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友善生理用品計畫成效不彰 專家籲由決策單位主責
校園
第1798期
友善生理用品計畫成效不彰 專家籲由決策單位主責
焦點
2024-11-07
【記者吳妤潔報導】10月21日,臺灣學生聯合會於教育部外召開記者會,指出教育部去年開始推動的「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以下簡稱該政策),因各校缺乏經費和政策宣導不確實等原因,導致實施狀況不理想。臺灣學生聯合會理事長翁歆媃呼籲,政府政策立意良善的同時,也要兼顧實際考量。 翁歆媃表示,該政策能否長久實施,除了最根本的經費問題,校方意願也是因素之一。「即便教育部沒有給錢,重點是校方有沒有心要做這件事情、願不願意多拿這筆錢出來。」他坦言,提供生理用品所需的費用相較其他校務發展的金額並不龐大。 對於校內目前實施該政策的狀況,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學生蘇子絜認為,供給站的分布有限以外,補貨也不夠即時,「這樣會連臨時救助的功能都無法發揮。」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呂同學(化名)也表示,校方提供的生理用品多以護墊為主,他建議若經費充足,可以提供更多樣的品項。國立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學生王映筑則指出,許多學校採用登記制領取,「反而造成校方覺得(提供生理用品)是很大的業務量,就會要實施不實施的。」在宣導方面,蘇子絜認為除了透過張貼海報,校方也可以在新生訓練時告知學生,「否則沒有關注學校社群平台的話,有可能就錯失這樣的資源。」 談到預算是否充裕,國立中山大學總務處事務組長黃靜怡表示,校方的作法是在購買衛生用品的預算內增列生理用品項目,因此不會有額外的經費負擔。他也提到,中山自110學年度起就自主實施該政策,「學校希望全面推動,或許沒有每一間廁所都有,但是在教室多的樓層、各個系辦都會有。」政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委員楊芊卉則說明,目前校內除了學生會與廠商合作設置的供給站外,在圖書館與宿舍服務中心的櫃台也有提供生理用品。雖目前經費尚充足,但因各校規模不一,由教育部統一補助將更有利於政策推動。 除了最多人提及的「加強政策宣導」和「挹注更多經費」外,非營利組織小紅帽在《2024 校園「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落實情況調查》中,建議校方應具備主責單位,負責管理、補充生理用品。針對校園生理用品事務的責任歸屬,政大學生會副會長許瑞兒提到,目前各校在執行該政策上多交由性平會辦理,他認為教育部應建立統一規則,避免性平會不積極處理的狀況發生。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陳芬苓直言,社會習慣把女性議題丟給女性專屬的機構處理,但這些機構實際上是被邊緣化的,「所有的主流政策都該將性別納入考量,要委責學校的性平組織,其實就是典型的把性別議題邊緣化的做法。」他建議將層級提升至學校主要的決策層次處理,確保女性議題不會受到忽視。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影音
第1796期
藝術季融香山特色 居民攜藝術家活絡農村
2024-10-18
【記者蔣若暄、何依庭採訪報導】孢子蒝設計工作室於12至27日在新竹市香山區舉辦《野山之隅:香山農村藝術創作季》。工作室邀請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參與三個共創計畫,連結海山、茄苳和中隘社區的特色與空間,舉辦一日走讀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走入香山。 孢子蒝設計工作室主理人楊珊(化名)解釋:「藝術的能量注入,可以讓本來像止水一般的環境注入新的活水。」民眾會特意為了藝術季前來香山,在地的居民也透過藝術創作,將自己的想法或對藝術的詮釋展現出來。 