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期別 :

關鍵字搜尋 :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校園
第1771期
台大理工科不採學測國文 師生盼改革國文素養教育
2022-11-17
【記者梁家柔綜合報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0月25日公告112學年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校系參採學測科目,許多頂尖大學的理工科系紛紛不採納學測國文。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部份理工科系也在112學年開始不參採學測國文,作為臺灣具指標性的大學,此改制也再次引發國文教育改革的討論。根據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布的資料,112學年採納學測國文成績的校系共減少31所,包含臺大、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等頂尖大學的部分理工科系。其中,台大化工系過去的篩選標準包含國文須達頂標,112學年卻改為完全不採計學測國文。對此,台大化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廖英志說明,自108課綱後,申請入學的一階甄試出現招生不足額的問題,為了提升學生申請的意願,決議112學年不採計國文。他無奈地說:「其他理工科系陸續不採計國文,我們也只能順應潮流。」 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許多熱門科系,像是化學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等皆在112學年放棄參採學測國文。 圖/潘彥廷提供對於自身科系不採納學測國文,台大化工系的陳柔妍表示此舉反而能招到更對準校系專業的學生,「就我身邊的人來看,有些人就算在自然科領域表現優異,也會因為國文不好而無法進入理想科系。」然而,台大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的應嘉倪則對招生進來的學生品質抱持懷疑態度,他觀察到目前學生普遍閱讀素材來自網路及社群媒體,不採計國文將可能使學生的表達過度口語、粗俗化,或是難以判斷正確資訊。雖然台大理工學院部分科系放棄參採學測國文,然而,台大目前的必修科目仍有「大學國文」,必須修滿至少3學分以上才能畢業。校方對於語文教育的態度不一,恐令學生無所適從。對此,台大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認為國文必修仍有其必要性,「國文逐漸不是理工科必考科目,多少會影響高中學生的國文學習意願,因此大學國文更應該幫助學生加強國文素養的提升。」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劉正忠表示,理工校系紛紛不採計國文是招生制度變革下的局部現象,也是為了和其他校系生源做出區隔的招生策略。 圖/潘彥廷提供理工科系不採納國文雖成趨勢,然而廖英志仍強調語文在理工學科領域上的重要性,「我們需要語文去和他人溝通研發成果或是介紹產品,所以理工科系偏重的是敘事和申論能力。」而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潘彥廷則認為,高中國文課程實用度低,而大學國文更應著重於口語表達、論文撰寫的技巧,以及資料整理能力的培養。談及大學國文課程的調整,劉正忠提到,近年來大學國文不斷嘗試改革,希望能貼近大學生使用國語文的需求,以增進學生在專業科目上需應用的語文能力。大學繁星與申請入學參採學測科目的改變,也對高中國文課程規劃產生影響。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張茵婷認為,若理工科系不採計國文成趨勢,對高中生來說無疑是減少課業壓力。但他強調國文包含的語言表達和語文理解能力,皆是各科系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張茵婷也提出高中端的因應對策,「課綱內的課本內容可以鬆綁,並重新設計更活化的高中國文課程,否則部份課本內容其實離學生生活經驗遙遠。」劉政忠則補充,過去高中國文科改革多由高中老師和大學中文系教授共同討論,未來也應納入理工領域教授的意見,以理解理工科系學生須具備的國文素養能力,盼能讓國文教育更貼合各領域的需求。
清大心電辨識 杜絕身分冒用
新知
第1664期
清大心電辨識 杜絕身分冒用
2017-11-08
【記者徐湘芸綜合報導】近年行動支付熱潮蔓延,而心電訊號也成辨識技術的新研究方向。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團隊以心電辨識結合行動支付,打造出「來自新心的秘密(Instacardeal)」。打破舊有生物辨識框架,讓該技術於1日獲得今年「ARM設計競賽(ARM Design Contest)」首獎。此次獲獎團隊由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吳順吉以及學生魏士穎、邵乃俊與陳芃慈等人所組成。「來自新心的秘密」是一套希望能廣泛應用於各式商店的行動支付技術。魏士穎解釋,系統運作大致包含三步驟,首先以手機程式連接收銀機,再透過收銀機的感測器進行心電辨識,最後與雲端資料庫比對,確認符合後即可扣款。心電辨識並不只是單純視覺比對心電波型圖,而是透過抓取心跳資訊數值後進行公式演算,比對特徵值才能解鎖系統。邵乃俊表示,其他生物辨識易仿造,如有心人士能以乳膠複製指紋模,或用有色塑型片仿虹膜。「但心電訊號即使以機器模擬出來,也無法在交易現場使用而不被發現。」他指出該技術能杜絕冒用的可能,因此較其他解鎖系統安全。除不易造假外,魏士穎說:「該技術準確度可達98%以上,其主因來自每人心臟結構的不同。」比起已發展成熟的指紋辨識,較難大幅度提高辨識度,但心電辨識是有潛力的新領域,改良後辨識度也具有提高的可能性。 透過心電訊號的量測與特徵值的取得,再經數學公式的換、運算,可成為高辨識度的生物辨識資訊來源。 圖/魏士穎提供該技術除可望應用於買賣一般商品外,未來也希望能適用於更高價值的交易行為,邵乃俊說:「有些貴重交易使用該辨識解鎖系統,儘管多花四五秒,卻更能保障安全。」不過如何更精簡運作過程的手續及突破硬體限制,使發明更廣泛運用,則是團隊接下來的方向。作為該技術首度發表,此次作品得獎也是對研究的趨勢及潛力給予肯定。「得獎並非結束,而是開始。」吳順吉表示,心電辨識在歐洲已有創投注資,韓國政府也正積極推廣,但在台灣心電辨識仍是全新、未被探索的領域,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清大此次榮獲ARM設計競賽首獎,以心電辨識行動支付系統為主題,盼未來可改良此技術並實體推出。 圖/魏士穎提供
置頂