞動人口中,以勞動派遣人數最多。派遣勞工多數以定期契約先受雇於派遣公司,再由派遣公司指派到要派單位上班,而要派單位掌握了三方權力的核心。派遣勞工常面臨和正式員工同工不同酬的待遇,或遭要派單位要求派遣公司解僱、調職,更因臨時性、短期性的契約而無法請領資遣費,使派遣勞工陷入低薪、工作不穩定、缺乏就業保障的窘況。施士青表示,派遣公司經常被迫接受要派單位的要求,再壓榨這些派遣勞工,「要派單位就是一個派遣關係裡的大魔王。」隨著工作類型愈來愈多元,非典型勞動人口急遽增加,卻始終無法得到足夠的社會保障,在勞動市場追求彈性的趨勢下,要如何維護非典型勞工的權益,成為台灣社會正面臨的難題。
【社論】僱傭與承攬關係皆存利弊 外送員權益仍難獲保障
校園
第1709期
【社論】僱傭與承攬關係皆存利弊 外送員權益仍難獲保障
2019-10-17
宅經濟興起,美食外送員成為現代熱門且新興行業之一,外送員可分為正職及兼職,其中兼職工作時間彈性,使不少大學生為了補貼家用、賺取零用錢,選擇在空閒時間接單。然而現今,許多外送平台的制度要求外送員必須多接單、達到一定外送趟數才能領取獎金,使得外送員常在道路上搶快而發生交通事故。 而近期接連發生多起外送員車禍事故,終於促使政府開始正視外送員的勞動安全問題。勞動部於14日針對國內兩大外送平台foodpanda及Uber Eats進行勞檢,由於勞動部認為平台業者指定工作時段,且外送員若無法於選擇時段接單,要在24小時內回報公司。平台業者更要求外送員穿著制服、使用制式名牌圖示保溫箱、車身須貼貼紙等規範,其中具有一定程度指揮關係、有組織從屬性。因此最後判定兩家業者與外送員屬於「僱傭」關係,意即平台業者必須替接案者加保勞保及健保,並負起雇主責任;倘若發生勞資糾紛,接案者也有權向地方勞工局進行申訴。 近期多起美食外送員交通事故,使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之關係成為熱門討論議題。 圖/取自Uber Eats粉專然而,foodpanda於15日發布聲明仍再度強調,平台與外送員間為承攬關係,無須負責外送員的勞保、健保與退休金等,且提供給外送員的保障已超過法定要求,並無違法之處。於是,平台業者開始被戲稱是「假承攬、真僱傭」,目的就是為了規避其該負的企業責任。 姑且不論平台業者與外送員間的關係究竟為僱傭抑或是承攬,若是平台業者開始以勞動部裁定兩者間是僱傭關係為由而加強督導,甚至強制規範上班時間,那麼失去原先彈性的工作模式及時間,對外送員來說真的有益處嗎?是否會使外送員無法成為兼職工作,反而大幅降低兼職者的收入呢? 根據商業周刊的投書,外送員權益的問題,在日本也曾被討論過,「為什麼外送員不能享有最低工資、有薪假或是任何職災保險?」當時,日本 Uber Eats 的企業關係部部長桐明詩織回應:「如果由Uber Eats 強制外送員加入勞工保險, Uber Eats 與外送員之間就成了僱傭關係,這便失去 Uber Eats 原本希望外送員是在正職工作之餘,對於時間有效運用的本意。」他認為,外送平台成立的原則,就是希望讓更多人善用多餘的時間。而這似乎也代表外送員喪失時間彈性與否仍端看業者的決定。 目前日本Uber Eats外送員已成立外送員聯合會,性質相似於我國的工會,經由組織向平台業者爭取自身權利,至今也已成功跟業者協調、開始一套「傷害補償制度」。從10月1日起,若日本Uber Eats 的外送員在接單期間發生任何交通事故,皆可透過「傷害補償制度」獲得賠償。 反觀我國情況,勞動部勞動關係司長王厚偉表示:「勞動部正在加速研擬參考原則,用更白話的方式讓民眾了解工作性質,避免產生『假承攬、真僱傭』,預計11月底前完成,並盡速公布。」而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則期望:「針對在僱傭關係之下,雇主不能逃避應有的法定義務,應透過更嚴密的勞動檢查,讓勞動者的權益有更充分保護。」 在勞動部認定僱傭關係後,政府承諾會督促業者改善,然而事實上,10月的多起外送員事故並不是首起外送員車禍事件,政府遲來的作為不禁讓人感嘆,任何勞工的權益不應只在選舉前才拿出來討論,並淪為各政黨選前的政績或箭靶才是。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