走讀第一站來到海山社區,活動中心的牆上展示著攝影師王阿福(化名)的系列作品《芒種計畫》,照片呈現出海山社區的景象,紀錄當地長者的日常生活。「我希望長輩現在或是將來再回頭來看這些作品,會覺得說有來社區這裡跟大家一起生活很有意義。」他補充道。 工作室安排民眾體驗海山特色活動「長輩為你沖咖啡」,品嘗由居民親自沖泡的咖啡。為了維持長輩的身體健康,社區開設課程讓長者學習手沖咖啡。此外,社區也將咖啡粉外銷,希望藉此創造就業機會吸引青年回流。海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鏡涼表示:「老人和年輕人一定要結合,不要讓年輕人覺得來社區很可怕。我們長輩也因為課程的關係,非常了解現在年輕人的社會。」 印有植物紋路的藍染布料是由中隘社區居民與當地藝術工作室共同創作的作品〈堤畔踩青〉,中隘社區總幹事劉秋玉說明希望將當地植物與藝術結合,「長輩平常都忙於農務,這種花草對他們來講都覺得很頭痛。」因此,他們以社區常見的花草葉片進行移印,融合自然資源與傳統藍染工藝。劉秋玉分享藝術共創的目的,「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讓他們覺得原來身邊的這些雜草也可以變成藝術品。」 在社區居民的帶領下,民眾接著走入茄苳社區古厝。茄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一郎談到農村與藝術的結合,「因為藝術季的導入,讓我們覺得藝術在農村也可以創造出想像的空間。」作品《回茄》使用家中的板凳與廢木,讓社區居民發揮創意,希望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回「茄」的溫暖。陳一郎說:「我們有孢子蒝這個年輕的團隊回到鄉裡面,他們也是在地的新竹人,願意伸出手來協力社區發展。」。 藝術季透過導覽活動,吸引青年回鄉,也讓更多人認識香山這塊純樸的「烏托邦」。
朝陽科大勞作教育改革 專家:應落實教育意義
校園
第1796期
朝陽科大勞作教育改革 專家:應落實教育意義
2024-10-18
【記者林宜婷報導】朝陽科技大學學生雞丁(化名)9月23日在Threads發文,指出校內勞作教育課程改革後,學生清掃時段與梯次減少,導致校園環境髒亂,引發討論。朝陽科大學生會長江柏叡回應,校方目前招募工讀生以增加清潔人力,並將滾動式調整政策。 朝陽科大以往由學生負責校園環境整潔,並將其作為勞作教育的內容。每天共有三個時段實施環境清潔,分梯次及區域進行打掃,也設置幹部教導環境清潔要領、督促學生,在必要時協助清潔。而因應教育部3月下旬發函,說明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應符合課程性質,校方自113年第一學期開始,改為每周一次固定時間及區域打掃,也縮減部分垃圾桶配置。因此,清掃的人力相較以往減少許多,導致校園環境髒亂。 因應勞作教育改革造成的環境髒亂問題,江柏叡表示,學校及新生都還需要時間適應與訓練,目前校方已增招工讀生,學生會及校方也仍在觀望改革後的運行及成效,以此滾動式調整政策方向。曾任勞作教育課程實習幹部小文(化名)則認為,環境整潔與勞作教育應分別處理,勞作教育課程雖已實行多年,但學生認為該課程僅維持校園環境,並無實質學習意義。他建議,校方可以考慮聘僱清潔團隊,或強化學生對於勞作教育的理解。 對此,臺灣服務學習學會理事長卓妙如也認為,勞作教育應該要更扣合課程目標,強化學生對於勞作教育意義的認知,讓學生主動參與。東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張鑫隆則從法律觀點強調,勞作教育存在強迫性勞動的疑慮,學校需衡量勞作教育的學習性質。他也補充:「在對價以及有意願之下,它(勞作教育)才能夠實施。」朝陽科大學生事務處服務學習組仍在調整配套措施,截至出刊前,並無正面回應。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藝文
第1796期
《跟著光的軌跡走》探自我 藝術家以光映內在感受
2024-10-18
