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總覽
view
更多新聞總覽
校園
文大視天氣調整候車點 學生盼公告更及時
2024-11-15
校園
服務中心搬遷惹議 中興住宿生控權益受損
2024-11-15
國際
美大學校園推投票政策 盼提升青年政治參與度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大學事】強颱災損致通勤困難 師生盼大學視災情自主停課
2024-11-15
國際
馬大服儀指南多次惹議 學生呼籲校方修改多次穿依規定
2024-11-15
國際
伊朗女大生脫衣抗議 頭巾令再引衝突
2024-11-15
校園
中教大成立邵族知識研究中心 推全民理解原民文化
焦點
2024-11-15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首頁
新聞總覽
全部文章
返回首頁
新聞期別 :
請選擇...
第1799期
第1798期
第1797期
第1796期
第1795期
第1794期
第1793期
第1792期
第1791期
第1790期
第1789期
第1788期
第1787期
第1786期
第1785期
第1784期
第1783期
第1782期
第1781期
第1780期
第1779期
第1778期
第1777期
第1776期
第1775期
第1774期
第1773期
第1772期
第1771期
第1770期
第1769期
第1768期
第1767期
第1766期
第1765期
第1764期
第1763期
第1762期
第1761期
第1760期
第1759期
第1758期
第1757期
第1756期
第1755期
第1754期
第1753期
第1752期
第1751期
第1750期
第1749期
第1748期
第1747期
第1746期
第1745期
第1744期
第1743期
第1742期
第1741期
第1740期
第1739期
第1738期
第1737期
第1736期
第1735期
第1734期
第1733期
第1732期
第1731期
第1730期
第1729期
第1728期
第1727期
第1726期
第1725期
第1724期
第1723期
第1722期
第1721期
第1720期
第1719期
第1718期
第1717期
第1716期
第1715期
第1714期
第1713期
第1712期
第1711期
第1710期
第1709期
第1708期
第1707期
第1706期
第1705期
第1704期
第1703期
第1702期
第1701期
第1700期
第1699期
第1698期
第1697期
第1696期
第1695期
第1694期
第1693期
第1692期
第1691期
第1690期
第1689期
第1688期
第1687期
第1686期
第1685期
第1684期
第1683期
第1682期
第1681期
第1680期
第1679期
第1678期
第1677期
第1676期
第1675期
第1674期
第1673期
第1672期
第1671期
第1670期
第1669期
第1668期
第1667期
第1666期
第1665期
第1664期
第1663期
第1662期
第1661期
第1660期
第1659期
第1658期
第1657期
第1656期
第1655期
第1654期
第1653期
第1651期
第1650期
第1649期
第1648期
第1647期
第1646期
第1645期
第1644期
第1643期
第1642期
第1641期
第1640期
第1639期
第1638期
第1637期
第1636期
第1635期
第1634期
第1633期
第1632期
第1631期
第1630期
第1629期
第1628期
第1627期
第1626期
第1625期
第1624期
第1623期
第1622期
第1621期
第1620期
第1619期
第1618期
第1617期
第1616期
第1615期
第1614期
第1613期
第1612期
第1611期
第1610期
第1609期
第1608期
第1607期
第1606期
第1605期
第1604期
第1603期
第1602期
第1601期
第1599期
第1598期
第1597期
第1596期
第1595期
第1594期
第1593期
第1592期
關鍵字搜尋 :
搜尋
全部文章
校園
國際
新知
藝文
生活
體育
專題
影音
藝文
第1593期
林晏竹重現自然生活 拉近人地距離
2015-04-15
林晏竹個展《枕流漱石》,透過結合自然物的生活裝置創作,傳達作者想枕天地而居的慾望投射。 圖/游育慈攝【記者游育慈新北報導】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所學生林晏竹4日於竹圍工作室土基社舉辦個展《枕流漱石》,將家具結合竹圍當地素材,在水泥住宅中重現自然,實現「枕天地而居」的理想生活。床上鋪著用草織成的被單、座椅上裝設樹木、浴缸中擺放石塊與聲音裝置,發出陣陣流水聲,展場儼然是尋常居住空間,卻又充滿自然景色。林晏竹將竹圍環境融入作品,實現在草地上睡覺、坐在樹蔭下和在溪流中洗澡的渴望。她表示,將這些願望實體化,「是我在水泥建築生活中的一種心靈補償。」現場也播放在竹圍山區錄製的鳥鳴聲,讓觀眾想像自然的情境。林晏竹在北藝大念書時居住在竹圍,她觀察到,當地居民與她的生活模式很相近,白天出門到市區上班上課,晚上才回來,對土地很陌生。兩個月前,林晏竹在竹圍工作室駐村時因採集素材,才開始對環境有較多觀察。駐村結束,她忽然意識到過去的生活與當地很疏離,因此作品結合竹圍素材,希望居民也能更認識這片土地。展覽場地在捷運旁,常有呼嘯而過的捷運聲,但又近山,鳥鳴也不絕於耳。林晏竹認為,這樣的矛盾狀態很有趣,「其實就是展覽的現實寫照。」此外,舖在床上的草,展出時已枯黃,林晏竹說,這個現象讓她反思,想要在現代生活中結合自然,還是有困難性。觀眾、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系學生潘宜均反思展覽呈現的居住環境雖無法真正實現,但在趨近理想狀態中,觀眾與創作者能共同分享對於居住型態的解決之道。竹圍居民魏伯任也肯定展覽作品,「把我一直嚮往卻又無法表達出的那種生活直接具體化的表現出來。」竹圍工作室駐村經理陳佩孜曾坐進浴缸作品裡,她說其實並不很舒服,「但自然的東西卻讓我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