【記者姚孟汝新北報導】「光代表我們追尋希望和探索自我的過程。」就讀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的三位學生王慈優、張訓安和吳姿穎,即日起至18號的週間時段,於華梵霓虹5樓的藝術中心舉辦《跟著光的軌跡走》,三人以「光」的意象為題,用畫作各自展現探索希望的過程。 進入展場,率先映入眼簾為系列作品《擁抱》。王慈優透過一系列畫作敘述一顆曾為宇宙中最閃亮的星星,在墜落後失去光芒,儘管有旁人協助,卻難再恢復閃耀的故事。王慈優以水彩和色鉛筆,勾勒角色緊緊擁抱著星星的畫面,為此他補充:「擁抱的溫暖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他希望藉由這件作品,讓人們在缺乏自信時,能夠想到身邊的人。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學生廖柏愉認為:「作品讓我體會到知心人之間陪伴所帶來的溫暖,溫柔而堅定的支持讓人心安。」 走入轉角,張訓安以多幅不同形狀的纏繞畫作品《足跡》,穿插代表光芒的金色點點,為觀者排列出一條流線型的軌跡,引領觀眾的觀看視線。張訓安創作纏繞畫的動機源自於母親,在她的建議下到社區大學跟年紀稍長的阿姨們一起學畫畫,這段時期因為阿姨們的鼓勵,對於張訓安建立繪畫自信是一段很重要的回憶。《足跡》使用不同類型的筆創作,並以牛奶筆點上白色光點。「我很喜歡光點, 因為會讓我覺得很有希望。」張訓安補充道。 展場最後,則是吳姿穎以人魚與兔子做為自我投射的作品。畫作〈紅色人魚〉以暗紅色作為背景,與畫中高明度的美人魚呈現出對比,象徵美人魚本身便是光芒的存在,然而這道光相比於希望,更帶有質疑的特質。吳姿穎說:「我在不斷地自我質疑中,逐漸形成的畫面會讓我對當下的自己產生更多了解,甚至發現平時忽略的需求或矛盾。」作品〈逆光〉則詮釋出吳姿穎對光的兩面性思考,他刻意隱藏畫中兔子的表情,「因為我不想讓觀眾直接從視覺上預設兔子是面對或背對著它後面的光。」他補充道。對吳姿穎而言,光除了可以象徵希望,也可以解讀為通往毀滅的指引。 「光」這個主題,在三人的詮釋下雖看似有著不同的意義,但其所展現的皆是他們透過光對希望的追尋和探索自我的過程。王慈優道:「本次展覽中,光象徵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跟希望。」觀眾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三年級學生莫曉彤認為,最吸引他的作品是〈紅色人魚〉,他表示,進入展覽會場後會特別被畫布抓住視線,加上顏色跟白色牆面對比強烈,十分引人注目。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藝文
第1796期
《反客為主》翻轉主流語境 展覽揭客家文化魅力
2024-10-18
【記者林偌甯台北報導】走進熟悉的生活空間,卻發現蘊含客家文化的巧思。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的簡基米,與現就讀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的洪以諾以作品《反客為主\語境顛倒》,參展《詞彙之境藝術作品徵件展》,自11日起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展出。兩人以身為客家人的身份出發,透過建立便利商店、辦公室兩種日常場域,翻轉華語和客語的語言地位,邀請民眾一同進入「反客為主」的假想世界。 談到創作動機,簡基米說明,當他在外想要以客語與母親溝通時,卻感受到周遭環境不存在客語交流的尷尬感,促使他思考社會將華語當作主流語言漸趨極端的情形並非理所當然。便與同為客家人的洪以諾,共同反思對客家血統的文化認同,並一同創作。 因此兩人以客語成為主流語言的世界觀,建立讓人倍感熟悉,卻又陌生的環境,增加民眾觀展的衝擊感。將台灣人熟悉的超商、辦公室,結合充斥客語元素的文本,設計除了語言之外與生活情境相似的情境。「透過生活化的場景,我們希望讓觀眾來到這個場景後可以輕易理解,迅速地進入到這個世界觀。」洪以諾解釋。 步入展場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間超商,超商商品是結合真實存在的商品和客文化設計而成,且刻意挑選中文和客語漢字形體有明顯差異的品項,民眾能在欣賞作品時以「大家來找碴」的方式,觀察展覽中的超商和現實的異同。兩位藝術家更開發「反客為主結帳掃碼機」,掃描包裝上的條碼便能取得商品由來、客語漢字與發音,藉由互動沉浸體驗客語的魅力。 另一場景為設法振興華語的行銷公司,辦公桌上的電腦螢幕顯示數則以客語漢字撰寫的合作信件,並播放華語教授在教學場域中面臨困境、奶奶企盼用華語和子孫交流的單頻道錄像。然而兩人在現實與反客為主世界中身分顛倒,華語教授是傳授客語的教師,奶奶則以客家話為母語,他們表露出對華語的擔憂,實際上是面對客語邊緣化最真實的心聲。簡基米說:「我們呈現華語是弱勢的世界,把大家放到華語的鞋子裡面,讓大家設身處地去想『客語』在現實中面臨的困境。」期盼以華語成為弱勢的荒謬感,刺激民眾反思多語言族群之間相互同理及尊重的必要性。 觀眾顏亦均說:「習慣任何事物和文字都應該以華語表述的成見觀展,會造成感官顛覆的錯亂感。」這場探索台灣社會語言權力關係的藝術行動,試圖以更趣味、互動性的方式,萃取生活中被沖淡的客家符號,做為引領觀者認同本土語言價值的媒介。觀眾楊矞菁也分享觀展過程中使用掃碼機聆聽客語發音並嘗試跟讀,讓她和客語之間的距離感被過程中的互動稀釋,「語言還是要用講的,跟聽的才是最可以去流動的。」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藝文
第1796期
融合手語及戲曲 《未命名》尋身分認同
2024-10-18
【記者李香霆報導】「如果我們對語言的認知,都可以跨出自己的邊界一點點,那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來自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的Co-create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邀請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聽、聾表演者共創,以共融劇場的形式推出《語言邊界》展演。其中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研究所的黃祺芳,與來自聾人家庭的手語翻譯員洪紫鳳,結合手語及戲曲,以作品《未命名》探討追尋身份源頭的糾結情感。 「有時候會覺得雖然我是客家人,但我身上卻沒有一個關於客家的深刻感覺。」儘管黃祺芳出身客家村落,但進入台灣戲曲學院學習客家戲曲後,才發現自己對於客家文化的陌生與疏離。加上從小學習的舞蹈和西方戲劇表演,與客家戲曲的身體表現截然不同,種種一切讓他對自我產生掙扎與迷惘。黃祺芳將這些想法帶進此次的共融劇場,告訴觀眾不必一味地尋求認同,理解和包容也同樣重要。 身為CODA(Child of Deaf Adults)的洪紫鳳,日常以口語與外界溝通,而手語則為他搭起與父母對話的橋樑。由於手語的思緒脈絡比起口語更為直接,讓他無法透過手語傳達出隱晦抽象的情緒,洪紫鳳說:「手語對我來說是很親密的語言, 可是我也深刻的感受到我有些思緒沒有辦法完整傳遞給爸媽。」兩種語言使用上的差異,有時也令洪紫鳳對於CODA的身份感到孤獨且存在隔閡。 有別於傳統利用舞台佈景去呈現故事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在本次表演中僅利用戲曲跟手語的肢體動作向觀眾描繪畫面。「我們想要找到彼此的共同語言,手語跟戲曲手勢好像就有某一種關聯性。雖然我們是不同文化背景,但我們想要試圖有些交集。 」黃祺芳說道。此外,為了在不同語境中,交織彼此的文化背景,黃祺芳和洪紫鳳採用即興的表演方式,讓觀眾抽取與他們生命經驗有關的字卡,隨機排演成一段段的情節,並以戲曲的身段與手語傳遞給觀眾。 直到最後一張字卡「跳舞」,狹小劇場中的燈光全滅,只剩下一道隱晦的橘紅色燈光。黃祺芳想藉由有如黃昏時分般的燈光設計,傳達《未命名》的內涵,「黃昏它其實是一個魔幻時刻,大地正不穩定地轉換空間,很像我們兩個人面對身份的不確定。」 在唯一的光源之下,舞者開始舞動肢體,沒有任何背景音樂,沒有統一的動作標準,兩位舞者各自勾勒著內心世界的呢喃。對於黃祺芳而言,他想像著客家八音的旋律,而洪紫鳳則回憶起兒時與媽媽互動的記憶。觀眾林郁如分享:「有種把耳朵關起來,用聾人的視角去看這個表演,會讓我更專注地去看舞者的動作和表情。」 演出除了融合兩位創作者的生命經驗,也透過戲曲中的肢體語彙和手語語言呼應本次展演主題《語言邊界》,在不同的語言之間找出共鳴。洪紫鳳說道:「我們不單只是所謂的手語和戲曲代表人,我們其實是把生命經驗帶到這裡,讓大家看到我們不一樣的生活背景在這個場合運用同樣的肢體元素,會如何創造出什麼火花。 」希望透過戲曲和手語表演相輔相成,連結不同文化間的互相理解。
複合媒材描摹回憶場域 謝志康試圖探尋「家」的意義
藝文
第1795期
複合媒材描摹回憶場域 謝志康試圖探尋「家」的意義
2024-10-04
【記者邱雅郁台北報導】 「對我而言,『家』承載著表達自我、保存記憶及提供庇護的功能。」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謝志康,今年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9月28日起於金車文藝中心台灣南京館舉辦個展《家-物》。謝志康過往以社會寫實風格為主題,疫情後使他開始思考「家」的意義,藉由展現自己、空間與物件三者的關係,勾勒出他的生活碎片。 謝志康兒時家人工作忙碌,與他們相處的時間很少,而在離開家後,獨自居住的生活,讓他感覺更像是自己與空間相處。因此他的作品多以對「空間」的描繪作為創作主題。與展覽同名的作品〈家-物〉是謝志康首次採用現成物創作,以母親從馬來西亞寄來台灣的感冒藥為媒材,在等比例放大的藥盒平面圖上繪出印象中馬來西亞的家中格局。疫情至今,未曾回家的謝志康以象徵母親關愛的藥盒,呈現他與家人之間的聯繫。 身為留學生,在外租屋使謝志康經常需要搬家,「遊牧式生活」是他在台灣留學的寫照。疫情這段時期凸顯空間與他的連結,促使他重新思考「家」的定義。他說:「只要有我存在的地方,那裡就是家。」在作品〈家與家〉中,畫面左右兩方分別代表馬來西亞的家與台灣的家,左方拼貼畫布,將地板延伸出畫框外凸顯家的碩大,缺少生活物件的空間代表在家中的壓抑。位於中間、佈滿各式家具的窄小房間則是謝志康在台灣的家。他回憶起小時候,父母親很嚴格也相當忙碌,家人希望他讀書而他卻只想要畫畫,使他感受到在馬來西亞無法創作的不自由。作品利用空間大小、陳設多寡的對比,傳達出儘管馬來西亞的家再大,他卻是受約束的,而台灣的家雖小,他卻在其中感到自由與愉悅。同樣在外租屋的觀眾綠豆(化名)說:「遊牧式生活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 對謝志康而言,所有物件都是富生命力的,超現實的強烈色彩是他表現鮮活物件的方式。雖然謝志康的畫作缺乏人物,但他認為透過物件便足以描述所有者的特質與生活痕跡,使觀者能感受到人的存在。作品〈那時候〉便以12張圖代表一年12個月,重覆著同樣的空間,卻包裹上不同鮮豔色彩。謝志康回憶起,畫中吧台是小時候因成績不好被爸爸訓斥的地方,吧台上頭的書籍,則象徵爸爸與學業。右下角不同顏色的色鉛筆隱喻著想畫畫的他。他試著透過繽紛的色彩將回憶包裹起來,以保鮮膜拓印降低深色吧台在畫中的存在度,卻沒想到在完成後代表著童年陰影的吧台卻仍突出,彷彿回憶永遠是他的一部分。 從學生時期到進社會工作,隨著心境的轉變,謝志康表示,未來將會繼續以「家」為主題,「前期作品較注重感性,現在的我會先揉合理性去構圖後才創作。」金車文藝中心策展企劃李思廷說:「謝志康的觀察敏銳、心思細膩,透過不同階段的融合與轉換,期待看到他以後的作品。」謝志康更提到未來將嘗試申請駐村計畫,體驗不同形式的「家」。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生活
第1795期
時裝秀融藍染技藝 義民祭以青年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2024-10-04
【記者王保伶報導】113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以下簡稱新北義民祭)於9月28日至30日在新北市民廣場熱鬧登場,活動以「青年」為主軸,加入服裝秀、青創市集等項目,透過青年視角詮釋客家傳統文化,鼓勵年輕族群投入客家藝術創作。 服裝秀由與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以下簡稱新北客家事務局)合作的亞東科技大學材料織品服裝系織品服裝設計組負責,結合客家傳統藍染技藝和二手衣再設計,體現「愛物惜物」的客家精神。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副教授徐秋宜說:「我們藉由這樣的成果,表達『永續時尚』、『永續衣櫃』的議題和精神。」除了服裝秀外,會場另一邊的青創市集,提供青年展示創新產品的機會。其中宏國德霖科技大學販賣融合新式烹飪技巧和客家傳統食材的「新客家飲食」,如桔醬泡芙、古早味飲品等,翻玩懷舊味覺記憶,創造復古美食體驗。駐足攤位聽學生介紹產品的人潮眾多,非客家人的民眾宜婷(化名)表示,透過市集推廣客家飲食,更能讓人們認識客家文化。 身為客家子女,同時負責服裝秀設計和走秀的亞東科大織品服裝設計組學生Jessica(化名)提及,在設計服裝前特地研究過客家建築使用的圖案,希望藉由了解文化設計出新穎的服裝。她慎重地說:「理解一個文化後,再創作與其相關的作品,是對這個文化的尊重。」除了尊重文化外,德霖科大餐旅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鍾碧姮也不斷強調,年輕人承襲客家傳統時,應當以過往風俗為基礎,開創新的傳遞形式,讓未來世代願意了解與接受。「學生研發的桔醬泡芙,讓民眾能夠認識客家的美食特色。」鍾碧姮補充道。 「大部分人不會在生活中接觸到客家文化,便會漸漸遺忘它。」宜婷說道。在參與新北義民祭後,民眾更能體會到客家文化的傳承意義。而身為客家人的民眾善融(化名)也笑說:「看到年輕人不會把文化丟掉,能夠珍惜,是非常珍貴的事。」新北市客家局則表示,未來會繼續增加各領域年輕人參與客家事務的機會,利用他們的創意和專業,讓下一代不斷延續客家精神。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生活
第1795期
領外籍生體驗在地文化 「青合力」促跨國交流
2024-10-04
【記者周元曦新竹報導】「過去參與地方創生的經驗,以及對文化交流的熱忱,促使我們成立這個團隊。」「青合力」團員,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莊于萱說道。團隊四人將興趣融合,成立「青合力」,希望促進清大學生間的跨文化交流。創團以來的首次活動「異邦行腳初探」在9月29日舉辦,帶領外籍學生實際走訪、認識在地客家文化。 莊于萱分享舉辦此活動的契機,是過去在與外國友人交談時,發覺很難將臺灣文化清楚表達,而清大位於客家文化豐富的新竹,因而萌生用英語導覽方式,向外籍學生介紹客家文化的想法。活動於湖口好客文創園區與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行,從客家族群移民歷史、飲食習慣與食物保存,串起一連串的客家故事線。下午更加入搗麻糬、學客家語與分享家鄉文化等動態活動,讓學習不僅止於耳朵和眼睛。「我最期待的環節就是搗麻糬!」來自泰國,現就讀清大國際專業管理碩士班(IMBA)的藍炳雄笑著說道。 「我是客家人,我爸爸一直告訴我神農是我們的祖先,但我不了解客家文化。」藍炳雄在學員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故事。目前居住在泰國的客家人不多,藍炳雄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身背景卻苦於沒有管道,直到這次發現了「青合力」,以自己聽得懂的語言,了解客家歷史。清大國際學士班的日籍學生菊田杏美則是從未聽說過客家文化,但卻意外能在走訪過程中找到和日本文化的共通點,「園區展出客家作曲家鄧雨賢所撰寫的日語歌謠,歌詞讓我覺得很熟悉。」 清大經濟學系金韋岑也認同此次活動帶來的幫助,分享自己過去也舉辦過台北城中地區的歷史導覽,但「青合力」在內容規劃上更能夠以「讓外國人了解台灣文化」的角度出發,不僅教學方式淺顯易懂,還搭配遊戲互動與手作環節,增加不同國籍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是之前自己舉辦導覽活動時從未有過的想法。 「異邦行腳初探」活動引導來自各國的學生相互認識,提供參與者文化交流的平台。莊于萱認為英語導覽能有效的協助外籍學生了解新竹,未來也希望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協助更多外籍學生認識客家文化與台灣這片土地。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藝文
第1789期
從鏡頭回望家往事 劉耀鈞反思親子牽絆
2024-07-02
【記者王華琳新北報導】「我不是要跟家庭和解,而是當我了解為什麼痛苦掙扎時,才會明白我為何這麼急迫地想尋求存在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博士班學生劉耀鈞於9日起,在臺藝大北側聚落38.07.08展間舉辦個展《再等我一下,快到家了》。他將自身的口頭禪化為展覽名稱,傳達自己與他人的距離感,並暗示一切的終點依舊是家庭。該展透過影像記錄藝術家的原生家庭,以及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探討自己、家人與創作三者間微妙的羈絆。 《直至休耕》的拍攝過程,讓劉耀鈞不僅重新審視與家人的關係,也發現家庭對他創作的影響。 圖/王華琳攝「藉這個契機再回歸家庭後,我重新意識到家人,對我來講其實很重要。」劉耀鈞說明,他年初所拍攝的紀錄片《直至休耕》,講述隨著阿公、阿婆年紀增長,自家農田終將面臨休耕的故事。在過程中,他慢慢意識到家庭對價值觀與行為的影響,再加上家人無法理解自身創作的隔閡,讓劉耀鈞選擇以第三方的「攝影師」身分重新回到家庭,分析並挖掘問題與起因,尋求被家人接受的歸屬感與身分認同。劉耀鈞偶然於老家櫥櫃中,翻出父母過去的結婚影片,發現了這段與自身相關,但他卻不存在於畫面的影像。作品〈關於過去的一場婚禮〉呈現傳統婚禮中,重視「儀式感」的繁複禮儀。「就像是攝影過程中的準備程序一樣,並非是浪費時間。」他認為繁瑣的婚禮儀式讓人更珍惜家庭價值,因此他透過此創作,試著思考家人在他心中的意義。劉耀鈞也保留原始影片中的粗糙與晃動感,「對我來說它的溫度在於複雜與儀式,但是為什麼會有溫度,可能是因為你從這個時代,遙望過去已經追不回來的記憶。」 劉耀鈞透過現今所習慣的觀看規格,呈現過去畫面,藉此探討影像的時代性。 圖/劉耀鈞提供在作品〈打板計畫〉中,劉耀鈞以電影的「打板」動作介入日常生活,從和阿婆看似文不對題的交流,到「擲筊」詢問神明是否該成為藝術家,最終卻獲得三個笑筊的結局。「這體現我與家人的互動,它好笑但是其實是一種無奈。」劉耀鈞說明,作品中看似荒誕奇妙的事情發展,其實暗示著個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缺失感。期盼能獲得家人回應與理解的他,卻只能將渴望轉移至神明上,從中獲得回覆與認同。觀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生陳俊宇認為,創作者通常在面對與自身相關的事件時,都會有所保留,「但他卻很誠實地去面對,以我對他的認識來說,他的誠實有時候也是某種不得已。」 作品〈打板計畫〉旁.地上放置了許多反面的筊,與一個正面的筊,呼應影像中的情景,也象徵不斷祈求的盼望。 圖/王華琳攝在〈Still landscape〉中,劉耀鈞將盲蛾停留在手上疤痕的影像,以模仿舊電影規格的形式呈現在燈箱上。他認為蛾會隨著光的方向前進,「就像我一直在追光,從城市的中心追逐到邊緣,但其實光源就是我對於攝影的迷惘。」雙頻道錄像作品〈A blind moth〉,右側是劉耀鈞在未找到攝影主題核心時所拍下的影像內容,如同日記一般記錄著當下的心態與生活。而左側則是相隔三年後臨摹過去氛圍所拍攝的影像,隨著時間與環境的變化,即便存在許多臨摹過去的部分,依然無法完全還原當下的氛圍與情緒。 劉耀鈞將影像以仿舊的形式作處理,他認為記憶看似模糊且破碎,但實際上卻能拼湊成一件完整的事物。 圖/劉耀鈞提供「原本很擔心變成我一直在談論自己家的事情,但後來發現家人間的溝通問題,其實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況。」劉耀鈞提到,他的藝術家朋友都能對家人不理解的情況產生共鳴,但他仍試圖將這份心得轉化成作品,讓更多人思考自身與家人的相處關係。觀眾梁煜培認為,劉耀鈞在製作〈A blind moth〉時不清楚自己的創作,家裡也不理解他的事情,「但你可以感受到內容非常真實,作品都有一個很強烈的特徵,他把自己的煩惱思考直白地揭露給大家。」 劉耀鈞將自身工作室搬入展場中,以塑膠布幕象徵工廠般的生產區域,並在展期間以「無人的展間」為題,拍攝紀錄片。 圖/劉耀鈞提供 劉耀鈞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以記憶般瑣碎無序的方式進行播放,同時又以圓型框架聚焦作品,創造獨特的「失焦感」。 圖/王華琳攝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